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下令快馬加鞭向著西安前進,而朱樉這時已經進入隴山之中。
龍山了!本王還是第一次來。
穿越在大山之中的朱樉,一臉向往的看著山中美景。
“大王,為什麽你要稱呼龍山,而不是隴山?是因為前些時日出現的黑龍和金龍嗎?”
趙敏對於這一點非常好奇,畢竟西北人都稱這座中原最年輕的山脈為隴山。而朱樉,偏偏要說龍山。
朱樉對於趙敏的無知可以原諒,因為趙敏不是漢人,不是一個喜歡中原曆史文化的蒙古人。
“我稱呼為龍山並沒有錯,因為它在中原傳說中,的確是龍的誕生之地。”
神話,始終擁有讓人一探究竟的魅力所在。即便趙敏這個無神論者,在放下世俗的權利爭鬥後,依然向往。
“大王能給臣妾講一講嗎?”
“當然。”
“始皇帝知道嗎?”
趙敏點頭:“秦王嬴政。”
朱樉點頭:“不錯,中原第一個秦王,始皇帝嬴政。”
“這裏不僅迎接過始皇帝的第一次出巡。同時,它也給你們成吉思汗帶來了最後一個清涼夏日。”
朱樉的說法讓趙敏點頭搖頭。
點頭是他相信始皇帝來過這裏,畢竟這裏離西安很近。
然而搖頭是因為趙敏不信,聽朱樉的意思,似乎成吉思汗埋葬在了這裏!
“趙敏快看,那是長城。”
朱樉突然大聲吆喝起來。
不僅趙敏,在他們周圍的所有人都向朱樉手指的方向看去。
長城!不錯啊!就是長城。有什麽好奇怪嗎?
大家不由轉向朱樉,不明白朱樉為什麽會如此激動。
於是,朱樉見大家看白癡一樣的看自己。立馬給他們普及,這裏就是中原文化的大故裏。
“始皇帝修建的萬裏長城,便是它的腳下綿延萬裏,本王重啟的絲綢之路,便在它的身旁西去遠方。”
朱樉很是激動,有句話怎麽說得。長城萬裏,轉瞬千年!
“伏羲知道嗎?”
趙敏搖頭。
朱樉遺憾無比,趙敏竟然連伏羲都不知道。
“你們知道伏羲嗎?”
朱樉開始大聲詢問。
回答他的數不出意外的震耳欲聾。身為漢人,怎麽能不知道伏羲是誰!
“知道,漢人之祖。”
朱樉滿麵春風的對趙敏得意道:“聽清醒了嗎?我們的祖先。”
趙敏比癟癟嘴,有什麽了不起。
朱樉見她模樣,不由苦笑說道。
“他們的回答並不準確,準確的說法是,伏羲為華夏之祖,是華夏所有民族的先祖。”
“真的!”
趙敏變臉真是快的難以相信。畢竟華夏民族這個概念,被朱樉長期給她灌輸,讓趙敏已經潛移默化中承認自己是華夏人。
“當然是這真的,莫不信你以後可以找老學究詢問,便知道本王所言不假。”
“伏羲就是從這裏開始,統一了華夏各個部落。並根基各個部落的圖騰,創立了各部落共同的圖騰。”
“我知道,我知道,是龍對不對?”
趙敏就像一個歡快的小女孩,十分得意十分自賞。
朱樉點頭:“正是龍。”
然後呢?
然後怎麽樣?是不是伏羲變出了真龍!就是你們所說的畫龍點睛,把龍給變活了。
“正是。”
朱樉繼續點頭。
趙敏學朱樉翻了一個白眼,說道:“你騙人。”
朱樉點頭:“不錯。”
趙敏氣急,將頭一甩一副不理朱樉的模樣。
朱樉哈哈大笑,今日他可是大開眼界。徹底見識了趙敏小女兒的一麵。
“今日,本王就讓你們重溫一次,千年前我中原兒郎與北方戎狄的恩怨情仇。”
千年的仇恨,朱樉並沒有誇張。從周幽王死於戎狄攻破鎬京開始,秦始皇滅義渠複仇之後。草原與中原的梁子便結下。
“大王好像很是崇拜嬴政?”
趙敏聽到朱樉要說千年的恩怨,忍不住回頭看向朱樉一臉期待。並問出了一個,她心中疑惑已久的問題。
“當然,千古一帝誰不仰慕!”
說起秦始皇,朱樉就不得不對趙敏等人說起他的祖先,贏非子。
畢竟沒有始皇帝先祖們打下的基礎,也就沒有嬴政,更沒有一統江山的大秦帝國。
贏非子是秦國的開國之君,他就是在龍山受到周王室的召喚,從而為周王室養馬發跡。
秦國是靠養馬發跡,也靠戰馬贏得了天下。
“好了,好了,不是說千年恩怨嗎?怎麽說起贏皇帝的先祖了,真是牛頭不對馬嘴。”
“好好好。”
朱樉連道三聲好,轉眼便正式化身說書人。
“大家看見前麵沒有?那裏青草翠綠,可是天然牧場?”
自趙敏為西北引進戰馬後,很多官兵對戰馬以及馬料都不在陌生。而隴上之中的天然養馬地,也並沒有全部被重新利用起來。
畢竟朱樉有河西之地可供大量養馬,龍山附近的固原城周邊,那些廣袤的天然牧場,足夠朱樉現在的養馬所需。
見大家點頭,朱樉便繼續。
“就因為這些草場,又因為農耕名族的開疆擴土,被草原人認為會威脅到他們的生存安全的牧場。故而,不是一直處於被動的草原人,便會窺視著中原的一舉一動,準備好擇機南下襲擊中原,並劫掠一番。”
“原來是你們漢人,先挑起的戰爭?”
朱樉搖頭,說道:“話不能這樣說,到底是草原先南下劫掠,還是漢人先開疆擴土,誰也說不清楚。”
朱樉這是比較客觀的在講。史書記載,從周王朝開始,就開始兵伐北方,大量移民遷居邊境進行農耕。戰爭也由此時,正式拉開長達千年的序幕。
“趙敏,你知道為什麽中原的城池都建的又高大嗎?”
趙敏聽後思考半天,卻是看著朱樉一臉傻笑。
應該說不是趙敏不回答,而是她有答案故意不說。
朱樉看著趙敏笑眯眯的模樣,頓時有些明悟,趙敏應該猜出了答案。
畢竟自己現在正在講述草原與中原的矛盾,現在問起城池,肯定與雙方的恩怨有關。
“曆來中原人,保住一個城池就能保住一方平安,保住了國都也就保住了國家。”
龍山了!本王還是第一次來。
穿越在大山之中的朱樉,一臉向往的看著山中美景。
“大王,為什麽你要稱呼龍山,而不是隴山?是因為前些時日出現的黑龍和金龍嗎?”
趙敏對於這一點非常好奇,畢竟西北人都稱這座中原最年輕的山脈為隴山。而朱樉,偏偏要說龍山。
朱樉對於趙敏的無知可以原諒,因為趙敏不是漢人,不是一個喜歡中原曆史文化的蒙古人。
“我稱呼為龍山並沒有錯,因為它在中原傳說中,的確是龍的誕生之地。”
神話,始終擁有讓人一探究竟的魅力所在。即便趙敏這個無神論者,在放下世俗的權利爭鬥後,依然向往。
“大王能給臣妾講一講嗎?”
“當然。”
“始皇帝知道嗎?”
趙敏點頭:“秦王嬴政。”
朱樉點頭:“不錯,中原第一個秦王,始皇帝嬴政。”
“這裏不僅迎接過始皇帝的第一次出巡。同時,它也給你們成吉思汗帶來了最後一個清涼夏日。”
朱樉的說法讓趙敏點頭搖頭。
點頭是他相信始皇帝來過這裏,畢竟這裏離西安很近。
然而搖頭是因為趙敏不信,聽朱樉的意思,似乎成吉思汗埋葬在了這裏!
“趙敏快看,那是長城。”
朱樉突然大聲吆喝起來。
不僅趙敏,在他們周圍的所有人都向朱樉手指的方向看去。
長城!不錯啊!就是長城。有什麽好奇怪嗎?
大家不由轉向朱樉,不明白朱樉為什麽會如此激動。
於是,朱樉見大家看白癡一樣的看自己。立馬給他們普及,這裏就是中原文化的大故裏。
“始皇帝修建的萬裏長城,便是它的腳下綿延萬裏,本王重啟的絲綢之路,便在它的身旁西去遠方。”
朱樉很是激動,有句話怎麽說得。長城萬裏,轉瞬千年!
“伏羲知道嗎?”
趙敏搖頭。
朱樉遺憾無比,趙敏竟然連伏羲都不知道。
“你們知道伏羲嗎?”
朱樉開始大聲詢問。
回答他的數不出意外的震耳欲聾。身為漢人,怎麽能不知道伏羲是誰!
“知道,漢人之祖。”
朱樉滿麵春風的對趙敏得意道:“聽清醒了嗎?我們的祖先。”
趙敏比癟癟嘴,有什麽了不起。
朱樉見她模樣,不由苦笑說道。
“他們的回答並不準確,準確的說法是,伏羲為華夏之祖,是華夏所有民族的先祖。”
“真的!”
趙敏變臉真是快的難以相信。畢竟華夏民族這個概念,被朱樉長期給她灌輸,讓趙敏已經潛移默化中承認自己是華夏人。
“當然是這真的,莫不信你以後可以找老學究詢問,便知道本王所言不假。”
“伏羲就是從這裏開始,統一了華夏各個部落。並根基各個部落的圖騰,創立了各部落共同的圖騰。”
“我知道,我知道,是龍對不對?”
趙敏就像一個歡快的小女孩,十分得意十分自賞。
朱樉點頭:“正是龍。”
然後呢?
然後怎麽樣?是不是伏羲變出了真龍!就是你們所說的畫龍點睛,把龍給變活了。
“正是。”
朱樉繼續點頭。
趙敏學朱樉翻了一個白眼,說道:“你騙人。”
朱樉點頭:“不錯。”
趙敏氣急,將頭一甩一副不理朱樉的模樣。
朱樉哈哈大笑,今日他可是大開眼界。徹底見識了趙敏小女兒的一麵。
“今日,本王就讓你們重溫一次,千年前我中原兒郎與北方戎狄的恩怨情仇。”
千年的仇恨,朱樉並沒有誇張。從周幽王死於戎狄攻破鎬京開始,秦始皇滅義渠複仇之後。草原與中原的梁子便結下。
“大王好像很是崇拜嬴政?”
趙敏聽到朱樉要說千年的恩怨,忍不住回頭看向朱樉一臉期待。並問出了一個,她心中疑惑已久的問題。
“當然,千古一帝誰不仰慕!”
說起秦始皇,朱樉就不得不對趙敏等人說起他的祖先,贏非子。
畢竟沒有始皇帝先祖們打下的基礎,也就沒有嬴政,更沒有一統江山的大秦帝國。
贏非子是秦國的開國之君,他就是在龍山受到周王室的召喚,從而為周王室養馬發跡。
秦國是靠養馬發跡,也靠戰馬贏得了天下。
“好了,好了,不是說千年恩怨嗎?怎麽說起贏皇帝的先祖了,真是牛頭不對馬嘴。”
“好好好。”
朱樉連道三聲好,轉眼便正式化身說書人。
“大家看見前麵沒有?那裏青草翠綠,可是天然牧場?”
自趙敏為西北引進戰馬後,很多官兵對戰馬以及馬料都不在陌生。而隴上之中的天然養馬地,也並沒有全部被重新利用起來。
畢竟朱樉有河西之地可供大量養馬,龍山附近的固原城周邊,那些廣袤的天然牧場,足夠朱樉現在的養馬所需。
見大家點頭,朱樉便繼續。
“就因為這些草場,又因為農耕名族的開疆擴土,被草原人認為會威脅到他們的生存安全的牧場。故而,不是一直處於被動的草原人,便會窺視著中原的一舉一動,準備好擇機南下襲擊中原,並劫掠一番。”
“原來是你們漢人,先挑起的戰爭?”
朱樉搖頭,說道:“話不能這樣說,到底是草原先南下劫掠,還是漢人先開疆擴土,誰也說不清楚。”
朱樉這是比較客觀的在講。史書記載,從周王朝開始,就開始兵伐北方,大量移民遷居邊境進行農耕。戰爭也由此時,正式拉開長達千年的序幕。
“趙敏,你知道為什麽中原的城池都建的又高大嗎?”
趙敏聽後思考半天,卻是看著朱樉一臉傻笑。
應該說不是趙敏不回答,而是她有答案故意不說。
朱樉看著趙敏笑眯眯的模樣,頓時有些明悟,趙敏應該猜出了答案。
畢竟自己現在正在講述草原與中原的矛盾,現在問起城池,肯定與雙方的恩怨有關。
“曆來中原人,保住一個城池就能保住一方平安,保住了國都也就保住了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