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丘立於泰山之上,手中一把刻刀做筆,在竹簡之上,一字一句地書寫周史。
“道友,你看那孔丘手中,是不是太乙救苦天尊以前在大禹之時用來轉化混沌靈氣的苦竹?”
一名大神通者曾經在大禹之時在人間遊曆過,一眼就看出了孔丘手中竹簡,像是苦竹製成,心中極為震驚。
“不錯,雖然氣息不強,但的確是苦竹無疑。恐怕是太乙救苦天尊用泰山之上的苦竹分株所製。”
大片的血紅之氣在虛空之中彌漫,手持元屠阿鼻雙劍的冥河老祖仙風道骨,從虛空之中現出身形,開口說道。
“原來冥河道友也到了,失敬失敬!”
冥河老祖這麽一說,眾人心中反應不一。
“這麽說來,這孔丘豈不是太乙救苦天尊落下的後手?”
另一名大神通者聽說太乙救苦天尊之名,心中一動,拱手道:“今日見孔丘立脈,貧道心中有感,要與分身探討一番,說不得也能趕上太乙救苦天尊的便利,修為再進一步。告辭!”
他沒有在這裏和一個明顯爭不過的人爭,反而退了一步,準備跟著太乙喝湯。
“倒是個聰明人!”
冥河老祖身後,一個青年模樣,渾身上下盡是淩厲氣機的男子笑了一聲。
“太乙道友立下儒家之後,你也可出手了。立下兵家之後,你便等著太乙道友再出手時,跟著便是了!”
冥河老祖對著他點了點頭,笑道:“這元屠阿鼻便與你防身。”
孫武點了點頭,接過元屠阿鼻雙劍,一身淩厲氣機更甚。
“這冥河老祖好生舍得,與他化身之間的聯係,幾乎淡到了足以令人懷疑下一刻對方就會叛變的程度!”
這樣一尊生出自己思想的化身,讓他們來做,定然不會如同冥河老祖這樣放鬆。
冥河老祖也感覺到了在場其他人的反應,心中嗤笑一聲,也不做任何解釋,身形再次隱藏於虛空之中。
泰山之上,孔丘一字一句,引動時間長河。
“【隱公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儀父盟於蔑。夏五月,鄭伯克段於鄢。秋七月,天王使宰咺來歸惠公、仲子之賵。九月,及宋人盟於宿。冬十有二月,祭伯來。公子益師卒。”
……
……
竹簡之上已經刻滿,孔丘臉上露出笑容,將其向石門之上一拋,那兩扇石門洞開,十神太一真君身化燭龍而去!
寫完一部春秋之後,孔丘席地而坐,喚來七十二弟子道:“我要講經,爾等靜聽。”
說罷之後,口中吐出一枚枚金色的字符,在空中升騰。
人間界中,無數人族,盡數站起,聆聽教誨。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
……
……
“儒者,人需者也,通天地人者也,致力於天下大同,度過一切苦難!”
孔子話語剛落,隱藏在他慶雲之中的一柄木尺飛出,蘊含著濃厚的氣運。
先前打開的時間長河的一卷春秋飛出,其上顯然的文氣顯現於空中,將孔丘先前說過的話盡數聚攏在一處。
“以戒尺、春秋筆為氣運至寶,儒家,立!”
孔丘頭頂之上,十二萬九千六百丈文華之氣衝天而起,震動天庭!
“何處生事,竟致使天庭不穩?令千裏眼、順風耳速去查探!”
淩霄寶殿之中,玉皇大帝放下批改奏折的朱筆,開口道。
洪荒之中,地仙界如今東西方都跟平靜,沒有大事發生。
能夠震動天庭的,恐怕也隻有他用昊天鏡都看不清楚的人間界了。
天庭之中,反而是千裏眼順風耳兩個小神,能否看到聽到人間界的情況。
太白金星傳話不多時,千裏眼順豐耳進來,拜倒在地:“啟稟陛下,人間界中,有人族孔丘,以戒尺與春秋筆立下儒家一脈,氣勢衝天而起,故而天庭震動!”
“人間界孔丘,儒家?”
玉皇大帝心中一動,隨後揮了揮手,令二人退下。
“太白,你如何看待這位儒家孔丘?”
“陛下,人間界之事,多說都是太乙救苦天尊的謀劃,左右不過是為證道混元大羅金仙境界。”
太白金星麵無表情,開口說道。
“混元大羅金仙境界啊……朕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觸摸到那一層境界!”
玉皇大帝感歎一聲,太白金星口觀鼻鼻觀心,隻當做沒聽見。
混元大羅金仙境界,是洪荒之中所有修行者的目標,縱然他太白金星隻是一個大羅金仙,也是對這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有所期待。
玉皇大帝一尊即將斬去三屍的準聖都在感慨,他要怎麽回答?
索性玉皇大帝也隻是感慨一句而已,揮了揮手,讓太白金星也下去,他獨自一人在淩霄寶殿之中沉默不語。
孔丘立儒家的言語響徹人間界之後,整個天地仿佛凝固了一般。
同時,在孔丘頭頂的雲層上,一道巨大無比的人道功德金輪從天而降。
落下的過程之中,少正卯因為心術不正,直接被誅殺!
天愚雖然沒有被滅殺,但也被餘威震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孔丘在空中開口,身後一方功德金輪緩緩升起,照耀遠近。
“學生拜見孔夫子!”
“國之大事,在戎在祀。今日我孫武,立下兵家一脈!”
隨後,被太乙通知入人間界傳下道統的一眾闡教弟子,紛紛跟隨在後,立下道統。
截教也有無當聖母,在百家爭鳴之中傳截教教義。
一時之間,人族各種不同的思想匯聚,百家爭鳴,好不熱鬧。
孔子作為老子之後立下一家的第一人,立下學宮,百家入駐,一日十辯!
時間緩緩流逝,人間界戰亂已有許久。
七國紛爭,無人不在等待著和平的到來。
先前被太乙投下的一黑一白兩朵浪花,與東王公真靈轉世聚在一處,成長到十八九歲。
人間界,山巒迭起,層層疊翠,飛瀑直流,叮咚作響。假山座座,池塘蓮開,生氣盎然,近乎於道。
顏回緩步而至,抬頭可見屋頂懸浮起一木匾,銀鉤鐵畫,正氣凜然,巍然曰:小聖賢莊。
“道友,你看那孔丘手中,是不是太乙救苦天尊以前在大禹之時用來轉化混沌靈氣的苦竹?”
一名大神通者曾經在大禹之時在人間遊曆過,一眼就看出了孔丘手中竹簡,像是苦竹製成,心中極為震驚。
“不錯,雖然氣息不強,但的確是苦竹無疑。恐怕是太乙救苦天尊用泰山之上的苦竹分株所製。”
大片的血紅之氣在虛空之中彌漫,手持元屠阿鼻雙劍的冥河老祖仙風道骨,從虛空之中現出身形,開口說道。
“原來冥河道友也到了,失敬失敬!”
冥河老祖這麽一說,眾人心中反應不一。
“這麽說來,這孔丘豈不是太乙救苦天尊落下的後手?”
另一名大神通者聽說太乙救苦天尊之名,心中一動,拱手道:“今日見孔丘立脈,貧道心中有感,要與分身探討一番,說不得也能趕上太乙救苦天尊的便利,修為再進一步。告辭!”
他沒有在這裏和一個明顯爭不過的人爭,反而退了一步,準備跟著太乙喝湯。
“倒是個聰明人!”
冥河老祖身後,一個青年模樣,渾身上下盡是淩厲氣機的男子笑了一聲。
“太乙道友立下儒家之後,你也可出手了。立下兵家之後,你便等著太乙道友再出手時,跟著便是了!”
冥河老祖對著他點了點頭,笑道:“這元屠阿鼻便與你防身。”
孫武點了點頭,接過元屠阿鼻雙劍,一身淩厲氣機更甚。
“這冥河老祖好生舍得,與他化身之間的聯係,幾乎淡到了足以令人懷疑下一刻對方就會叛變的程度!”
這樣一尊生出自己思想的化身,讓他們來做,定然不會如同冥河老祖這樣放鬆。
冥河老祖也感覺到了在場其他人的反應,心中嗤笑一聲,也不做任何解釋,身形再次隱藏於虛空之中。
泰山之上,孔丘一字一句,引動時間長河。
“【隱公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儀父盟於蔑。夏五月,鄭伯克段於鄢。秋七月,天王使宰咺來歸惠公、仲子之賵。九月,及宋人盟於宿。冬十有二月,祭伯來。公子益師卒。”
……
……
竹簡之上已經刻滿,孔丘臉上露出笑容,將其向石門之上一拋,那兩扇石門洞開,十神太一真君身化燭龍而去!
寫完一部春秋之後,孔丘席地而坐,喚來七十二弟子道:“我要講經,爾等靜聽。”
說罷之後,口中吐出一枚枚金色的字符,在空中升騰。
人間界中,無數人族,盡數站起,聆聽教誨。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
……
……
“儒者,人需者也,通天地人者也,致力於天下大同,度過一切苦難!”
孔子話語剛落,隱藏在他慶雲之中的一柄木尺飛出,蘊含著濃厚的氣運。
先前打開的時間長河的一卷春秋飛出,其上顯然的文氣顯現於空中,將孔丘先前說過的話盡數聚攏在一處。
“以戒尺、春秋筆為氣運至寶,儒家,立!”
孔丘頭頂之上,十二萬九千六百丈文華之氣衝天而起,震動天庭!
“何處生事,竟致使天庭不穩?令千裏眼、順風耳速去查探!”
淩霄寶殿之中,玉皇大帝放下批改奏折的朱筆,開口道。
洪荒之中,地仙界如今東西方都跟平靜,沒有大事發生。
能夠震動天庭的,恐怕也隻有他用昊天鏡都看不清楚的人間界了。
天庭之中,反而是千裏眼順風耳兩個小神,能否看到聽到人間界的情況。
太白金星傳話不多時,千裏眼順豐耳進來,拜倒在地:“啟稟陛下,人間界中,有人族孔丘,以戒尺與春秋筆立下儒家一脈,氣勢衝天而起,故而天庭震動!”
“人間界孔丘,儒家?”
玉皇大帝心中一動,隨後揮了揮手,令二人退下。
“太白,你如何看待這位儒家孔丘?”
“陛下,人間界之事,多說都是太乙救苦天尊的謀劃,左右不過是為證道混元大羅金仙境界。”
太白金星麵無表情,開口說道。
“混元大羅金仙境界啊……朕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觸摸到那一層境界!”
玉皇大帝感歎一聲,太白金星口觀鼻鼻觀心,隻當做沒聽見。
混元大羅金仙境界,是洪荒之中所有修行者的目標,縱然他太白金星隻是一個大羅金仙,也是對這可望而不可即的境界有所期待。
玉皇大帝一尊即將斬去三屍的準聖都在感慨,他要怎麽回答?
索性玉皇大帝也隻是感慨一句而已,揮了揮手,讓太白金星也下去,他獨自一人在淩霄寶殿之中沉默不語。
孔丘立儒家的言語響徹人間界之後,整個天地仿佛凝固了一般。
同時,在孔丘頭頂的雲層上,一道巨大無比的人道功德金輪從天而降。
落下的過程之中,少正卯因為心術不正,直接被誅殺!
天愚雖然沒有被滅殺,但也被餘威震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孔丘在空中開口,身後一方功德金輪緩緩升起,照耀遠近。
“學生拜見孔夫子!”
“國之大事,在戎在祀。今日我孫武,立下兵家一脈!”
隨後,被太乙通知入人間界傳下道統的一眾闡教弟子,紛紛跟隨在後,立下道統。
截教也有無當聖母,在百家爭鳴之中傳截教教義。
一時之間,人族各種不同的思想匯聚,百家爭鳴,好不熱鬧。
孔子作為老子之後立下一家的第一人,立下學宮,百家入駐,一日十辯!
時間緩緩流逝,人間界戰亂已有許久。
七國紛爭,無人不在等待著和平的到來。
先前被太乙投下的一黑一白兩朵浪花,與東王公真靈轉世聚在一處,成長到十八九歲。
人間界,山巒迭起,層層疊翠,飛瀑直流,叮咚作響。假山座座,池塘蓮開,生氣盎然,近乎於道。
顏回緩步而至,抬頭可見屋頂懸浮起一木匾,銀鉤鐵畫,正氣凜然,巍然曰:小聖賢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