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族長真是神龍見首不見尾。”我也不否認,也不承認。
虎渠梁道:“先喝茶,是因為諸位的心太急,沐浴換衣之後,心思安定下來,就要辦正事了。”
我精神一振,道:“沒有打擾到虎族長辦正事吧?”
“沒有。”虎渠梁道:“剛才出去就是為這件事情做準備。”
“還要做準備?”我詫異道:“需要我們做什麽嗎?”
“需要。”虎渠梁道:“隻不過隻需要你。”
我愕然道:“隻需要我?”
老爸走過來,道:“我們不能一起?”
“如果你們時間充盈,那也無妨。”虎渠梁淡然道:“你們一行一共六人,等到每個人都參悟,已不知會過去多久。”
“參悟?”江靈道:“還要參悟什麽東西?”
“虎家的命術。”虎渠梁從懷中掏出來一卷冊子,遞過來,道:“參悟虎家滅屍的命術。”
我愣了半天,看著那本冊子,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嘴裏呐呐道:“這樣,不好吧?”
“千年屍王,非同小可。”虎渠梁道:“我們虎家以滅屍之術傳世千年,尚且無法將那屍王徹底絕滅,若論起來,我的修為與你相差無多,我滅那屍王,連一成的把握都不足。你若有十足的把握,便不用看這書了。”
江靈道:“可是,這書,你們虎家人也看過,不依舊無法消滅屍王嗎?”
“不。”虎渠梁道:“人與人不同,元方世兄開了天眼,或許能看出些不一樣的東西。”
第579章 屠魔古經
我還是在遲疑,不敢接那書。
曆來,各門各派中的秘籍典故,都是不傳之秘,不管相互之間有多深厚的情誼,這都是禁區。
就好比張家,他們不會把他們自家的醫術傳授給我們,我們陳家也不會把自己的相術傳授給他們。
更不用說,拿秘籍相送了。
虎渠梁這行為,已經是驚呆了一屋子的人,包括虎小言。
虎渠梁看眾人都在發愣,我也不接書,便笑道:“元方世兄,這書是我虎家所有典籍中最為絕密的一種,名叫《屠魔經》,據傳是上古時代玄女賜予黃帝之書,黃帝憑借此書一戰而勝蚩尤,遂成天下共主。所以,這書,可以說,並不輸於陳家的《義山公錄》。你能不能看得懂,還是未知。不過實話與你說了,你若能看懂,千年屍王便隨你去除滅;你若看不懂,千年屍王之事,你也不用管了,因為你一定滅不掉它。”
天默公道:“虎先生為何這般篤定元方不是那屍王的對手?”
虎渠梁道:“因為這世上,最了解變屍的家族就是虎家,虎家中最了解變屍的人就是虎某。昔年陳丹聰以神相之能,近乎竭力才隻是將屍王鎖鎮,那時候,屍王的道行便已經有千年了,到現在,又是六百餘年,諸位雖都是當世豪傑,若比之屍王,誰又有必勝的把握?”
虎渠梁把這話說出,我們再無言以對。
六百多年前,陳丹聰雖然是以一敵眾,耗力耗神之下才鎖鎮的屍王,而沒能把屍王徹底消滅,但陳丹聰畢竟是神相,道行之深,修為之高,無法以常理推度,僅是其一道三魂之力,便能把得了天眼的我逼的進退兩難,其厲害程度,可想一般。
他滅不了的屍王,在又增加了六百餘年的修為之後,誰有十足的把握將其滅掉?
我沒有。
天默公、天佑公、三爺爺陳漢昌、老爸自然也沒有。
江靈更是不用去說。
但江靈卻問道:“虎族長,聽你的意思,這書,難道是不同的人,還能看出來不同的東西?”
虎渠梁道:“人心不一,悟性千差萬別,有人讀書,紙上談兵;有人讀書,墨守成規;有人讀書,舉一反三;有人讀書,世事洞明……書中的內容千年不變,讀書人又何止千萬,然成就者寡,庸才者眾,所差者何也?心!能開天眼之人,悟性絕非常人可比,其心,又豈是常人之心?所以,我說,元方世兄若看這書,或許能看出與我等不同的東西來。”
我暗自點頭,虎渠梁這話,說的一點也不錯,同樣的東西,確實是不同人能看出不同的心思來。
就是之前的陳家,《義山公錄》完本的時候,也是千餘年間,隻出了六位麻衣神相。
也就是說,隻有六個人才完全讀懂讀通領悟了《義山公錄》。
虎渠梁手中的這本《屠魔經》,就好比是陳家的《義山公錄》,千百年來,多少代人看,悟出的東西又各自不同,悟出小道的得小成,悟出大道的得大成,這虎渠梁算是大成之人。單看他的見識,便可知矣。
正在思量之際,虎渠梁又說道:“千年屍王,幹係重大,我天符隱界十萬生靈的安危全係於此,若能一舉絕滅,則隱界安,若不能,則隱界危。若是元方世兄此來,不是為了對屍王一擊必殺,而是要逞匹夫之勇,那麽,請恕虎某人不敬,請各位從哪裏來,還回哪裏去吧。”
話盡於此,我心意已動。
看天默公、天佑公,也都是頷首示意。
我便雙手接過那書,道:“虎族長為了大義,以本族秘籍增與外人,胸懷廣闊,大度雍容,真令人佩服!虎族長的見識更是不凡!晚輩再行推辭,便是不恭不敬不明事理了,拜受了。”
虎渠梁道:“不必客氣,我也是為了此中民眾。我這裏有一處靜室,可供元方小友獨用,在元方參悟此書之前,其餘諸位朋友可在隱界四處走走,看看。”
小言笑道:“我左右無事,可以引著諸位。”
天默公道:“如此,就打攪了。”
如此,虎渠梁便帶著我到其所說的靜室,很幹淨,幾乎一塵不染。
靜室前後兩間,都幾乎清淨無物,外室隻有一方幾案,一片蒲團,幾案上一尊香爐安置熏香,正在嫋嫋生煙,滿室幽香入微。
幾案旁首是一方四角桌,桌子旁邊有一矮凳,桌子上放著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也都是新的。
內室中也隻有一座床榻,一處屏風,一麵鏡子。
室內幹糧、飲水都有儲備,而且看樣子,是剛剛儲備的。
“如何?還合元方小友的心意吧?”虎渠梁道:“這就是虎某在諸位沐浴時,特意準備的房間。”
“虎族長真是有心了。”我道:“晚輩甚是滿意!”
虎渠梁道:“先喝茶,是因為諸位的心太急,沐浴換衣之後,心思安定下來,就要辦正事了。”
我精神一振,道:“沒有打擾到虎族長辦正事吧?”
“沒有。”虎渠梁道:“剛才出去就是為這件事情做準備。”
“還要做準備?”我詫異道:“需要我們做什麽嗎?”
“需要。”虎渠梁道:“隻不過隻需要你。”
我愕然道:“隻需要我?”
老爸走過來,道:“我們不能一起?”
“如果你們時間充盈,那也無妨。”虎渠梁淡然道:“你們一行一共六人,等到每個人都參悟,已不知會過去多久。”
“參悟?”江靈道:“還要參悟什麽東西?”
“虎家的命術。”虎渠梁從懷中掏出來一卷冊子,遞過來,道:“參悟虎家滅屍的命術。”
我愣了半天,看著那本冊子,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嘴裏呐呐道:“這樣,不好吧?”
“千年屍王,非同小可。”虎渠梁道:“我們虎家以滅屍之術傳世千年,尚且無法將那屍王徹底絕滅,若論起來,我的修為與你相差無多,我滅那屍王,連一成的把握都不足。你若有十足的把握,便不用看這書了。”
江靈道:“可是,這書,你們虎家人也看過,不依舊無法消滅屍王嗎?”
“不。”虎渠梁道:“人與人不同,元方世兄開了天眼,或許能看出些不一樣的東西。”
第579章 屠魔古經
我還是在遲疑,不敢接那書。
曆來,各門各派中的秘籍典故,都是不傳之秘,不管相互之間有多深厚的情誼,這都是禁區。
就好比張家,他們不會把他們自家的醫術傳授給我們,我們陳家也不會把自己的相術傳授給他們。
更不用說,拿秘籍相送了。
虎渠梁這行為,已經是驚呆了一屋子的人,包括虎小言。
虎渠梁看眾人都在發愣,我也不接書,便笑道:“元方世兄,這書是我虎家所有典籍中最為絕密的一種,名叫《屠魔經》,據傳是上古時代玄女賜予黃帝之書,黃帝憑借此書一戰而勝蚩尤,遂成天下共主。所以,這書,可以說,並不輸於陳家的《義山公錄》。你能不能看得懂,還是未知。不過實話與你說了,你若能看懂,千年屍王便隨你去除滅;你若看不懂,千年屍王之事,你也不用管了,因為你一定滅不掉它。”
天默公道:“虎先生為何這般篤定元方不是那屍王的對手?”
虎渠梁道:“因為這世上,最了解變屍的家族就是虎家,虎家中最了解變屍的人就是虎某。昔年陳丹聰以神相之能,近乎竭力才隻是將屍王鎖鎮,那時候,屍王的道行便已經有千年了,到現在,又是六百餘年,諸位雖都是當世豪傑,若比之屍王,誰又有必勝的把握?”
虎渠梁把這話說出,我們再無言以對。
六百多年前,陳丹聰雖然是以一敵眾,耗力耗神之下才鎖鎮的屍王,而沒能把屍王徹底消滅,但陳丹聰畢竟是神相,道行之深,修為之高,無法以常理推度,僅是其一道三魂之力,便能把得了天眼的我逼的進退兩難,其厲害程度,可想一般。
他滅不了的屍王,在又增加了六百餘年的修為之後,誰有十足的把握將其滅掉?
我沒有。
天默公、天佑公、三爺爺陳漢昌、老爸自然也沒有。
江靈更是不用去說。
但江靈卻問道:“虎族長,聽你的意思,這書,難道是不同的人,還能看出來不同的東西?”
虎渠梁道:“人心不一,悟性千差萬別,有人讀書,紙上談兵;有人讀書,墨守成規;有人讀書,舉一反三;有人讀書,世事洞明……書中的內容千年不變,讀書人又何止千萬,然成就者寡,庸才者眾,所差者何也?心!能開天眼之人,悟性絕非常人可比,其心,又豈是常人之心?所以,我說,元方世兄若看這書,或許能看出與我等不同的東西來。”
我暗自點頭,虎渠梁這話,說的一點也不錯,同樣的東西,確實是不同人能看出不同的心思來。
就是之前的陳家,《義山公錄》完本的時候,也是千餘年間,隻出了六位麻衣神相。
也就是說,隻有六個人才完全讀懂讀通領悟了《義山公錄》。
虎渠梁手中的這本《屠魔經》,就好比是陳家的《義山公錄》,千百年來,多少代人看,悟出的東西又各自不同,悟出小道的得小成,悟出大道的得大成,這虎渠梁算是大成之人。單看他的見識,便可知矣。
正在思量之際,虎渠梁又說道:“千年屍王,幹係重大,我天符隱界十萬生靈的安危全係於此,若能一舉絕滅,則隱界安,若不能,則隱界危。若是元方世兄此來,不是為了對屍王一擊必殺,而是要逞匹夫之勇,那麽,請恕虎某人不敬,請各位從哪裏來,還回哪裏去吧。”
話盡於此,我心意已動。
看天默公、天佑公,也都是頷首示意。
我便雙手接過那書,道:“虎族長為了大義,以本族秘籍增與外人,胸懷廣闊,大度雍容,真令人佩服!虎族長的見識更是不凡!晚輩再行推辭,便是不恭不敬不明事理了,拜受了。”
虎渠梁道:“不必客氣,我也是為了此中民眾。我這裏有一處靜室,可供元方小友獨用,在元方參悟此書之前,其餘諸位朋友可在隱界四處走走,看看。”
小言笑道:“我左右無事,可以引著諸位。”
天默公道:“如此,就打攪了。”
如此,虎渠梁便帶著我到其所說的靜室,很幹淨,幾乎一塵不染。
靜室前後兩間,都幾乎清淨無物,外室隻有一方幾案,一片蒲團,幾案上一尊香爐安置熏香,正在嫋嫋生煙,滿室幽香入微。
幾案旁首是一方四角桌,桌子旁邊有一矮凳,桌子上放著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也都是新的。
內室中也隻有一座床榻,一處屏風,一麵鏡子。
室內幹糧、飲水都有儲備,而且看樣子,是剛剛儲備的。
“如何?還合元方小友的心意吧?”虎渠梁道:“這就是虎某在諸位沐浴時,特意準備的房間。”
“虎族長真是有心了。”我道:“晚輩甚是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