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孝懿太後的娘家並未因此退出眾人的視線。
過了數年,元後因生產之際,大出血逝世,而留下的子嗣義忠親王,被建元帝封為太子。
但後宮不可無主,建元帝大概是出於補償,聽聞了舅舅因病逝世的消息。也是見多年來舅舅家裏真的十分安分,便封舅舅家的嫡幼女封為繼後。
即太子的生母。
而之後,繼後被送往京城,嫁到宮中以後,族中仍保持著安分的態度,即使有,也被繼後按住了。
建元帝與繼後這個表妹也漸漸有了感情,生下七子徒顯謙後,繼後仍十分安分,對待元後嫡子也不曾錯待,也不曾讓親子徒顯謙有所逾越。
反倒是建元帝見此,不由有些愧疚感念,又見七子徒顯謙,性格端方,眼裏容不得沙子,頗為類似自己的舅舅,倒也對七子有些重用。
更何況,建元帝也是個重規矩的,嫡庶分明的厲害。
而且七子徒顯謙對元後嫡子哥哥十分恭敬,沒有作亂之心,便對徒顯謙多了許多看重。
隻是徒顯謙被繼後教導的十分低調,不曾跋扈。
所以時日一長,前朝後宮竟是沒覺得徒顯謙有多顯眼或者利害,而甄貴妃後麵生的兩個子嗣,大概也是見識不多,並不知其中太多利害,被建元帝寵的腦子昏了頭,連元後所出嫡子的太子之位都十分覬覦,甚至鬧得眾人皆知。
對此建元帝當然不滿。而元後所出的太子,也就是如今的義忠親王,當時也是被人捧慣了。
連徒顯謙這個繼後嫡子對他都是十分恭順,就算偶有讓他看不慣的地方,也是因為徒顯謙性情嫉惡如仇,對他多有勸諫。
元後所出太子倒也沒多針對徒顯謙,反而對甄貴妃所出的兩個庶出弟弟十分看不順眼。
這是明宣剛出生那會兒,朝廷上的情況。
明宣聽到這,不由佩服起了自家那個已經逝世的祖母。
說實話,明宣認為,自家父王如今能順利成為太子,又能順利得到祖父的禪位,成為皇帝,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他的未曾謀麵的祖母的功勞。
當這個感歎說出來的時候,明宣沒料到,對麵的父王,隻是略微沉思了一會兒,就道:“你這個說法倒也不錯,若是沒有你祖母,父王要麵對的處境要比現在困難數倍。
而且母後確實聰慧,能讓我如此順利,想來也是費了不少功夫的。”
明宣聽了有些詫異,其實他自認比較了解自家父王,在他印象裏,父王或許嚴肅或許親和,但不變的都是骨子裏的那份驕傲。
而父王竟然輕易承認,他走到如今這一步是有別人的幫助的,哪怕這個幫助是他的母親,可那也隻是一個女子。
其實明宣能意識到在這個環境裏對於女子的輕視和踐踏。
甚至恢複記憶後,明宣也慶幸自己是個男子,不必過得這麽憋屈,可看見那些一個個聰慧的女子困倦於那一方小小的天地,不能像男子一般有一番作為,心中還是很難受的。
明宣以為,這個時代的男子們不會像自己一樣有這樣的想法,甚至也不會認同女子在除了相夫教子管理家事外的價值。
但自家父王沒有一絲抵觸的承認了,這真的比較難得。
當然明宣這些不著邊際的想法不過是乍然出現在腦海,也不會深究。
反而是太子接著這個話題,對明宣說道:“世人多輕蔑女子,可父王卻不希望你有這樣的想法,父王總希望你以後夫妻和諧,莫生隔閡的好。”
太子這話沒頭沒腦的,讓明宣心中暗道奇怪,但也沒有問起,隻笑嘻嘻回道:“這還要勞煩父王母妃替兒子把把關啊!”
太子一聽這話,頓時笑罵道:“你這小子,還真是不知羞,這會兒就想要媳婦了?”
這麽流氓的話從太子嘴裏說出來,讓明宣總覺得哪哪兒不對味,還不知是受了什麽刺激,還是到了一定年齡就會有所改變,跟祖父似的,不知從哪學的逗弄晚輩的惡趣味。
明宣撇撇嘴,沒有回話,很快這個不知拐到那個地方的話題就結束了。
太子繼續對明宣說道:“昔日父王我不是沒有過不甘,但你祖母告訴我,不爭是爭,且天道有常,該是我的,遲早是我的。
所以我一直按照你祖母的意思行事,在朝堂上剛正不阿,在宮中對父皇濡慕敬重,對太子尊敬,對庶出弟弟既不親近,也不在意,但也不曾有什麽惡意。
就是別人挑釁,父王我也隻是一笑了之,但對於有些問題也是堅持原則。
這讓父王在朝廷上立足,雖無太多人稱讚,但也沒有人詆毀。
我在你祖父跟前,雖不是最為受寵的,但也是不可或缺的。
直到你出生的時候,你生來便體弱,身子骨一直不好,而那時你祖母與玉真仙人有一份緣法。
你祖母便為了你,去求了玉真仙人救你。
那時候正值義忠親王側妃生子之際,義忠親王見寵妃有難產的跡象,得知玉真仙人入宮替你診治,竟是要截走玉真道人。
也是因此,我心中所有的不甘都開始爆發起來。”
明宣看著太子眼神中的不甘,心中也感同身受。
大概他這個兒子充當了父王野心勃勃的導火線,任誰隻因著身份差距,便不能求來名醫保住性命,換做自己也怕是會不甘心的吧!
見明宣表情似乎有些難受的樣子,太子也笑了,說道:“當時母後卻不似以往那般賢惠,直接帶著人把玉真仙人請了過去。
後來在你祖父責問之際,你祖母十分霸氣,說,你是嫡孫,而義忠的卻是側妃庶子,本朝嫡庶分明。
便是太子,也對此啞口無言。
畢竟他以前能坐穩太子之位,很大一部分也是靠著元後嫡子的身份。
此後義忠對我和母後便起了警惕芥蒂,在朝堂上屢屢為難於我。
不過母後手段高超,以這番理由籠絡了你那二伯母,義忠的太子妃。
仍能保證我沒有落入險境,直到如今,我順順利利的到了現在,也是得益於你祖母昔日的謀劃。”
過了數年,元後因生產之際,大出血逝世,而留下的子嗣義忠親王,被建元帝封為太子。
但後宮不可無主,建元帝大概是出於補償,聽聞了舅舅因病逝世的消息。也是見多年來舅舅家裏真的十分安分,便封舅舅家的嫡幼女封為繼後。
即太子的生母。
而之後,繼後被送往京城,嫁到宮中以後,族中仍保持著安分的態度,即使有,也被繼後按住了。
建元帝與繼後這個表妹也漸漸有了感情,生下七子徒顯謙後,繼後仍十分安分,對待元後嫡子也不曾錯待,也不曾讓親子徒顯謙有所逾越。
反倒是建元帝見此,不由有些愧疚感念,又見七子徒顯謙,性格端方,眼裏容不得沙子,頗為類似自己的舅舅,倒也對七子有些重用。
更何況,建元帝也是個重規矩的,嫡庶分明的厲害。
而且七子徒顯謙對元後嫡子哥哥十分恭敬,沒有作亂之心,便對徒顯謙多了許多看重。
隻是徒顯謙被繼後教導的十分低調,不曾跋扈。
所以時日一長,前朝後宮竟是沒覺得徒顯謙有多顯眼或者利害,而甄貴妃後麵生的兩個子嗣,大概也是見識不多,並不知其中太多利害,被建元帝寵的腦子昏了頭,連元後所出嫡子的太子之位都十分覬覦,甚至鬧得眾人皆知。
對此建元帝當然不滿。而元後所出的太子,也就是如今的義忠親王,當時也是被人捧慣了。
連徒顯謙這個繼後嫡子對他都是十分恭順,就算偶有讓他看不慣的地方,也是因為徒顯謙性情嫉惡如仇,對他多有勸諫。
元後所出太子倒也沒多針對徒顯謙,反而對甄貴妃所出的兩個庶出弟弟十分看不順眼。
這是明宣剛出生那會兒,朝廷上的情況。
明宣聽到這,不由佩服起了自家那個已經逝世的祖母。
說實話,明宣認為,自家父王如今能順利成為太子,又能順利得到祖父的禪位,成為皇帝,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他的未曾謀麵的祖母的功勞。
當這個感歎說出來的時候,明宣沒料到,對麵的父王,隻是略微沉思了一會兒,就道:“你這個說法倒也不錯,若是沒有你祖母,父王要麵對的處境要比現在困難數倍。
而且母後確實聰慧,能讓我如此順利,想來也是費了不少功夫的。”
明宣聽了有些詫異,其實他自認比較了解自家父王,在他印象裏,父王或許嚴肅或許親和,但不變的都是骨子裏的那份驕傲。
而父王竟然輕易承認,他走到如今這一步是有別人的幫助的,哪怕這個幫助是他的母親,可那也隻是一個女子。
其實明宣能意識到在這個環境裏對於女子的輕視和踐踏。
甚至恢複記憶後,明宣也慶幸自己是個男子,不必過得這麽憋屈,可看見那些一個個聰慧的女子困倦於那一方小小的天地,不能像男子一般有一番作為,心中還是很難受的。
明宣以為,這個時代的男子們不會像自己一樣有這樣的想法,甚至也不會認同女子在除了相夫教子管理家事外的價值。
但自家父王沒有一絲抵觸的承認了,這真的比較難得。
當然明宣這些不著邊際的想法不過是乍然出現在腦海,也不會深究。
反而是太子接著這個話題,對明宣說道:“世人多輕蔑女子,可父王卻不希望你有這樣的想法,父王總希望你以後夫妻和諧,莫生隔閡的好。”
太子這話沒頭沒腦的,讓明宣心中暗道奇怪,但也沒有問起,隻笑嘻嘻回道:“這還要勞煩父王母妃替兒子把把關啊!”
太子一聽這話,頓時笑罵道:“你這小子,還真是不知羞,這會兒就想要媳婦了?”
這麽流氓的話從太子嘴裏說出來,讓明宣總覺得哪哪兒不對味,還不知是受了什麽刺激,還是到了一定年齡就會有所改變,跟祖父似的,不知從哪學的逗弄晚輩的惡趣味。
明宣撇撇嘴,沒有回話,很快這個不知拐到那個地方的話題就結束了。
太子繼續對明宣說道:“昔日父王我不是沒有過不甘,但你祖母告訴我,不爭是爭,且天道有常,該是我的,遲早是我的。
所以我一直按照你祖母的意思行事,在朝堂上剛正不阿,在宮中對父皇濡慕敬重,對太子尊敬,對庶出弟弟既不親近,也不在意,但也不曾有什麽惡意。
就是別人挑釁,父王我也隻是一笑了之,但對於有些問題也是堅持原則。
這讓父王在朝廷上立足,雖無太多人稱讚,但也沒有人詆毀。
我在你祖父跟前,雖不是最為受寵的,但也是不可或缺的。
直到你出生的時候,你生來便體弱,身子骨一直不好,而那時你祖母與玉真仙人有一份緣法。
你祖母便為了你,去求了玉真仙人救你。
那時候正值義忠親王側妃生子之際,義忠親王見寵妃有難產的跡象,得知玉真仙人入宮替你診治,竟是要截走玉真道人。
也是因此,我心中所有的不甘都開始爆發起來。”
明宣看著太子眼神中的不甘,心中也感同身受。
大概他這個兒子充當了父王野心勃勃的導火線,任誰隻因著身份差距,便不能求來名醫保住性命,換做自己也怕是會不甘心的吧!
見明宣表情似乎有些難受的樣子,太子也笑了,說道:“當時母後卻不似以往那般賢惠,直接帶著人把玉真仙人請了過去。
後來在你祖父責問之際,你祖母十分霸氣,說,你是嫡孫,而義忠的卻是側妃庶子,本朝嫡庶分明。
便是太子,也對此啞口無言。
畢竟他以前能坐穩太子之位,很大一部分也是靠著元後嫡子的身份。
此後義忠對我和母後便起了警惕芥蒂,在朝堂上屢屢為難於我。
不過母後手段高超,以這番理由籠絡了你那二伯母,義忠的太子妃。
仍能保證我沒有落入險境,直到如今,我順順利利的到了現在,也是得益於你祖母昔日的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