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楓在豐州城沒有機會出過府,不知道豐州城的酒樓如何,沒得比較自然也就不知道麗園酒樓算什麽檔次,如果參照影視劇中的酒樓,麗園是要低一個檔次的。
但據隋符安在來的路上介紹,麗園最具特色的不是酒樓的規模和裝飾,而是酒樓的菜品,他為了讓幾人信服,還特別詳細介紹了幾道菜,譬如滿山香、爐焙雞、素煮魚等。
隋符安領著幾人來到麗園天字號雅間時,管家已經備好了酒席,看著桌麵豐盛的佳肴,他滿意地點點頭,然後衝身旁的劉秉嗬嗬笑道:
“劉大人,哦不,你看我這張笨嘴,老是不聽使喚。”
他一番自嘲後,改口道:“劉老哥,我們還是快些入座吧,這菜涼了味兒就不正嘍。”
隋符安指引的方向是主位,劉秉猶豫不決,不知該不該入座。
在來的路上,淩楓隻說不要過早暴露他是主事人的身份,卻沒說要扮演到什麽程度,也沒說他要用什麽身份去掩飾。
他這種行事風格劉秉是第一次遇到,對於這個度的把握他心裏實在沒底,隻好轉頭看向淩楓,淩楓無所謂地點點頭,他這才欣然入座。
隋符安將他的神情全數的看在眼裏,不由得疑狐地看向淩楓,開始隱隱覺得淩楓的身份不簡單,但又一時猜不透,兩人沒說,他也不好多問,隻能暫時作罷。
酒席上,管家負責倒酒,淩楓帶著好奇心悶了一口,隻能說古代的酒淡如水,至少相較於在前世總是應酬的他來說是這樣的,所以他並沒有多喝,隻是一邊吃著飯菜一邊隨意的搭兩句話。
隋符安則是忙著招呼三人,準確的說是兩人,程墨在他眼裏不管是言行舉止還是穿著打扮,儼然是個實打實的護衛,他並沒有刻意招待,隻是忙著跟劉秉和淩楓閑聊,偶爾會介紹一下菜品。
待到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淩楓覺得時機差不多,便開口向隋符安打趣道:
“隋知縣,聽說你辦案手段相當了得,沒幾人受得了你堂上的大刑,隨隨便便整一個出來,那些個嫌犯便認罪伏法,如此辦案手段,想必那秀才一案定然也進展神速,我們明天走個過場也就差不多了吧?”
“沒有沒有,沒有的事,屈打成招豈是百姓父母官所為,下官絕不會做那人神共憤之事。”
隋符安本來是一邊低頭扒飯,一邊在想如何提及秀才一案才不會讓劉秉反感,如今卻忽然聽聞被扣了這麽大一頂‘帽子’,來不及多想,便趕緊抬頭辯解。
等他急急忙忙申辯完,卻發現問話的是個十六七歲的少年郎,他詫異地看了眼劉秉,見對方也是一副等著自己回答的表情,他這才開口針對窮秀才一案解釋道:
“秀才殺人案目前沒什麽進展,自從下官上表了卷宗後,就一直把秀才柳乘風扣押在牢房,這不,就等著劉大人來查清整件事情的始末呢。”
“隋知縣,此事人命關天,我們接到卷宗粗略看了下就馬不停蹄的趕來,對整個案件還不甚了解,希望隋知縣可以解惑,我們了解清楚來龍去脈才好協助隋知縣破案不是。”這明顯是要甩鍋啊,淩楓又怎麽可能讓他得逞,他想撇清關係門都沒有。
隋符安對於淩楓說拿到卷宗就馬不停蹄趕來的說辭絲毫不信。
他是三天前派人快馬加鞭送出的卷宗,騎馬到豐州也就半天時間,送卷宗的人當天就回了黎安縣報到,顯然知州府那邊兩天半前就應該收到了卷宗,而淩楓幾人坐馬車到黎安縣也不過需時一天而已,中間可是差著一天半的時間呢。
隻是,就算淩楓的說辭不可信,他也不可能拿這事去跟淩楓理論,他現在好奇的是知州府那邊明明已經看過卷宗,為何現在又要多此一問,而且還一開口就給他扣了一頂‘嚴刑逼供屈打成招’的大帽子,他思來想去覺得或許是陳敬昭看出了些端倪。
有一點他想得沒錯,陳敬昭確實有充裕的時間去整理案宗,甚至他中途還派人到黎安縣探過虛實,可奈何淩楓是真的從頭到尾都沒見過案宗,到現在他連古代的案宗長什麽樣他都不知道。
隋符安不了解其中原委,隻能帶著疑問試探性地回道:
“不知兩位是想了解哪個環節?是柳乘風跟他妻子的過往,還是他殺妻的過程?”
“你等會兒,你說什麽?殺妻?”
淩楓設想過窮秀才是被人壓迫奮起反抗失手殺人,也設想過窮秀才是被生活所迫去盜竊被抓了現行然後失手殺人……
他腦子裏不經意的設想過很多種可能,可他唯獨沒想過死者會是個女人,更沒想過會是秀才的妻子。
按照陳敬昭所說,一切證據都在指明是窮秀才柳乘風殺的人,而且柳乘風本人也已認罪,甚至都沒動過刑,不存在屈打成招一說,剛才謊稱聽聞隋符安屈打成招隻是胡編亂造嚇嚇他而已。
淩楓一個沒結過婚的現代人都明白糟糠之妻不下堂的道理,更何況是在古代這種極其注重道德綱常的舊社會,更不用說柳乘風一個飽讀四書五經的秀才,其中的道理他應該比常人都懂才對。
所以,淩楓乍一聽到窮秀才居然謀殺糟糠之妻,是既詫異又憤怒。
隋符安對於淩楓的反應很是疑惑,追問道:
“這位……公子,難道你來之前連死者是誰都不知道嗎?”
“我知不知道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一個功名在身的秀才,飽讀四書五經,豈可做這等滅絕人性喪盡天良之事,這案還有什麽好審的,他都已經認罪了,隋知縣你卻遲遲不肯結案,究竟是何道理?”淩楓餘怒未消,說話的語氣有些衝。
隋符安更是不解,再次追問道:“公子,你……你是不是對秀才有什麽誤解?”
淩楓亦是不解,反問道:“隋知縣,你這話是何意?秀才殺人就不用伏法嗎?荒謬!”
隋符安微微思忖,一拍腦門,恍然大悟:“哎呀,是下官疏忽了,未在案宗表明,柳乘風前些年曾參加過本縣的選拔應試,隻是未符合要求,被刷了下來,所以他未曾有功名在身。”
“沒有功名也叫秀才?不是要過了州府縣試才能稱之為秀才嗎?”
這回輪到淩楓詫異,《範進中舉》的文章他到現在還記得個大概呢,記憶中連秀才都是要考取才能得到的稱謂,能稱之為秀才應該多多少少有點小功名在身才對,怎麽柳乘風沒有功名卻能稱之為秀才。
這回不止是隋符安疑惑,就連劉秉也是疑狐,隻是他不能問,隻能衝淩楓解釋道:
“淩公子,我們大宋的秀才名銜無需通過考核取得,在大宋各州府為向朝廷舉薦人才,皆是沿用唐朝後期之法,會先進行選拔考試,而其中凡應舉選拔考試者皆可稱之為秀才。”
淩楓這才恍然大悟,鬧了這麽大個烏龍,不免心中暗嘲,也不知道是自己上學那會兒沒認真聽課,還是教科書沒有刻意注明宋代‘秀才’稱謂的含義,又或者是自己身處的宋代本身就是一個不完全符合教科書的朝代。
想起現在才962年,蜀宋就打得熱火朝天,要說是時空錯亂也不是沒有可能。
他平複了下心情,看著隋符安又問道:
“隋知縣,關於柳乘風的案子可還有其他的線索,在下挺感興趣的,不知能否詳細告知。”
隋符安看了眼劉秉,見他沒反對,才繼續說道:“死者是柳嚴氏,本名叫嚴晴,是本縣‘嚴家布莊’的小姐;柳家祖上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據說是在曾祖爺爺那一輩搬到的黎安縣,柳家祖輩對嚴家祖輩有恩,後來兩家交好,他們祖輩就定了個娃娃親,所以嚴晴才會嫁給已經落魄的柳乘風。”
“不對呀,他們曾祖輩定的娃娃親,關他們曾孫這一輩什麽事?”
古代就算沒有理論佐證為什麽不能近親結合,但倫理綱常還是有的吧,現在聽著像是四代共結連理,這不是違反了倫理綱常嘛,淩楓越聽越迷糊,感覺整件事情是他自己一開始就想當然了。
劉秉也是忍不住開口問道:“對啊,我都越聽越糊塗咯,到底怎麽回事?”
“劉大人,公子,柳乘風一案牽扯有點廣,你且聽下官一一道來,事情是這樣的……”隋符安滔滔不絕地將事情地始末說了個大概。
原來,柳家祖上曾在朝為官,後來不知道是得罪了哪位大臣,一路被打壓,在朝堂根本沒有立足之地,到了柳家的曾祖輩決定遠離朝堂,於是便搬到了黎安縣落腳,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黎安縣這一畝三分地,柳家還是有一定話語權的。
他們搬來沒多久,恰逢嚴家曾祖犯了牢獄之災,那時嚴家窮,沒錢打點,是柳家又出麵又出錢,裏裏外外一通打點才將嚴家的曾祖父給撈了出來,至於個中原因不得而知。
後來,不知道怎麽的兩家曾祖父就結拜異性兄弟,嚴家的產業就是在柳家的帶領下打出來的,再後來嚴家的資產直追柳家,接著兩家就莫名其妙定了個娃娃親。
可是,說來也好笑,老天爺就好像故意跟他們兩家開玩笑似的,自從他們定了娃娃親,兩家一直都是男丁,未曾育得一女,直到嚴家這一代才生得一女嚴晴,自此,這個羈絆了他們三代的娃娃親約定才得以圓滿。
隻是,因為柳嚴兩家一代不如一代,祖輩留下的家業在他們手中漸漸流失,幾年前的一場瘟疫更是讓柳家隻剩柳乘風一人,再加上柳乘風幾年前應試落榜,嚴家便想悔婚不認這門親事,據說是嚴父想用他的女兒嚴晴攀附高枝,好讓嚴家東山再起。
可是,因為祖輩的關係,柳乘風跟嚴晴是見過的,她們早就暗生情愫,嚴晴非柳乘風不嫁,甚至以死相逼,她哥哥無奈,便時常瞞著他父親幫嚴晴跟柳乘風密會,可他也萬萬沒想到兩人居然珠胎暗結。
嚴父在得知消息後,二話不說便做了個喪心病狂的決定,他想要瞞天過海暗度陳倉,竟然把嚴晴的安胎藥換成了墮胎藥,嚴晴的孩子自然沒保住,麵對命運的悲哀,嚴晴本欲一死了之,但他大哥嚴忠對她還是不錯的,為她求來了生的希望。
在嚴忠的調和和懇求下,嚴父權當沒生過嚴晴,將她逐出了家門,嚴晴跟柳乘風就是在這樣的命運安排下最終走到了一起。
但據隋符安在來的路上介紹,麗園最具特色的不是酒樓的規模和裝飾,而是酒樓的菜品,他為了讓幾人信服,還特別詳細介紹了幾道菜,譬如滿山香、爐焙雞、素煮魚等。
隋符安領著幾人來到麗園天字號雅間時,管家已經備好了酒席,看著桌麵豐盛的佳肴,他滿意地點點頭,然後衝身旁的劉秉嗬嗬笑道:
“劉大人,哦不,你看我這張笨嘴,老是不聽使喚。”
他一番自嘲後,改口道:“劉老哥,我們還是快些入座吧,這菜涼了味兒就不正嘍。”
隋符安指引的方向是主位,劉秉猶豫不決,不知該不該入座。
在來的路上,淩楓隻說不要過早暴露他是主事人的身份,卻沒說要扮演到什麽程度,也沒說他要用什麽身份去掩飾。
他這種行事風格劉秉是第一次遇到,對於這個度的把握他心裏實在沒底,隻好轉頭看向淩楓,淩楓無所謂地點點頭,他這才欣然入座。
隋符安將他的神情全數的看在眼裏,不由得疑狐地看向淩楓,開始隱隱覺得淩楓的身份不簡單,但又一時猜不透,兩人沒說,他也不好多問,隻能暫時作罷。
酒席上,管家負責倒酒,淩楓帶著好奇心悶了一口,隻能說古代的酒淡如水,至少相較於在前世總是應酬的他來說是這樣的,所以他並沒有多喝,隻是一邊吃著飯菜一邊隨意的搭兩句話。
隋符安則是忙著招呼三人,準確的說是兩人,程墨在他眼裏不管是言行舉止還是穿著打扮,儼然是個實打實的護衛,他並沒有刻意招待,隻是忙著跟劉秉和淩楓閑聊,偶爾會介紹一下菜品。
待到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淩楓覺得時機差不多,便開口向隋符安打趣道:
“隋知縣,聽說你辦案手段相當了得,沒幾人受得了你堂上的大刑,隨隨便便整一個出來,那些個嫌犯便認罪伏法,如此辦案手段,想必那秀才一案定然也進展神速,我們明天走個過場也就差不多了吧?”
“沒有沒有,沒有的事,屈打成招豈是百姓父母官所為,下官絕不會做那人神共憤之事。”
隋符安本來是一邊低頭扒飯,一邊在想如何提及秀才一案才不會讓劉秉反感,如今卻忽然聽聞被扣了這麽大一頂‘帽子’,來不及多想,便趕緊抬頭辯解。
等他急急忙忙申辯完,卻發現問話的是個十六七歲的少年郎,他詫異地看了眼劉秉,見對方也是一副等著自己回答的表情,他這才開口針對窮秀才一案解釋道:
“秀才殺人案目前沒什麽進展,自從下官上表了卷宗後,就一直把秀才柳乘風扣押在牢房,這不,就等著劉大人來查清整件事情的始末呢。”
“隋知縣,此事人命關天,我們接到卷宗粗略看了下就馬不停蹄的趕來,對整個案件還不甚了解,希望隋知縣可以解惑,我們了解清楚來龍去脈才好協助隋知縣破案不是。”這明顯是要甩鍋啊,淩楓又怎麽可能讓他得逞,他想撇清關係門都沒有。
隋符安對於淩楓說拿到卷宗就馬不停蹄趕來的說辭絲毫不信。
他是三天前派人快馬加鞭送出的卷宗,騎馬到豐州也就半天時間,送卷宗的人當天就回了黎安縣報到,顯然知州府那邊兩天半前就應該收到了卷宗,而淩楓幾人坐馬車到黎安縣也不過需時一天而已,中間可是差著一天半的時間呢。
隻是,就算淩楓的說辭不可信,他也不可能拿這事去跟淩楓理論,他現在好奇的是知州府那邊明明已經看過卷宗,為何現在又要多此一問,而且還一開口就給他扣了一頂‘嚴刑逼供屈打成招’的大帽子,他思來想去覺得或許是陳敬昭看出了些端倪。
有一點他想得沒錯,陳敬昭確實有充裕的時間去整理案宗,甚至他中途還派人到黎安縣探過虛實,可奈何淩楓是真的從頭到尾都沒見過案宗,到現在他連古代的案宗長什麽樣他都不知道。
隋符安不了解其中原委,隻能帶著疑問試探性地回道:
“不知兩位是想了解哪個環節?是柳乘風跟他妻子的過往,還是他殺妻的過程?”
“你等會兒,你說什麽?殺妻?”
淩楓設想過窮秀才是被人壓迫奮起反抗失手殺人,也設想過窮秀才是被生活所迫去盜竊被抓了現行然後失手殺人……
他腦子裏不經意的設想過很多種可能,可他唯獨沒想過死者會是個女人,更沒想過會是秀才的妻子。
按照陳敬昭所說,一切證據都在指明是窮秀才柳乘風殺的人,而且柳乘風本人也已認罪,甚至都沒動過刑,不存在屈打成招一說,剛才謊稱聽聞隋符安屈打成招隻是胡編亂造嚇嚇他而已。
淩楓一個沒結過婚的現代人都明白糟糠之妻不下堂的道理,更何況是在古代這種極其注重道德綱常的舊社會,更不用說柳乘風一個飽讀四書五經的秀才,其中的道理他應該比常人都懂才對。
所以,淩楓乍一聽到窮秀才居然謀殺糟糠之妻,是既詫異又憤怒。
隋符安對於淩楓的反應很是疑惑,追問道:
“這位……公子,難道你來之前連死者是誰都不知道嗎?”
“我知不知道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一個功名在身的秀才,飽讀四書五經,豈可做這等滅絕人性喪盡天良之事,這案還有什麽好審的,他都已經認罪了,隋知縣你卻遲遲不肯結案,究竟是何道理?”淩楓餘怒未消,說話的語氣有些衝。
隋符安更是不解,再次追問道:“公子,你……你是不是對秀才有什麽誤解?”
淩楓亦是不解,反問道:“隋知縣,你這話是何意?秀才殺人就不用伏法嗎?荒謬!”
隋符安微微思忖,一拍腦門,恍然大悟:“哎呀,是下官疏忽了,未在案宗表明,柳乘風前些年曾參加過本縣的選拔應試,隻是未符合要求,被刷了下來,所以他未曾有功名在身。”
“沒有功名也叫秀才?不是要過了州府縣試才能稱之為秀才嗎?”
這回輪到淩楓詫異,《範進中舉》的文章他到現在還記得個大概呢,記憶中連秀才都是要考取才能得到的稱謂,能稱之為秀才應該多多少少有點小功名在身才對,怎麽柳乘風沒有功名卻能稱之為秀才。
這回不止是隋符安疑惑,就連劉秉也是疑狐,隻是他不能問,隻能衝淩楓解釋道:
“淩公子,我們大宋的秀才名銜無需通過考核取得,在大宋各州府為向朝廷舉薦人才,皆是沿用唐朝後期之法,會先進行選拔考試,而其中凡應舉選拔考試者皆可稱之為秀才。”
淩楓這才恍然大悟,鬧了這麽大個烏龍,不免心中暗嘲,也不知道是自己上學那會兒沒認真聽課,還是教科書沒有刻意注明宋代‘秀才’稱謂的含義,又或者是自己身處的宋代本身就是一個不完全符合教科書的朝代。
想起現在才962年,蜀宋就打得熱火朝天,要說是時空錯亂也不是沒有可能。
他平複了下心情,看著隋符安又問道:
“隋知縣,關於柳乘風的案子可還有其他的線索,在下挺感興趣的,不知能否詳細告知。”
隋符安看了眼劉秉,見他沒反對,才繼續說道:“死者是柳嚴氏,本名叫嚴晴,是本縣‘嚴家布莊’的小姐;柳家祖上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據說是在曾祖爺爺那一輩搬到的黎安縣,柳家祖輩對嚴家祖輩有恩,後來兩家交好,他們祖輩就定了個娃娃親,所以嚴晴才會嫁給已經落魄的柳乘風。”
“不對呀,他們曾祖輩定的娃娃親,關他們曾孫這一輩什麽事?”
古代就算沒有理論佐證為什麽不能近親結合,但倫理綱常還是有的吧,現在聽著像是四代共結連理,這不是違反了倫理綱常嘛,淩楓越聽越迷糊,感覺整件事情是他自己一開始就想當然了。
劉秉也是忍不住開口問道:“對啊,我都越聽越糊塗咯,到底怎麽回事?”
“劉大人,公子,柳乘風一案牽扯有點廣,你且聽下官一一道來,事情是這樣的……”隋符安滔滔不絕地將事情地始末說了個大概。
原來,柳家祖上曾在朝為官,後來不知道是得罪了哪位大臣,一路被打壓,在朝堂根本沒有立足之地,到了柳家的曾祖輩決定遠離朝堂,於是便搬到了黎安縣落腳,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黎安縣這一畝三分地,柳家還是有一定話語權的。
他們搬來沒多久,恰逢嚴家曾祖犯了牢獄之災,那時嚴家窮,沒錢打點,是柳家又出麵又出錢,裏裏外外一通打點才將嚴家的曾祖父給撈了出來,至於個中原因不得而知。
後來,不知道怎麽的兩家曾祖父就結拜異性兄弟,嚴家的產業就是在柳家的帶領下打出來的,再後來嚴家的資產直追柳家,接著兩家就莫名其妙定了個娃娃親。
可是,說來也好笑,老天爺就好像故意跟他們兩家開玩笑似的,自從他們定了娃娃親,兩家一直都是男丁,未曾育得一女,直到嚴家這一代才生得一女嚴晴,自此,這個羈絆了他們三代的娃娃親約定才得以圓滿。
隻是,因為柳嚴兩家一代不如一代,祖輩留下的家業在他們手中漸漸流失,幾年前的一場瘟疫更是讓柳家隻剩柳乘風一人,再加上柳乘風幾年前應試落榜,嚴家便想悔婚不認這門親事,據說是嚴父想用他的女兒嚴晴攀附高枝,好讓嚴家東山再起。
可是,因為祖輩的關係,柳乘風跟嚴晴是見過的,她們早就暗生情愫,嚴晴非柳乘風不嫁,甚至以死相逼,她哥哥無奈,便時常瞞著他父親幫嚴晴跟柳乘風密會,可他也萬萬沒想到兩人居然珠胎暗結。
嚴父在得知消息後,二話不說便做了個喪心病狂的決定,他想要瞞天過海暗度陳倉,竟然把嚴晴的安胎藥換成了墮胎藥,嚴晴的孩子自然沒保住,麵對命運的悲哀,嚴晴本欲一死了之,但他大哥嚴忠對她還是不錯的,為她求來了生的希望。
在嚴忠的調和和懇求下,嚴父權當沒生過嚴晴,將她逐出了家門,嚴晴跟柳乘風就是在這樣的命運安排下最終走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