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敏讓朱樉等待的時間不短,從她換了一身的裝束,以及身上散發的淡淡清香。讓朱樉肯定,自己這個王妃還洗了個澡。


    趙敏的確在沐浴,她雖是蒙古族,但她生在中原,長在中原。早已被漢人徹底融合。習慣上與漢家的貴族之女並無區別。經過一晚合身守護朱樉,讓趙敏感到渾身不適。


    如果不是侍女稟報,說朱樉在等她一同用早膳。她還會在水中泡上更長時間。


    “臣妾讓王爺久等了。”趙敏對朱樉微微行禮,以示抱歉。


    她的確沒想到朱樉會等她一起吃飯,這讓她有些驚喜。


    因為她嫁給朱樉這三年來。他們一起吃飯的時間少之又少,往往都是有宴會之類時,她才會坐到朱樉身邊。平時他們都是各吃各的。


    曾經趙敏也試圖改變朱樉。她雖被漢人同化,但並不徹底。


    以前他們家吃飯依然如同草原民族一樣,男女共餐。


    而之前的朱樉,卻是一個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青年。


    他雖然深愛趙敏,同時也與趙敏保持著夫妻之間的禮節。


    對於這些所謂的禮節,趙敏知道這是因為男權主義,上千年的傳統。女子在漢人中屬於附庸,並無多少地位。


    草原人卻是不同。他們雖然也是男權社會,可女子的地位在家庭中並不比男人低多少。


    當聽到朱樉等她一同用膳,趙敏立即穿衣,沒做任何打扮便趕來。


    朱樉淡淡一笑,指了指自己旁邊的座位,示意趙敏入座。


    這時候的朱樉覺得古時的女子真好。對自己的男人恭敬有加,那裏像後世的野蠻女友,都是聖鬥士。


    食不言寢不語,這是古代人所必須遵守的起碼禮儀。


    朱樉與趙敏同樣按照這套規矩行事。


    不是朱樉不想改變,隻是還需要一個過程。他怕自己突然改變太多,會讓趙敏不適應。


    沉默中吃過早飯後,朱樉便與趙敏告別。他需要到王府前院的辦公所在,了解自己現在的封地內所有情況。


    就封西安也才兩個月的時間,這段時間裏朱樉除了王府後院,就呆在他帶來的軍隊之中。幾乎都不過問封地之事。這是朱樉自記憶中得知。


    對於就番時,朱元璋允許他帶來的本部軍馬兩萬一事。朱樉還是非常感激的。


    這兩萬人馬是他的嫡係部隊,這支軍隊雖然沒有經曆過戰爭。但卻是朱元璋為他精挑細選出來的年少精壯漢子組成。在外人眼裏,這就是一隻精兵。也是朱元璋為他考慮鎮守陝西的本錢。畢竟朱樉是第一個就番的親王。


    而且陝西屬於邊境之地,如果沒有軍事勢力。那簡直就不是讓朱樉就番,而是找死。


    元朝退守北方後,其軍事勢力並不弱,對大明的威脅依然十分大。


    現在他們與大明一樣。都在為戰爭留下的傷口,休養生息。


    朱樉知道,等不了兩年。待中原各地恢複大半後,朱元璋便會再次舉兵北上,以圖將戰火隔絕在大明之外,徹底消滅元朝這個威脅。


    事實情況卻不如朱元璋所想,北方對大明的威脅從未消失過。


    王府前院,這裏如今是整個關陝之地的行政中心。


    負責一切政事的,便是他的王府長史,鄧艾。


    鄧艾此人,是朱樉次妃鄧嬌的堂叔,嶽父鄧愈之弟。對朱樉十分忠誠,一切都為朱樉考慮。


    說起鄧嬌,她的背景也是非常強大。隻因他的父親是大明開國名將。可惜在去年病逝與安徽老家,鄧嬌一直留在家裏為父親守孝。


    “鄧叔。”


    見到鄧艾,朱樉便開口叫人。


    他這一叫,倒是把鄧艾驚嚇的直接跪地不起。


    “臣下惶恐,王爺萬萬不可如此稱呼臣下。”


    尊卑有別,這是作為文士的鄧艾所堅持的。


    朱樉見跪地磕頭的鄧艾,真是哭笑不得。他隻是順口喊了一句,還是小看了這個時代之人,對於禮儀上的看重。


    連忙扶起鄧艾,朱樉改口稱呼鄧長史。鄧艾這才應諾。


    “本王前來問問,這兩月時間鄧長史可有理清番地詳情。”


    一聽朱樉問起政事,鄧艾立即取來自己做的統計。


    雙手恭敬的遞給朱樉,說道:


    “王爺,這是臣下統計出來的關陝人口和土地。”


    朱樉接過打開來看,對於土地多少,朱樉毫不在意。他最關心的是自己封地有多少人。有人才有一切,人是成就所有的基礎。


    畢竟這不是後世的人口大國,中原王朝曆來人口不過億。這是明朝初期,經過元明戰爭的動蕩,想必人口少的可憐。


    找到鄧艾記載的人口總數,便見到登記在冊的關陝人口總和為600萬。


    “真有600萬人口?”


    朱樉疑惑的問道。在他想來,整個明朝如今有個四五千萬人口就不錯了。


    畢竟經曆了數十年的動蕩。這邊疆之地能有個兩三百萬人口就不錯了。哪知道會有自己預計的兩倍之多。估計都占了全國人口的七八分之一了。


    見朱樉語氣充滿懷疑,鄧艾立即正色做出保證。


    “王爺,人口一事千真萬確。這是臣下親自主持的統計。”


    最開始,鄧艾也是有些不信。他的想法和朱樉一樣。


    直到他隨意抽查了幾個縣的情況,便肯定了這個數據。


    畢竟明朝建立有也十年了。戶籍製度又是被南京高度重視的一項措施。各地官府也不會陽奉陰違,畢竟人口數量也與他們息息相關。因為人口是賦稅和徭役的根本。


    而戶籍製度也不是明朝首創,它隻是承上啟下,有曆史的傳承,也有自己的更新。


    因為是如果生活在大明,而又沒有戶籍。那你就等著當礦工,被貶為賤籍吧!


    明朝的戶籍是中原王朝最嚴厲的。因為他有一條非常的規定,農民的自由活動範圍僅限於戶籍所在地的一裏之間。


    一裏啊!這是什麽情況?


    當然這裏的一裏並不是指500米,而是指一鄉鎮距離。


    想離鄉到百裏之外也不是不行,但必須有官府出具的文書才行。


    如果沒有?前麵說的當礦工還是輕的,重的是會殺頭。


    朱樉點頭,繼續翻看。在鄧艾的統計中,能發現都是關陝各縣匯報過來的。


    隻中有些縣名,被打了勾。朱樉指著這些縣名問道:“這是何意?”


    鄧艾答道:“這些縣是臣下親自下去調查過的,與上報相差無幾。”


    在人口數據上,沒有人敢做出絕對保證來。畢竟還有不少山民,土匪一類人群生活在大山深處。這也是鄧艾所說的相差不大原因。


    朱樉合上統計冊,遞還給鄧艾。600萬人口的封地,對於現在的朱樉來說是足夠了。


    他首先需要做的是大力發展農業,鼓勵生育更多人口。


    學朱元璋廣積糧,緩稱王。正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而八百裏秦川之地,也給了朱樉一展抱負的機會。


    至於過兩年的北伐戰爭,就交給洪武大帝還有小四去忙吧!自己悶頭發展才是硬道理。


    有了勢力,自己在以後便有了更大的話語權,甚至麵對朱元璋招自己回京也可以說不了。


    更可以將天險函穀關一關,行“閉關鎖國”之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之秦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轉身寶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轉身寶貝並收藏重生大明之秦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