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縣衙


    經過白天的正式確認,朱樉看著手中,蓋著蒙古帝國最高印章的國書不敢相信。


    落款依然是皇帝孛兒隻斤·阿不紮台那朱樉不認識的名字。


    “軍師,對這事你有什麽看法?”


    朱樉曆來不相信天上會掉餡餅。可麵對事實,他隻能讓自詡智慧如妖的諸葛正雄來告訴他為什麽。


    諸葛正雄倒是毫無疑惑,他笑著肯定道:“大王,這應該出自王妃之手。”


    朱樉搖頭,他雖然知道帖木兒家族在蒙古的影響力很強。也承認趙敏是他們的掌上明珠。


    可是這河西之地,有一省之大。即使蒙古人再富有,也不可能輕易送人。


    而且河西有著大草原,對蒙古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趙敏的重要性與河西根本沒有可比性。


    朱樉這才肯定,這件事絕不是因為趙敏。


    “軍師,你認為王妃有這樣的本事?”


    看著朱樉手中的國書,諸葛正雄最開始也如朱樉一樣的想法。


    這樣劃割土地的事情,必定要經過蒙古高層的會議。


    “大王,出自王妃必是不錯。不過他們的目的,應該是與大王提出的華夏民族理論一樣。”


    朱樉不信:“你說他們想使軟刀子,讓我融入他們?”


    “應該不錯。”


    諸葛正雄指著國書上麵的漢字,對朱樉說道。


    “大王您看,他們對您是以女婿的身份看待。”


    “試問大王,有了這層關係,大王以後能對自己的親人下手?”


    諸葛正雄繼續說道:“想必這件事情很快就會傳遍天下。當蒙古與朝廷發生戰爭,大王如何自處?”


    “如何自處,自然要幫著朝廷打他們。本王可不承認他們是親人,最多是親戚。再說親戚打親戚不是很正常?”


    喜歡曆史的朱樉可是深知,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可就是幾家親戚們打的死去活來。


    諸葛正雄聽到朱樉的話,立刻搖頭否定。


    “不行。”


    “大王,一旦您對蒙古動手。那您就失去了道義,失去了誠信。必將會被天下人所唾棄。也將失去了登天的機會。”


    朱樉這沒搞懂,諸葛正雄說的是什麽意思。打蒙古還打出問題了?


    其實這與這個時代的思想有關。


    中原人信奉忠孝仁義,受中原文化的影響,草原人也不遑多讓。


    在這樣一個全天下的道德框架下,朱樉如果對自己的親人下手。首先就失去了一個義字。


    不見為什麽古人都喜歡傳檄天下?那就是為了占據一個義字。


    沒有義,朱樉想成就大業太難。


    歸根結底,沒有人願意跟隨能對自己親人動手的主上。


    “那怎麽辦,南京最遲在年底就會發動北伐之戰。到時候本王難道隔岸觀火?”


    朱樉嘴上這樣問諸葛正雄,心裏也是糾結萬分。


    他還指望接手蒙古帝國垮塌帶來的福利。沒想到,蒙古人盡然提前先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


    還有朱元璋如果讓自己出兵。自己敢不出兵,那才是會被天下人指責是漢奸。


    “當然不能。”


    諸葛正雄再次一口否定。他要幫助朱樉榮登大寶。如果不對蒙古對手,必成千夫所指。


    “一次把話說完。”


    朱樉也不問了,他討厭這樣的對話。


    諸葛正雄立馬解釋起來。


    “大王隻需等待皇上的命令。如果皇上讓大王出兵,大王就按旨意出兵就好。蒙古那邊不必理會,其他自有臣下來辦。”


    朱樉見諸葛正雄如此自信,也不在詢問緣由。畢竟計劃趕不上變化快。到時候會成什麽樣子,現在也沒人知道。


    “既然河西到手,那麽盡快將馬匹培育起來。趁著我們與蒙古還沒有撕破臉皮的時候,盡量再多購買一些種馬。南京已經來過幾次催促,讓送馬過去。”


    南京要馬不是出自朱元璋之口。或許是朱元璋不好意思向兒子開口,而是由馬皇後提出的。


    馬皇後曆來不關心政事和軍事。突然對自己提出要馬,這不是路人皆知的事情嗎?


    諸葛正雄點頭,一口保證盡快送馬去南京。


    朱樉見諸葛正雄如此幹脆的回答,頓時皺眉起來。


    “諸葛享。”


    “臣在。”


    “你不會不送馬去南京吧!”


    諸葛正雄麵露委屈。


    “大王怎能如此看我?”


    朱樉笑笑:“因為你有前科!當初本王讓你想辦法應付南京,咱們好打時間差。結果你是怎麽做的?”


    諸葛正雄陷入沉思,似乎忘記了這件事情存在。亦或是在想一個比較有說服力的借口。


    “結果你什麽都沒做是吧!”


    朱樉追問道。


    “還有,您真的自信能幫本王應付來自南京的怒火?還是想讓本王與劉皇叔一樣,過幾十年顛沛流離的生活?”


    諸葛正雄被朱樉的問話,憋的臉紅。可朱樉並沒有打此放過他,繼續問道。


    “如今不是漢末,不是群雄逐鹿。也不可能形成割據是不是?”


    看著諸葛正雄越來越紅的臉,朱樉笑著繼續。


    “還記得我們第一次相見時,你提出的合縱連橫嗎?你想學諸葛亮三分天下,本王剛開始是支持的。”


    “可是,這半年時間來。本王改變主意了。因為咱們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咱們隻能與蒙古一爭高下。”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是本王不想當漢奸。”


    最後一句,朱樉非常決絕。


    當初諸葛正雄是以南京,西安,北元為三分爭霸之計。


    理論上,有趙敏的支持是可行的。


    自己勢力最弱,元朝次之。


    如果南京的朱元璋打自己,那麽就隻能求北元共同抵抗。


    占據著北方,又有著大量騎兵的北元和朱樉,麵對南京的優勢兵力上。打個平手應該不成問題。


    諸葛正雄的三分天下,也就達成。


    可是,如同朱樉自己說的一樣。他不當漢奸,不與外族聯手。


    “大王,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咱們不是漢奸,咱們隻是利用蒙古人。”


    諸葛正雄還想再勸。如今有了河西,有了戰馬,有了火器。


    諸葛正雄不提三分天下,他要學一統天下的劉伯溫。


    “不行。本王絕不借蒙古之手對付漢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之秦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轉身寶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轉身寶貝並收藏重生大明之秦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