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太後有些錯愕,蹙眉疑道:“小時候的模樣早就忘了,如今隻見過畫像,可是有什麽不妥?”
趙昶凝笑說:“倘還收著那畫像,取來讓我瞅瞅。”
楊太後忙吩咐祖筠去取,沒多久,祖筠拿過來在三人麵前展開。辛夷打眼望去,對畫上人兒說不上喜歡還是不喜歡。粗看之下,是個清麗端莊,單論樣貌應該不輸楊婠的女子。可那雙隱隱含笑的瑞鳳眼畫的著實傳神,橫波而不亂,流睇卻自持,很是叫人想親近。然而真要靠到辛夷這般近的距離,反而又覺得它們在拒人千裏了。
無論如何,那日在太清樓,她也聽見趙禎是如何誇讚曹衛姝的字,想來是十分的投他所好。加上那個所謂真定曹家的扶襯,若得禮聘入宮,應當是要封嬪論妃無誤。
“錯了,錯了!”趙昶凝看罷竟樂起來,“前陣子府上宴客時我見過,哪有這麽可人,能有六七分相似就極好了。”
楊太後卻不以為意:“那曹家是有意結皇親的,畫工收人錢財必然要誇飾一番,不足為奇。”但仍舊沒忍住問了一句:“你以為哪裏像哪裏不像?”
“這雙眸子畫的精到,她神采是好的。可虧在她年紀雖小,看著則要比畫工圖形後年紀大許多,未知是否讀書讀多了,過分沉穩了些....”冬日的清冷光輝透過明瓦打在趙昶凝的臉上,她的笑意褪去,認真的說,“你若私下裏允了曹家把女兒接到宮裏,隻怕她討不到官家的歡心,反到耽擱了人家。”
楊太後會意,頷首道:“我自然也不願徒勞一番。”接著她話鋒一轉,又帶到那日宴飲上:“但她光是一幅字就把官家的神魄都勾去了,這等才情或是....”
楊太後雙眸沉靜,話不再往下說,但趙昶凝仍能瞧出她隱藏著算計。她與楊太後結交多年,時常在以為相熟的一刻,卻又變得陌生起來。她縱是心寬之人,也總在猜度這位老姐姐是否背著自己籌謀什麽。
“有如此珠玉,在座誰會不生自危之感呢?”楊太後已經從自己的心思中鑽出來,繼續敘述著那日她的籌劃,“之後辛夷上去唱幾句,我更是在提醒著她們,待她們芳華隱去,這兒還有年輕的預備補上呢,她們怎麽不煩心。”
趙昶凝卻有些焦慮,還有些埋怨:“你太急躁,實該先教辛夷啞忍以行,倘若那些娘子真懂了這層,我怕她往後的日子該不好過,何苦引火上她的身?”
“因為她們無暇顧及這些。”楊太後淡淡道,“緊著我便說要選良家女禮聘入宮,這些小女兒的臉色,可真真好看。最後我向官家講她們的好話,要從她們當中擇人封賞...”她從楪子裏取出那串禦逃桃,遞到趙昶凝麵前:“你估摸,這下裏頭會有幾個願意被老身串到一處的呢?好歹與老身在一起,這妮子...”楊太後指著辛夷道:“日後該不會成為她們的對頭。”
趙昶凝接過這串李子,憂心忡忡的說:“我不如你思慮周全,隻盼事事能如你所願吧。”她對她既有不滿,還有些悲憫。
章獻不斷更換著她身邊的女史,她身邊徘徊著的人,她永遠都沒法熟識。章獻當時抱著的心思,便是叫她在諾大的皇城中生活三十年間,根本無法有知心人可以說句心裏話吧?對待平素與自己最親近的姐妹,何須狠毒到這等地步。
真能事事如己所願嗎?楊太後卻在想著這句話。
許是因為心中惦記的枝節太多,她近來總有些焦躁,她心心念念陳琳在審刑院的安危,致使夜裏也常常闔不上眼。已經二十天了,趙禎絕口不提對他的處置,顯是因趙禎明白陳琳是她緊要之人,便欲以此相牽製。
她實在應該安心的,可她做不到。如今朝中有人在等著看,看她的根係到底伸到何處,才能決定要不要也沾一點庇蔭。
將自己關在坤寧殿內的顥蓁能感到頭頂皆是陰霾,可誰腦袋上不是頂著同一片天呢?楊太後也沒覺得屋子多麽亮堂。一問祖筠,還沒過未時。她不知是否惦念趙昶凝說自己這段日子眼睛都是糊的,便叫人早早的掌上了燈。
乳香溫熱,燭火澄明,不覺勾起了趙昶凝的倦意。她用帕子揉了揉眼眶,祖筠趕忙問:“公主可是覺得熏嗆?”
“冬天易乏罷了。”趙昶凝擺擺手,對楊太後笑道,“我先告辭,回府去了,改日再來找你。”辛夷聞言起身恭送,丹茹替她披上褐氅,向楊太後福過後便扶著她往外去。
楊太後跟上來說:“走,我送你到門口,坐得累了。”
“也好。”趙昶凝笑答,幾人這就繞過慈壽宮,朝殿門處行。
才目送她離開,楊太後轉過身,正巧瞥見不遠處有兩個人朝自己這兒來。
她覷眼看清來者,不覺暗自頷首,想來終有一事能如自己所願了。
“娘娘,奴婢先回教坊…”辛夷亦瞧的清楚,回避在旁悄聲說。
“你留著吧,她既來了,便該見見你。”楊太後別有深意的止住她,看著對麵步近的主仆二人。縈繞在皇城上的陰霾越來越濃,她雖身上潮熱,但心中愈來愈冷,遂略略收緊了衣裳,拉起辛夷的手,朝慈壽宮她平時接見請安妃嬪的寶座,一步一步,緩緩走去。
冬旱十分厭人,又冷又燥,絲毫不會顧及他人的死活,似要榨幹每個人皮脂上的水,令她們親眼看著自己一日比一日皺襞老去,它才會開心。
這片灰蒙蒙的天空下,碧袖碎步疾走,從左掖門的方向趕回雪香閣,身子微微出了些汗。她也發現自己嗬出的氣偶而也會有些白煙出來,她迎著這片霧氣,倒覺得周身也沒那麽幹了。
她繞回雪香閣,快步的走到楊婠麵前,將一封信交到她手裏。這是楊婠父親楊忠替她打探來的消息。
楊忠原是禁中侍禁,楊婠得寵後,趙禎欲擢升他,卻被楊婠以“父親功勞不配官階,若官家因為對賤妾的恩寵而加封,可能會令別的親近之人也求官家徇私,賜予厚祿,這就成了禍端1”的理由製止了。但趙禎仍是給了他同殿直一般的俸祿,且免了其侍奉之勞。
楊婠素知其父在意的是財,對官職卻不大上心,剛巧那時馥芝的父親才被封了殿直,楊婠私底下對趙禎做此規勸,也是盼望趙禎能明白自己與馥芝的不同之處。
1原句為:外官當積勞以取貴,今以恩澤徼幸,恐啟左右詖謁之端。
趙昶凝笑說:“倘還收著那畫像,取來讓我瞅瞅。”
楊太後忙吩咐祖筠去取,沒多久,祖筠拿過來在三人麵前展開。辛夷打眼望去,對畫上人兒說不上喜歡還是不喜歡。粗看之下,是個清麗端莊,單論樣貌應該不輸楊婠的女子。可那雙隱隱含笑的瑞鳳眼畫的著實傳神,橫波而不亂,流睇卻自持,很是叫人想親近。然而真要靠到辛夷這般近的距離,反而又覺得它們在拒人千裏了。
無論如何,那日在太清樓,她也聽見趙禎是如何誇讚曹衛姝的字,想來是十分的投他所好。加上那個所謂真定曹家的扶襯,若得禮聘入宮,應當是要封嬪論妃無誤。
“錯了,錯了!”趙昶凝看罷竟樂起來,“前陣子府上宴客時我見過,哪有這麽可人,能有六七分相似就極好了。”
楊太後卻不以為意:“那曹家是有意結皇親的,畫工收人錢財必然要誇飾一番,不足為奇。”但仍舊沒忍住問了一句:“你以為哪裏像哪裏不像?”
“這雙眸子畫的精到,她神采是好的。可虧在她年紀雖小,看著則要比畫工圖形後年紀大許多,未知是否讀書讀多了,過分沉穩了些....”冬日的清冷光輝透過明瓦打在趙昶凝的臉上,她的笑意褪去,認真的說,“你若私下裏允了曹家把女兒接到宮裏,隻怕她討不到官家的歡心,反到耽擱了人家。”
楊太後會意,頷首道:“我自然也不願徒勞一番。”接著她話鋒一轉,又帶到那日宴飲上:“但她光是一幅字就把官家的神魄都勾去了,這等才情或是....”
楊太後雙眸沉靜,話不再往下說,但趙昶凝仍能瞧出她隱藏著算計。她與楊太後結交多年,時常在以為相熟的一刻,卻又變得陌生起來。她縱是心寬之人,也總在猜度這位老姐姐是否背著自己籌謀什麽。
“有如此珠玉,在座誰會不生自危之感呢?”楊太後已經從自己的心思中鑽出來,繼續敘述著那日她的籌劃,“之後辛夷上去唱幾句,我更是在提醒著她們,待她們芳華隱去,這兒還有年輕的預備補上呢,她們怎麽不煩心。”
趙昶凝卻有些焦慮,還有些埋怨:“你太急躁,實該先教辛夷啞忍以行,倘若那些娘子真懂了這層,我怕她往後的日子該不好過,何苦引火上她的身?”
“因為她們無暇顧及這些。”楊太後淡淡道,“緊著我便說要選良家女禮聘入宮,這些小女兒的臉色,可真真好看。最後我向官家講她們的好話,要從她們當中擇人封賞...”她從楪子裏取出那串禦逃桃,遞到趙昶凝麵前:“你估摸,這下裏頭會有幾個願意被老身串到一處的呢?好歹與老身在一起,這妮子...”楊太後指著辛夷道:“日後該不會成為她們的對頭。”
趙昶凝接過這串李子,憂心忡忡的說:“我不如你思慮周全,隻盼事事能如你所願吧。”她對她既有不滿,還有些悲憫。
章獻不斷更換著她身邊的女史,她身邊徘徊著的人,她永遠都沒法熟識。章獻當時抱著的心思,便是叫她在諾大的皇城中生活三十年間,根本無法有知心人可以說句心裏話吧?對待平素與自己最親近的姐妹,何須狠毒到這等地步。
真能事事如己所願嗎?楊太後卻在想著這句話。
許是因為心中惦記的枝節太多,她近來總有些焦躁,她心心念念陳琳在審刑院的安危,致使夜裏也常常闔不上眼。已經二十天了,趙禎絕口不提對他的處置,顯是因趙禎明白陳琳是她緊要之人,便欲以此相牽製。
她實在應該安心的,可她做不到。如今朝中有人在等著看,看她的根係到底伸到何處,才能決定要不要也沾一點庇蔭。
將自己關在坤寧殿內的顥蓁能感到頭頂皆是陰霾,可誰腦袋上不是頂著同一片天呢?楊太後也沒覺得屋子多麽亮堂。一問祖筠,還沒過未時。她不知是否惦念趙昶凝說自己這段日子眼睛都是糊的,便叫人早早的掌上了燈。
乳香溫熱,燭火澄明,不覺勾起了趙昶凝的倦意。她用帕子揉了揉眼眶,祖筠趕忙問:“公主可是覺得熏嗆?”
“冬天易乏罷了。”趙昶凝擺擺手,對楊太後笑道,“我先告辭,回府去了,改日再來找你。”辛夷聞言起身恭送,丹茹替她披上褐氅,向楊太後福過後便扶著她往外去。
楊太後跟上來說:“走,我送你到門口,坐得累了。”
“也好。”趙昶凝笑答,幾人這就繞過慈壽宮,朝殿門處行。
才目送她離開,楊太後轉過身,正巧瞥見不遠處有兩個人朝自己這兒來。
她覷眼看清來者,不覺暗自頷首,想來終有一事能如自己所願了。
“娘娘,奴婢先回教坊…”辛夷亦瞧的清楚,回避在旁悄聲說。
“你留著吧,她既來了,便該見見你。”楊太後別有深意的止住她,看著對麵步近的主仆二人。縈繞在皇城上的陰霾越來越濃,她雖身上潮熱,但心中愈來愈冷,遂略略收緊了衣裳,拉起辛夷的手,朝慈壽宮她平時接見請安妃嬪的寶座,一步一步,緩緩走去。
冬旱十分厭人,又冷又燥,絲毫不會顧及他人的死活,似要榨幹每個人皮脂上的水,令她們親眼看著自己一日比一日皺襞老去,它才會開心。
這片灰蒙蒙的天空下,碧袖碎步疾走,從左掖門的方向趕回雪香閣,身子微微出了些汗。她也發現自己嗬出的氣偶而也會有些白煙出來,她迎著這片霧氣,倒覺得周身也沒那麽幹了。
她繞回雪香閣,快步的走到楊婠麵前,將一封信交到她手裏。這是楊婠父親楊忠替她打探來的消息。
楊忠原是禁中侍禁,楊婠得寵後,趙禎欲擢升他,卻被楊婠以“父親功勞不配官階,若官家因為對賤妾的恩寵而加封,可能會令別的親近之人也求官家徇私,賜予厚祿,這就成了禍端1”的理由製止了。但趙禎仍是給了他同殿直一般的俸祿,且免了其侍奉之勞。
楊婠素知其父在意的是財,對官職卻不大上心,剛巧那時馥芝的父親才被封了殿直,楊婠私底下對趙禎做此規勸,也是盼望趙禎能明白自己與馥芝的不同之處。
1原句為:外官當積勞以取貴,今以恩澤徼幸,恐啟左右詖謁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