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傅紅月聽完前因後果,不免也愣怔了一下:“這……確實是造化弄人。”
“誰說不是呢。”顧清若懊惱地拍了下桌子。若早知道會生出這些變故,她出征前就應該先讓蕭世子去請旨,也省去如今局麵複雜而且越來越有不可挽回的趨勢。
不過顧清若冷靜下來也知道自己想的不可能實現,畢竟姻緣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必不可少。若是蕭世子貿然請旨,縱然天子旨意王府不能違抗,但湘東王和王妃也不會高看寧昭一眼,寧昭嫁入湘東王府一樣不會好過。
歸根結底,寧昭的出身是橫越在他們之間的一道阻礙,除了看開釋懷,別無他法。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焉知寧昭此番所失不是幸事。”傅紅月安慰顧清若道。
她與寧昭不熟,但是時常聽顧清若提起,自然對對方頗有好感。隻是傅紅月性情冷情,不太能感同身受。
“但願。”顧清若扯了個笑容,沉默了片刻,轉頭道:“算了,不提此事。”
話已言畢,顧清若不再多說,畢竟她今日來的目的是為了看傷的。
傅紅月看過顧清若的傷,走到桌前鋪紙寫藥方,一邊道:“上次那些藥都不必再用,我再開一副,回去你讓璧青一日煎一碗,三碗水煎成一碗,喝上七日就好了。”
“你別再開什麽味道奇怪的藥了啊。”顧清若皺了皺眉,想到那個藥的味道嘴裏就開始發苦。
傅紅月默默翻了個白眼:“我說將軍大人,良藥苦口不知道麽?你又不是小孩子了,嫌什麽藥苦啊……”外麵百金千金求她一方,她還不見得搭理呢,這位倒好,身在福中不知福,居然每次都這麽嫌棄她開的藥。
顧清若小聲嘀咕了兩句什麽,立刻眼尖地發現原本停筆的傅紅月又開始往藥方中添字。
“傅紅月,你幹什麽呢!還公報私仇,你怎麽這麽幼稚……”
抗爭失敗的顧清若發現藥方中的每一味藥看起來都很正常,但是一旦煎出來……
為了安慰自己備受折磨的身心,顧清若從傅紅月手中死皮賴臉扒出來幾瓶藥之後,才帶著新鮮出爐的藥方離開傅府。
本來受傷就已經夠悲慘了,她還要跟醫者鬥智鬥勇,容易麽她?
顧清若出門的時候還是天光明朗,從傅府出來已經是暮色四合,華燈初上。
她算了算時辰,回到府裏正好趕得上用晚膳。於是也不再去其他地方,直接打道回府了。
顧清若回到若芳居的時候,發現今日在五味齋訂下的點心已經全部送了回來。
璧青道:“姑娘,五味齋的點心按照您留下的字條送到各院,蘅蕪居那邊也已經按照您的吩咐,將上次禦賜的文房四寶送去了。”
“好。”顧清若點了點頭,問道:“蘅兒什麽反應?”
“少爺不在房中,是小廝們收下的。”璧青回道。
顧清若沒有聽到她預想的答案,也沒有特別失落,玉手點了點薄荷涼果和芸豆卷,道:“這兩樣留下裝盤,剩下的你們拿去分了吧。”
“是。”瑤紅歡喜地點點頭,姑娘都記著她們喜歡吃什麽,買了不少呢。
少不得被璧青偷偷瞪上一眼,就想著吃。
瑤紅趁顧清若不注意朝璧青吐了吐舌頭,轉身便端著東西出去了,沒給璧青反擊的機會。
璧青搖搖頭,不曾多說什麽,隻是專心伺候顧清若。
顧清若用過晚膳,剛用銀簽挑了一個薄荷涼果,還沒等放到嘴裏,就聽璧青進來回話。
“姑娘,老爺那邊派人來了。”
這麽晚了,父親這個時候派人過來做什麽?
“讓他進來。”顧清若淡聲道。
小廝進來行了禮,恭敬道:“二小姐,老爺請您到他的書房一趟。”
“知道了,我馬上就去。”顧清若知道,這是有事情要與她商議,而且應該是很重要的事情。
因為在府中,顧清若便隻帶了璧青一人去前院書房,把瑤紅留了下來。
顧家大致分為前後兩座院落,前院是議事會客之地和書房,後院方才是起居的院落。本來前院的書房隻有老鎮國公和鎮國公設有,因著顧清若也已步入朝堂,時常需要處理些事務,因而前院也設有她的書房,隻是顧清若極少用到而已。
許久不進前院,風景依舊。就連祖父書房前,顧清若對著練習顧家槍的草靶都仍舊立在那裏。
顧清若微微一笑,如今這草靶,應是顧景蘅在用了吧。
穿過一扇月門,便是鎮國公的書房了。
進門之前,顧清若吩咐璧青留在外麵,不必跟她進去。
顧清若恭敬而鄭重地敲了三下門,隻聽裏麵傳來一聲低沉的聲音:“進來。”
她這才推門而入。
一進門,顧清若便驚訝地發現書房裏不僅僅隻有鎮國公一人。
顧清若連忙行禮:“祖父,父親。”
沒想到祖父也在。
更沒想到的是……
“二姐姐。”顧景蘅起身朝顧清若行禮,顧清若回了一禮。
老鎮國公、鎮國公、以及未來的鎮國公世子,來得還真是齊全啊,就是不知所為何事。
顧清若安靜地在一旁落座,身側便是顧景蘅,她的對麵坐著的則是鎮國公,主位自然是老鎮國公。
此時老鎮國公清清嗓子,顧清若立馬挺直腰背坐好,等待老鎮國公開口。
老鎮國公戎馬一生,從來不苟言笑,唯一一點柔情都盡數給了老夫人,對兒子孫兒都是一樣的嚴厲。從小顧清若就沒少挨罰,要說她最怕的人,還是老鎮國公。
老鎮國公肅著臉,道:“叫你們來,是有要事與你們商議。想必你們也都知道了從前與淮陽侯府的婚約一事。”
顧清若一聽是這件事,暗暗鬆了口氣。同時她敏銳地注意到,坐在一旁的顧景蘅呼吸的節奏一瞬間有些微混亂,很明顯老鎮國公的話影響到了顧景蘅的心境。
老鎮國公接著道:“與淮陽侯府的婚約是當年我與老淮陽侯的約定。如今雖舊人已去,可誓約不能不守。”
“今日要說的,便是這履約之事。”
“誰說不是呢。”顧清若懊惱地拍了下桌子。若早知道會生出這些變故,她出征前就應該先讓蕭世子去請旨,也省去如今局麵複雜而且越來越有不可挽回的趨勢。
不過顧清若冷靜下來也知道自己想的不可能實現,畢竟姻緣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必不可少。若是蕭世子貿然請旨,縱然天子旨意王府不能違抗,但湘東王和王妃也不會高看寧昭一眼,寧昭嫁入湘東王府一樣不會好過。
歸根結底,寧昭的出身是橫越在他們之間的一道阻礙,除了看開釋懷,別無他法。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焉知寧昭此番所失不是幸事。”傅紅月安慰顧清若道。
她與寧昭不熟,但是時常聽顧清若提起,自然對對方頗有好感。隻是傅紅月性情冷情,不太能感同身受。
“但願。”顧清若扯了個笑容,沉默了片刻,轉頭道:“算了,不提此事。”
話已言畢,顧清若不再多說,畢竟她今日來的目的是為了看傷的。
傅紅月看過顧清若的傷,走到桌前鋪紙寫藥方,一邊道:“上次那些藥都不必再用,我再開一副,回去你讓璧青一日煎一碗,三碗水煎成一碗,喝上七日就好了。”
“你別再開什麽味道奇怪的藥了啊。”顧清若皺了皺眉,想到那個藥的味道嘴裏就開始發苦。
傅紅月默默翻了個白眼:“我說將軍大人,良藥苦口不知道麽?你又不是小孩子了,嫌什麽藥苦啊……”外麵百金千金求她一方,她還不見得搭理呢,這位倒好,身在福中不知福,居然每次都這麽嫌棄她開的藥。
顧清若小聲嘀咕了兩句什麽,立刻眼尖地發現原本停筆的傅紅月又開始往藥方中添字。
“傅紅月,你幹什麽呢!還公報私仇,你怎麽這麽幼稚……”
抗爭失敗的顧清若發現藥方中的每一味藥看起來都很正常,但是一旦煎出來……
為了安慰自己備受折磨的身心,顧清若從傅紅月手中死皮賴臉扒出來幾瓶藥之後,才帶著新鮮出爐的藥方離開傅府。
本來受傷就已經夠悲慘了,她還要跟醫者鬥智鬥勇,容易麽她?
顧清若出門的時候還是天光明朗,從傅府出來已經是暮色四合,華燈初上。
她算了算時辰,回到府裏正好趕得上用晚膳。於是也不再去其他地方,直接打道回府了。
顧清若回到若芳居的時候,發現今日在五味齋訂下的點心已經全部送了回來。
璧青道:“姑娘,五味齋的點心按照您留下的字條送到各院,蘅蕪居那邊也已經按照您的吩咐,將上次禦賜的文房四寶送去了。”
“好。”顧清若點了點頭,問道:“蘅兒什麽反應?”
“少爺不在房中,是小廝們收下的。”璧青回道。
顧清若沒有聽到她預想的答案,也沒有特別失落,玉手點了點薄荷涼果和芸豆卷,道:“這兩樣留下裝盤,剩下的你們拿去分了吧。”
“是。”瑤紅歡喜地點點頭,姑娘都記著她們喜歡吃什麽,買了不少呢。
少不得被璧青偷偷瞪上一眼,就想著吃。
瑤紅趁顧清若不注意朝璧青吐了吐舌頭,轉身便端著東西出去了,沒給璧青反擊的機會。
璧青搖搖頭,不曾多說什麽,隻是專心伺候顧清若。
顧清若用過晚膳,剛用銀簽挑了一個薄荷涼果,還沒等放到嘴裏,就聽璧青進來回話。
“姑娘,老爺那邊派人來了。”
這麽晚了,父親這個時候派人過來做什麽?
“讓他進來。”顧清若淡聲道。
小廝進來行了禮,恭敬道:“二小姐,老爺請您到他的書房一趟。”
“知道了,我馬上就去。”顧清若知道,這是有事情要與她商議,而且應該是很重要的事情。
因為在府中,顧清若便隻帶了璧青一人去前院書房,把瑤紅留了下來。
顧家大致分為前後兩座院落,前院是議事會客之地和書房,後院方才是起居的院落。本來前院的書房隻有老鎮國公和鎮國公設有,因著顧清若也已步入朝堂,時常需要處理些事務,因而前院也設有她的書房,隻是顧清若極少用到而已。
許久不進前院,風景依舊。就連祖父書房前,顧清若對著練習顧家槍的草靶都仍舊立在那裏。
顧清若微微一笑,如今這草靶,應是顧景蘅在用了吧。
穿過一扇月門,便是鎮國公的書房了。
進門之前,顧清若吩咐璧青留在外麵,不必跟她進去。
顧清若恭敬而鄭重地敲了三下門,隻聽裏麵傳來一聲低沉的聲音:“進來。”
她這才推門而入。
一進門,顧清若便驚訝地發現書房裏不僅僅隻有鎮國公一人。
顧清若連忙行禮:“祖父,父親。”
沒想到祖父也在。
更沒想到的是……
“二姐姐。”顧景蘅起身朝顧清若行禮,顧清若回了一禮。
老鎮國公、鎮國公、以及未來的鎮國公世子,來得還真是齊全啊,就是不知所為何事。
顧清若安靜地在一旁落座,身側便是顧景蘅,她的對麵坐著的則是鎮國公,主位自然是老鎮國公。
此時老鎮國公清清嗓子,顧清若立馬挺直腰背坐好,等待老鎮國公開口。
老鎮國公戎馬一生,從來不苟言笑,唯一一點柔情都盡數給了老夫人,對兒子孫兒都是一樣的嚴厲。從小顧清若就沒少挨罰,要說她最怕的人,還是老鎮國公。
老鎮國公肅著臉,道:“叫你們來,是有要事與你們商議。想必你們也都知道了從前與淮陽侯府的婚約一事。”
顧清若一聽是這件事,暗暗鬆了口氣。同時她敏銳地注意到,坐在一旁的顧景蘅呼吸的節奏一瞬間有些微混亂,很明顯老鎮國公的話影響到了顧景蘅的心境。
老鎮國公接著道:“與淮陽侯府的婚約是當年我與老淮陽侯的約定。如今雖舊人已去,可誓約不能不守。”
“今日要說的,便是這履約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