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玉鏡坐在桌前,雙手托著下巴,看著過往行人還有炙熱的太陽沮喪極了。
總之,先找個陰涼的地方避避太陽吧,卜玉鏡坐了良久後這樣想著,於是便起身收拾身邊的家當。
一條跛腳的破板凳,一杆簡陋又醜的招牌,以及那張鋪著白綾布的舊桌子。
卜玉鏡在周圍來回尋覓了半刻,總算找到了一棵大樹蔭蔽的地方。
她正挪動桌子的時候,那原本就搖搖晃晃的桌骨卻應聲散了架,看著地上四零八落的桌腿以及一隻炸了毛的毛筆,卜玉鏡心中升起一股莫大的委屈。
此時肚子也發出了饑餓的信號,好像是為這刻的悲慘伴奏般,讓卜玉鏡越發地喪氣,眼淚不爭氣地奪眶而出。
卜玉鏡從不曾在人前落過淚,顧忌有幾分丟臉,於是偷偷抹了把眼淚,垂頭喪氣地一屁股坐在板凳上。
禍不單行,卜玉鏡坐下的刹那感覺不對勁時已經來不及,板凳終於也罷工了,卜玉鏡摔了個重重的屁股墩子。
此時此刻,餓著肚子,頭頂烈日的卜玉鏡坐在地上再也忍不住了,不由得放聲大哭了出來。
還有什麽時候比現在更為狼狽呢?此時的卜玉鏡早就將臉麵什麽的拋到了九霄雲外,她現在一點都不想曬到這該死的太陽!
卜玉鏡邊哭著邊蹬腿,抬眼看了一眼聞聲而來的路人,卜玉鏡由放聲大哭變成了嚎啕大哭,心中又生氣又委屈還覺得丟臉,索性就破罐子破摔了。
卜玉鏡從未想到曾經連下樓丟垃圾都要化妝的自己會有現在這副模樣。
“玉鏡呐,你怎麽了?你哭什麽啊?”越來越多的人聚集了過來,人群中有人走過來親切地詢問。
卜玉鏡越哭越凶,想停都停不住,被人這麽一問,更是忽然忘了自己因何而哭了。
“薑嬸,我餓了。”卜玉鏡看清了眼前人,癟著嘴如三歲小孩般,眼淚汪汪滿臉委屈道。
薑嬸歎了口氣,將卜玉鏡扶了起來,“跟嬸子回去,嬸子給你做好吃的。”
“嗯,謝謝薑嬸。”卜玉鏡止住哭泣說完這句話,又哭了起來,任由薑嬸牽著自己往回走。
薑嬸的手粗糙的很,她拉著卜玉鏡,拍了拍她的手背,語氣哀切,“唉,玉鏡啊,你何時才能長大啊,嬸子也老了,也不可能一直照拂你。”
薑嬸的話讓卜玉鏡有些莫名,看自身模樣,也該是個成年人了,便隻道:“薑嬸,我不是已經長大了嗎?”
薑嬸眼神略帶驚詫和擔憂,隨後垂下眼瞼低聲道:“罷了,兒孫自有兒孫福,嬸子我就不多言了。”
薑嬸的話卜玉鏡卻完全當作了耳旁風,因為一路上卜玉鏡都在想著自己要如何在這裏存活。
卜玉鏡跟著薑嬸穿過街道,拐進一條小巷,小巷盡頭一座低矮的房子映入眼簾。
“進來吧,玉鏡。”薑嬸打開那扇散發著陳舊氣息的木門,招呼道。
卜玉鏡疑心要是被人賣了可怎麽辦,這麽偏僻的地方,可又一想,原先的卜玉鏡啥也沒有,還渾身髒兮兮蓬頭垢麵的,也沒什麽害怕的。
“嗯。”卜玉鏡本來有些忐忑,這樣一想後,便定下心神毫無顧忌地跟了進去。
薑嬸放下手中的東西,給卜玉鏡端了涼茶來,“坐吧,你先等等,我這就給你拿吃的去。”
卜玉鏡環顧四周,薑嬸家似乎也並不富裕,家裏雖然整潔但卻樸素的很。
在坐等食物的時候,卜玉鏡腦中苦苦挖掘著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記憶,但卻依然是一無所獲。
她在腦海裏迅速理了理對這個陌生世界僅有的認知。
現在這個朝代為晉,剛剛薑嬸說了年號,但是記不太清了。
自己在這個世界也叫卜玉鏡,是個在路邊擺攤的貧窮江湖神棍,看樣子也應該無父無母,目前看來,一切都是最壞的境地。
可能唯一的好就是鄰裏鄉親看著似乎都比較親切,一來遇上薑嬸這樣的好人,也算是好運。
思索間,薑嬸滿臉慈愛地端來一盤饅頭和一碗粥放在桌子上,“這是早上我做的饅頭和粥,你先將就著吃吧。”
“謝謝薑嬸。”雖然不是什麽美味佳肴,但是卜玉鏡依然對此感激涕零。
卜玉鏡拿起饅頭就往嘴裏塞,畢雪中送炭總是最可貴的。
薑嬸笑了笑,坐到一旁,拿了針線筐在縫一件舊衣裳。
“玉鏡啊,待會兒吃完了把身上衣服換下來,我沒法給你買新衣服,我把這件衣服改一改,你拿去穿,怎麽說,你也是個女孩子家,就算不能和別家的姑娘那樣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也不該是現在這副模樣,若是你的父親母親泉下有知,不知會怎麽心疼呢。”
薑嬸邊縫著衣服邊這樣說著,語氣多了幾分哽咽。
“薑嬸,我。。。,薑嬸你別難過,我沒事。”看到薑嬸是真的心疼她,卜玉鏡鼻子不禁酸酸的,一時之間不知如何以對,隻得假裝輕鬆地安慰道。
“孩子,外人的閑言閑語你不用放在心上,我知道你是個好孩子,也聽得明白我們的話,我們都曾受過你父母的大恩,大家都不曾忘記。”薑嬸點點頭抬袖擦了一下眼角。
卜玉鏡對薑嬸說的話似懂非懂,隻得鄭重地點點頭。
卜玉鏡埋頭吃著饅頭,薑嬸坐在一旁縫縫補補,看太陽似乎已到正午,這樣的時光,突然讓卜玉鏡有種十分懷念的感覺。
“薑嬸,你說現在是晉?”沉默的溫馨氣氛中,卜玉鏡突然想到一事,抬頭問道。
“嗯。”薑嬸應聲道。
卜玉鏡停下手中的筷子,突然雙眼發亮,想到一事心下暗喜。
若現在是晉,那自己或許可以見到名流青史的竹林七賢?在曆史一代一代的傳承中,他們早已被傳成神話般的人物。
提起魏晉,自然想到的便是名士風流,竹林七賢的故事,以及那將近失傳的《廣陵散》。
卜玉鏡一想到自己與這些人人物同處一個時代,心中突然欣喜萬分。
幸運的話說不定真可以一睹竹林男子天團的真麵目,或者一聽正版的廣陵散,那簡直是可遇不可求的人間美事。
想到此處,卜玉鏡一下子便忘了自己身處的窘境,來了精神。
“那現在在位者又是誰?”卜玉鏡摸摸飽了的肚皮,癱在椅子上漫不經心地問。
薑嬸依然低頭認真縫著手中的衣裳,道:“是曾經的隱湘侯,應孤鴻。”
“隱湘侯?應孤鴻?晉朝有這麽個皇帝嗎?”卜玉鏡嘴裏默念了一遍,迅速搜尋著自己所了解的曆史朝代。
卜玉鏡越想越覺得疑惑,雖然自己對魏晉的曆史並不是麵麵俱到的了解,但曆史上的晉朝不是司馬家的嗎?怎麽也不會有這樣的名字。
“你問這個做什麽?你現在怎麽問起這些事了?”薑嬸疑惑地望向卜玉鏡。
“額,突然有些興趣,隻是大晉的皇帝不該姓司馬嗎?”卜玉鏡試探性地問道。
“司馬?自打隱湘侯登基為帝,改國號為晉不過才九年,沒聽說皇帝要改名換姓啊。”
“不姓司馬?那。。。那薑嬸可聽過竹林七賢,聽過嵇康阮籍這些人?”聽到薑嬸的回答,卜玉鏡有些急了。
如果此晉並非曆史上所存的晉朝,七大男子天團便查無此團,那豈不是想一睹竹林七賢的願望便泡湯了?
卜玉鏡一想到這兒,心中便如遭火焚。
薑嬸眼神迷茫,搖了搖頭,“我們隻是小老百姓,哪知道那些事情。”
“怎麽會這樣?這個皇帝為什麽要改國號為晉啊,害我空歡喜一場。”卜玉鏡意識到自己圓夢無望,頓時泄了氣,仰天長歎。
“聽說原本新皇定的國號也不是晉,隻不過是史官看詔書時認錯了字,又下發了昭示,所以隻得將錯就錯,變成了晉。”
卜玉鏡一臉不可置信,“竟然還有這樣的事?”
薑嬸笑了出來,“可不是,這樣的人當了皇帝,天下又能太平幾日呢?再說他的皇位本就是。。。”
“禍從口出,婦道人家不要妄論朝政。”談話間,門外傳來一個低沉的男人聲音,打斷了薑嬸的話。
總之,先找個陰涼的地方避避太陽吧,卜玉鏡坐了良久後這樣想著,於是便起身收拾身邊的家當。
一條跛腳的破板凳,一杆簡陋又醜的招牌,以及那張鋪著白綾布的舊桌子。
卜玉鏡在周圍來回尋覓了半刻,總算找到了一棵大樹蔭蔽的地方。
她正挪動桌子的時候,那原本就搖搖晃晃的桌骨卻應聲散了架,看著地上四零八落的桌腿以及一隻炸了毛的毛筆,卜玉鏡心中升起一股莫大的委屈。
此時肚子也發出了饑餓的信號,好像是為這刻的悲慘伴奏般,讓卜玉鏡越發地喪氣,眼淚不爭氣地奪眶而出。
卜玉鏡從不曾在人前落過淚,顧忌有幾分丟臉,於是偷偷抹了把眼淚,垂頭喪氣地一屁股坐在板凳上。
禍不單行,卜玉鏡坐下的刹那感覺不對勁時已經來不及,板凳終於也罷工了,卜玉鏡摔了個重重的屁股墩子。
此時此刻,餓著肚子,頭頂烈日的卜玉鏡坐在地上再也忍不住了,不由得放聲大哭了出來。
還有什麽時候比現在更為狼狽呢?此時的卜玉鏡早就將臉麵什麽的拋到了九霄雲外,她現在一點都不想曬到這該死的太陽!
卜玉鏡邊哭著邊蹬腿,抬眼看了一眼聞聲而來的路人,卜玉鏡由放聲大哭變成了嚎啕大哭,心中又生氣又委屈還覺得丟臉,索性就破罐子破摔了。
卜玉鏡從未想到曾經連下樓丟垃圾都要化妝的自己會有現在這副模樣。
“玉鏡呐,你怎麽了?你哭什麽啊?”越來越多的人聚集了過來,人群中有人走過來親切地詢問。
卜玉鏡越哭越凶,想停都停不住,被人這麽一問,更是忽然忘了自己因何而哭了。
“薑嬸,我餓了。”卜玉鏡看清了眼前人,癟著嘴如三歲小孩般,眼淚汪汪滿臉委屈道。
薑嬸歎了口氣,將卜玉鏡扶了起來,“跟嬸子回去,嬸子給你做好吃的。”
“嗯,謝謝薑嬸。”卜玉鏡止住哭泣說完這句話,又哭了起來,任由薑嬸牽著自己往回走。
薑嬸的手粗糙的很,她拉著卜玉鏡,拍了拍她的手背,語氣哀切,“唉,玉鏡啊,你何時才能長大啊,嬸子也老了,也不可能一直照拂你。”
薑嬸的話讓卜玉鏡有些莫名,看自身模樣,也該是個成年人了,便隻道:“薑嬸,我不是已經長大了嗎?”
薑嬸眼神略帶驚詫和擔憂,隨後垂下眼瞼低聲道:“罷了,兒孫自有兒孫福,嬸子我就不多言了。”
薑嬸的話卜玉鏡卻完全當作了耳旁風,因為一路上卜玉鏡都在想著自己要如何在這裏存活。
卜玉鏡跟著薑嬸穿過街道,拐進一條小巷,小巷盡頭一座低矮的房子映入眼簾。
“進來吧,玉鏡。”薑嬸打開那扇散發著陳舊氣息的木門,招呼道。
卜玉鏡疑心要是被人賣了可怎麽辦,這麽偏僻的地方,可又一想,原先的卜玉鏡啥也沒有,還渾身髒兮兮蓬頭垢麵的,也沒什麽害怕的。
“嗯。”卜玉鏡本來有些忐忑,這樣一想後,便定下心神毫無顧忌地跟了進去。
薑嬸放下手中的東西,給卜玉鏡端了涼茶來,“坐吧,你先等等,我這就給你拿吃的去。”
卜玉鏡環顧四周,薑嬸家似乎也並不富裕,家裏雖然整潔但卻樸素的很。
在坐等食物的時候,卜玉鏡腦中苦苦挖掘著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記憶,但卻依然是一無所獲。
她在腦海裏迅速理了理對這個陌生世界僅有的認知。
現在這個朝代為晉,剛剛薑嬸說了年號,但是記不太清了。
自己在這個世界也叫卜玉鏡,是個在路邊擺攤的貧窮江湖神棍,看樣子也應該無父無母,目前看來,一切都是最壞的境地。
可能唯一的好就是鄰裏鄉親看著似乎都比較親切,一來遇上薑嬸這樣的好人,也算是好運。
思索間,薑嬸滿臉慈愛地端來一盤饅頭和一碗粥放在桌子上,“這是早上我做的饅頭和粥,你先將就著吃吧。”
“謝謝薑嬸。”雖然不是什麽美味佳肴,但是卜玉鏡依然對此感激涕零。
卜玉鏡拿起饅頭就往嘴裏塞,畢雪中送炭總是最可貴的。
薑嬸笑了笑,坐到一旁,拿了針線筐在縫一件舊衣裳。
“玉鏡啊,待會兒吃完了把身上衣服換下來,我沒法給你買新衣服,我把這件衣服改一改,你拿去穿,怎麽說,你也是個女孩子家,就算不能和別家的姑娘那樣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也不該是現在這副模樣,若是你的父親母親泉下有知,不知會怎麽心疼呢。”
薑嬸邊縫著衣服邊這樣說著,語氣多了幾分哽咽。
“薑嬸,我。。。,薑嬸你別難過,我沒事。”看到薑嬸是真的心疼她,卜玉鏡鼻子不禁酸酸的,一時之間不知如何以對,隻得假裝輕鬆地安慰道。
“孩子,外人的閑言閑語你不用放在心上,我知道你是個好孩子,也聽得明白我們的話,我們都曾受過你父母的大恩,大家都不曾忘記。”薑嬸點點頭抬袖擦了一下眼角。
卜玉鏡對薑嬸說的話似懂非懂,隻得鄭重地點點頭。
卜玉鏡埋頭吃著饅頭,薑嬸坐在一旁縫縫補補,看太陽似乎已到正午,這樣的時光,突然讓卜玉鏡有種十分懷念的感覺。
“薑嬸,你說現在是晉?”沉默的溫馨氣氛中,卜玉鏡突然想到一事,抬頭問道。
“嗯。”薑嬸應聲道。
卜玉鏡停下手中的筷子,突然雙眼發亮,想到一事心下暗喜。
若現在是晉,那自己或許可以見到名流青史的竹林七賢?在曆史一代一代的傳承中,他們早已被傳成神話般的人物。
提起魏晉,自然想到的便是名士風流,竹林七賢的故事,以及那將近失傳的《廣陵散》。
卜玉鏡一想到自己與這些人人物同處一個時代,心中突然欣喜萬分。
幸運的話說不定真可以一睹竹林男子天團的真麵目,或者一聽正版的廣陵散,那簡直是可遇不可求的人間美事。
想到此處,卜玉鏡一下子便忘了自己身處的窘境,來了精神。
“那現在在位者又是誰?”卜玉鏡摸摸飽了的肚皮,癱在椅子上漫不經心地問。
薑嬸依然低頭認真縫著手中的衣裳,道:“是曾經的隱湘侯,應孤鴻。”
“隱湘侯?應孤鴻?晉朝有這麽個皇帝嗎?”卜玉鏡嘴裏默念了一遍,迅速搜尋著自己所了解的曆史朝代。
卜玉鏡越想越覺得疑惑,雖然自己對魏晉的曆史並不是麵麵俱到的了解,但曆史上的晉朝不是司馬家的嗎?怎麽也不會有這樣的名字。
“你問這個做什麽?你現在怎麽問起這些事了?”薑嬸疑惑地望向卜玉鏡。
“額,突然有些興趣,隻是大晉的皇帝不該姓司馬嗎?”卜玉鏡試探性地問道。
“司馬?自打隱湘侯登基為帝,改國號為晉不過才九年,沒聽說皇帝要改名換姓啊。”
“不姓司馬?那。。。那薑嬸可聽過竹林七賢,聽過嵇康阮籍這些人?”聽到薑嬸的回答,卜玉鏡有些急了。
如果此晉並非曆史上所存的晉朝,七大男子天團便查無此團,那豈不是想一睹竹林七賢的願望便泡湯了?
卜玉鏡一想到這兒,心中便如遭火焚。
薑嬸眼神迷茫,搖了搖頭,“我們隻是小老百姓,哪知道那些事情。”
“怎麽會這樣?這個皇帝為什麽要改國號為晉啊,害我空歡喜一場。”卜玉鏡意識到自己圓夢無望,頓時泄了氣,仰天長歎。
“聽說原本新皇定的國號也不是晉,隻不過是史官看詔書時認錯了字,又下發了昭示,所以隻得將錯就錯,變成了晉。”
卜玉鏡一臉不可置信,“竟然還有這樣的事?”
薑嬸笑了出來,“可不是,這樣的人當了皇帝,天下又能太平幾日呢?再說他的皇位本就是。。。”
“禍從口出,婦道人家不要妄論朝政。”談話間,門外傳來一個低沉的男人聲音,打斷了薑嬸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