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萬物複蘇。


    1379年初的某一天。朱樉再次來到西安匠戶所。


    如今以匠戶所為中心的方圓三裏地,都進入了紅色警戒的狀態。


    非朱樉簽署的手令,所有人一律免進。


    在劉千戶的帶領下,朱樉直奔千戶所。


    來到千戶所,朱樉看見了有過一麵之緣的兩個老者。應該說是兩個老匠人。


    他們兩人,正是楊二娃和老五。


    兩人手裏各自抱著一杆長約一人高的東西,用粗布包裹著。


    朱樉一看便知道,他們手中的就是劉千戶口中的步槍無疑。


    “大王千歲。”


    兩位老者,橫抱著長槍對著朱樉跪拜。


    他們能叫朱樉大王,這都是來自劉千戶的提前告知。


    自劉千戶回到千戶所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對朱樉的稱呼改變。


    大王和王爺的區別,匠人們沒有覺得有何不同。


    大王就大王。


    “兩位請起。”


    以兩人五十多歲的年紀對自己下跪,朱樉還不習慣。


    大明朝雖然歧視匠人,可不包括匠人中的老人。


    這是因為朱元璋提出了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的國策並執行。


    大明比其他朝代好的地方,正是嚴格執行了養老製度。


    每個地區,每個縣城都會按時為登基造冊的老者提供每月口糧。


    “謝大王。”


    深知朱樉的要求,兩位匠人不敢推辭。


    “你們手中的就是本王畫的圖紙?”


    朱樉先是讓劉千戶清理現場,將無關人等全部趕出去後。便急不可耐的詢問起來。


    兩位老者點點頭,然後將包裹的粗布褪去。露出槍支的本來麵目。


    “大王請看。”


    “好家夥,真是你!”


    朱樉接過槍支,這與自己所畫的槍支圖紙,幾乎一模一樣。隻是槍管似乎長了一點。


    純手工打造的大明第一支步槍,其做工之精益。讓朱樉不敢相信。


    能有如此美觀,光滑的模樣。當然是匠人們為了呈現給朱樉最好的槍支而精心打磨的。


    朱樉拉動扳機,便聽到哢哢兩聲清脆的金屬聲傳來。


    再看,槍身上因為拉動扳機所露出的大大一個卡槽。


    “能打嗎?”


    看著空空如也的卡槽,朱樉帶著渴望的語氣問道。


    這時候劉千戶搶著說話。


    “大王,卑職已經試過上百次。沒有任何問題。能打。”


    朱樉聽了能打,頓時就來了興趣。左右看了看,看見一個花瓶。將槍口對準花瓶,問道:“打什麽?”


    “快把鐵蛋拿給大王。”


    劉千戶對著兩位匠人催促道。


    楊二娃隨即將從懷裏摸出一個布袋。將布袋打開後,朱樉看見的是一顆顆鐵珠子。


    “這東西能打?”


    朱樉簡直無法想象。


    子彈能打出去,全是因為扣動扳機釋放彈簧,彈簧推動撞針撞擊子彈後部的炸藥,然後形成爆炸的衝擊力推射出去的。


    鐵珠子顯然不具備這個條件。


    楊二娃並不在意朱樉的疑問,他自信的對朱樉回道:“真能打,隻是還需要一個步驟。”


    朱樉自覺將步槍遞給楊二娃,楊二娃結接過後,開始裝蛋。


    裝好子彈,楊二娃請求試槍。


    他們這樣主動,是必須的。這是能殺人的利器,其安全程度固然可靠。但是,也不敢讓朱樉以身試險。


    朱樉叫停,連忙問道:“這能打多遠?威力如何?”


    不怪朱樉這樣疑惑。因為他看的非常明白,這把槍能打出鐵蛋。與子彈的原理是相同的。


    隻是鐵蛋前裝,與現在的火銃一樣。卡槽裏裝的應該是一個小形炸藥包。這應該把標準的前裝槍。


    是啊!隻要不能造出子彈,自己就不能奢望後裝槍出現。


    “三十步遠,能打死一隻羊。”


    鐵珠子能有這麽大的威力?朱樉表示懷疑。


    “劉千戶,你馬上去安排一下。弄一隻羊來試一試。”


    不怪朱樉要懷疑,三十步遠也有二十多米距離。這個殺傷力已經很強了。


    劉千戶離開之後,朱樉又問。


    “這槍的裝彈時間需要多久,怕不怕雨水?”


    這兩個問題至關重要。距離短,可以段射。可是怕水和時間長,那就沒戲。戰場上的敵人,可不會仁慈的給你時間準備。


    “不怕,引藥包可以防水。”


    楊二娃打開一個他口中的引藥包給朱樉看。


    朱樉一看,果真是火藥!還有油布紙。


    “裝填時間比火銃短很多。”


    楊二娃拉開扳機,露出卡槽給朱樉解釋。


    “王爺請看,這卡槽前麵有一個機關。鐵蛋從前麵裝進去以後,會因為扳機打開的緣故,會被卡在裏麵。隨著引藥包裝好,扳機退回,扣動扳機的同時,機關也會打開。這樣就會因引藥包爆炸,將鐵蛋推射出去。”


    “明白了。”


    經過楊二娃扳開來細說,朱樉怎麽能不明白。果然不能小視明朝的匠人,他們是第一個玩槍的人。


    “王爺如果再給時間,我們還能將射擊距離增加。我們現在正在研究引藥包的配方。”


    楊二娃這個老匠人,當然明白這個武器的重要性。以及朱樉要他們製造的原因。


    隨著五萬親兵上次東進的事情,在西北傳開後。西北人都明白,朱樉的司馬昭之心被南京識破。


    在楊二娃這樣的匠人內心裏,他們是非常願意在朱樉的統治下生活。


    因為朱樉,他們的生活才叫生活。至少在西安,再沒有人用鄙視的眼神看他們。讓他們感到了久違的尊重。


    以朱樉離開的半年時間裏,雖然朱樉限時他們三個月時間完成。


    可是,當時間到了以後。他們才正在出形,並不能按時交工。


    原本以為會隨著時間到達,軍戶的待遇也會隨之取消。


    結果劉千戶卻告訴他們,王爺隻是為了讓他們要有壓力,故意為之。王爺的本意,是希望匠人們能團結起來齊心協力。為大明,為自己努力奮鬥。


    “現在這樣的槍能生產多少?”


    朱樉倒是實在,先說眼前,再談以後。


    “回大王,以目前會製造的匠人數量和物資,能日產十隻。”


    朱樉聽後搖頭,這可不行。這樣一年才能裝備一個衛。


    朱樉可是想大規模列裝,徹底將冷兵器時代送進墳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之秦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轉身寶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轉身寶貝並收藏重生大明之秦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