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占了界河以南的東部區域後,接下來夏國大軍的任務就是調轉槍頭,從東往西發起進攻,直到徹底占領界河以南的所有土地。
海軍方麵,在攻占了臨海的這片水域之後,其任務便是駛入界河,徹底控製住界河,在防止以北區域的外來幹擾之外,就是參與沿河的進攻了。
界河以南的沿岸,需要海軍參與的戰鬥還是很多的,起碼在徹底占領完界河中下遊的所有土地之前,都有海軍的表演機會。
而在界河以南,也是夏國大軍的下一個目標——巴克斯特國就有著很長很長的臨河領土——其臨河沿線至少在五百公裏以上。
巴克斯特國,原本隻是一個建立有跨河大橋的領地,其領地內有著一個足以動搖南方的強大勢力——加菲金商會。
原本的奧布裏·巴克斯特伯爵,現在的巴克斯特國君主,在商會的支持下,攻占周邊領地後,成立了巴克斯特國。
因為原來在伯爵領時,因其領地修建了一座聯通界河南北兩岸的跨河大橋而使其繁榮強盛,所以知曉控製界河的重要性。
特別是掌握著大陸南方鑄幣權、商券發布權的加菲金商會更是知道商道的掌控可以決定一個勢力的興衰。
因此,巴克斯特國占領了界河以南的大片土地,特別是界河沿線更是嚴加控製。
要不是在控製了中下遊之後,整個勢力因其掌控力已達極限,而無法再向上遊發起進攻,估計奧布裏·巴克斯會在商會的大力支持下徹底掌控整條界河也說不定。
到時候夏國要是再不進行擴張,有可能統治界河以南、山海關以北的這片土地就是巴克斯特國了。
金錢的力量是很強大的!
奧布裏·巴克斯特征召的士兵沒有足夠的武器裝備?沒有關係,商會有錢,直接提供整支軍團的所有武器裝備,甚至就連其糧草也一並給解決了。
不知道敵人的情報?也沒有關係,大把的金幣撒下去,就連對方領主今晚上穿著什麽顏色的內褲都能知道。
什麽?敵人聯合起來了,被包圍了?沒事!第二天,敵人就因為一件很小的事而分崩離析了,甚至還先戰鬥在了一起。
總之,憑借著加菲金商會幾百年的積累,憑借著巨額的財富、廣闊的關係網,巴克斯特國可謂無往不利。
要不是奧布裏·巴克斯特的底蘊隻能支持擴張到這麽大,加菲金商會也隻是一個商會,而不是一個領地,巴克斯特國的疆域遠不止現在這麽點。
至於為什麽加菲金商會選擇去支持一個領地,而不是自己站出來去爭霸天下?
這個世界可沒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道理,這個世界的文明的階級可是固定的:領主的後代還是領主,商人的後代也隻能是商人……
三論:信息論、控製論、係統論。其中信息的傳播速度決定了控製程度。
在夏國以外可沒有火車用於溝通各地,也沒有信鴿用於兩地間的信息交流,在北方諸侯各國之內,傳播信息還是原始的人力!
……
在第一師、騎兵師、二十萬仆從軍以及所有海軍攻占東部水域的時候,加菲金商會憑借著寬廣的人脈,得知了夏國大軍的動態之後,做出了夏國將會前來進攻巴克斯特國的判斷。
所以巴克斯特國決定先發製人,率先發兵偷襲夏國大軍的後方,也就是原來的伊利聯合,準備切斷夏國大軍的後勤線。
巴克斯特國知道正麵與夏國大軍對決是很難有勝算的,反過來講,隻要不跟夏國大軍硬剛,那還是有勝算的。
可是誰知還沒等巴克斯特國派出的十萬大軍趕到永勝城,直接走到半路,就得知夏國的大軍已經完全占領了東部水域,而且還正朝著巴克斯特國而去。
這下子可算是把這準備了一個多月的十萬大軍就這麽給嚇了回去。
但是就算是回去,麵對著夏國的幾十萬大軍又能夠有什麽辦法呢?
“君主大人,我們不如派出使者前往夏國大軍,問問看對方這麽老遠的跑來進攻到底是為了什麽。”在巴克斯特城的城堡之內,在麵對如何應對夏國大軍的商討中,奧布裏·巴克斯特的民政官給出了建議。
奧布裏·巴克斯特也想知道夏國千裏迢迢的派出這麽幾十萬大軍前來,不分青紅皂白的就四處發起進攻,到底是為了什麽?
為了獲得利益?又或者是有什麽仇恨?
如果說是為了利益,以神秘、富饒、強大而聞名的夏國對於他們這些君主國、領地又能夠有是什麽看得上眼的?
要說是為了仇恨?那還是真有,隻不過不是他奧布裏·巴克斯特的巴克斯特國與夏國有,而是多年前的加菲金商會為了南方的那部分利益而策劃了一次由多個領地聯合進攻夏國的事。
想到這,奧布裏·巴克斯特不由看了一眼自己的財政官,這位名義上是他的財政官,實則是加菲金商會的代言人——克爾溫·奎克!
“財政官,對這個建議,你有什麽看法沒有?”一如既往,奧布裏對於屬下的建議,照例的對克爾溫詢問其是否有不同見解。
奧布裏這個君主可謂是當得有些窩囊,之前還是一個伯爵領主的時候還要好一些,加菲金商會隻是掌握著領地的財政大權以及商業,而不會過問其他事。
哪像現在,加菲金把他推上君主高位之後,反而對其政事大加幹涉,讓奧布裏覺得他現在過得還不如以前了。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在原來還是領地之時,他的屬下有著各個權貴,這些權貴大多都有著自身的驕傲,大多都不會與加菲金商會走得太近,甚至會與之作對。
到了現在,權貴還是那些權貴,但是現在的巴克斯特國可不是以前的伯爵領了,其擴張的各個城池內,大部分都被加菲金商會的人所控製,他奧布裏都快北架空了。
要不是還有一部分忠心且有著貴族榮譽感的權貴一直支持著他,估計奧布裏此刻已經完全被架空了。
海軍方麵,在攻占了臨海的這片水域之後,其任務便是駛入界河,徹底控製住界河,在防止以北區域的外來幹擾之外,就是參與沿河的進攻了。
界河以南的沿岸,需要海軍參與的戰鬥還是很多的,起碼在徹底占領完界河中下遊的所有土地之前,都有海軍的表演機會。
而在界河以南,也是夏國大軍的下一個目標——巴克斯特國就有著很長很長的臨河領土——其臨河沿線至少在五百公裏以上。
巴克斯特國,原本隻是一個建立有跨河大橋的領地,其領地內有著一個足以動搖南方的強大勢力——加菲金商會。
原本的奧布裏·巴克斯特伯爵,現在的巴克斯特國君主,在商會的支持下,攻占周邊領地後,成立了巴克斯特國。
因為原來在伯爵領時,因其領地修建了一座聯通界河南北兩岸的跨河大橋而使其繁榮強盛,所以知曉控製界河的重要性。
特別是掌握著大陸南方鑄幣權、商券發布權的加菲金商會更是知道商道的掌控可以決定一個勢力的興衰。
因此,巴克斯特國占領了界河以南的大片土地,特別是界河沿線更是嚴加控製。
要不是在控製了中下遊之後,整個勢力因其掌控力已達極限,而無法再向上遊發起進攻,估計奧布裏·巴克斯會在商會的大力支持下徹底掌控整條界河也說不定。
到時候夏國要是再不進行擴張,有可能統治界河以南、山海關以北的這片土地就是巴克斯特國了。
金錢的力量是很強大的!
奧布裏·巴克斯特征召的士兵沒有足夠的武器裝備?沒有關係,商會有錢,直接提供整支軍團的所有武器裝備,甚至就連其糧草也一並給解決了。
不知道敵人的情報?也沒有關係,大把的金幣撒下去,就連對方領主今晚上穿著什麽顏色的內褲都能知道。
什麽?敵人聯合起來了,被包圍了?沒事!第二天,敵人就因為一件很小的事而分崩離析了,甚至還先戰鬥在了一起。
總之,憑借著加菲金商會幾百年的積累,憑借著巨額的財富、廣闊的關係網,巴克斯特國可謂無往不利。
要不是奧布裏·巴克斯特的底蘊隻能支持擴張到這麽大,加菲金商會也隻是一個商會,而不是一個領地,巴克斯特國的疆域遠不止現在這麽點。
至於為什麽加菲金商會選擇去支持一個領地,而不是自己站出來去爭霸天下?
這個世界可沒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道理,這個世界的文明的階級可是固定的:領主的後代還是領主,商人的後代也隻能是商人……
三論:信息論、控製論、係統論。其中信息的傳播速度決定了控製程度。
在夏國以外可沒有火車用於溝通各地,也沒有信鴿用於兩地間的信息交流,在北方諸侯各國之內,傳播信息還是原始的人力!
……
在第一師、騎兵師、二十萬仆從軍以及所有海軍攻占東部水域的時候,加菲金商會憑借著寬廣的人脈,得知了夏國大軍的動態之後,做出了夏國將會前來進攻巴克斯特國的判斷。
所以巴克斯特國決定先發製人,率先發兵偷襲夏國大軍的後方,也就是原來的伊利聯合,準備切斷夏國大軍的後勤線。
巴克斯特國知道正麵與夏國大軍對決是很難有勝算的,反過來講,隻要不跟夏國大軍硬剛,那還是有勝算的。
可是誰知還沒等巴克斯特國派出的十萬大軍趕到永勝城,直接走到半路,就得知夏國的大軍已經完全占領了東部水域,而且還正朝著巴克斯特國而去。
這下子可算是把這準備了一個多月的十萬大軍就這麽給嚇了回去。
但是就算是回去,麵對著夏國的幾十萬大軍又能夠有什麽辦法呢?
“君主大人,我們不如派出使者前往夏國大軍,問問看對方這麽老遠的跑來進攻到底是為了什麽。”在巴克斯特城的城堡之內,在麵對如何應對夏國大軍的商討中,奧布裏·巴克斯特的民政官給出了建議。
奧布裏·巴克斯特也想知道夏國千裏迢迢的派出這麽幾十萬大軍前來,不分青紅皂白的就四處發起進攻,到底是為了什麽?
為了獲得利益?又或者是有什麽仇恨?
如果說是為了利益,以神秘、富饒、強大而聞名的夏國對於他們這些君主國、領地又能夠有是什麽看得上眼的?
要說是為了仇恨?那還是真有,隻不過不是他奧布裏·巴克斯特的巴克斯特國與夏國有,而是多年前的加菲金商會為了南方的那部分利益而策劃了一次由多個領地聯合進攻夏國的事。
想到這,奧布裏·巴克斯特不由看了一眼自己的財政官,這位名義上是他的財政官,實則是加菲金商會的代言人——克爾溫·奎克!
“財政官,對這個建議,你有什麽看法沒有?”一如既往,奧布裏對於屬下的建議,照例的對克爾溫詢問其是否有不同見解。
奧布裏這個君主可謂是當得有些窩囊,之前還是一個伯爵領主的時候還要好一些,加菲金商會隻是掌握著領地的財政大權以及商業,而不會過問其他事。
哪像現在,加菲金把他推上君主高位之後,反而對其政事大加幹涉,讓奧布裏覺得他現在過得還不如以前了。
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在原來還是領地之時,他的屬下有著各個權貴,這些權貴大多都有著自身的驕傲,大多都不會與加菲金商會走得太近,甚至會與之作對。
到了現在,權貴還是那些權貴,但是現在的巴克斯特國可不是以前的伯爵領了,其擴張的各個城池內,大部分都被加菲金商會的人所控製,他奧布裏都快北架空了。
要不是還有一部分忠心且有著貴族榮譽感的權貴一直支持著他,估計奧布裏此刻已經完全被架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