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建元帝的態度問題,等明宣回到了東宮,見到太子以後,才知道為何。
太子幾不可聞的歎了口氣,說道:“朝中有人議論你在學院的事情,你祖父聽了不太高興,不用擔心,隻要你在學院好生做自己的事就行,這些事情你不用操心。”
聽父王這麽說,明宣雖然還心中有些擔心,但也沒在說些什麽,這些事情他還是信任自己的父王的。
太子又問道:“你在學院準備比賽的事情弄好了?”
明宣點點頭,對自家父王解釋最近學院的情況。尤其是給父王安利一下自己新想到的蹴鞠比賽的規則。最後忍不住抱怨道:“父王,兒子學院那些學子們個個都挺喜歡新的蹴鞠比賽的,就是他們竟然沒有一支隊伍邀請兒子,著實小看兒子了吧!”
太子聽明宣的介紹,心中也是若有所思,最後,太子想了想,道:“你也得體諒他們的心情,為上者,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
聽到自家父王這麽說,明宣並沒有像外人一樣,聽了有幻滅的感覺。畢竟朝廷之中,誰人不知,如今的太子,曾經的七王,曾號稱冷麵王,朝中對七王風評十分之差,幾乎到了人人畏懼的程度。
要不然當初七王以嫡子身份在朝中還如此艱難,純粹是因為太子的風評不好。
就是到了如今,太子的威名仍讓人畏懼,甚至還有人腹誹太子太過嚴苛的話來。
可明宣卻明白,自己的父王隻是太過剛直,對朝廷中那些人人都已經習慣的惡習深惡痛絕,眼裏根本容不下一點沙子。
而父王對待真正忠心,清廉且能幹的屬下卻是十分厚待,愛憎分明的很。
故而在教導自己為君之道的時候,父王也是這麽教導自己的,仍不改初心。
明宣不隻是出於子對父的血緣聯係的濡慕,更多的,是明宣心中想要成為父王那樣的人,當然他如今已經長大,知道世間有很多無奈,就連祖父也同樣有無法做到的事情,可是最初父王的教導,一直在明宣心裏,明宣心中始終有自己的堅持。
明宣知道,父王與祖父的經曆將是他長成前很重要的參考,父王給了他一個堅持,祖父的教導會讓他學會那些所謂的帝王權術。但在明宣心中,父王的地位永遠都是無法動搖的。
所以明宣心中一直有數的,對父王平日裏的教導一直記在心裏。對於平日裏父王的教導,明宣都很認真的記住了。
看明宣乖巧的聽著自己說的話,太子心中十分慰貼,但也有些隱隱的擔憂。
其實正如明宣對太子的了解一樣,太子對自己這個兒子的真正性情也一清二楚。怎麽說呢,平日裏明宣看著很有太孫的樣子,但是呢,其實本性最是膽大妄為,世俗很多規矩和要求,明宣心裏其實都不屑一顧,比如先前一直以為自己是女兒身時,甚至放了豪言,想以女兒身之位繼承他的王位。
有時候太子都懷疑自己這個兒子是不是所謂的仙人轉世,不顧所謂的男尊女卑,在他腦子裏根本沒有這樣的想法。對很多事情都看不慣,且天不怕地不怕。
當然太子也不否認自己的縱容也是明宣變成今日這樣的原因之一。但明宣好似天生一般的,對很多事情都帶著懷疑的眼睛看待,真的很讓太子擔憂。
幸好的是,明宣不是那種傳說中的無情無欲的神仙,對他和太子妃這對父母之間的感情一直很深,這讓太子心中慶幸。而太子也一直借此試圖影響明宣,讓明宣有所改變。
除了明宣有些想法,太子不太能接受外,更多的是出於一顆慈父之心,這世間值得敬畏的東西太多了,在明宣沒有長成之前,任何目中無人,恣意妄為的想法都會讓明宣受到傷害。
但太子也不會直接禁止明宣不許這麽做,或者那麽做,他很多時候,會傾聽明宣的想法,知道明宣很多想法其實很有道理,反倒是這個世道錯了。
當時還是七王的太子並非那種不通事理,且裝作看不見朝廷問題的人,且隻看他的作風就知道,或許有些人認為他當初是為了在廢太子如日中天時,避其鋒芒。
但心中有抱負的七王為何偏偏挑了這麽一條不好走的路呢?他當初說是建元帝為廢太子準備培養的將來的賢王,可賢王比閑王難做太多了,閑王的話,隻要像宗室那些什麽事都不幹,隻每天在家吃喝嫖賭,收小妾生十幾二十個庶子庶女。平常偶爾充當禦史彈劾的靶子,被聖上教訓兩句,也就完了。
到了如今,為何宗室的人越發多,都是這樣來的。更別說七王明麵上一直沒有子嗣,就是多收一些妾侍,也沒人敢說什麽。
可七王卻偏偏選了更難的一條路走下去,當然也有一部分重要的原因,七王受其生母,當今繼後的影響,心中未嚐沒有野望,隻是不是那種為了權力野望,而枉顧天下蒼生的人罷了。
其實若是廢太子真的不負眾望,成為一個賢明君主,他未必會執著於皇位。
可如今情況不同,他已經成了太子,怎麽可能不想做出一番事業。
也許是如今站的視野不同,他如今不想再像以前一樣,對明宣開闊的思維想法,更欣賞了不少,甚至他希望明宣在一些方麵不要壓製想象力,多用各種想法做出一些事情來,即使會犯錯誤也沒關係,有他這個父王保駕護航,這些都會是明宣以後的經驗和財富。
甚至明宣將來說不定比他這個父王更能有所作為,眼下他也會給明宣遮風擋雨。也不會像他的父皇一樣,對兒子即寵愛又防備,養出廢太子那般恣意妄為的兒子。
對於太子的想法,明宣並不知曉,隻是對自家父王看著自己,思緒卻不隻飄到哪裏感到好奇罷了。
明宣難得的惡趣味出現了,他躡手躡腳的悄悄靠近父王,正要做些小動作時,忽然聽見自家父王開口道:“明宣!”
明宣嚇得連忙裝作沒事人一樣,轉而從桌子上端起了太子麵前的一杯茶,笑嘻嘻道:“父王,兒子請您喝茶,哈哈!”
已經在自家父王這裏練就了銅皮鐵骨的厚臉皮的明宣,隻做一副乖巧的樣子,讓外人見了,都得稱讚一聲孝順。
太子可也不是傻子,無奈的接過茶水,一入口便又把茶放下了,道:“茶涼了!”
明宣聽了連忙道:“啊?涼了,那兒子再給您沏一壺茶!”
說著,便要飛快的逃出去,太子卻冷聲說道:“站住,回來!”
明宣隻能一臉委屈的回到原先的地方,道:“父王,我的功課還沒寫完呢!”
太子對自家這個在這種地方使心眼的的兒子感到十分無語,最後才歎了口氣,道:“父王找你有其他事情要說,不找你的麻煩!”
明宣一聽,微微鬆了口氣,道:“父王,你說的真的?”
太子握了握有些蠢蠢欲動的手,心中提醒自己,這是唯一的兒子,唯一的,才勉強把明宣剛才的傻樣從腦海中清除,說起正事來,道:“父王想告訴你,以後有些事情,不能讓父王幫你做了,你該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了!”
明宣聽到這話,頓時沒了原先和自家父王逗趣的心思,表情一變,道:“父王,你這是什麽意思,是發生了什麽事嗎?是不是祖父他...”
明宣因為太子這話,頓時想到了那些不好的方麵,再加上先前在祖父那邊得來的態度,明宣擔憂的看著自家父王。
太子擺了擺手,道:“父王已經等不及了,你怕是不知,前不久,朝中有折子上來,說黃河又決堤了,而且當地的官服,足足隱瞞了一個月,若不是當地的災民往外逃難,把消息傳了出來,也不知這件事還會瞞多久。”
說到這太子捏了捏眉頭,歎道:“父王原以為,自己還年輕,又已經是太子,很多事不必太較真,反正按照你祖父的心思,父王按部就班的登基並非什麽難事。
可此事告訴父王,這個朝廷,已經糜爛到這種程度了。明宣,你知道父王平生抱負,父王無法坐視不管。
隻是,父王要對不起了,以後父王和你祖父一旦有什麽衝突,勢必會影響到你,是父王對不住你!”
太子心中真的有些愧疚,他當然清楚和父皇對著幹可能有什麽下場,別的不受,近在眼前的廢太子就是一個例子,其實廢太子的罪名裏,那些所謂賣官鬻爵,貪汙受賄的事情在父皇眼裏什麽都算不上,廢太子被廢的最大原因,其實是因為廢太子開始對父皇不再言聽計從,廢太子有了自己的心思想法。
作為帝王,一言九鼎,九五之尊的同時,根本不容許其他人反駁或抵抗他的威嚴,這是最為讓一個帝王生氣的事情,而他要做的,對一力想掩耳盜鈴,維護自己好名聲的父皇而言,就是揭開了父皇的傷疤。
想一想如今自己的好二哥的子女們,如今淒慘的下場,太子甚至都不敢保證,若是自己落敗,明宣怕是隻會比他們的處境更差!
所以太子也少見的猶豫了。
明宣著實愣住了,自家父王的話對他而言,是個不小的衝擊,隻是很快,明宣便明白了父王的想法。
明宣冷靜的問道:“父王,您真的想好了嗎?”
太子深沉的點了點頭,道:“明宣,父王不是聖人,但有些事情,父王不能坐視不管!”
明宣自然明白黃河決堤這樣的大事,對朝廷,對百姓有多大的傷害,父王因此而對那些碌碌無為的官員起了殺心也不奇怪。
可是祖父建元帝的帝王心術如何會這般莽撞呢?恐怕是父王的提議讓祖父不悅,才會有如今對他奇怪的態度。
要不然當初參奏他這個太孫的人多了,祖父為何會突然因為這些小事兒對他有了隔閡呢?
明宣直覺父王先前那樣為自己解釋,是為了維護自己和祖父之間的關係,但此刻頭腦清明的明宣,卻覺得他寧願不要這樣的解釋。
明宣又不是傻子,若他裝作什麽都不知道,按照父王的解釋,相信了那番話,接下來為了祖父不會不喜他,還得盡力討好祖父,很多事情都要符合祖父的要求去做,把自己的性子壓製住,成功便成祖父最欣賞的樣子。
隻想想,明宣便覺得不寒而栗。明宣直覺自己若是便成那樣,便不是自己了。
當然腦海中才飄過這一句話,明宣就覺得有些好笑,其實身份壓製之下,若非他是嫡子嫡孫,祖父未必會拿他當回事,某種層麵上,他其實是那種得了好處還不滿足的人。
畢竟按照此時的價值觀來說,作為子子孫孫,若是違背祖宗長輩的意思,便是不孝。不孝的罪名甚至在十惡不赦中,這讓明宣很不舒服。
所謂的父為子綱並非是虛話,明宣從來沒有如此深刻的體會到這一點。作為父親,哪怕是犯錯了,兒子也不能指出,並要求其糾正不然就是不孝。
明宣雖不知道祖父究竟會如何處置黃河決堤的事情,但看自己父王如此堅決的態度,想也知道,怕隻是輕拿輕放吧!
明宣當然也清楚,祖父的性子其實一直是這樣,幾乎沒有下過狠手,想學那位宋朝的仁宗皇帝一樣,在先前廢太子的事情上就有體現。
隻是當時明宣覺得,那些朝廷重臣們因為皇子奪嫡的事情丟了性命聽可惜的,故而也不在乎祖父會放了他們。
可是換做這些枉顧百姓性命,為了自己的官帽子的貪官汙吏,明宣卻恨不得將其千刀萬剮。明宣這會兒甚至還有心思想一句笑話,他這是屁股坐歪了啊!明明是掌權的階級,偏偏對受苦受難的百姓們感同身受。
但仔細想了想,明宣還是無奈的覺得,自己其實還挺願意這麽做的。
想到這明宣看了自家父王一眼,發現他眼中閃爍著一絲患得患失,不由笑了笑,道:“父王,兒子不怕什麽責難,兒子會和您站一邊,因為,不僅您有那般抱負,兒子也有啊!”
太子幾不可聞的歎了口氣,說道:“朝中有人議論你在學院的事情,你祖父聽了不太高興,不用擔心,隻要你在學院好生做自己的事就行,這些事情你不用操心。”
聽父王這麽說,明宣雖然還心中有些擔心,但也沒在說些什麽,這些事情他還是信任自己的父王的。
太子又問道:“你在學院準備比賽的事情弄好了?”
明宣點點頭,對自家父王解釋最近學院的情況。尤其是給父王安利一下自己新想到的蹴鞠比賽的規則。最後忍不住抱怨道:“父王,兒子學院那些學子們個個都挺喜歡新的蹴鞠比賽的,就是他們竟然沒有一支隊伍邀請兒子,著實小看兒子了吧!”
太子聽明宣的介紹,心中也是若有所思,最後,太子想了想,道:“你也得體諒他們的心情,為上者,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
聽到自家父王這麽說,明宣並沒有像外人一樣,聽了有幻滅的感覺。畢竟朝廷之中,誰人不知,如今的太子,曾經的七王,曾號稱冷麵王,朝中對七王風評十分之差,幾乎到了人人畏懼的程度。
要不然當初七王以嫡子身份在朝中還如此艱難,純粹是因為太子的風評不好。
就是到了如今,太子的威名仍讓人畏懼,甚至還有人腹誹太子太過嚴苛的話來。
可明宣卻明白,自己的父王隻是太過剛直,對朝廷中那些人人都已經習慣的惡習深惡痛絕,眼裏根本容不下一點沙子。
而父王對待真正忠心,清廉且能幹的屬下卻是十分厚待,愛憎分明的很。
故而在教導自己為君之道的時候,父王也是這麽教導自己的,仍不改初心。
明宣不隻是出於子對父的血緣聯係的濡慕,更多的,是明宣心中想要成為父王那樣的人,當然他如今已經長大,知道世間有很多無奈,就連祖父也同樣有無法做到的事情,可是最初父王的教導,一直在明宣心裏,明宣心中始終有自己的堅持。
明宣知道,父王與祖父的經曆將是他長成前很重要的參考,父王給了他一個堅持,祖父的教導會讓他學會那些所謂的帝王權術。但在明宣心中,父王的地位永遠都是無法動搖的。
所以明宣心中一直有數的,對父王平日裏的教導一直記在心裏。對於平日裏父王的教導,明宣都很認真的記住了。
看明宣乖巧的聽著自己說的話,太子心中十分慰貼,但也有些隱隱的擔憂。
其實正如明宣對太子的了解一樣,太子對自己這個兒子的真正性情也一清二楚。怎麽說呢,平日裏明宣看著很有太孫的樣子,但是呢,其實本性最是膽大妄為,世俗很多規矩和要求,明宣心裏其實都不屑一顧,比如先前一直以為自己是女兒身時,甚至放了豪言,想以女兒身之位繼承他的王位。
有時候太子都懷疑自己這個兒子是不是所謂的仙人轉世,不顧所謂的男尊女卑,在他腦子裏根本沒有這樣的想法。對很多事情都看不慣,且天不怕地不怕。
當然太子也不否認自己的縱容也是明宣變成今日這樣的原因之一。但明宣好似天生一般的,對很多事情都帶著懷疑的眼睛看待,真的很讓太子擔憂。
幸好的是,明宣不是那種傳說中的無情無欲的神仙,對他和太子妃這對父母之間的感情一直很深,這讓太子心中慶幸。而太子也一直借此試圖影響明宣,讓明宣有所改變。
除了明宣有些想法,太子不太能接受外,更多的是出於一顆慈父之心,這世間值得敬畏的東西太多了,在明宣沒有長成之前,任何目中無人,恣意妄為的想法都會讓明宣受到傷害。
但太子也不會直接禁止明宣不許這麽做,或者那麽做,他很多時候,會傾聽明宣的想法,知道明宣很多想法其實很有道理,反倒是這個世道錯了。
當時還是七王的太子並非那種不通事理,且裝作看不見朝廷問題的人,且隻看他的作風就知道,或許有些人認為他當初是為了在廢太子如日中天時,避其鋒芒。
但心中有抱負的七王為何偏偏挑了這麽一條不好走的路呢?他當初說是建元帝為廢太子準備培養的將來的賢王,可賢王比閑王難做太多了,閑王的話,隻要像宗室那些什麽事都不幹,隻每天在家吃喝嫖賭,收小妾生十幾二十個庶子庶女。平常偶爾充當禦史彈劾的靶子,被聖上教訓兩句,也就完了。
到了如今,為何宗室的人越發多,都是這樣來的。更別說七王明麵上一直沒有子嗣,就是多收一些妾侍,也沒人敢說什麽。
可七王卻偏偏選了更難的一條路走下去,當然也有一部分重要的原因,七王受其生母,當今繼後的影響,心中未嚐沒有野望,隻是不是那種為了權力野望,而枉顧天下蒼生的人罷了。
其實若是廢太子真的不負眾望,成為一個賢明君主,他未必會執著於皇位。
可如今情況不同,他已經成了太子,怎麽可能不想做出一番事業。
也許是如今站的視野不同,他如今不想再像以前一樣,對明宣開闊的思維想法,更欣賞了不少,甚至他希望明宣在一些方麵不要壓製想象力,多用各種想法做出一些事情來,即使會犯錯誤也沒關係,有他這個父王保駕護航,這些都會是明宣以後的經驗和財富。
甚至明宣將來說不定比他這個父王更能有所作為,眼下他也會給明宣遮風擋雨。也不會像他的父皇一樣,對兒子即寵愛又防備,養出廢太子那般恣意妄為的兒子。
對於太子的想法,明宣並不知曉,隻是對自家父王看著自己,思緒卻不隻飄到哪裏感到好奇罷了。
明宣難得的惡趣味出現了,他躡手躡腳的悄悄靠近父王,正要做些小動作時,忽然聽見自家父王開口道:“明宣!”
明宣嚇得連忙裝作沒事人一樣,轉而從桌子上端起了太子麵前的一杯茶,笑嘻嘻道:“父王,兒子請您喝茶,哈哈!”
已經在自家父王這裏練就了銅皮鐵骨的厚臉皮的明宣,隻做一副乖巧的樣子,讓外人見了,都得稱讚一聲孝順。
太子可也不是傻子,無奈的接過茶水,一入口便又把茶放下了,道:“茶涼了!”
明宣聽了連忙道:“啊?涼了,那兒子再給您沏一壺茶!”
說著,便要飛快的逃出去,太子卻冷聲說道:“站住,回來!”
明宣隻能一臉委屈的回到原先的地方,道:“父王,我的功課還沒寫完呢!”
太子對自家這個在這種地方使心眼的的兒子感到十分無語,最後才歎了口氣,道:“父王找你有其他事情要說,不找你的麻煩!”
明宣一聽,微微鬆了口氣,道:“父王,你說的真的?”
太子握了握有些蠢蠢欲動的手,心中提醒自己,這是唯一的兒子,唯一的,才勉強把明宣剛才的傻樣從腦海中清除,說起正事來,道:“父王想告訴你,以後有些事情,不能讓父王幫你做了,你該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了!”
明宣聽到這話,頓時沒了原先和自家父王逗趣的心思,表情一變,道:“父王,你這是什麽意思,是發生了什麽事嗎?是不是祖父他...”
明宣因為太子這話,頓時想到了那些不好的方麵,再加上先前在祖父那邊得來的態度,明宣擔憂的看著自家父王。
太子擺了擺手,道:“父王已經等不及了,你怕是不知,前不久,朝中有折子上來,說黃河又決堤了,而且當地的官服,足足隱瞞了一個月,若不是當地的災民往外逃難,把消息傳了出來,也不知這件事還會瞞多久。”
說到這太子捏了捏眉頭,歎道:“父王原以為,自己還年輕,又已經是太子,很多事不必太較真,反正按照你祖父的心思,父王按部就班的登基並非什麽難事。
可此事告訴父王,這個朝廷,已經糜爛到這種程度了。明宣,你知道父王平生抱負,父王無法坐視不管。
隻是,父王要對不起了,以後父王和你祖父一旦有什麽衝突,勢必會影響到你,是父王對不住你!”
太子心中真的有些愧疚,他當然清楚和父皇對著幹可能有什麽下場,別的不受,近在眼前的廢太子就是一個例子,其實廢太子的罪名裏,那些所謂賣官鬻爵,貪汙受賄的事情在父皇眼裏什麽都算不上,廢太子被廢的最大原因,其實是因為廢太子開始對父皇不再言聽計從,廢太子有了自己的心思想法。
作為帝王,一言九鼎,九五之尊的同時,根本不容許其他人反駁或抵抗他的威嚴,這是最為讓一個帝王生氣的事情,而他要做的,對一力想掩耳盜鈴,維護自己好名聲的父皇而言,就是揭開了父皇的傷疤。
想一想如今自己的好二哥的子女們,如今淒慘的下場,太子甚至都不敢保證,若是自己落敗,明宣怕是隻會比他們的處境更差!
所以太子也少見的猶豫了。
明宣著實愣住了,自家父王的話對他而言,是個不小的衝擊,隻是很快,明宣便明白了父王的想法。
明宣冷靜的問道:“父王,您真的想好了嗎?”
太子深沉的點了點頭,道:“明宣,父王不是聖人,但有些事情,父王不能坐視不管!”
明宣自然明白黃河決堤這樣的大事,對朝廷,對百姓有多大的傷害,父王因此而對那些碌碌無為的官員起了殺心也不奇怪。
可是祖父建元帝的帝王心術如何會這般莽撞呢?恐怕是父王的提議讓祖父不悅,才會有如今對他奇怪的態度。
要不然當初參奏他這個太孫的人多了,祖父為何會突然因為這些小事兒對他有了隔閡呢?
明宣直覺父王先前那樣為自己解釋,是為了維護自己和祖父之間的關係,但此刻頭腦清明的明宣,卻覺得他寧願不要這樣的解釋。
明宣又不是傻子,若他裝作什麽都不知道,按照父王的解釋,相信了那番話,接下來為了祖父不會不喜他,還得盡力討好祖父,很多事情都要符合祖父的要求去做,把自己的性子壓製住,成功便成祖父最欣賞的樣子。
隻想想,明宣便覺得不寒而栗。明宣直覺自己若是便成那樣,便不是自己了。
當然腦海中才飄過這一句話,明宣就覺得有些好笑,其實身份壓製之下,若非他是嫡子嫡孫,祖父未必會拿他當回事,某種層麵上,他其實是那種得了好處還不滿足的人。
畢竟按照此時的價值觀來說,作為子子孫孫,若是違背祖宗長輩的意思,便是不孝。不孝的罪名甚至在十惡不赦中,這讓明宣很不舒服。
所謂的父為子綱並非是虛話,明宣從來沒有如此深刻的體會到這一點。作為父親,哪怕是犯錯了,兒子也不能指出,並要求其糾正不然就是不孝。
明宣雖不知道祖父究竟會如何處置黃河決堤的事情,但看自己父王如此堅決的態度,想也知道,怕隻是輕拿輕放吧!
明宣當然也清楚,祖父的性子其實一直是這樣,幾乎沒有下過狠手,想學那位宋朝的仁宗皇帝一樣,在先前廢太子的事情上就有體現。
隻是當時明宣覺得,那些朝廷重臣們因為皇子奪嫡的事情丟了性命聽可惜的,故而也不在乎祖父會放了他們。
可是換做這些枉顧百姓性命,為了自己的官帽子的貪官汙吏,明宣卻恨不得將其千刀萬剮。明宣這會兒甚至還有心思想一句笑話,他這是屁股坐歪了啊!明明是掌權的階級,偏偏對受苦受難的百姓們感同身受。
但仔細想了想,明宣還是無奈的覺得,自己其實還挺願意這麽做的。
想到這明宣看了自家父王一眼,發現他眼中閃爍著一絲患得患失,不由笑了笑,道:“父王,兒子不怕什麽責難,兒子會和您站一邊,因為,不僅您有那般抱負,兒子也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