扶桑回了個禮:“章兄長多心了,家姐久在閨閣之中,並無什麽詩集!”又繼續問道:“章兄長可有詩集?”
兩人說著笑著進了宿舍。
九天之後,到了休沐日,扶桑和澤文、學文兩兄弟下學之後,趕在天黑之前回到了季府。扶桑長這麽大,還未離開史氏這麽久。剛進了門,史氏就在垂花門前等著。等幾人下了馬,史氏拉著兒子的手左看看右看看,淚水兒在眼眶裏打轉轉,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扶疏瞧見了,在一旁打趣道:“阿娘,弟弟隻不過離開了九天,哪裏就至於這個樣子啦!”
史氏用帕子沾了一下眼角,笑著說道:“走走走,快進屋!”一邊走一邊對澤文說:“你母親也一直擔心你們呢,今兒早上用早膳時還一直念叨呢。不巧午後,牙行的人來說,前些天在牙行看上的那座房子,今兒個房主回來,可以簽契正式租下來了,你母親就帶著雅文急急趕過去了。”說著看見府中廊廡上,已經有仆人在點燈了,繼續說道:“瞧這時辰,也該回來了!你們三兄弟先區洗漱一番,等你母親和你姑父回來了,我們一起用晚膳!”
扶桑趁著更衣的時候,吩咐自己的隨從阿陽去水雲軒,約鄭闊明日見麵。阿陽去了水雲軒,報了扶桑的名字,找到水雲軒的掌櫃,掌櫃聽說之後,估摸著鄭五郎現在應該不當值,於是好茶好點心地讓阿陽等著,差人忙去國公府裏報信。
阿陽坐在水雲軒的大堂裏享受著超規格待遇,正滋滋有味地吃喝,掌櫃過來了。阿陽趕忙站起來,行了一禮。
掌櫃回了一禮,客客氣氣地說道:“勞煩小哥回去報信與你家季郎君,鄭五郎說,明日午時碧水間一敘。”
阿陽回了一禮:“多謝掌櫃款待,小人這就回去複命!”
等回到家,扶桑剛剛用了晚膳,和季開遠史氏坐在一起說話。史氏笑眯眯地聽兒子說白鹿書院的生活。
“我喜歡書道課,教書道的夫子長得有些像二舅舅!我給學文表哥說,他說不像,但我覺得很像!”
季開遠板著臉,說道:“難不成你喜歡書道就是因為夫子?那改明兒換個夫子,你還喜不喜歡書道了?”
扶桑吐吐舌頭,笑著說:“阿爺,我不是這個意思啦!”又撅起嘴繼續說道:“但是夫子不讓我上騎射課,說書院裏沒有適合我的馬!”
季開遠說道:“等你長高了,阿爺親自教你騎射!”
扶桑高興地說道:“多謝阿爺!”
史氏摸摸兒子的頭,笑著說道:“那你可得好好吃飯長個子!”
扶桑瞥見阿陽在門口探頭探腦,於是跟史氏告辭:“兒知道了,天色已晚,阿爺阿娘早些歇著吧!”
說完退了出來,往自己院子走去,阿陽跟了上來,一邊走一邊說:“鄭五郎說,明日午時約小郎君在碧水間一敘。”
“知道了。”
第二天,恰逢季開遠的休沐日,一大早就把扶桑、澤文、學文叫到書房,考校他們幾個人的功課。季開遠隨意問了幾句,見幾人皆對答如流,滿意地點了點頭,叮囑幾個孩子,說道:“前人常說,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所謂口到,是指誦讀直至倒背如流;所謂眼到,是指不但要讀萬卷書,還要觀察大千世界的氣象萬千與細微之末;所謂心到,是指要勤於思考,舉一反三。這三者缺一不可,讀書才能融會貫通。”
“兒謹遵父親教誨!”
“侄女謹遵姑父教誨!”
季開遠滿意地點點頭,擺擺手,三兄弟退了出來,
學文感歎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原以為讀書就是背書,今日聽了姑父一番話,頓覺醍醐灌頂!原來我一直讀的是死書,能考上白鹿書院,實屬幸運!”
扶桑說道:“二表哥也不必妄自菲薄,你的記性遠非常人能比,因此口到這一點,你不必憂心啦!”又對兩位表哥行了一禮,說道:“我今日與友人有約,就不陪兩位兄長了!”
澤文笑著說道:“你去忙吧,一家人何必如此客氣!”
扶桑趕到水雲軒的時候,鄭闊還未到,隻能一個人坐在屋裏吃點心。過了好一會兒,門吱呀一聲打開,鄭闊大刀闊斧地走了進來,一進門就問:“阿墨,什麽事?”
“闊哥哥,你可來了!”扶桑迎上前,也不拐彎抹角,直接問道:“我姐姐的心意,你問過了不曾?”
鄭闊一愣,接著又一臉沮喪地說道:“我上次見你姐姐是三月二十二,我已經五十二天沒見過你姐姐了,上次話剛起了個頭,她就罵我是登徒子!”
扶桑眨巴著眼睛,問道:“可有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之感?”
鄭闊點點頭。
“可有度日如年之感?”
鄭闊又點點頭。
扶桑學者老夫子的樣子,摸摸並不存在的胡須,說道:“依老夫看來,你這是中了情毒啊!”
鄭闊輕輕推了扶桑一把,笑罵道:“畫虎不成反類犬,別再裝了!”
扶桑收回頑皮的樣子,一臉著急地說道:“闊哥哥,你還有心情罵我,我姐姐這塊肥肉,已經有別的大尾巴狼盯上啦!”
聽到前半句,鄭闊還想再罵扶桑幾句,有把自己姐姐說成是肥肉的弟弟嗎,話未出口他,聽到後半句,一下子從坐墊上騰地站起來,問道:“你說什麽?”
扶桑拉了拉鄭闊的衣袖,說道:“闊哥哥,你先坐下,聽我給你慢慢說。”
鄭闊在扶桑的拉扯下,如坐針氈地坐了。扶桑說道:“這白鹿書院考試,考第一名的,是個洛陽學子,姓章,名若輔。我估摸著,大概是考試或張榜的時候,見過我姐姐一麵。這幾天總在我跟前不漏痕跡地打聽我姐姐的事情。”
鄭闊靠過來,焦急的問道:“你都說了什麽?”
“我一個字都沒說。事關姐姐閨譽,我哪能隨便說給外人?”
兩人說著笑著進了宿舍。
九天之後,到了休沐日,扶桑和澤文、學文兩兄弟下學之後,趕在天黑之前回到了季府。扶桑長這麽大,還未離開史氏這麽久。剛進了門,史氏就在垂花門前等著。等幾人下了馬,史氏拉著兒子的手左看看右看看,淚水兒在眼眶裏打轉轉,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扶疏瞧見了,在一旁打趣道:“阿娘,弟弟隻不過離開了九天,哪裏就至於這個樣子啦!”
史氏用帕子沾了一下眼角,笑著說道:“走走走,快進屋!”一邊走一邊對澤文說:“你母親也一直擔心你們呢,今兒早上用早膳時還一直念叨呢。不巧午後,牙行的人來說,前些天在牙行看上的那座房子,今兒個房主回來,可以簽契正式租下來了,你母親就帶著雅文急急趕過去了。”說著看見府中廊廡上,已經有仆人在點燈了,繼續說道:“瞧這時辰,也該回來了!你們三兄弟先區洗漱一番,等你母親和你姑父回來了,我們一起用晚膳!”
扶桑趁著更衣的時候,吩咐自己的隨從阿陽去水雲軒,約鄭闊明日見麵。阿陽去了水雲軒,報了扶桑的名字,找到水雲軒的掌櫃,掌櫃聽說之後,估摸著鄭五郎現在應該不當值,於是好茶好點心地讓阿陽等著,差人忙去國公府裏報信。
阿陽坐在水雲軒的大堂裏享受著超規格待遇,正滋滋有味地吃喝,掌櫃過來了。阿陽趕忙站起來,行了一禮。
掌櫃回了一禮,客客氣氣地說道:“勞煩小哥回去報信與你家季郎君,鄭五郎說,明日午時碧水間一敘。”
阿陽回了一禮:“多謝掌櫃款待,小人這就回去複命!”
等回到家,扶桑剛剛用了晚膳,和季開遠史氏坐在一起說話。史氏笑眯眯地聽兒子說白鹿書院的生活。
“我喜歡書道課,教書道的夫子長得有些像二舅舅!我給學文表哥說,他說不像,但我覺得很像!”
季開遠板著臉,說道:“難不成你喜歡書道就是因為夫子?那改明兒換個夫子,你還喜不喜歡書道了?”
扶桑吐吐舌頭,笑著說:“阿爺,我不是這個意思啦!”又撅起嘴繼續說道:“但是夫子不讓我上騎射課,說書院裏沒有適合我的馬!”
季開遠說道:“等你長高了,阿爺親自教你騎射!”
扶桑高興地說道:“多謝阿爺!”
史氏摸摸兒子的頭,笑著說道:“那你可得好好吃飯長個子!”
扶桑瞥見阿陽在門口探頭探腦,於是跟史氏告辭:“兒知道了,天色已晚,阿爺阿娘早些歇著吧!”
說完退了出來,往自己院子走去,阿陽跟了上來,一邊走一邊說:“鄭五郎說,明日午時約小郎君在碧水間一敘。”
“知道了。”
第二天,恰逢季開遠的休沐日,一大早就把扶桑、澤文、學文叫到書房,考校他們幾個人的功課。季開遠隨意問了幾句,見幾人皆對答如流,滿意地點了點頭,叮囑幾個孩子,說道:“前人常說,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所謂口到,是指誦讀直至倒背如流;所謂眼到,是指不但要讀萬卷書,還要觀察大千世界的氣象萬千與細微之末;所謂心到,是指要勤於思考,舉一反三。這三者缺一不可,讀書才能融會貫通。”
“兒謹遵父親教誨!”
“侄女謹遵姑父教誨!”
季開遠滿意地點點頭,擺擺手,三兄弟退了出來,
學文感歎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我原以為讀書就是背書,今日聽了姑父一番話,頓覺醍醐灌頂!原來我一直讀的是死書,能考上白鹿書院,實屬幸運!”
扶桑說道:“二表哥也不必妄自菲薄,你的記性遠非常人能比,因此口到這一點,你不必憂心啦!”又對兩位表哥行了一禮,說道:“我今日與友人有約,就不陪兩位兄長了!”
澤文笑著說道:“你去忙吧,一家人何必如此客氣!”
扶桑趕到水雲軒的時候,鄭闊還未到,隻能一個人坐在屋裏吃點心。過了好一會兒,門吱呀一聲打開,鄭闊大刀闊斧地走了進來,一進門就問:“阿墨,什麽事?”
“闊哥哥,你可來了!”扶桑迎上前,也不拐彎抹角,直接問道:“我姐姐的心意,你問過了不曾?”
鄭闊一愣,接著又一臉沮喪地說道:“我上次見你姐姐是三月二十二,我已經五十二天沒見過你姐姐了,上次話剛起了個頭,她就罵我是登徒子!”
扶桑眨巴著眼睛,問道:“可有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之感?”
鄭闊點點頭。
“可有度日如年之感?”
鄭闊又點點頭。
扶桑學者老夫子的樣子,摸摸並不存在的胡須,說道:“依老夫看來,你這是中了情毒啊!”
鄭闊輕輕推了扶桑一把,笑罵道:“畫虎不成反類犬,別再裝了!”
扶桑收回頑皮的樣子,一臉著急地說道:“闊哥哥,你還有心情罵我,我姐姐這塊肥肉,已經有別的大尾巴狼盯上啦!”
聽到前半句,鄭闊還想再罵扶桑幾句,有把自己姐姐說成是肥肉的弟弟嗎,話未出口他,聽到後半句,一下子從坐墊上騰地站起來,問道:“你說什麽?”
扶桑拉了拉鄭闊的衣袖,說道:“闊哥哥,你先坐下,聽我給你慢慢說。”
鄭闊在扶桑的拉扯下,如坐針氈地坐了。扶桑說道:“這白鹿書院考試,考第一名的,是個洛陽學子,姓章,名若輔。我估摸著,大概是考試或張榜的時候,見過我姐姐一麵。這幾天總在我跟前不漏痕跡地打聽我姐姐的事情。”
鄭闊靠過來,焦急的問道:“你都說了什麽?”
“我一個字都沒說。事關姐姐閨譽,我哪能隨便說給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