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迪今早入宮前,手中拿著昨夜趙禎發去中書門下的一紙白麻1,心中頗有微詞。按說內降詔令中人事變動本就為趙禎職權,提前知會他一聲也算客氣,可他實在不願瞧見憎惡之人除拜宰相職位。李迪從府中出來,已打定主意,欲學十年前監察禦史鞠詠“為阻章獻冊封顥蓁姐夫錢惟演為宰相,而‘取白麻廷毀之’”,當堂喝止趙禎。
豈料前腳才邁,身後便響起李之東的聲音,湊近勸說:“昨夜爹爹提及此事時麵色慍怒,兒子猜度著,爹爹可是要去駁了官家的麵子?切聽兒子說一句,須知月初時候,官家已為爹爹與張大人,皆對太後娘娘參政之事緘口默認而氣惱。昨日張大人無故罷朝雖該責難,卻不至這般重,分明是以為張大人與楊大人有結黨之嫌。此時若爹爹又為任用之事相左,豈非增了由頭給官家?”
李迪歎道:“老夫怎不懂得這道理,隻是若要老夫與他在朝上呈分庭抗禮之勢,隻怕日後就非給官家一個由頭,罷官隻是遲早為之罷了。倒不如趁著他仍有罪責在身,斷了後患。”
“爹爹!”李之東正色沉聲,“今日官家要張大人下去他替上來,為的正是他敢言爹爹所不敢言,能替官家在殿上嗬斥那些恐被太後娘娘籠絡的朝臣。若是爹爹今兒個敢駁了這內降詔令,必令官家念起當日爹爹如何在宋大人麵前啞口。莫說爹爹如今的心思是全為了自己仕途坦蕩,便是真的替國死諫,看在官家眼裏也覺得是做戲。”
李迪望向之東,緊眼搖首道:“老夫實無他法。”
“爹爹實在無需做他想,朝野不知你與他之間齟齬?且順了官家心思,尚能落個任人不以喜憎拒之的名聲,日後再尋其差池也名正言順。否則被官家歸去太後娘娘一夥,可就算剖腹藏珠了。”
李迪無法,收心斂氣,就這般站到了前殿,替趙禎宣讀內降白麻
“勅門下:朕聞君臣之固,義同金石;將相仕職,任用安危。朕自纂統,一十二載,觀今天下,海內寧謐。然致之泰難,淪之否易,泰之思乎,無非安樂,安樂之險,潛於隱微。君臣之間,禁中朝外,兢兢業業,不敢暇豫。朕上而為君,宮有嬙嬪,子有萬民,少聲樂之玩,畋遊之樂,神仙之惑,幹戈之喜。奈何秋有蝻蝗,冬有旱糧;朝有奸邪不懲,反白做黑;堂有似是之言,而非之舉;陳者異端離間,疑者往來頻頻。任夫難任,安夫難安。故昔日賢皇,莫不急求於賢,渴於聞諫,得善而懼不能行,棄惡惟恐未能去。有者,奸宄枉絕,兵革杜起,時祥歲和,德日以新;無者,內修咎悔,法濫焚章,邦家難寧,民竄窮荒。如何舉國不疑,心逸懷想。
資政殿學士吏部侍郎檢校太傅王曙,右諫議大夫禦史中丞權三司使蔡齊,翰林侍讀學士宋綬上前。”
三人聞聲而至殿中,李迪繼續道:
“任王曙為樞密使,蔡齊為樞密副使,宋綬為參知政事。”
三人趕忙叩拜謝恩。
正欲聽他往下讀,卻聽李迪言語中稍有卡頓,沉聲宣讀:
“右諫議大夫集賢殿大學士武勝節度使呂夷簡上前!”
言畢,殿中人皆麵麵相覷,全不知呂夷簡何時回的京師,徑自以為聽錯了,齊齊側首向殿門打望。果然,伴著曉日初生,呂夷簡跨步而至。蔡齊問王曙:“呂大人不是上個月才罷去了武勝,怎麽這就回朝複職了?”
宋綬在旁虛聲道:“二位大人心中怎會不知?”
言語間,待呂夷簡站定,隻聽李迪宣:“任呂夷簡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他讀罷,好似心中被巨石所壓,毫不能喘息。
呂夷簡掩住心中笑意,拜叩謝恩。
“王曙,蔡齊,宋綬...呂夷簡,仕內無煽動滛刑,無暴添橫斂,不聞一夫有怨歎之聲,實乃明考謹辯之故。望能進賢去佞,協舉國之公,興利除害,和百姓之欲,遏小人雜君臣之間,布告中外,令悉朕懷。”
四人再次拜叩起身,李迪收好詔令,單單衝呂夷簡悄摸道:“呂大人真是好能耐,這去了可有兩個月?這般快就能回朝頂替張大人的位置。”
呂夷簡笑言:“九月初二至今,離京五十七天。”
趙禎無意允這幾人在殿上家常,鐵青著臉於階上問:“你四人可知為何受封?”
呂夷簡道:“誠如陛下詔令所言,臣等必當盡心盡力,遏除朋黨奸佞。”
趙禎聞言不說對錯,等那三人作答。誰知他們似講好了般,俱不回話,趙禎眼光打下去,逐個掃過,停在宋綬身上,冷冷問:“昨日朕欲封你為端明殿學士,你拒了,如何今日封參知政事便叩謝隨人,全無推脫之意?”
宋綬躬身道:“臣不怕被冠以狂妄得罪李大人,今日受得政事堂(中書門下辦公處)副相之職,他日檢視相國三公政令,也必當以命督糾,同有結黨舞弊之嫌,絕不輕易放過。”
李迪,呂夷簡,王曙都暗暗瞧他,心中暗諷:“張士遜阻你入朝,隻在翰林院侍讀倒是很對。”
趙禎麵色稍緩,沉聲道:“呂大人說朋黨奸佞,你說結黨舞弊,再問下去,怕那兩個也是營私之語罷了。朕倒是好奇,怎樣便算朋黨?”
四人各自打量,準備說辭。忽聽趙禎喝道:“莫要以為朕不曉得,你們中有人借朋黨之語譙損忠臣,以結黨之實擾亂朝綱!”
朝中人忙呼喊:“陛下,臣等有罪!”
趙禎冷笑:“朕說你們中有人,也並非專指你幾個,何必各自急著撇清。朕也不清楚,問不清,查更不清。或那罷去的張士遜有,或左遷的楊崇勳有,朝堂上的,不知李迪有沒有,殿外的,不知宋癢有沒有。”
李迪忽想起曉間臨出門李之東的勸誡,忙說:“陛下,臣絕無異黨之心!”
趙禎哼一聲,指著他說:“瞧瞧,又又多了個異黨出來。”說得殿上眾人噤若寒蟬,誰都不敢再講更多。
1宋代詔令分內製,外製。內製為皇帝少有的直接頒布詔令的權力,即冊封皇太子,後妃,親王,宰相,執政,節度使等。因這種內製詔令都寫在白麻紙上(外製一般用黃麻紙便可),又稱內降白麻。
豈料前腳才邁,身後便響起李之東的聲音,湊近勸說:“昨夜爹爹提及此事時麵色慍怒,兒子猜度著,爹爹可是要去駁了官家的麵子?切聽兒子說一句,須知月初時候,官家已為爹爹與張大人,皆對太後娘娘參政之事緘口默認而氣惱。昨日張大人無故罷朝雖該責難,卻不至這般重,分明是以為張大人與楊大人有結黨之嫌。此時若爹爹又為任用之事相左,豈非增了由頭給官家?”
李迪歎道:“老夫怎不懂得這道理,隻是若要老夫與他在朝上呈分庭抗禮之勢,隻怕日後就非給官家一個由頭,罷官隻是遲早為之罷了。倒不如趁著他仍有罪責在身,斷了後患。”
“爹爹!”李之東正色沉聲,“今日官家要張大人下去他替上來,為的正是他敢言爹爹所不敢言,能替官家在殿上嗬斥那些恐被太後娘娘籠絡的朝臣。若是爹爹今兒個敢駁了這內降詔令,必令官家念起當日爹爹如何在宋大人麵前啞口。莫說爹爹如今的心思是全為了自己仕途坦蕩,便是真的替國死諫,看在官家眼裏也覺得是做戲。”
李迪望向之東,緊眼搖首道:“老夫實無他法。”
“爹爹實在無需做他想,朝野不知你與他之間齟齬?且順了官家心思,尚能落個任人不以喜憎拒之的名聲,日後再尋其差池也名正言順。否則被官家歸去太後娘娘一夥,可就算剖腹藏珠了。”
李迪無法,收心斂氣,就這般站到了前殿,替趙禎宣讀內降白麻
“勅門下:朕聞君臣之固,義同金石;將相仕職,任用安危。朕自纂統,一十二載,觀今天下,海內寧謐。然致之泰難,淪之否易,泰之思乎,無非安樂,安樂之險,潛於隱微。君臣之間,禁中朝外,兢兢業業,不敢暇豫。朕上而為君,宮有嬙嬪,子有萬民,少聲樂之玩,畋遊之樂,神仙之惑,幹戈之喜。奈何秋有蝻蝗,冬有旱糧;朝有奸邪不懲,反白做黑;堂有似是之言,而非之舉;陳者異端離間,疑者往來頻頻。任夫難任,安夫難安。故昔日賢皇,莫不急求於賢,渴於聞諫,得善而懼不能行,棄惡惟恐未能去。有者,奸宄枉絕,兵革杜起,時祥歲和,德日以新;無者,內修咎悔,法濫焚章,邦家難寧,民竄窮荒。如何舉國不疑,心逸懷想。
資政殿學士吏部侍郎檢校太傅王曙,右諫議大夫禦史中丞權三司使蔡齊,翰林侍讀學士宋綬上前。”
三人聞聲而至殿中,李迪繼續道:
“任王曙為樞密使,蔡齊為樞密副使,宋綬為參知政事。”
三人趕忙叩拜謝恩。
正欲聽他往下讀,卻聽李迪言語中稍有卡頓,沉聲宣讀:
“右諫議大夫集賢殿大學士武勝節度使呂夷簡上前!”
言畢,殿中人皆麵麵相覷,全不知呂夷簡何時回的京師,徑自以為聽錯了,齊齊側首向殿門打望。果然,伴著曉日初生,呂夷簡跨步而至。蔡齊問王曙:“呂大人不是上個月才罷去了武勝,怎麽這就回朝複職了?”
宋綬在旁虛聲道:“二位大人心中怎會不知?”
言語間,待呂夷簡站定,隻聽李迪宣:“任呂夷簡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他讀罷,好似心中被巨石所壓,毫不能喘息。
呂夷簡掩住心中笑意,拜叩謝恩。
“王曙,蔡齊,宋綬...呂夷簡,仕內無煽動滛刑,無暴添橫斂,不聞一夫有怨歎之聲,實乃明考謹辯之故。望能進賢去佞,協舉國之公,興利除害,和百姓之欲,遏小人雜君臣之間,布告中外,令悉朕懷。”
四人再次拜叩起身,李迪收好詔令,單單衝呂夷簡悄摸道:“呂大人真是好能耐,這去了可有兩個月?這般快就能回朝頂替張大人的位置。”
呂夷簡笑言:“九月初二至今,離京五十七天。”
趙禎無意允這幾人在殿上家常,鐵青著臉於階上問:“你四人可知為何受封?”
呂夷簡道:“誠如陛下詔令所言,臣等必當盡心盡力,遏除朋黨奸佞。”
趙禎聞言不說對錯,等那三人作答。誰知他們似講好了般,俱不回話,趙禎眼光打下去,逐個掃過,停在宋綬身上,冷冷問:“昨日朕欲封你為端明殿學士,你拒了,如何今日封參知政事便叩謝隨人,全無推脫之意?”
宋綬躬身道:“臣不怕被冠以狂妄得罪李大人,今日受得政事堂(中書門下辦公處)副相之職,他日檢視相國三公政令,也必當以命督糾,同有結黨舞弊之嫌,絕不輕易放過。”
李迪,呂夷簡,王曙都暗暗瞧他,心中暗諷:“張士遜阻你入朝,隻在翰林院侍讀倒是很對。”
趙禎麵色稍緩,沉聲道:“呂大人說朋黨奸佞,你說結黨舞弊,再問下去,怕那兩個也是營私之語罷了。朕倒是好奇,怎樣便算朋黨?”
四人各自打量,準備說辭。忽聽趙禎喝道:“莫要以為朕不曉得,你們中有人借朋黨之語譙損忠臣,以結黨之實擾亂朝綱!”
朝中人忙呼喊:“陛下,臣等有罪!”
趙禎冷笑:“朕說你們中有人,也並非專指你幾個,何必各自急著撇清。朕也不清楚,問不清,查更不清。或那罷去的張士遜有,或左遷的楊崇勳有,朝堂上的,不知李迪有沒有,殿外的,不知宋癢有沒有。”
李迪忽想起曉間臨出門李之東的勸誡,忙說:“陛下,臣絕無異黨之心!”
趙禎哼一聲,指著他說:“瞧瞧,又又多了個異黨出來。”說得殿上眾人噤若寒蟬,誰都不敢再講更多。
1宋代詔令分內製,外製。內製為皇帝少有的直接頒布詔令的權力,即冊封皇太子,後妃,親王,宰相,執政,節度使等。因這種內製詔令都寫在白麻紙上(外製一般用黃麻紙便可),又稱內降白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