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有孕的事情傳出去,讓有些人聞風而動。不過東宮太子太子妃與世子,額不對,該說是太孫了,對此似乎隻認為是一件小事,不值得一提,讓有些有心人十分失望。


    不過太子側妃徐氏有孕的事情在九月也隻是小事,如今不管是朝堂後宮,還是民間,最關注的是新建立起來的學堂,求知學院。


    求知學院這個名字是明宣特意找祖父建元帝親手題名的。求知務實,明德厚學。這是學院的校訓,也是明宣定下的,沒讓別人插手。


    明宣如此正經的模樣讓建元帝欣慰,對太子道:“我看明宣可比你當年剛辦差的時候有條理多了,你瞧辦的多好,求知務實,明德厚學。嗯,可見明宣對學問也有心得,這是好事。”


    太子點點頭沒說什麽,回去之後,就忍不住炫耀了。


    建元帝大張旗鼓的炫耀,而太子就是另一種風格了,每每與大臣們說話的時候,太子會拉著心腹欣賞新寫的大字。心腹在誇耀太子的字愈發蒼勁有力,入木三分。太子就會隱晦的提一句,這是太孫給新學院的校訓。


    心腹立馬明白過來,開始誇讚太孫小小年紀,便十分不凡,頗有乃父風範雲雲,把太子給捧得十分高興。


    太子這樣的表現傳出去,那些蠢蠢欲動的人都開始平靜下來,尤其是太子麾下那些與側妃徐氏之父交好的人,更是不會因為如今被貶職的徐翰林得罪太孫和太子妃。


    而明宣這邊,正忙得如火如荼,因為建立學院從無到有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明宣也知道祖父之所以把此事交給自己,不過是覺得建立一個不大的學院費不了多少心思,且身邊還有人指導,總不會辦不成。


    可明宣卻不願隨意的把自己第一件正經的差事這麽糊弄過去,且明宣越發覺得,這個學院若是能辦下去,不知能網羅多少人才,自古以來,不管做什麽事,都要有人才成。而且還是給他選伴讀的名義才辦的學院,當然不能出什麽岔子。


    明宣自從知道有將近四千人報考,自然不敢大意,畢竟這其中的門道太多了,因為科舉一般是由禮部主持,禮部主持大型考試的經驗很多,明宣特意向時任禮部尚書的外祖父借了個禮部郎中,此人名叫齊申。


    齊申來了以後果然有些門道,指出了明宣計劃裏的不少錯漏,這些錯漏不大,但是在那些試圖作弊的人眼裏,就是一條捷徑了。


    明宣也不敢大意,聽從了齊申的建議以後,心中也有了計較,做事愈發如臂揮使,算是有經驗了。


    隻是在這次考試內容上麵,明宣又有了其他想法,明宣當然知道自己如今的學習進度在同齡人裏真的是很快了,但齊申告訴他,若是按照自己的學習標準選人,這將近四千人裏能有四十個都算多的。


    明宣對此倒也不算詫異,畢竟在京中他這個讀書好的標簽可是不含水分的,又有大儒教導,這種環境下能和他的水平媲美的人多了才奇怪。


    而且明宣知道,這次考核既然來了這麽多人,考試通過的不宜太少,四十人太少了。明宣不認為那些其他人就一無是處了,世人多半很少有全才的,怎麽用人才是問題。而且若是選的人太少,倒是可惜了這段時日的民心了。


    心裏有數的明宣特意來禮部,找來了這將近四千人的入學申請,這是一開始明宣定下的規矩,要想入學考核,需要拿著十個銅板,填寫一份入學申請,這份申請裏,包含著學生們的家庭情況,如今的住址,以及學習進度等等,若是有異於別人的特長,也可以寫上去,倒是一目了然。


    等入學申請搬來以後,明宣明顯的察覺,在最前麵的厚厚一遝入學申請裏,全是家世不菲的人。明宣抿了抿嘴,看向搬入學申請過來的小吏,想了想還是沒說什麽,這世間哪有絕對的公平,隻要自己盡力不要遺漏那些家世平常的人才就是,畢竟他先前也沒說究竟選多少人入學不是嗎?


    那小吏卻被明宣的眼神唬了一跳,腦門上出了不少冷汗,畢竟是心虛,他這等整理入學申請的小吏也有不少人賄賂,其中家世不差的人都不會放在最後,當然再多的他也不敢多下手腳,這入學申請可是要由太孫親自過目的,若是出了問題,他哪能逃得過去?


    小吏見太孫隻是看了自己一眼,並沒有多說什麽,也放心了不少,但是也不敢再做什麽小動作,太孫又不是他們可以糊弄的,且他家侄子的入學申請也在這些人手裏,總不能牽連侄子的入學吧!


    明宣不知道那小吏的心思,但也不願遂了別人的心思,吩咐小吏道:“這些入學申請都放在這,你把最後那些先給本太孫!”


    小吏忙利落的答應了,不敢多說什麽,上前按照明宣的吩咐把入學申請換了個位置。等沒事了出去以後,小吏忍不住摸了摸頭上的冷汗,心裏歎道:果然是皇孫貴胄,明察秋毫,回去以後可得吩咐侄子好生學習,若是能有幸入選,可得讓他不要弄那些小聰明,免得失了大造化。


    明宣並未按照小吏想的那樣從後往前看那些入學申請,而是讓身邊的小太監把所有入學申請放在書架上,隨意抽出一份申請瀏覽。看過以後放到另一邊,明宣並不想因為一些小事,造成判斷失誤,影響別人的一生。


    翻看了許久,明宣抬頭,發現天色已經黑了,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掌了燈。明宣看著身邊看過的一大摞入學申請,以及已經空著的書架,頓時覺得成就感滿滿,隻是想到入學申請的內容,明宣忍不住歎了口氣。


    明宣可以肯定,哪怕當初他事先聲明過,必須由本人填寫這份申請,這些申請裏沒有捉刀讓別人寫的,恐怕也屈手可指。最讓明宣無語的是,有些人索性直接讓捉刀人寫完,根本沒有本人謄抄,直接這麽交上來了。至於說明宣怎麽認出來的,明宣覺得,他們這個年紀的人,能寫好一手科舉專用字體館閣體根本是不可能的,這幾份申請的書寫者,館閣體寫的怕是連那些專業科舉考生都要甘拜下風。


    那幾份有問題的申請明宣直接記下了這些人的名字,這種人又蠢又傻,就是參加考試,還得擔心他們考試作弊。所以明宣決定把這些人放在一起,讓人專心盯著。


    還有一些內容寫的繁花錦簇的申請,雖然筆力略有稚嫩,但內容卻是十分老練,一看就是謄抄了捉刀人的話,也不知道改一改文風。這種放到第二批需要注意的人裏。


    剩下的申請裏一些語句不通,字跡模糊的,估計就是想著碰碰運氣,這些估計是湊數的。


    最後剩下的這些,大約有不到一千份,才是明宣需要著重注意的,這些人裏不管有沒有人捉刀,但也能看出考生本身的素質比其他人高出一籌。


    明宣分好以後,便示意身邊的小太監封存這些申請,明宣不敢賭那些試圖一步登天,不顧律法的人的良心,若是真有人不管不顧,那他可真要哭了。


    所以最後明宣還是決定把這些申請帶走,反正總不會有比宮中還要不安全的地方。


    事實證明,明宣的舉動很明智,在第二日早上,明宣便聽說了禮部衙門抓住了幾個試圖盜取東西的蟊賊,要知道禮部隻是一個清水衙門,這樣的地方,又是在這個關頭,就很清楚了。


    明宣聽了此事,讓人稟告了祖父,便不管了,隻是後來明宣也聽說祖父讓錦衣衛審問幾個蟊賊,雖是殺雞用了牛刀,但據說查出了幕後人是誰,以及他們的目的。


    原來他們不知從哪知道了明宣根據入學申請已經篩掉了一部分人,那些個心虛的聽說了,以為已經被篩掉了,便試圖把入學申請掉包。


    明宣倒覺得這些人八成是被人算計了,知道他在禮部看入學申請的人不算少,可自己有沒有漏口風要篩選人下去,隻要一調查也該有數,就算自己真的這麽做,別人還能更改不成。


    果然後續調查也證明了,是同樣填了入學申請的人,聽說是按比例篩人的,隻想著若是陷害這些人,讓考生考不成,那他們的機會就大了。


    明宣愈發覺得,這入學考試不能再拖了,不過這麽些天,就出了這麽妖魔鬼怪搞事情,明宣還真擔心,等時日長了,這些膽大包天的人會不會直接進宮偷考試用的卷子。


    明宣在這查看入學申請的時候,那邊考生考場等布置的也差不多了,這時人們才知道,入學申請這一步是不篩人的,因為考場安排的正好夠考生人數。隻是那些犯法的人已經追悔不及,因為那些人家裏的考生已經因此失去了資格。


    等正式考試的時候,明宣才拿出了與幾位師傅商量出來的題目,這題目隻有明宣自個知道。且為了分出高低來,明宣首創了一個標準,百分製。


    這份試卷的內容共計一百分,且為了不遺漏一些特殊的人才,明宣還特意準備了幾道附加題,題目分數不計入總分,但總歸是做個參考。甚至明宣還特意宣布,若是有自認特殊的才能,在試卷最後的空白處可以寫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一代聖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阿極要變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阿極要變白並收藏紅樓之一代聖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