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懷州此時,烏泱泱一群蠻漢正將府衙團團圍住,叫嚷著要李知州把糧價抬高。眾衙役守在門口,一眼望去,但覺來人各個形容凶惡,舉止憨蠻,吼聲似牛,身上力氣皆不比尋常佃戶,直把他們迫懾地不敢輕舉妄動。再瞧平日愛充當官府和事佬的在地鄉紳,今天沒一個出麵,不知是時辰未到,抑或等著坐收漁利。李知州盼能令人去請駐守的軍士,可別說人,便是一隻鳥也不能自這陣勢中逃離。


    而京城茶肆,範仲淹聽完王拱辰的話,驚怒下,一把握住他胳膊,壓低嗓子喝問:“你身為通判,難不成竟勾結鄉裏,恫嚇知州?”


    “先生莫急,不過到府衙陳述情由而已,怎算恫嚇?”王拱辰成竹在胸的說,“百姓們應允過學生不會鬧事,且李知州派已派遣最得力的孫副尉到京師抓學生,反令他身邊少了稱手之人,他亦不好動起幹戈。”


    “呔!”範仲淹氣道,“百姓應承你又如何,今日隻需一個人搬弄唇舌便足矣壞事,若有不測,陛下再仁厚,也不得不追究!”他雖惱火,卻仍注意到王拱辰麵上並無擔憂之色,不由得心內設疑,因稍壓著怒意問:“你稱呼他們百姓,可未必都是農人吧?”


    “實不相瞞,今次確實依靠幾個緊要人物幫襯。”


    即是有人幫襯,聽話的匪類總好過烏合之眾,範仲淹重重歎了口氣,深深盯著王拱辰問:“你自小熟讀孔孟之道,卻是從何處習得要挾逼迫的手段?”


    “書中。”王拱辰從容不迫的講道,“昔日齊國揮軍伐楚,楚國大將子發不敵,正愁悶時,他麾下有一善偷盜之門客,前往齊國軍營,把對方將軍營帳中的枕褥、發簪一類貼己的東西都帶回楚國。齊將軍大驚,擔心以他的本領,若取自己首級豈非輕而易舉?更嚇得立馬撤兵回國。可見隻要能替國君分憂,即使做個‘竊簪之臣’,也會美名在外,先生無須為學生掛念。”


    他端著一副自以為是的模樣,令範仲淹愈發不喜:“我不曾替你掛念,我是恐怕單靠那些人,掙不來不說,再把自己賠進去就糟了。”


    “隻靠他們自然不夠,但...學生已然直言,今次入京之本意,便是因通判一職可越過州府向陛下言明知州過錯,如此才能與懷州百姓表裏相應,勸誡李知州正視米價。”王拱辰頓了一下,忍不住追問,“先生身為右司諫,更該評議天下得失,難道不肯在陛下麵前還他們一個公道嗎?”


    範仲淹張了張嘴,考慮一番後說:“此事遠在懷州,我尚不清楚真假,僅憑你片麵之詞,豈可輕易上疏?”


    “誠然,未知真假,還得等上一年兩年去查證。”王拱辰眉宇間籠上一層淡淡薄霧,嘴上卻笑道,“倒也無妨,反正先生方才幫學生解圍,之後即使一句話不用講,李知州也該以為先生有仰不愧天,俯不愧地的係民之心了吧。”


    臘月十五,坤寧殿。


    今天是望日,前朝每逢朔望都會入閤,後宮這邊除去嬪妃,喜歡前來請安的命婦也多不少,顯得相當熱鬧。


    顥蓁一瞅,馥芝也在,遂故意對楊婠問:“入宮太久,都忘記宮內宮外有甚麽差別。你以前在家,是否家裏無論誰個做過糟蹋事,麵子上不說破,人便都挺齊整?”


    馥芝聞言,臉上獨獨紅了那麽一瞬,是冬日夕陽的餘暉,速速的至,速速的走,接著就像與她無關似的,緩緩望向楊婠。


    卻聽楊婠恭順回說:“妾身亦記不清了,但想必互相和和氣氣,總不至傷神。”


    顥蓁笑道:“可真是這麽說呢,若你們都能安分,誰不願意和和氣氣。”


    楊婠點頭稱是,她曉得顥蓁並非衝自己,隻靜靜聽著,順嘴隨大夥寒暄幾句。


    正談到臘月二十四是小節夜(小年夜),接著也不知哪個命婦提起,說進了臘月便入春,往年宮裏這陣子早開始忙活祭玉皇、拜祖宗、行五祀(祭祀門、戶、行、窗、灶神),今年為著一場旱情,這邊節省那邊縮減,把什麽都耽擱了;尤其宮裏一安靜,連帶整個東京城也不敢張羅,目之所及皆是一片暮氣昏沉。


    眾人噤聲望去,說話的是樞密史王鬷之妻宋氏。


    馥芝提著帕子,掩口對楊婠嘀咕:“她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皇帝皇後太後恨不得此生不相往來,哪兒有心情接連往一塊兒湊。”


    顥蓁倒很大方,笑問:“府上已經開始準備屠蘇酒了嗎?”


    “不瞞聖人,過年的東西多少備下了一點,隻是按規矩得等宮中賜宴,才不敢備太多。且因拿不準皇宮打算怎麽辦,連天竺、注輦、大食、大理的使臣都一個勁的追問呢。”宋氏講著講著,看四周的表情大抵意識到多嘴了,想往回找補,“不過想來天家自有天家的考量...”


    熟料顥蓁揮手打斷她:“是有考量,可你說得不錯,年嘛,辦,該辦就辦。”


    見大家有些愣住,她欣然解釋:“百姓知道益州挨餓,聞悉京東路饑荒,他們也難過,但朝廷總不能拿著他們難過當把柄,令他們跟著受罪。原先章獻娘娘崩逝,舉國哀戚,還有大臣說要按禮製服喪三載,官家若當真聽取,怕就不是耽擱過年的事了。且這過年,無論如何是好事,你不讓百姓過好年,他們就有理由不聽話,有理由同朝廷折騰,不如讓他們痛快痛快,保不齊就把瘟神送走了。”


    此言一出,牽涉了國政,誰都不敢輕易搭腔。宋氏有點不知所措,從臘日節到元日節,一件件的事情辦不辦,怎麽辦,今年狀況特殊,顯然還是要趙楨首肯的,顥蓁現在一做主,聽著有種是因為她的多嘴多舌引起的感覺。


    顥蓁突然對她說:“等會兒本殿恐怕要留你一陣。”


    宋氏頓時警覺起來,唯有應承。


    “你何須不安,本殿隻是想府上既然已經開始籌備,那留你講講現在外頭入時的花樣。”顥蓁安慰著,又問李迪之妻皇甫氏,“李相公家的如何?”


    皇甫氏斟酌著回道:“說來慚愧,家中老人比妾身這個做主母的還上心,操辦得很妥當,不過老人念舊,妾身猜與去年相差不遠。”


    顥蓁頷首:“那正好,你也一齊留下,學學新的樣式。”


    皇甫氏幹笑著答應。


    顥蓁掃了一眼命婦們:“可惜今天少了親王家眷,不能為正旦大朝會(宋代皇室最重要的節慶禮)商議。”說罷,徑自離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辛夷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殷家了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殷家了了並收藏辛夷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