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長青回來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
王荷想來想去,始終覺得不放心,雖然她手上沒有任何證據,不過她就是覺得羅長青跟之前羅長安上次在京城外的那場意外脫不開關係。
這日她特地等到羅長安回府過後,跟他提起這事。
誰知羅長安卻是毫不在意的擺了擺手,“羅長青這廝心術不正,他早就跟承恩將軍府勾結上了,這事兒我知道。”
“你知道?!”王荷有些不可置信的看著羅長安。“你知道你還任由他住在府裏,讓他給那邊遞消息好暗算你?”想到上次城外她差點眼睜睜的看著羅長安死在自己麵前,她實在是接受不了。
王荷簡直不敢相信,羅長安看著這麽精明,竟然還有這麽蠢的時候。
羅長安拉著她坐到自己身邊,“你現在懷著孩子呢,這風風火火的性子可得改改,”
王荷有點不想理會他,抽出自己的手站起身,冷冷的看著他,她不管羅長安在籌謀什麽宏圖大業,她都支持他,但是她不能忍受他拿自己的性命不當回事兒。
他是她的夫君,是她肚子裏孩子的父親。上次差點失去他的這種感覺,有過一次就夠了,她實在不想再體驗一次了。
羅長安去抓她的手,卻被王荷一把掙脫了,她頭也不回地往外走,羅長安在裏麵聽著,她似乎在跟守在外麵的香兒說話。羅長安仰躺在軟塌上,一時沉默。沒過一會兒,王荷回來了,坐在另一邊,離他遠遠的繡著孩子的肚兜。好像沒看見他似的,臉上的神情淡淡的。
兩人都很久沒有說話,羅長安歎了口氣,他不太能忍受王荷的淡漠。
他走過去,坐在王荷的身邊,王荷卻是看都沒看他一眼,又往旁邊挪了一下。
羅長安苦笑了一聲,王荷耍起小性子來,他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想到這兒他又往前挪了一下,貼近王荷,等王荷反應過來,又要往旁邊挪的時候,他卻是突然一把將她緊緊摟在懷裏。讓她動彈不得。
王荷皺著眉冷冷道,“放開!”
“不放!”。
王荷作勢就要強行掙脫,她還懷著身孕,羅長安眼皮一跳,死死按著她,語氣軟了下來,“你別生氣了,聽我慢慢跟你解釋好不好?”
王荷停了下來,扭頭看了他一眼,眼神依舊冷淡,“那你解釋吧。”
“羅長青跟承恩將軍府那邊勾搭上的事情,我們確實是一早就知道了,不僅知道,他能成功的跟那邊接上頭,還有我跟秦王在暗中助了他一臂之力呢。他手上的那些我們這邊關於承恩將軍的罪證,都是我們故意泄露給他的,羅長青對我們恨之入骨,這外人都是知道的,他投靠承恩將軍府,沒有人會懷疑他的誠意,一開始我們是想著讓羅長青取得承恩將軍的信任,或許能通過他得到當年事情的一些線索,誰知道這小子實在是太不中用了一些。這麽快就跟承恩將軍府鬧掰了。”
王荷皺了皺眉,“你說他跟將軍府鬧掰了?”
“沒錯,我也是晚上得到的情報,今兒羅長青去了承恩將軍府,出來的時候是被趕出來的,模樣極其狼狽,沒想到那老匹夫這麽快就發現了羅長青是個蠢貨,毫無用處。還真是浪費我一番布置。”
王荷:“.........”
話雖這麽說,王荷還是覺得他們這種行為太過冒險了一些,“你有沒有想過,他畢竟在羅府長大,對你們的事情多少都知道一些,他若是真的跟承恩將軍走到了一塊,到時候你們未必招架得住!”
“你放心吧,羅長青不是個安分的,父親早就看出來了,也預料到了這一步,羅長青身邊信得過的人,實則都是他老人家身邊的人,羅長青的一舉一動,都在他的監視下,他若是安安分分的,自然能平安無事,可他若是不安分,那就怪不得我們了,不過我倒是真的希望他能跟承恩將軍府走在一起,最好能取得他們的信任,那我才是巴不得呢。”
羅雲德?王荷擺了擺頭,她越來越看不懂羅雲德這個人了,當初他冒著殺頭的危險保下秦王,為了給護國將軍和許皇後平反,暗中籌謀了二十多年,足見是個有情有義的,可是他利用起來自己的兒子女兒卻又是毫不在意,還在親兒子身邊安插人手,這滿府的少爺小姐,在他眼裏大概除了羅長安,他誰都不在意。這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
“還有一件事,再過十幾天就是顏家郡主和桓王的婚禮了,顏映秋不知怎麽說動桓王的,特地給我遞了一份請柬來。”
王荷懷著身孕,原本這種場合是可以不用去的,前些日子雅安郡主的婚禮,她便沒去,也沒人說什麽,沒曾想顏映秋卻是專門給她遞了請柬,這是一定要她露麵的意思了。
顏映秋這種人,就是典型的被寵壞了的孩子,隻要是她想要的,就要不擇手段得到,隻可惜她在羅長安這兒栽了跟頭,她對王荷也是恨得牙癢癢,之前沒少找王荷麻煩,後來王荷嫁進了羅家,平日不常出門,她找不到下手的機會,便常常派人去天香閣和王記搗亂,總之就是不讓王荷好過,還好黃掌櫃還算有些能力,不然王荷要被煩死了,對於這樣的人,王荷實在喜歡不起來。
顏映秋身份顯赫,她惹不起,平日已經很躲著她了,以往但凡有顏映秋出現的地方,她都盡量不去,沒想到這次她竟然親自送了請柬過來,王荷第一反應就覺得她肯定沒安好心。
羅長安盯著王荷手中的請柬眼神冰冷,有一瞬間王荷似乎從羅長安的眼中看到了殺意,再一看,卻什麽都沒有,心想許是自己看錯了。
羅長安揉了揉額頭,“她既然給你遞了請柬,那便去吧。我多派幾個護衛跟著你,到時候你就跟在母親身邊,不要亂跑。”
王荷點了點頭,“我知道,你放心吧。”她亂跑什麽,她跟顏映秋是死對頭,她沒事在她的地盤上亂跑什麽,活膩歪了嗎?
.........
這一日,是平原侯府嫁女的日子,王荷這日一大早就起床梳妝打扮,等時辰差不多了,才坐上馬車,隨羅夫人一起去桓王府。
桓王府今日很是喜慶,敲鑼打鼓,鞭炮聲聲,桓王是皇後嫡子,顏映秋又是平原侯和長公主唯一的嫡女,身份自然也不一般。這場婚禮幾乎可以用盛大來形容。
王荷跟著羅夫人站在門口,遠遠瞧著抬嫁妝的隊伍,從街頭排到了街尾。
平原侯府家底殷實,又隻有這麽一個女兒,自然是放在心尖尖上疼愛的,從這嫁妝就能看出來了,王荷沒有刻意去數,不過光是目測,就知道定是比她嫁進羅府的時候備的嫁妝多了一大半。早知道當初她的嫁妝就已經算的上豐盛了,京城貴女,很少有人嫁妝能有她那麽多了,這顏家家底是真厚實。
嫁妝一台台的抬進了桓王府,接下來就是送親的隊伍了。
馬車從街頭排到街尾,井然有序,這個季節,也不知道他們是從哪兒搞到的玫瑰花瓣,喜轎兩邊一邊站了一個穿著十分喜慶的小丫頭,提著滿滿一籃子玫瑰花瓣,邊走邊撒花瓣,寒風卷著花香刺得她頭直暈,就連滿城的樹上都係著無數條紅綢帶,放炮仗,大紅燈籠開路,沿途一路吹吹打打,總算是到了桓王府了。
看著一身喜慶打扮的顏映秋從喜轎下來,雖然她頭上蒙著頭巾,王荷就是能感覺到她朝自己這邊得意洋洋的看了一眼,王荷大越有些明白顏映秋今日非要她過來是幹嘛了。心裏隻覺得她有些無聊。
這邊一身喜服裝扮的桓王,正牽著顏映秋,往府裏走。
忽然一陣沉悶的鼓聲響起了。
這鼓聲極為怪異,乍一聽去不顯,卻是震人心魂,就好像是在人心坎裏敲著也似。
“咚、咚、咚、咚、咚……”
“這是?”王荷疑惑地抬起頭。
身旁參加喜宴的人們也是麵麵相覷。
“咚、咚、咚……”
不知道是誰說了一聲。
“這是——登聞鼓響了?”
登聞鼓,又名敢諫之鼓,伸冤之鼓。
臣民若有重大冤情,不服判決,可以擊鼓鳴冤。直接訴冤於皇帝或欽差大臣,官府須聞聲錄狀上奏。
登聞鼓王荷在前世也聽說過,這東西始於西晉,盛於唐,其後各朝各代皆設登聞鼓。
到了宋朝年間,甚至設下登聞鼓院,受理吏民申訴之狀。及至明朝,明太祖親設登聞鼓,並派有專人管理,一但有冤民申訴,皇帝親自受理,官員如有從中阻攔者,一律重判。
每朝每代的皇帝設登聞鼓,初衷都是好的,可最終都會流於形式。
這其中原因太多,宋朝年間甚至發生過老百姓丟了豬,敲響登聞鼓,讓皇帝幫其找豬的。可見一斑!
到了清朝,規定“必關軍國大務,大貪大惡,奇冤異慘”(普通百姓隻有仰望這些規則了),否則不得擊鼓,違者重罪。登聞鼓在清代是名存實亡的。
王荷聽著身邊各位夫人小姐的小聲議論,才知道,大越也是有登聞鼓的,隻是那登聞鼓雖然設於午門外,卻並無專人管理,隻是守著午門的禁衛軍會定時派人打掃。
每天從午門進進出出的官員數不勝數,這登聞鼓不過就是個擺設。
可今日這擺設,卻被人敲響了。
這是誰?
所有人心裏都下意識浮起這句話。
“知道麽知道麽,外頭出了大事!”身邊忽地傳來一陣竊竊私語,
“什麽大事?”
“皇城外麵,有人自稱是前護國將軍的副將,正在敲登聞鼓,要給護國將軍和先皇後鳴冤呢。”
“護國將軍?!先皇後?!”
誰都知道當今聖上與先皇後親梅竹馬,少年夫妻,一路互相扶持,感情極深。
後來護國將軍謀反被滿門抄斬,許皇後在驪山別宮自焚身亡,年幼的五皇子不知所蹤,聖上悲憤欲絕,罷朝一月有餘,文德十年,有一位進士,因為在酒樓喝多了,跟朋友提起護國將軍之事,第二日就被革除了功名,並且永不錄用,後來滿朝文武官員,沒有一人膽敢再提護國將軍和許皇後。
今日竟然有人膽敢敲登聞鼓為護國將軍鳴冤。
“那你可知他們狀告何人?”
“我知道,他狀告當朝肅親王,以及承恩將軍以及陳閣老,還有當朝皇後高氏。說是當年肅親王與承恩將軍因不滿護國將軍府權勢獨大,串聯陳閣老自導自演了一出謀反大戲,誘許將軍上當。”
“不是吧?!”
事隔多年,如今竟然有人再度提起此事,‘狀告當朝肅親王’?難不成這肅親王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
“真的假的?當朝親王竟也敢告,難不成連性命也不要了?”
“真也好假也好,聽說那人跪在午門外,把頭都磕破了,要請陛下為冤死者申冤,將作惡者繩之於法!”
“肅親王可是先帝之子,當今聖上的親兄弟,是隨隨便便兩個不知打哪來的刁民能告的麽?”
“你管他能不能告,反正這登聞鼓都敲了,眾目睽睽之下,怎麽也得給人一個交待才是。”
下麵一片嘩然,便是王荷也震驚不已。
她震驚的自然不是這件事,這背後的真相她早就知道了,她震驚的是,顧玉珩他們竟然挑了今天這個日子起事,也算是很壞心眼了,今日可是桓王的大婚之日,不管結果如何,都夠桓王和高皇後氣惱了。更秒的是,桓王娶王妃,幾乎朝廷上說得上話的官員都到場了,這消息根本連捂都捂不住,迅速傳遍朝野。
終於,議論聲越來越響亮,就連喜堂中的一對新人拜堂,大家都沒了興趣,眼看著剛才還一臉笑眯眯的桓王臉色越來越陰沉,到了最後可謂是烏雲密布。
最後匆匆拜完堂,竟然連送新娘子入洞房都沒有來得及,隨意交待了一聲,就轉身出門了。
王荷幾乎可以想象到此時顏映秋頭巾下麵哪一張扭曲的臉,她心裏竟然有了一絲絲快意。
同時還對顏映秋生出幾分同情來。今日這場婚禮如此盛大,卻在最後這關頭,發生了這事,婚禮還沒完,新郎官就走了,把她一個人丟在這裏。說不尷尬那是不可能的。
王荷想來想去,始終覺得不放心,雖然她手上沒有任何證據,不過她就是覺得羅長青跟之前羅長安上次在京城外的那場意外脫不開關係。
這日她特地等到羅長安回府過後,跟他提起這事。
誰知羅長安卻是毫不在意的擺了擺手,“羅長青這廝心術不正,他早就跟承恩將軍府勾結上了,這事兒我知道。”
“你知道?!”王荷有些不可置信的看著羅長安。“你知道你還任由他住在府裏,讓他給那邊遞消息好暗算你?”想到上次城外她差點眼睜睜的看著羅長安死在自己麵前,她實在是接受不了。
王荷簡直不敢相信,羅長安看著這麽精明,竟然還有這麽蠢的時候。
羅長安拉著她坐到自己身邊,“你現在懷著孩子呢,這風風火火的性子可得改改,”
王荷有點不想理會他,抽出自己的手站起身,冷冷的看著他,她不管羅長安在籌謀什麽宏圖大業,她都支持他,但是她不能忍受他拿自己的性命不當回事兒。
他是她的夫君,是她肚子裏孩子的父親。上次差點失去他的這種感覺,有過一次就夠了,她實在不想再體驗一次了。
羅長安去抓她的手,卻被王荷一把掙脫了,她頭也不回地往外走,羅長安在裏麵聽著,她似乎在跟守在外麵的香兒說話。羅長安仰躺在軟塌上,一時沉默。沒過一會兒,王荷回來了,坐在另一邊,離他遠遠的繡著孩子的肚兜。好像沒看見他似的,臉上的神情淡淡的。
兩人都很久沒有說話,羅長安歎了口氣,他不太能忍受王荷的淡漠。
他走過去,坐在王荷的身邊,王荷卻是看都沒看他一眼,又往旁邊挪了一下。
羅長安苦笑了一聲,王荷耍起小性子來,他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想到這兒他又往前挪了一下,貼近王荷,等王荷反應過來,又要往旁邊挪的時候,他卻是突然一把將她緊緊摟在懷裏。讓她動彈不得。
王荷皺著眉冷冷道,“放開!”
“不放!”。
王荷作勢就要強行掙脫,她還懷著身孕,羅長安眼皮一跳,死死按著她,語氣軟了下來,“你別生氣了,聽我慢慢跟你解釋好不好?”
王荷停了下來,扭頭看了他一眼,眼神依舊冷淡,“那你解釋吧。”
“羅長青跟承恩將軍府那邊勾搭上的事情,我們確實是一早就知道了,不僅知道,他能成功的跟那邊接上頭,還有我跟秦王在暗中助了他一臂之力呢。他手上的那些我們這邊關於承恩將軍的罪證,都是我們故意泄露給他的,羅長青對我們恨之入骨,這外人都是知道的,他投靠承恩將軍府,沒有人會懷疑他的誠意,一開始我們是想著讓羅長青取得承恩將軍的信任,或許能通過他得到當年事情的一些線索,誰知道這小子實在是太不中用了一些。這麽快就跟承恩將軍府鬧掰了。”
王荷皺了皺眉,“你說他跟將軍府鬧掰了?”
“沒錯,我也是晚上得到的情報,今兒羅長青去了承恩將軍府,出來的時候是被趕出來的,模樣極其狼狽,沒想到那老匹夫這麽快就發現了羅長青是個蠢貨,毫無用處。還真是浪費我一番布置。”
王荷:“.........”
話雖這麽說,王荷還是覺得他們這種行為太過冒險了一些,“你有沒有想過,他畢竟在羅府長大,對你們的事情多少都知道一些,他若是真的跟承恩將軍走到了一塊,到時候你們未必招架得住!”
“你放心吧,羅長青不是個安分的,父親早就看出來了,也預料到了這一步,羅長青身邊信得過的人,實則都是他老人家身邊的人,羅長青的一舉一動,都在他的監視下,他若是安安分分的,自然能平安無事,可他若是不安分,那就怪不得我們了,不過我倒是真的希望他能跟承恩將軍府走在一起,最好能取得他們的信任,那我才是巴不得呢。”
羅雲德?王荷擺了擺頭,她越來越看不懂羅雲德這個人了,當初他冒著殺頭的危險保下秦王,為了給護國將軍和許皇後平反,暗中籌謀了二十多年,足見是個有情有義的,可是他利用起來自己的兒子女兒卻又是毫不在意,還在親兒子身邊安插人手,這滿府的少爺小姐,在他眼裏大概除了羅長安,他誰都不在意。這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
“還有一件事,再過十幾天就是顏家郡主和桓王的婚禮了,顏映秋不知怎麽說動桓王的,特地給我遞了一份請柬來。”
王荷懷著身孕,原本這種場合是可以不用去的,前些日子雅安郡主的婚禮,她便沒去,也沒人說什麽,沒曾想顏映秋卻是專門給她遞了請柬,這是一定要她露麵的意思了。
顏映秋這種人,就是典型的被寵壞了的孩子,隻要是她想要的,就要不擇手段得到,隻可惜她在羅長安這兒栽了跟頭,她對王荷也是恨得牙癢癢,之前沒少找王荷麻煩,後來王荷嫁進了羅家,平日不常出門,她找不到下手的機會,便常常派人去天香閣和王記搗亂,總之就是不讓王荷好過,還好黃掌櫃還算有些能力,不然王荷要被煩死了,對於這樣的人,王荷實在喜歡不起來。
顏映秋身份顯赫,她惹不起,平日已經很躲著她了,以往但凡有顏映秋出現的地方,她都盡量不去,沒想到這次她竟然親自送了請柬過來,王荷第一反應就覺得她肯定沒安好心。
羅長安盯著王荷手中的請柬眼神冰冷,有一瞬間王荷似乎從羅長安的眼中看到了殺意,再一看,卻什麽都沒有,心想許是自己看錯了。
羅長安揉了揉額頭,“她既然給你遞了請柬,那便去吧。我多派幾個護衛跟著你,到時候你就跟在母親身邊,不要亂跑。”
王荷點了點頭,“我知道,你放心吧。”她亂跑什麽,她跟顏映秋是死對頭,她沒事在她的地盤上亂跑什麽,活膩歪了嗎?
.........
這一日,是平原侯府嫁女的日子,王荷這日一大早就起床梳妝打扮,等時辰差不多了,才坐上馬車,隨羅夫人一起去桓王府。
桓王府今日很是喜慶,敲鑼打鼓,鞭炮聲聲,桓王是皇後嫡子,顏映秋又是平原侯和長公主唯一的嫡女,身份自然也不一般。這場婚禮幾乎可以用盛大來形容。
王荷跟著羅夫人站在門口,遠遠瞧著抬嫁妝的隊伍,從街頭排到了街尾。
平原侯府家底殷實,又隻有這麽一個女兒,自然是放在心尖尖上疼愛的,從這嫁妝就能看出來了,王荷沒有刻意去數,不過光是目測,就知道定是比她嫁進羅府的時候備的嫁妝多了一大半。早知道當初她的嫁妝就已經算的上豐盛了,京城貴女,很少有人嫁妝能有她那麽多了,這顏家家底是真厚實。
嫁妝一台台的抬進了桓王府,接下來就是送親的隊伍了。
馬車從街頭排到街尾,井然有序,這個季節,也不知道他們是從哪兒搞到的玫瑰花瓣,喜轎兩邊一邊站了一個穿著十分喜慶的小丫頭,提著滿滿一籃子玫瑰花瓣,邊走邊撒花瓣,寒風卷著花香刺得她頭直暈,就連滿城的樹上都係著無數條紅綢帶,放炮仗,大紅燈籠開路,沿途一路吹吹打打,總算是到了桓王府了。
看著一身喜慶打扮的顏映秋從喜轎下來,雖然她頭上蒙著頭巾,王荷就是能感覺到她朝自己這邊得意洋洋的看了一眼,王荷大越有些明白顏映秋今日非要她過來是幹嘛了。心裏隻覺得她有些無聊。
這邊一身喜服裝扮的桓王,正牽著顏映秋,往府裏走。
忽然一陣沉悶的鼓聲響起了。
這鼓聲極為怪異,乍一聽去不顯,卻是震人心魂,就好像是在人心坎裏敲著也似。
“咚、咚、咚、咚、咚……”
“這是?”王荷疑惑地抬起頭。
身旁參加喜宴的人們也是麵麵相覷。
“咚、咚、咚……”
不知道是誰說了一聲。
“這是——登聞鼓響了?”
登聞鼓,又名敢諫之鼓,伸冤之鼓。
臣民若有重大冤情,不服判決,可以擊鼓鳴冤。直接訴冤於皇帝或欽差大臣,官府須聞聲錄狀上奏。
登聞鼓王荷在前世也聽說過,這東西始於西晉,盛於唐,其後各朝各代皆設登聞鼓。
到了宋朝年間,甚至設下登聞鼓院,受理吏民申訴之狀。及至明朝,明太祖親設登聞鼓,並派有專人管理,一但有冤民申訴,皇帝親自受理,官員如有從中阻攔者,一律重判。
每朝每代的皇帝設登聞鼓,初衷都是好的,可最終都會流於形式。
這其中原因太多,宋朝年間甚至發生過老百姓丟了豬,敲響登聞鼓,讓皇帝幫其找豬的。可見一斑!
到了清朝,規定“必關軍國大務,大貪大惡,奇冤異慘”(普通百姓隻有仰望這些規則了),否則不得擊鼓,違者重罪。登聞鼓在清代是名存實亡的。
王荷聽著身邊各位夫人小姐的小聲議論,才知道,大越也是有登聞鼓的,隻是那登聞鼓雖然設於午門外,卻並無專人管理,隻是守著午門的禁衛軍會定時派人打掃。
每天從午門進進出出的官員數不勝數,這登聞鼓不過就是個擺設。
可今日這擺設,卻被人敲響了。
這是誰?
所有人心裏都下意識浮起這句話。
“知道麽知道麽,外頭出了大事!”身邊忽地傳來一陣竊竊私語,
“什麽大事?”
“皇城外麵,有人自稱是前護國將軍的副將,正在敲登聞鼓,要給護國將軍和先皇後鳴冤呢。”
“護國將軍?!先皇後?!”
誰都知道當今聖上與先皇後親梅竹馬,少年夫妻,一路互相扶持,感情極深。
後來護國將軍謀反被滿門抄斬,許皇後在驪山別宮自焚身亡,年幼的五皇子不知所蹤,聖上悲憤欲絕,罷朝一月有餘,文德十年,有一位進士,因為在酒樓喝多了,跟朋友提起護國將軍之事,第二日就被革除了功名,並且永不錄用,後來滿朝文武官員,沒有一人膽敢再提護國將軍和許皇後。
今日竟然有人膽敢敲登聞鼓為護國將軍鳴冤。
“那你可知他們狀告何人?”
“我知道,他狀告當朝肅親王,以及承恩將軍以及陳閣老,還有當朝皇後高氏。說是當年肅親王與承恩將軍因不滿護國將軍府權勢獨大,串聯陳閣老自導自演了一出謀反大戲,誘許將軍上當。”
“不是吧?!”
事隔多年,如今竟然有人再度提起此事,‘狀告當朝肅親王’?難不成這肅親王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
“真的假的?當朝親王竟也敢告,難不成連性命也不要了?”
“真也好假也好,聽說那人跪在午門外,把頭都磕破了,要請陛下為冤死者申冤,將作惡者繩之於法!”
“肅親王可是先帝之子,當今聖上的親兄弟,是隨隨便便兩個不知打哪來的刁民能告的麽?”
“你管他能不能告,反正這登聞鼓都敲了,眾目睽睽之下,怎麽也得給人一個交待才是。”
下麵一片嘩然,便是王荷也震驚不已。
她震驚的自然不是這件事,這背後的真相她早就知道了,她震驚的是,顧玉珩他們竟然挑了今天這個日子起事,也算是很壞心眼了,今日可是桓王的大婚之日,不管結果如何,都夠桓王和高皇後氣惱了。更秒的是,桓王娶王妃,幾乎朝廷上說得上話的官員都到場了,這消息根本連捂都捂不住,迅速傳遍朝野。
終於,議論聲越來越響亮,就連喜堂中的一對新人拜堂,大家都沒了興趣,眼看著剛才還一臉笑眯眯的桓王臉色越來越陰沉,到了最後可謂是烏雲密布。
最後匆匆拜完堂,竟然連送新娘子入洞房都沒有來得及,隨意交待了一聲,就轉身出門了。
王荷幾乎可以想象到此時顏映秋頭巾下麵哪一張扭曲的臉,她心裏竟然有了一絲絲快意。
同時還對顏映秋生出幾分同情來。今日這場婚禮如此盛大,卻在最後這關頭,發生了這事,婚禮還沒完,新郎官就走了,把她一個人丟在這裏。說不尷尬那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