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白胡子老頭滿懷期待地離開了這裏,隻讓何子安即刻做出一道美食來,還說做好了讓七公子去叫他。
何子安便讓七公子先帶自己去廚房。
“何師弟,我剛才不過是為了幫你留下來,才假意說你會做回鍋肉,這樣你就可以有機會去留香居買一份來,然後說是你做的,我外祖父一高興就會把你留下來的,畢竟他不可能真敢駁我爹爹的麵子,你又何必誇下如此海口,你一個比我小的家夥,怎麽做的出好吃的來?”
七公子說了一句。
“師兄,我們不能撒謊!”
何子安故作孩童樣地說了一句。
七公子不由得癟了癟嘴。
何子安見此不由得想起了剛才這書院山長也就是那白胡子老頭怪七公子私見外男的事,便問了一句:“師兄,聽老先生的意思,張家不準你交朋友是嗎?”
“是啊!”
七公子回了一句,然後摸了摸何子安的頭:“不過,小孩子不算,哈哈!”
何子安有些鬱悶,居然自己被當成小孩子了!
不過,自己現在好像的確還不怎麽大,但你七公子也比我大不了多少啊。
“師兄放心,我是真的會做出好吃的菜,畢竟我是聖童嘛,我從我神仙師父那裏學會了不少神仙吃的菜的做法。”
何子安回了一句。
“神仙也要吃飯燒菜嗎?”
七公子瞪著大大的眼睛回問了一句。
“自然啊,不然怎麽有瑤池盛會,不過神仙做菜不是為了果腹而是享樂,是藝術。”
何子安回了一句。
“藝術,什麽是藝術?”七公子有些不解。
“藝術就是有內容有故事的事物”,何子安胡謅了一句,就讓七公子帶他去了內院廚房。
何子安看了看這書院的內院廚房,見有梅幹菜有蜂蜜,還有五花肉,一時有了主意:“這次不做川菜,做個浙菜。”
說著,何子安就開始尋找起各類作料起來。
七公子則在一旁看著,她自覺幹站在這裏沒意思,便問道:“師弟,要不要幫忙啊?”
“那師兄,你幫我燒個湯,我這道菜要拿湯澆灌的。”
何子安說著就開始忙活起來。
因為他要做的這道菜是明末董小宛發明的浙江名菜,所以也不存在這個時代沒有的輔料。
而且,幸運的是,這白胡子老頭的廚房裏備下的各類食材倒不少,很明顯這白胡子老頭很愛研究美食。
所以,何子安做這道菜倒也完全沒有問題。
“湯怎麽燒,是要點火,然後湯熱了就行了嗎,如果湯不熱呢,怎麽辦?”
七公子問道。
何子安看了七公子一眼。
七公子有些尷尬:“你知道的,君子遠庖廚,我家這些吃食上的事都是有底下的廚事嬤嬤們管的,我許多地方不明白。”
“那師兄你燒火吧,用打火石把火點燃就行。”
何子安說了一句,見七公子拿著打火石沒動,隻好自己奪過打火石來,替七公子打出火來,點燃幹柴草,然後才道:“師兄,你添柴就是。”
七公子點了點頭,一時因為灶火燃燒起來而覺得有些熱就脫去了外衣。
何子安回頭一瞧,發現七公子沒有喉結,心想真是女兒啊!
沒多久,何子安就做好了一道原是數十年後董小宛發明的虎皮肉。
“師兄,你可以去喊你外祖父來了。”
何子安將這碗虎皮肉放進了裝了溫水的鍋裏,然後說了一句。
七公子看著虎紋一樣的五花肉抿了抿嘴唇,手指不自覺地伸了過去,白指甲剛觸及虎皮肉,就被何子安抓住了:“師兄,不準偷吃!”
“我試試好不好吃,萬一不好吃呢。”
七公子說著就把手掙脫開了,又指著何子安:“以後不準碰我的手,明白嗎,師弟?”
“噢,明白。”
何子安回了一句,這才想起這位七公子可是女兒身,現在又是大明,自己隨便抓人家的手的確不太好。
“真好,軟爛醇香,滑膩可口!嗚嗚!我終於明白為啥人人都想做神仙了。”
七公子陶醉了起來。
“師兄,既然好吃,你該去把你外祖父叫來了”。
何子安說道。
“這就去,這就去,不準偷吃啊!”
七公子說著就倒退著走了出去,指著何子安,警惕了幾句,結果,七公子因為背著走,到門檻時,一不小心踩空了腳,差點沒摔出去。
沒一會兒。
白胡子老頭也就是七公子的外祖父來了。
“嘖嘖,這肉很爛,形似虎皮,老夫我平生竟未見過”,這白胡子老頭說完就從何子安手裏接過竹筷,夾起了一塊進嘴裏,良久,隻說了兩個字:“很潤,如親吻……”
白胡子老頭話到嘴邊又吞了回去,點頭道:“總之,很不錯,老夫我想賦詩一首……”
“外祖父,你別光想著吃想著賦詩啊,你願意收他在書院嗎?”
七公子這時候問了一句。
“小子,你讀過什麽書?治何經?”
白胡子老頭問了何子安一句。
何子安此時已經從七公子嘴裏知道這位白胡子老頭姓謝名榛,明朝後七子之一,學問自然淵博,便忙回道:“回謝老先生,學生讀過儒家的四書五經,也讀過唐宋名家散文,詩詞,還有一些時文,但沒有專治一經。”
“你倒是雜學旁收得多,小小年紀讀這麽多雜書,也不怕移了性情,你既未治經,你便治春秋,將來利於你科場,時下科場拔魁者多為治此經者。”
謝臻說了一句就吩咐道:“跟我來,我帶你去甲班,既然元輔言你是天降聖童,連皇帝陛下都賜你聖童封號,老夫倒是想看看,你能不能在甲班學出東西來。”
“師弟,甲班不講朱子所注四書,直接講當下時文,然後月底直接選考儒童參見縣試,你詩詞倒是寫的不錯,可在天上的劉公可有教你四書集注麽?”
七公子這時候好心提醒了一句,無論如何,對於普通人而言,十歲就開始寫時文的實在是太少。
“師兄放心,我之前學過的”,何子安前世學過書畫學過古文,雖在當時不過是自己興趣沒有什麽用處,但如今對於他而言,則剛好可以用於這個時代。
……
“這位叫何子安,以後就是汝等甲班學生之同窗。”
何子安跟著謝老先生進入了一處草堂,俄然就見草堂內,兩列五排的案桌後坐了八個學生,有年長帶白發的,也有年少的蹁躚少年郎,但讓何子安沒想到的是,自己的三叔也在這裏。
當謝老先生介紹何子安時,這些學生都抬起了頭,而三叔也恰巧看見了何子安,不禁麵露驚駭之色,心想這是怎麽回事,何子安這家夥難不成真考進來了?
何子安便讓七公子先帶自己去廚房。
“何師弟,我剛才不過是為了幫你留下來,才假意說你會做回鍋肉,這樣你就可以有機會去留香居買一份來,然後說是你做的,我外祖父一高興就會把你留下來的,畢竟他不可能真敢駁我爹爹的麵子,你又何必誇下如此海口,你一個比我小的家夥,怎麽做的出好吃的來?”
七公子說了一句。
“師兄,我們不能撒謊!”
何子安故作孩童樣地說了一句。
七公子不由得癟了癟嘴。
何子安見此不由得想起了剛才這書院山長也就是那白胡子老頭怪七公子私見外男的事,便問了一句:“師兄,聽老先生的意思,張家不準你交朋友是嗎?”
“是啊!”
七公子回了一句,然後摸了摸何子安的頭:“不過,小孩子不算,哈哈!”
何子安有些鬱悶,居然自己被當成小孩子了!
不過,自己現在好像的確還不怎麽大,但你七公子也比我大不了多少啊。
“師兄放心,我是真的會做出好吃的菜,畢竟我是聖童嘛,我從我神仙師父那裏學會了不少神仙吃的菜的做法。”
何子安回了一句。
“神仙也要吃飯燒菜嗎?”
七公子瞪著大大的眼睛回問了一句。
“自然啊,不然怎麽有瑤池盛會,不過神仙做菜不是為了果腹而是享樂,是藝術。”
何子安回了一句。
“藝術,什麽是藝術?”七公子有些不解。
“藝術就是有內容有故事的事物”,何子安胡謅了一句,就讓七公子帶他去了內院廚房。
何子安看了看這書院的內院廚房,見有梅幹菜有蜂蜜,還有五花肉,一時有了主意:“這次不做川菜,做個浙菜。”
說著,何子安就開始尋找起各類作料起來。
七公子則在一旁看著,她自覺幹站在這裏沒意思,便問道:“師弟,要不要幫忙啊?”
“那師兄,你幫我燒個湯,我這道菜要拿湯澆灌的。”
何子安說著就開始忙活起來。
因為他要做的這道菜是明末董小宛發明的浙江名菜,所以也不存在這個時代沒有的輔料。
而且,幸運的是,這白胡子老頭的廚房裏備下的各類食材倒不少,很明顯這白胡子老頭很愛研究美食。
所以,何子安做這道菜倒也完全沒有問題。
“湯怎麽燒,是要點火,然後湯熱了就行了嗎,如果湯不熱呢,怎麽辦?”
七公子問道。
何子安看了七公子一眼。
七公子有些尷尬:“你知道的,君子遠庖廚,我家這些吃食上的事都是有底下的廚事嬤嬤們管的,我許多地方不明白。”
“那師兄你燒火吧,用打火石把火點燃就行。”
何子安說了一句,見七公子拿著打火石沒動,隻好自己奪過打火石來,替七公子打出火來,點燃幹柴草,然後才道:“師兄,你添柴就是。”
七公子點了點頭,一時因為灶火燃燒起來而覺得有些熱就脫去了外衣。
何子安回頭一瞧,發現七公子沒有喉結,心想真是女兒啊!
沒多久,何子安就做好了一道原是數十年後董小宛發明的虎皮肉。
“師兄,你可以去喊你外祖父來了。”
何子安將這碗虎皮肉放進了裝了溫水的鍋裏,然後說了一句。
七公子看著虎紋一樣的五花肉抿了抿嘴唇,手指不自覺地伸了過去,白指甲剛觸及虎皮肉,就被何子安抓住了:“師兄,不準偷吃!”
“我試試好不好吃,萬一不好吃呢。”
七公子說著就把手掙脫開了,又指著何子安:“以後不準碰我的手,明白嗎,師弟?”
“噢,明白。”
何子安回了一句,這才想起這位七公子可是女兒身,現在又是大明,自己隨便抓人家的手的確不太好。
“真好,軟爛醇香,滑膩可口!嗚嗚!我終於明白為啥人人都想做神仙了。”
七公子陶醉了起來。
“師兄,既然好吃,你該去把你外祖父叫來了”。
何子安說道。
“這就去,這就去,不準偷吃啊!”
七公子說著就倒退著走了出去,指著何子安,警惕了幾句,結果,七公子因為背著走,到門檻時,一不小心踩空了腳,差點沒摔出去。
沒一會兒。
白胡子老頭也就是七公子的外祖父來了。
“嘖嘖,這肉很爛,形似虎皮,老夫我平生竟未見過”,這白胡子老頭說完就從何子安手裏接過竹筷,夾起了一塊進嘴裏,良久,隻說了兩個字:“很潤,如親吻……”
白胡子老頭話到嘴邊又吞了回去,點頭道:“總之,很不錯,老夫我想賦詩一首……”
“外祖父,你別光想著吃想著賦詩啊,你願意收他在書院嗎?”
七公子這時候問了一句。
“小子,你讀過什麽書?治何經?”
白胡子老頭問了何子安一句。
何子安此時已經從七公子嘴裏知道這位白胡子老頭姓謝名榛,明朝後七子之一,學問自然淵博,便忙回道:“回謝老先生,學生讀過儒家的四書五經,也讀過唐宋名家散文,詩詞,還有一些時文,但沒有專治一經。”
“你倒是雜學旁收得多,小小年紀讀這麽多雜書,也不怕移了性情,你既未治經,你便治春秋,將來利於你科場,時下科場拔魁者多為治此經者。”
謝臻說了一句就吩咐道:“跟我來,我帶你去甲班,既然元輔言你是天降聖童,連皇帝陛下都賜你聖童封號,老夫倒是想看看,你能不能在甲班學出東西來。”
“師弟,甲班不講朱子所注四書,直接講當下時文,然後月底直接選考儒童參見縣試,你詩詞倒是寫的不錯,可在天上的劉公可有教你四書集注麽?”
七公子這時候好心提醒了一句,無論如何,對於普通人而言,十歲就開始寫時文的實在是太少。
“師兄放心,我之前學過的”,何子安前世學過書畫學過古文,雖在當時不過是自己興趣沒有什麽用處,但如今對於他而言,則剛好可以用於這個時代。
……
“這位叫何子安,以後就是汝等甲班學生之同窗。”
何子安跟著謝老先生進入了一處草堂,俄然就見草堂內,兩列五排的案桌後坐了八個學生,有年長帶白發的,也有年少的蹁躚少年郎,但讓何子安沒想到的是,自己的三叔也在這裏。
當謝老先生介紹何子安時,這些學生都抬起了頭,而三叔也恰巧看見了何子安,不禁麵露驚駭之色,心想這是怎麽回事,何子安這家夥難不成真考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