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安微微一笑,他早已料到萬曆和他的大臣們會有這樣的反應。


    所以,何子安此時特意要裝得淡然。


    “我自然知道家師在凡間早已作古,甚至我也知道家師是於洪武八年四月十六日作古,準確地說,是於這日得道升仙。”


    何子安說了一句。


    馮保被何子安這一句震驚得不行,他是內書堂出身的太監,學識淵博,自然知道劉基即劉伯溫是洪武八年離世的,但他沒想到這個叫何子安的十歲少年居然也知道!


    馮保不得不問向張居正:“張先生,他說的可有誤?”


    萬曆也看向了張居正:“張先生,他是在騙我們還是真的是誠意伯的弟子?”


    張居正是翰林出身的官員,而翰林官在翰林院的職責之一就是修史,所以即便劉伯溫的後人不知道劉伯溫是何時沒的,作為翰林官也會知道。


    “他說的沒錯,第一代誠意伯確係是於洪武八年四月十六日卒。”


    張居正回了一句,他是儒家門徒,秉信“子不語怪力亂神”這句話,但眼前這個叫何子安的少年,年僅十歲,衣服破爛,卻坦然自若地說自己是大明元勳劉伯溫的弟子,還能準確說出劉伯溫作古的時間。


    說實話,張居正實在是找不出理由而去不相信眼前這個叫何子安的少年。


    而且,基於何子安之前寫出的三首他自己都自愧不如的詩詞佳作,他就已經覺得這少年不凡,如今也不得不相信這何子安所言是真的。


    “這麽說,你真是誠意伯的弟子,你剛才說,誠意伯是得道成仙,也就是說,誠意伯成了神仙,你是神仙的弟子?”


    萬曆此時滿是好奇地問著何子安。


    何子安淡淡地點了點頭。


    馮保和張居正互相看了一眼,兩人都不願意看見小皇帝萬曆相信何子安所說的,但他們自己也不得不承認眼前這何子安表現出的超越年齡的淡定的確讓他們不知道該如何阻止。


    “那你幹嘛要來這裏,你也是神仙嗎?”


    萬曆好奇地問道。


    “未成神,也未成仙,因我還有一件功德未滿。”


    何子安說著又道:“我來此,隻為一件事,這件事不是受家師所托,而是承一人之旨,這人,我先不說出來,以免你們又懷疑我,我可以把我見到的這人給你們畫出來。”


    何子安說著就讓他們把店老板又請來,待店老板來了後,何子安又問著店老板:“店家,可有清水一碗,筆一杆。”


    於是。


    店家便端來了一碗清水,拿來了一杆毛筆。


    何子安前世是學過國畫的,精於書畫,自然也能用毛筆畫得出一人的畫像。


    沒多久。


    何子安便在桌上畫出了一人端坐的畫像:“大致就是這副模樣,因未用顏料,故未畫出十分的原貌,但想必你們已認得出是誰了。”


    馮保先湊前去看了一眼,一見畫像嚇得頓時跪倒在地,渾身哆嗦。


    張居正也看了一眼,頓時驚詫地也跪了下來:“這是太祖高皇帝,陛下,快跪下!”


    萬曆也隻得跪了下來,但他還是立即看了一眼,他記得自己好像在太廟裏見過這畫像。


    何子安見一張朱元璋的畫像就嚇得這些人都跟著跪了下來,心裏很是得意:“沒錯,我來這裏,的確是奉大明太祖高皇帝之旨,但太祖高皇帝已料到我這樣做後會嚇得你們,特意讓我代傳口諭,讓你們平身。”


    於是。


    眾人便站了起來。


    張居正再次看向了何子安,他現在是不得不篤信何子安所說的了,因為何子安畫的太祖高皇帝像幾欲與太廟裏的畫像一模一樣,一個衣著破爛的十歲少年怎麽可能知道太廟裏的太祖高皇帝畫像,除非這人真是與太祖高皇帝有淵源?


    “想必聖童已經猜到了我們的身份,隻是未拆穿,臣這樣做也是為了讓陛下體察民情,故請得太後允準,才帶了陛下微服私訪,隻是不知聖童奉了何旨,還請聖童明示”。


    張居正這時候趕緊說了一句。


    “我會向太祖高皇帝如實說的。”


    何子安先點頭說了一句,又道:“具體旨意是這樣的。”


    然後,萬曆、張居正、馮保三人便恭謹嚴肅起來,認真聽著。


    何子安便嚴肅地道:


    “皇朝定鼎天下已曆百年,奈何人心怠惰,流弊叢生,吏治腐敗,寅吃卯糧,如隆慶五年以前至嘉靖年間,太倉銀歲虧就達百萬兩至三百萬兩之間,若不警之,恐運終國滅!


    幸賴如今,朕之子孫朱翊鈞雖衝齡即位,然天資聰穎,兢兢業業頗有聖君之象,朝臣有江陵張居正者頗有良臣之跡,邊將有齊地戚繼光者頗有練兵之才,國朝若能再度中興,全在於此時!


    故趁誠意伯劉伯溫之徒何子安曆劫大明時,令其傳諭:


    朱翊鈞,你既已為人主,當近賢遠佞,勵精圖治,革除弊政,解民倒懸,使流民得以有安居之地,朝廷得以有盈餘,天下無饑饉!


    朕當初所定之策難免有疏漏不合時宜之處,汝當查漏補缺、匡正不足,不可膠柱鼓瑟,拘泥於成法,若汝不思進取,忤逆朕意,朕必自請上蒼在三朝之後覆亡本朝,以免百姓受積弊之苦!


    另,朕自思如今流民甚多,歲賦不足,皆因人多而地不足也,故請得蒼天準允,恩賜吾大明新神州大陸一塊,以為本朝子民新墾之地,此地在東海以東,黃金白銀無數,汝等當速取之,不可任夷狄占據天賜我大明之地。


    此旨隻準汝與張居正、馮保、何子安知道,不可再傳於他人,以免何子安借此自作威福,令此旨後,再無他旨傳於何子安,何子安不可矯詔!”


    本來最後這幾句,何子安是不想加上去的,但他想到萬曆雖然還小,但他身邊的張居正和馮保可不好忽悠,如果自己不加這幾句話,明顯不符合朱元璋的利益,而更符合自己的利益,而自己加了這幾句,才更像是朱元璋的話。


    而何子安把美洲大陸說成是上天賜給大明,自然是基於自己作為一個華夏子孫,明知道如今正是地理大發現後西方殖民者掠奪美洲的開始,自然不能讓作為如今世界上超級帝國的大明錯過這個掠奪的機會。


    張居正聽後越發的震撼!


    首先,張居正沒想到這個聖童居然對大明弊政如此清楚,甚至連太倉銀虧損多少都知道。


    其次,張居正更沒想到的是這聖童真的知道當今皇帝姓名還有自己和戚繼光等人,甚至似乎知道的很詳細一般,而且,明顯已經猜出自己這些人的身份,隻是沒有明說。


    再則,張居正聽得出來,這聖童很明顯是在轉述他人的話,不然也不會限製自己的權力。


    張居正自然也因此更加容易接受何子安的話。


    所以,張居正現在不得不確信眼前這何子安或許真的是已成為神仙的誠意伯劉伯溫之弟子,帶了太祖高皇帝的旨意來。


    而讓張居正竊喜的是,這太祖高皇帝的旨意並不是要讓當今皇帝恪守祖製,而是要讓當今皇帝革新除弊,開啟新政。


    當然,張居正不知道何子安其實就是根據對張居正的內心想法來編的,所以他現在隻是很願意相信何子安說的真的,因為這樣一來,無疑會給他接下來輔佐陛下開啟萬曆新政打下很好的思想基礎!


    而馮保自然也同張居正一樣,徹底相信了何子安是帶著太祖旨意來的聖童,但也因此,他此時有些瑟瑟發抖起來,因為他剛才申斥了這位聖童,他很擔心自己會不會因此得罪了這位聖童。


    “陛下,接旨吧。”


    何子安來到了朱翊鈞麵前。


    朱翊鈞忙道:“朱翊鈞領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好首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夕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夕秋月並收藏明朝好首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