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一,慈壽殿。
今日朝曦來得更晚了些,宮城上囤積著晦暝的天,幾朵烏玄的雲在角落裏擱淺,陰重得,足可給人以降雪的希冀。東君懦弱,趁著慈壽宮牆邊那棵翼樸栗褐色的枝幹一時疏忽,才敢無力而精準的,將些許光線投進被它們遺落的空隙。
祖筠輕輕搓著雙手,在前殿北門靜靜佇立,出神地望向那幾束光線,看它們一點一點剝開層層夜色,照亮藏在樹陰下的人,盡管那景像仍然淡薄而希微。錦瑟自殿側拐道繞過來,悄悄站到她身旁,將一團紙條塞進她手裏。祖筠不敢耽擱,走至樹下,將紙條交給楊太後。
紙條上是一首不對仗的詩:
黃山邇桂宮,如有靈仙跡。
憶悠悠故人,前路悠悠裔。
楊太後琢磨了一下,頭兩句是從別處湊來的,一乃虞世南的“肅城鄰上苑,黃山邇桂宮”,一乃韋應物的“郡齋三四峰,如有靈仙跡”;既然尾聯讓她一探前路,那大抵頭兩句該變成“肅城鄰上苑,郡齋三四峰”吧,至於兩次悠悠,對應得則是“城鄰三四”四個字。“城鄰三四”是何物?她有些糊塗,以為自己搞錯了,遂將這些天前朝發生的種種回憶一番,好歹是將“程琳三司”拚湊出來。
倘或這是宮外預備推舉程琳入三司的意思,那麽回過頭看後麵兩句,又顯出別的味道。
“憶故人”,憶得自然是章獻。
趙楨得知程琳曾經向章獻獻武後臨朝圖,委實吞不掉這口氣,並為這個事情專程找她抱怨過——曾經,她這小娘娘可是比大娘娘親多了——並自那時候起,他便與程琳相當不對付。
而趙楨執意不免去契丹、西平、回鶻蕃商的商稅,她最初猜測,他的目的是讓商戶們產生衝突,借此吸引周圍目光,掩蓋宮內有人教旨免四京市租的舊條令。如今回想,遮掩舊令並非全部——否則因之惹得遼人鬧事也太不值當了——趙楨打一開始,就有一部分是奔著尋程琳的晦氣去。
皇帝不信之人,硬要推舉,恐怕不容易,好在此事不勞她動手,前朝定有人相助。她最緊要的,是將這種不容易化作滿腔意切情真,成為程琳絕渡逢舟時的天幸。從他當年的所作所為來看,他顯然不在乎女主掌權,比起別的頑固之輩更為務實,若令他在朝中得勢,“前路悠裔(遼遠)”便絕非空話。
對此,她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之一則不必提,憂,卻是幾十年積攢之下惱人的顧念:趙楨,究竟是個令人不忍苛責的孩子啊,他身為一國之君,須懷容人之量,豈可因當初未掀波瀾的往事而遷怒至今,白白將嫌隙贈予他手呢?
她的眼光順著翼樸粗壯的樹幹一路往下,落到在地裏耗費幾十年終於掙紮破土的虯結樹根上,一瞬間神思也清明許多,自嘲般冷笑一聲道:“我在這兒柔懦寡斷給誰看!”她煩躁的,把紙條攥成團,準備扔到獸爐中。
見楊太後好歹有了動靜,祖筠趁機勸道:“娘娘,不如回屋吧,外麵太寒,方才奴婢已經命人將炭火減少一些,沒那麽熱了。”
楊太後搖搖頭,心緒頗為煩亂:“去前殿裏坐,那邊寬敞,有絲涼氣還能舒坦點。”她往前走了兩步,又對祖筠道:“這到底是什麽天候,冷雖冷,卻叫人燥得難受。”
祖筠扶著她,笑說:“娘娘身子爽利不在乎風霜,這個月倒有好些個婢子謊稱受了凍,起不了床。”
楊太後的步伐突然滯緩了幾下:“慈壽殿裏?”
“慈壽殿沒人有這膽子,多是些冷清殿閣裏無執掌的宮人,奴婢也是前幾日聽尚藥局送藥的內侍提起才曉得。”
“哦...”楊太後並不覺得驚詫,“皇城裏宮人猥多,自然會有這樣的情形。”頓了頓又問:“皇後得知了?”
祖筠搖搖頭:“聖人一直不喜服用滋補湯藥,與尚藥局往來不深,大抵沒人提過。”楊太後微微頷首,走進前殿,對此事沒再多管。祖筠服侍她坐下,咬咬嘴唇,自言自語說:“辛夷那妮子冬天練舞,易出汗,想是也容易受寒。”
楊太後道:“若這點苦都挨不住,養她何用?”
二人剛講了幾句,便有人報說沈太妃“又”來請安。祖筠看她聞言麵露不耐煩,於是問:“娘娘,照往常一樣請走?”
“嗯。”楊太後點點頭,祖筠正待離去,她彷徨的目光忽然閃出了一絲精明,開口否決道,“算了,你讓她進來,老身與她單獨叮囑些事。”
祖筠輕輕唱了個唯,不一會兒便領沈太妃回到殿中,又恭恭敬敬的把門關上退下了。太妃才剛萬福起身,楊太後淡泊清冷的聲音就飄進她耳中:“你有話就站那兒說,仔細莫要髒了我的慈壽殿。”
沈太妃一早預見了她的態度,因而相當從容:“娘娘既肯讓我進屋,還斤斤計較這麽多?”
楊太後道:“許你進殿,為得是讓你有什麽東西一次講完它,以後少成天來煩我。”
沈太妃觀音似的眼睛裏飽含笑意,楊太後的話明顯然是假的,否則無須將宮人們趕走,但她也沒打算拆穿,隻徐徐道:“我次次請安不為別的,隻因娘娘一次都不肯召見,搞得我愈發記掛,才會一再打攪。如今得知娘娘無恙在身,也便寬心許多,往後娘娘不願理我這個人,我自不會再叨擾。”
楊太後鄙夷得打量了她一眼,旋即收回目光,無所謂的說:“好,我已給過你機會,說不說再你。”
這話並沒有立即轟她走的意思,沈太妃應該靜靜等她主動開口,誰知她卻突然緊逼一步,反問道:“姐姐到底想讓我說什麽?我與一清大師在洪福院的百般風流,姐姐願意聽嗎?”
此句出口,倒真令聽者羞惱。楊太後不意她這般沒有廉恥,扭過頭去,但覺餘光再多掃到她一眼都作嘔:“你自己生性猥褻便罷,別辱沒我的耳朵。”
沈太妃看她憤怒的模樣,更加恬然:“娘娘視我不堪,我卻十分惦記侍禦先帝的情分,不忍心看慈壽殿比往日冷清,怕娘娘難以適應。”
楊太後盯著身旁的一尊青銅獸紋父癸商鼎,冷笑道:“你如此顧及情分,不如去清陰閣與人作伴,或把她們接到你姒徽殿住去,左右你晚上也不躺那裏的床,閑置著還浪費了皇後的一片好心。原本姒徽殿根本就不是你配住的地方,真不知皇後為了你頂住了多少罵名。
今日朝曦來得更晚了些,宮城上囤積著晦暝的天,幾朵烏玄的雲在角落裏擱淺,陰重得,足可給人以降雪的希冀。東君懦弱,趁著慈壽宮牆邊那棵翼樸栗褐色的枝幹一時疏忽,才敢無力而精準的,將些許光線投進被它們遺落的空隙。
祖筠輕輕搓著雙手,在前殿北門靜靜佇立,出神地望向那幾束光線,看它們一點一點剝開層層夜色,照亮藏在樹陰下的人,盡管那景像仍然淡薄而希微。錦瑟自殿側拐道繞過來,悄悄站到她身旁,將一團紙條塞進她手裏。祖筠不敢耽擱,走至樹下,將紙條交給楊太後。
紙條上是一首不對仗的詩:
黃山邇桂宮,如有靈仙跡。
憶悠悠故人,前路悠悠裔。
楊太後琢磨了一下,頭兩句是從別處湊來的,一乃虞世南的“肅城鄰上苑,黃山邇桂宮”,一乃韋應物的“郡齋三四峰,如有靈仙跡”;既然尾聯讓她一探前路,那大抵頭兩句該變成“肅城鄰上苑,郡齋三四峰”吧,至於兩次悠悠,對應得則是“城鄰三四”四個字。“城鄰三四”是何物?她有些糊塗,以為自己搞錯了,遂將這些天前朝發生的種種回憶一番,好歹是將“程琳三司”拚湊出來。
倘或這是宮外預備推舉程琳入三司的意思,那麽回過頭看後麵兩句,又顯出別的味道。
“憶故人”,憶得自然是章獻。
趙楨得知程琳曾經向章獻獻武後臨朝圖,委實吞不掉這口氣,並為這個事情專程找她抱怨過——曾經,她這小娘娘可是比大娘娘親多了——並自那時候起,他便與程琳相當不對付。
而趙楨執意不免去契丹、西平、回鶻蕃商的商稅,她最初猜測,他的目的是讓商戶們產生衝突,借此吸引周圍目光,掩蓋宮內有人教旨免四京市租的舊條令。如今回想,遮掩舊令並非全部——否則因之惹得遼人鬧事也太不值當了——趙楨打一開始,就有一部分是奔著尋程琳的晦氣去。
皇帝不信之人,硬要推舉,恐怕不容易,好在此事不勞她動手,前朝定有人相助。她最緊要的,是將這種不容易化作滿腔意切情真,成為程琳絕渡逢舟時的天幸。從他當年的所作所為來看,他顯然不在乎女主掌權,比起別的頑固之輩更為務實,若令他在朝中得勢,“前路悠裔(遼遠)”便絕非空話。
對此,她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之一則不必提,憂,卻是幾十年積攢之下惱人的顧念:趙楨,究竟是個令人不忍苛責的孩子啊,他身為一國之君,須懷容人之量,豈可因當初未掀波瀾的往事而遷怒至今,白白將嫌隙贈予他手呢?
她的眼光順著翼樸粗壯的樹幹一路往下,落到在地裏耗費幾十年終於掙紮破土的虯結樹根上,一瞬間神思也清明許多,自嘲般冷笑一聲道:“我在這兒柔懦寡斷給誰看!”她煩躁的,把紙條攥成團,準備扔到獸爐中。
見楊太後好歹有了動靜,祖筠趁機勸道:“娘娘,不如回屋吧,外麵太寒,方才奴婢已經命人將炭火減少一些,沒那麽熱了。”
楊太後搖搖頭,心緒頗為煩亂:“去前殿裏坐,那邊寬敞,有絲涼氣還能舒坦點。”她往前走了兩步,又對祖筠道:“這到底是什麽天候,冷雖冷,卻叫人燥得難受。”
祖筠扶著她,笑說:“娘娘身子爽利不在乎風霜,這個月倒有好些個婢子謊稱受了凍,起不了床。”
楊太後的步伐突然滯緩了幾下:“慈壽殿裏?”
“慈壽殿沒人有這膽子,多是些冷清殿閣裏無執掌的宮人,奴婢也是前幾日聽尚藥局送藥的內侍提起才曉得。”
“哦...”楊太後並不覺得驚詫,“皇城裏宮人猥多,自然會有這樣的情形。”頓了頓又問:“皇後得知了?”
祖筠搖搖頭:“聖人一直不喜服用滋補湯藥,與尚藥局往來不深,大抵沒人提過。”楊太後微微頷首,走進前殿,對此事沒再多管。祖筠服侍她坐下,咬咬嘴唇,自言自語說:“辛夷那妮子冬天練舞,易出汗,想是也容易受寒。”
楊太後道:“若這點苦都挨不住,養她何用?”
二人剛講了幾句,便有人報說沈太妃“又”來請安。祖筠看她聞言麵露不耐煩,於是問:“娘娘,照往常一樣請走?”
“嗯。”楊太後點點頭,祖筠正待離去,她彷徨的目光忽然閃出了一絲精明,開口否決道,“算了,你讓她進來,老身與她單獨叮囑些事。”
祖筠輕輕唱了個唯,不一會兒便領沈太妃回到殿中,又恭恭敬敬的把門關上退下了。太妃才剛萬福起身,楊太後淡泊清冷的聲音就飄進她耳中:“你有話就站那兒說,仔細莫要髒了我的慈壽殿。”
沈太妃一早預見了她的態度,因而相當從容:“娘娘既肯讓我進屋,還斤斤計較這麽多?”
楊太後道:“許你進殿,為得是讓你有什麽東西一次講完它,以後少成天來煩我。”
沈太妃觀音似的眼睛裏飽含笑意,楊太後的話明顯然是假的,否則無須將宮人們趕走,但她也沒打算拆穿,隻徐徐道:“我次次請安不為別的,隻因娘娘一次都不肯召見,搞得我愈發記掛,才會一再打攪。如今得知娘娘無恙在身,也便寬心許多,往後娘娘不願理我這個人,我自不會再叨擾。”
楊太後鄙夷得打量了她一眼,旋即收回目光,無所謂的說:“好,我已給過你機會,說不說再你。”
這話並沒有立即轟她走的意思,沈太妃應該靜靜等她主動開口,誰知她卻突然緊逼一步,反問道:“姐姐到底想讓我說什麽?我與一清大師在洪福院的百般風流,姐姐願意聽嗎?”
此句出口,倒真令聽者羞惱。楊太後不意她這般沒有廉恥,扭過頭去,但覺餘光再多掃到她一眼都作嘔:“你自己生性猥褻便罷,別辱沒我的耳朵。”
沈太妃看她憤怒的模樣,更加恬然:“娘娘視我不堪,我卻十分惦記侍禦先帝的情分,不忍心看慈壽殿比往日冷清,怕娘娘難以適應。”
楊太後盯著身旁的一尊青銅獸紋父癸商鼎,冷笑道:“你如此顧及情分,不如去清陰閣與人作伴,或把她們接到你姒徽殿住去,左右你晚上也不躺那裏的床,閑置著還浪費了皇後的一片好心。原本姒徽殿根本就不是你配住的地方,真不知皇後為了你頂住了多少罵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