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


    朱元璋沒有上朝,而是來到後宮中。找到朱樉父子聊天。


    “西安的事知道了嗎?”


    “知道了!”


    朱樉老實回道。


    那“你怎麽看待,文武大臣支持你回西安一事?”


    “兒臣不知道。”


    朱元璋點點頭:“古人就說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你這點很好,凡是不要先以自己的觀點看問題。”


    “父皇告訴你,胡惟庸為首的文官集團,一直想走宋時路。”


    朱樉聽後,大聲失叫。


    “士大夫共治天下!”


    “不錯!”


    朱樉連連搖頭,出聲道:“這怎麽能行?父皇萬萬不可。”


    崖山一跳無中國,明朝之後無華夏!


    宋朝為什麽滅亡?


    當然不是沒有修繕長城。


    而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陳橋兵變之後的趙匡胤,弄出了杯酒釋兵權的戲碼。便開始實施重文輕武的國策。


    這一國策,徹底架空了武將的勢力。直接轉而宣揚文臣治國忠君。


    看看整個宋朝,從始至終的治國之道也就是排除異己。與中華求同存異的思想完全背道而馳。


    他的滅亡,從一開始便注定。沒什麽好遺憾的。


    如今聽到胡惟庸盡然想重走老路,朱樉很氣憤。前車之鑒後車之師,胡惟庸該殺。


    朱元璋說道:“可是天下文人都很支持胡惟庸,而你徐伯父他們的態度你聽見了。你認為父皇該如何辦?”


    如何辦?當然是殺了。


    看來曆史上朱元璋大殺功臣的背後,也有自己的難言之隱。


    應該說,不止朱元璋。所有帝王都有苦衷,情非得已吧!


    可朱樉不能這樣說,這樣說了豈不是自己是血流成河的罪魁禍首。


    “發配邊疆。”


    朱樉想到一個最好的辦法。


    “父皇可以將他們發配到西北,讓他們見識一下蒙古人的厲害。”


    朱樉這樣說,其實是完全片麵理解了胡惟庸的治國理念。


    或許又是朱元璋,忘記將胡惟庸的理念說全的原因。


    “父皇知道了,你現在出宮去吧!”


    朱元璋笑著對朱樉說道。


    “記得盡快回去後,將大隊人馬撤去,別讓外人笑話。”


    朱樉向朱元璋磕頭。


    “父皇保重。”


    “去吧!”


    朱樉又去了馬皇後那裏告別,然後帶著鄧嬌,踏出他們呆了三個月之久的皇城大院。


    剛回秦王府,胡惟庸和徐達便接連而至。


    “大王此去或許無緣再見,請大王保重。”


    胡惟庸什麽都沒有說,似乎隻是來送朱樉一樣。


    朱樉其實很好奇,胡惟庸到底想怎麽樣。可是顧忌著徐達在場,有些話朱樉又不好問。


    “秦王此去路上,有我徐氏家族子弟等候。還望秦王能善待他們。”


    徐達也緊接著開口。徐達很直接,他來朱樉這裏就是為徐家多找條路。


    沒人知道徐達之所以要力挺朱樉,並逼迫朱元璋放人。都是出自他的兄弟徐庶的建議。


    朱樉點頭,徐家和他們朱家是鄰居。遠近不如近鄰居嘛!


    當然,朱樉並不是這樣想的。他現在很缺人,他的理想,他的報複。都離不開大量人才。


    他沒有朝廷的開科取士,沒有大義名分。如今徐達主動投懷送抱,他求之不得。


    有本事的人,朱樉是舉雙手雙腳歡迎。


    沒本事的人,朱樉也有對應之策。不會讓他們白吃閑飯。


    “魏國公放心,算起來我與徐家兄弟還是兄弟。”


    朱樉這話讓魏國公很是感激。


    聽聽!朱樉這是真將自己徐家當親人。出口就是兄弟。


    “大王。”


    胡惟庸這時插口。


    “我胡家子弟,也想去西安,去關中感受一番古漢唐風采。”


    朱樉也是一口答應,並保證待他們也如兄弟。


    文人和武人的區別就是不一樣。


    人家徐達非常直接,不像胡惟庸這種文人。明明也是想讓自己照顧他的子侄,卻要說成去西安采風。


    答應下來的朱樉,也提出自己的要求來。


    “本王想請兩位長輩幫一個小忙,不知可否?”


    “大王請講。”


    胡惟庸不怕朱樉提條件,甚至他還在等著朱樉提條件。


    在他看來,朱樉是個利益至上主義者。與他的父親朱元璋剛好相反。


    胡惟庸這樣定義朱樉也不是沒有原因。


    畢竟朱樉在西北大搞貿易,重視商業的舉措。不能不說明問題。


    徐達則是沒有表態,或許與他長年帶兵有關係。做保證,很慎重。


    朱樉道:“就是想要一些匠戶。如果是會,能懂火器,火炮最好。”


    “當然,會其他的匠人也可以。反正越多越好。”


    胡惟庸一口保證:“沒問題。”


    徐達也是:“王爺要多少隻管開口就是。”


    匠戶本就在大明沒地位,可以說與奴隸差不了多少。


    朱樉提這個條件,對他們兩人來說。真是太簡單,太容易。


    至於朱樉要造火器火炮的,也沒有問題。


    雖然現在大明已經研發出了大炮。但是因為重量太大,威力太小,又不易搬動。並不被重視。


    而火銃也是一樣,射程短,威力小,打一槍甚至需要一柱香時間。


    朱樉大喜,朝著兩人鞠躬道。


    “那本王先感謝兩位長輩。”


    談好交易,兩人便提出告辭。


    等朱樉將兩人送出王府,朱樉便立刻下令。馬上回西安。


    巴雅爾與張強,在朱樉回來時就已經做好回去的準備。


    等到朱樉話一出口,一千王府衛隊便向城門開去。


    城門口,朱樉見到了大哥朱標,三弟朱棡,還有小妹朱枚。


    遠處還有一人,隻是朱樉看不見他。這人便是朱棣。


    “二弟,大明風波將起。你在西安切不可在任意妄為。”


    朱標囑咐朱樉一句,朱樉點點頭。做出保證。


    “大哥放心,回去以後我不會再給父皇添亂了。”


    是啊!朱樉已經決定。他回去什麽也不做,隻研究槍支大炮。等待蒙古帝國倒塌後,接手福利。


    “二哥,父皇告訴我,讓我準備好,很快就要去山西了。到時候二哥一定要來太原看我。”


    朱樉笑道:“一定,二哥還會將你要的戰馬給你送來。”


    朱枚也說道:“二哥,我和你一起去西安玩一段時間。”


    朱樉正要搖頭,朱枚又道:“父皇母後都同意了。本公主是奉旨出行。”


    四兄妹互訴離別。而遠處的朱棣,看著四人嘻嘻哈哈,沒有一點離別痛苦。帶著羨慕和不滿的狠狠說道:“我一定會讓你們知道,忽視我,你們會後悔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之秦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轉身寶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轉身寶貝並收藏重生大明之秦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