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晟更加迫近薛琬,用那幾乎就要把人吞吃入腹般的可怖聲音道,“那瑤兒,為何會出現在那裏,為何會突然想起出城?”
“臣妹不知。”她確實不知。
“陛下,駙馬請見。”外麵傳來了宮人報信的聲音,賀嚴俊也來了。
“讓他進來。”薛晟極為沒有耐心地說道。
隻見這賀嚴俊一進門來,便嚎啕大哭起來,“殿下,殿下……殿下……”哭的上氣不接下氣,幾乎就要喘不上氣來。
“殿下,是何人所為,竟讓你遭此大難啊!”委實的心痛欲絕。
而這殿中的幾個人,誰都不是適合跟他說節哀順變的那個人。
於是幾個人就這樣看著賀嚴俊傷心痛苦了一些時候,薛晟冷冷出聲問道,“賀嚴俊,你可知道,長公主為何要今日晚間出城?”
賀嚴俊的抽泣聲突然停住了,似是在想什麽事情。薛晟一見他這般神情,便知道他定然是知道什麽的。
“說!”一個字的怒喝,讓賀嚴俊被嚇了一哆嗦。
“是……長公主出城,不許臣告知陛下……”
薛晟一聽竟還有這層隱情,心中的疑慮更甚,“到底為何?”
賀嚴俊看見了還在一旁的薛琬,剛用餘光瞥到她又瞬間把目光收回來,活像耗子見到了貓一樣。
薛晟不是沒看見他打量薛琬的這一幕,就連薛琬自己也是困惑不已,心中暗道自己是何時又惹到了薛瑤。
“回稟陛下,長公主是接到了密信,那密信上說,說……”
“說什麽?”薛晟實在受不了他這般支支吾吾,手裏的劍就差點朝著賀嚴俊的頭上揮過去。
賀嚴俊嚇得話都險些說不清楚,“是……那信上說,手裏有陵安長公主與器物薛睿勾結叛亂的證據,想要當麵交給甫安長公主。”
“你說什麽?”
薛琬心中的震驚並不比現在的薛晟少,而且就這一點,她已大致明白背後之人的目的和手段了。
賀嚴俊自懷中還掏出了那封密信,“這是……這是那人送來的信,長公主出城之後,臣覺得這事情或許不對,便把信件藏了起來,請陛下過目。”
薛晟一把將那信件扯過來,拆了信封便從頭到尾地掃了一遍。
信上其實沒有過多的其他內容,但有些地方說的很是逼真,而且依照薛瑤的性子,她不論如何都會信上幾分。
看完那信,薛晟便再次將目光投向了薛琬。
薛琬隻看了薛晟一眼,便知道這便已經是對她生疑的意思了。
“臣妹並未與薛睿有過任何越矩往來,這定然是故意引甫安長公主出城,來借機刺殺長公主所故作之計。”
“是啊……陛下,臣也曾勸過殿下,這消息來的詭異,不能輕信,可是殿下執意要去,而且讓臣不要外宣,臣也是無計可施……便隻得在殿下出城之後想著派人打探消息看看怎麽樣了,可沒想到……沒想到……”
說到這裏,賀嚴俊的聲音便又哽咽住了。
“她不讓你告訴朕,你便刻意隱瞞嗎?”薛晟並不覺得賀嚴俊的辯解有什麽可以原諒的地方,“蓄意隱瞞,知情不報,致使長公主身故,朕如何能饒過你?來人!”
這看起來,賀嚴俊就要成為薛晟因為薛瑤之死而被第一個拿去開刀的對象了。
“陛下開恩,陛下饒命啊……臣也沒想到會是這樣,臣還打聽到陵安皇姐也在那個時候派了人去城南,以為是一場誤會,陵安皇姐也會保殿下無虞的。”
薛琬死死地盯著他。
他這話看起來像是在為自己推脫,求保命而倉促說出來的,但冷靜地細想一下,薛琬便知這明明是早就準備好的說辭,就要往她身上引呢。
薛晟直逼賀嚴俊而去的怒氣,果然消失了一瞬,“一場誤會?”
“是,臣不信陵安長公主冒著性命危險帶兵來解奉陵之圍是會做出與薛睿同流合汙之事的人,況且陵安殿下都親自趕過去了,又怎麽可能是那背地與人勾結之人?”
一番話說的有理有據極了,若不是薛琬察覺出有問題,恐怕還真的覺得自己這個妹夫,是個明是非之人,在為自己洗清嫌疑呢。
薛晟的重點落在了“派人去了城南”幾個字上。
“陵安當時,可是在事發之前也在城南安排了人手?”
這話雖然是問的有關薛琬,但其實是對著守將說的。
守將依然伏在地上不敢抬頭,“是,陛下,城南確實有陵安長公主殿下幾日前安排下的人手。”
“幾日前?”
“回稟皇兄,是臣妹接到密報,薛睿會在今夜將潛藏在奉陵城中的薛琪接出,臣妹是想圍堵。”薛琬怕這守將和賀嚴俊再一唱一和下去,自己就真的成了叛亂的罪臣了,便索性自己先開口。
“怎麽,兩位皇妹竟都接到了這麽了不得的密報,竟都選擇瞞著朕不報?”
“陛下,對方費盡心機,不過是想做出臣妹誤殺甫安長公主的表象,引得陛下犯怒,從而攪亂奉陵局勢,這樣別有用心之人才可得手。”薛琬耐心地將利害言明,希望薛晟能清醒一些。
“陛下,長公主殿下這樣走的不明不白,您定要為她討回公道。不能放過做出此事之人,一定要追查到底。”賀嚴俊伏地跪拜,頭磕的直響。
“來人,把當時在場之人,全數羈押回宮,不可放過一個。”薛晟對那守將吩咐道。
而守將則是有所顧忌地看了看薛琬。
薛晟怒目圓睜,“還有何事未明?”
“陛下,在場之人除了陵安長公主殿下之外,便是一早在場的元晞及而後隨著殿下而去的白黎,還有殿下一早在城南安排的,隨元晞一同追著甫安長公主而去的護衛。”
“元晞?他什麽時候在那裏的?”
“回稟陛下,屬下一早看到的便是元晞追著甫安長公主而去,與甫安長公主殿下的護衛多有衝突。”守將答。
“那你們為何不派人前去?”
守將沉默了幾許,眼神還是瞥向薛琬,“兩位長公主都有各自吩咐,事發之時末將在換防並不在南城門處。”
“臣妹不知。”她確實不知。
“陛下,駙馬請見。”外麵傳來了宮人報信的聲音,賀嚴俊也來了。
“讓他進來。”薛晟極為沒有耐心地說道。
隻見這賀嚴俊一進門來,便嚎啕大哭起來,“殿下,殿下……殿下……”哭的上氣不接下氣,幾乎就要喘不上氣來。
“殿下,是何人所為,竟讓你遭此大難啊!”委實的心痛欲絕。
而這殿中的幾個人,誰都不是適合跟他說節哀順變的那個人。
於是幾個人就這樣看著賀嚴俊傷心痛苦了一些時候,薛晟冷冷出聲問道,“賀嚴俊,你可知道,長公主為何要今日晚間出城?”
賀嚴俊的抽泣聲突然停住了,似是在想什麽事情。薛晟一見他這般神情,便知道他定然是知道什麽的。
“說!”一個字的怒喝,讓賀嚴俊被嚇了一哆嗦。
“是……長公主出城,不許臣告知陛下……”
薛晟一聽竟還有這層隱情,心中的疑慮更甚,“到底為何?”
賀嚴俊看見了還在一旁的薛琬,剛用餘光瞥到她又瞬間把目光收回來,活像耗子見到了貓一樣。
薛晟不是沒看見他打量薛琬的這一幕,就連薛琬自己也是困惑不已,心中暗道自己是何時又惹到了薛瑤。
“回稟陛下,長公主是接到了密信,那密信上說,說……”
“說什麽?”薛晟實在受不了他這般支支吾吾,手裏的劍就差點朝著賀嚴俊的頭上揮過去。
賀嚴俊嚇得話都險些說不清楚,“是……那信上說,手裏有陵安長公主與器物薛睿勾結叛亂的證據,想要當麵交給甫安長公主。”
“你說什麽?”
薛琬心中的震驚並不比現在的薛晟少,而且就這一點,她已大致明白背後之人的目的和手段了。
賀嚴俊自懷中還掏出了那封密信,“這是……這是那人送來的信,長公主出城之後,臣覺得這事情或許不對,便把信件藏了起來,請陛下過目。”
薛晟一把將那信件扯過來,拆了信封便從頭到尾地掃了一遍。
信上其實沒有過多的其他內容,但有些地方說的很是逼真,而且依照薛瑤的性子,她不論如何都會信上幾分。
看完那信,薛晟便再次將目光投向了薛琬。
薛琬隻看了薛晟一眼,便知道這便已經是對她生疑的意思了。
“臣妹並未與薛睿有過任何越矩往來,這定然是故意引甫安長公主出城,來借機刺殺長公主所故作之計。”
“是啊……陛下,臣也曾勸過殿下,這消息來的詭異,不能輕信,可是殿下執意要去,而且讓臣不要外宣,臣也是無計可施……便隻得在殿下出城之後想著派人打探消息看看怎麽樣了,可沒想到……沒想到……”
說到這裏,賀嚴俊的聲音便又哽咽住了。
“她不讓你告訴朕,你便刻意隱瞞嗎?”薛晟並不覺得賀嚴俊的辯解有什麽可以原諒的地方,“蓄意隱瞞,知情不報,致使長公主身故,朕如何能饒過你?來人!”
這看起來,賀嚴俊就要成為薛晟因為薛瑤之死而被第一個拿去開刀的對象了。
“陛下開恩,陛下饒命啊……臣也沒想到會是這樣,臣還打聽到陵安皇姐也在那個時候派了人去城南,以為是一場誤會,陵安皇姐也會保殿下無虞的。”
薛琬死死地盯著他。
他這話看起來像是在為自己推脫,求保命而倉促說出來的,但冷靜地細想一下,薛琬便知這明明是早就準備好的說辭,就要往她身上引呢。
薛晟直逼賀嚴俊而去的怒氣,果然消失了一瞬,“一場誤會?”
“是,臣不信陵安長公主冒著性命危險帶兵來解奉陵之圍是會做出與薛睿同流合汙之事的人,況且陵安殿下都親自趕過去了,又怎麽可能是那背地與人勾結之人?”
一番話說的有理有據極了,若不是薛琬察覺出有問題,恐怕還真的覺得自己這個妹夫,是個明是非之人,在為自己洗清嫌疑呢。
薛晟的重點落在了“派人去了城南”幾個字上。
“陵安當時,可是在事發之前也在城南安排了人手?”
這話雖然是問的有關薛琬,但其實是對著守將說的。
守將依然伏在地上不敢抬頭,“是,陛下,城南確實有陵安長公主殿下幾日前安排下的人手。”
“幾日前?”
“回稟皇兄,是臣妹接到密報,薛睿會在今夜將潛藏在奉陵城中的薛琪接出,臣妹是想圍堵。”薛琬怕這守將和賀嚴俊再一唱一和下去,自己就真的成了叛亂的罪臣了,便索性自己先開口。
“怎麽,兩位皇妹竟都接到了這麽了不得的密報,竟都選擇瞞著朕不報?”
“陛下,對方費盡心機,不過是想做出臣妹誤殺甫安長公主的表象,引得陛下犯怒,從而攪亂奉陵局勢,這樣別有用心之人才可得手。”薛琬耐心地將利害言明,希望薛晟能清醒一些。
“陛下,長公主殿下這樣走的不明不白,您定要為她討回公道。不能放過做出此事之人,一定要追查到底。”賀嚴俊伏地跪拜,頭磕的直響。
“來人,把當時在場之人,全數羈押回宮,不可放過一個。”薛晟對那守將吩咐道。
而守將則是有所顧忌地看了看薛琬。
薛晟怒目圓睜,“還有何事未明?”
“陛下,在場之人除了陵安長公主殿下之外,便是一早在場的元晞及而後隨著殿下而去的白黎,還有殿下一早在城南安排的,隨元晞一同追著甫安長公主而去的護衛。”
“元晞?他什麽時候在那裏的?”
“回稟陛下,屬下一早看到的便是元晞追著甫安長公主而去,與甫安長公主殿下的護衛多有衝突。”守將答。
“那你們為何不派人前去?”
守將沉默了幾許,眼神還是瞥向薛琬,“兩位長公主都有各自吩咐,事發之時末將在換防並不在南城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