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因帖木兒的想法,在朱樉看來就是過於執著了。


    還有,在他心裏,趙敏嫁給自己難道還委屈了她?


    她這個二哥脫因帖木兒,盡然如此不看好自己。


    看向巴雅爾,朱樉不明白他是不是故意。還是他們蒙古人就是這個德行。


    當麵說別人的不是,應該是他們的豪爽天性所決定的。


    “本王明白了。”


    說完,朱樉就準備去休息了。一路從西安來到南京,朱樉還真沒有好好睡上一覺。


    “明白了?”


    還在等待朱樉下文的巴雅爾,愣愣看著朱樉出了主殿。


    明白了。那結果呢?你的打算呢?


    自上次被朱樉下令抓起來後,巴雅爾就收斂了很多。雖然時不時也要頂一頂朱樉,可大部分時間還是尊重朱樉。


    而這次來南京的一路,巴雅爾就全部按照朱樉的意誌在做事。


    朱樉離開,他也隻能麵露無奈。


    南京城


    花了幾日時間將南京重走一回。朱樉來到了秦淮河。


    秦淮河不愧是南京繁華所在。這裏的船隻川流不息,船工拋灑汗水的行為,或許代表著大明人生生不息的精神。


    隻是還沒有後來秦淮八豔等人物的百花齊放。如今的秦淮河上,不是官船就是商船還有少部分民船。他們做的,也不是尋花鬥豔,詩詞鑒賞。


    他們正在為大明和自己的明天,有一個好日子奮鬥。


    “從這裏,通過水運可以到達西安?”


    朱樉對身邊的巴雅爾問道。雖然知道有大運河存在,朱樉還是問出這個問題。


    大運河,自七百多年前,公元606年隋煬帝楊廣下令修建大運河後。這條連接中原南北的大動脈,可稱為千年功勳的巨大工程。也葬送了大隋王朝。


    或許有人會認為,楊廣是因為好大喜功。也有說他“種柳開河為勝遊”。


    但朱樉認為,修建宮殿或者行圓可以看做是為了自己。


    可勞民傷財,做無用功會是為他自己?


    大量征集民夫,給百姓賦稅加重造成的動蕩,他們又不是不知道。


    各地如雪花般的報告,足以讓他們立刻停下手中的工程。


    堅持,或放棄。帝王心中沒數?


    相反,他們應該都是偉大的。


    不止楊廣。始皇帝更是第一人為了千年工程,而丟掉江山的帝王。


    他們雖然為了這樣的工程,在史書上留下殘暴的記錄。可不能否認,他們留下的工程。都為後人帶來了千年的福利。


    而大明,也會在這兩項巨大的工程上進行維修和改善。


    後來的明長城,自朱元璋開始便陸續在秦長城的基礎上進行。


    大運河的作用更是國家的經濟動脈,為了維護這條航道。人力物力的投入,免不了。


    隻是大明沒有大秦那樣誇張,那樣興師動眾罷了。


    巴雅爾點頭:“是的大王。”


    得到巴雅爾的肯定答複,朱樉就明白。這條從南到北的運河,到今天依然是大明最重要的水運航道。


    “如今我關陝已經不缺糧食,南方還有如此多的事物運往北方?”


    自朱樉在西北出台農業,商業的刺激政策以後。


    經過一年時間,西北雖然整體上還不如南方。但,糧食這方麵。已經能自給自足,不需要南方輸血了。


    正是因為朱樉在關中做出了成績,解決了糧食問題。


    朱元璋才有了想要遷都的打算。如果一個帝都,連糧食都要靠千裏之外運來。豈不是增加很多不必要的開支。最後還不是要攤在百姓身上。


    當然,朱元璋有這樣的想法。或許是因為他出身平民,善待百姓的原因。


    巴雅爾再次點頭。


    沒有大宗糧食的水運,還能如此繁華。當然是商業造成的原因。


    草原貿易雖然已經下降不少。可商業的興起,不僅繁華了大明的經濟。還促進了大明內部的需求,拉動了內需。


    應該反過來說。因為大明內需的增大,反而讓對外貿易量下降。


    現在神木的闕場交易,大部分都是陝西官方在進行。


    雖然對外貿易的利潤更大,但商人們,還是習慣於在內部進行交易。


    以現在大明的實際情況看,除陝西徹底放開貿易。其他地區的商業也並沒有像以前一樣,受到官方刻意打擊。


    官方的態度曖昧,既不支持,也不反對。任由市場的變化。


    作為應對官方的態度。商人或是為參與到商業發展中的普通百姓,都會自覺到官府上繳商稅。


    能造成這種主動的原因,還是大家因為商業有利可圖。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在沒有徹底明確朝廷的的政策之前。誰也不想因為偷稅漏稅,讓朝廷再次將商業的窗口關上。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想法。很多百姓還是貪圖小利的,自己到手的錢財總是不願上繳。


    百姓不上繳無所謂。因為商人們會在交易中,將他們所需要上繳的稅收替官府代扣。


    當然,促成這一係列商業管理製度的人,正是朱樉。


    作為秦王的朱樉,也不需要他實施方案。他隻需要提出方案就行。


    朱樉腦袋一熱,想出的各種政策。直到現在,下麵的官員們還沒有讓他失望過。


    能達成這樣高效的效率。還是因為他們緊緊團結在朱樉周圍。


    以朱樉為中心,擰成一股繩後的力量。爆發的威力讓人心驚。


    其實中原曆來團結起來的力量都能逆天。


    隻是內部的爭議,矛盾。無法妥善處理,才讓內戰爆發。


    自己人打自己人,最後往往便宜了外人。


    “那邊為何士兵這麽多?”


    秦淮河對岸,突然出現一大群士兵正在排隊上船的場景。立刻吸引了朱樉的目光。


    “還越來越多?”


    朱樉再次開口。


    巴雅爾隻能對朱樉報以苦笑。


    如今整個南京都傳遍的消息,朱樉盡然還不知道。


    “問你話?”


    朱樉轉頭瞪了一眼巴雅爾。


    “大王在宮中沒有聽到消息嗎?”


    巴雅爾先問了一句。結果招來朱樉的白眼。


    “皇帝已經下令,由穎川侯傅友德為征南將軍,藍玉,沐英為左右副將軍。率步騎合計三十萬征雲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大明之秦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轉身寶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轉身寶貝並收藏重生大明之秦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