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受到趙敏的建議,要回南京一事。


    被安排在王府客房休息的李文忠,正在書案前手書匯報給皇上。


    “關中繁華,王妃權大。”


    書案前,李文忠寫了又撕,撕了又寫。最終以八個字送往南京。


    這八個字,以李文忠看來。就算被劫持以後,相信也不會阻攔。


    這是很平常,整個西北人都知道的事情。


    可這對朱元璋來說,大不一樣。


    雖然朱元璋在西安布下了大量親兵都尉府的探子。也知道趙敏在民間,在官府和軍方都有很大影響力。


    可他們無法接觸到趙敏,無法判斷趙敏與朱樉之間到底是以誰為主。


    以李文忠的匯報,他相信朱元璋能明白其中的含義。


    果然如李文忠想的一樣,他送出的迷信。很快就呈現在了趙敏的手中。


    趙敏看到這八個字。笑了笑,對身邊的侍女說道。


    “正好,這下大王回南京沒風險了。”


    隨即,趙敏便讓侍女將李文忠的迷信送去南京。


    而朱樉,這時卻來到五萬親衛駐地。他這次除了親自挑選陪同自己的親衛以外,還安排購買大量西北物資和西方的特產。


    上次去南京太過匆忙,並沒有真正感受大明的政治軍事和文化中心。


    這次準備大量物資作為禮物,朱樉打算一一拜訪一番,在史書上留下名字的文臣武將們。


    “大王,王妃讓臣陪同大王去南京。”


    這個主動淡出朱樉視線的蒙古將軍,巴雅爾。再次以朱樉要殺人的眼神中出現。


    “不行。王妃的安全比本王更重要。”


    朱樉是一口否決。


    巴雅爾道:“這是王妃的命令。”


    朱樉火了。


    “是不是在你們蒙古人眼裏,本王的話如同放屁?”


    巴雅爾差點點頭。


    的確,朱樉這話說的太實在。真有自知之明。要命令蒙古人,朱樉還需努力。


    “王妃也是為了大王好,把大王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巴雅爾順著朱樉說安全的事情,說趙敏對他的關心。


    朱樉是無論如何不會讓巴雅爾同行的,他不在理會巴雅爾。而是在軍營裏繼續轉悠起來。這讓巴雅爾隻能露出一個無奈的微笑,最後隻能回去回稟趙敏。


    “大王,李將軍求見。”


    在觀看軍營中,將士們摔跤比力的運動時。有親兵稟報,李信來了。


    “李將軍過來。”


    朱樉在不遠處就看見了李信,大聲朝他喊到。


    李信也看見了正在大聲為將士們比拚加油的朱樉。


    朱樉作為王爺,能如此不顧身份與將士們打成一片。在李信看來,這正是朱樉最成功的地方。


    朱樉或許不是一個有政治眼界的王爺,他是一個比較天真,比較仁厚,非常有慈悲心的人。


    正是朱樉的這種純樸,這種不以身份論高貴的心境。為他在百姓心中,在將士心中。贏得了一個非常高的地位。


    作為陝西軍方的二把手,沒人比李信更明白。在陝西,朱樉是當之無愧的秦王。


    他的一個命令,會讓看不清形勢的某些人。在最後一敗塗地。


    衛所裏的傳聞,李信已經查找到了根源出自何方。


    但他,沒有告訴朱樉。在明白對方的目的後,他隻是笑笑了事。


    如果把朱樉當成一個傻子,那笑到最後的人,或許會讓人崩潰。


    “大王好興致,臣打擾了。”


    李信來到朱樉麵前,連忙賠罪。


    朱樉擺手,搖頭。笑著說道。


    “將士們除了訓練,也沒有別的樂趣。本王決定增加一些可以讓他們放鬆的項目。正好李將軍來了,可有什麽建議?”


    對自己手下的將士,這日子枯燥的讓人絕望。


    當然,這隻是朱樉個人的看法。


    反觀這些將士們,對現在的生活感到非常滿意。


    除了生活質量高以外,他們還在軍營裏學到了文化知識。


    上次眉縣叛亂的事情,雖然讓他們明白。自己雖然可能隨時陣亡。可麵對死亡,他們並不害怕。


    有朱樉的高撫恤金,就是死了也能為家人帶來彌補。


    這樣的事情,從祖輩,父輩的口中得知。這是他們不敢想象的。


    也隻有朱樉,這個偉大而仁慈的秦王。力排眾議,擔下被皇帝責罰,罷免的風險為他們爭取的。


    “臣建議,可以去河西訓練。”


    朱樉搖頭,他現在是想為士兵增加娛樂。高度緊繃的神經,對人並沒有好處。


    “大王。”


    李信接著開口。


    “去河西訓練,總比一直呆在軍營裏好。那裏的草原不僅能增強將士們長途騎射的力量,以麵對未來的騎兵會戰。還能對河西進行一次巡查。”


    “李將軍言之有理。就依李將軍,讓兒郎們去草原放飛吧!。”


    在朱樉聽來,這就是一次自駕遊。旅遊本來就帶有目的。


    用李信的話說,這次旅遊隻是順帶宣誓一下領土主權。


    一口答應下來,朱樉與李信便尋到一處軍營裏麵去交流。


    呆兩人落座後,朱樉問道。


    “李將軍有何要事?”


    李信道:“聽說大王要回京城?”


    朱樉點頭,這是雖然對外還是秘密。但對李信沒什麽好隱瞞的。


    至於李信為什麽會有這個問題。朱樉也難得去計較,必定又是趙敏說出去的。


    見到朱樉的肯定,李信接著說道。


    “大王回京之前,武當山的道士該如何安排。還需大王做主。”


    李信不提,朱樉都忘了。


    “李將軍是不是也覺得本王在故意刁難道士?”


    “臣不敢。”


    李信連忙表態。


    朱樉擺手,李信能在自己麵前主動提起。肯定是存了當說客的心思。


    畢竟這個年代的人,還是非常相信神明的。就算皇帝都不例外。


    武當派不同於其他江湖門派,他們是道士。除了練習武術強身以外,他們還煉丹求道,追求飄渺的傳說。


    既然是道士,他們有信眾就很正常。或許,李信也是受人之托。


    不去追問李信到底受了誰的拜托。朱樉道。


    “你去告訴張無極,隻要張無極發誓終身不在下山。武當的事情,本王會給他們一個交代。”


    “臣遵命。”


    在李信看來,朱樉這個要求不難,或者說就不是要求。想必武當是不會拒絕的。


    再說張無極為武當掌門,武當山本就是他的歸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之秦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轉身寶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轉身寶貝並收藏重生大明之秦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