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驛丞打量了王璞數眼,眼珠子轉了轉,有所猶豫道,“公子是個善人,可這抄寫信件的活計一般人難堅持下來,要是公子今日說抄寫,明日罷工.......”
“老大人不必擔心,王少俠是戴公弟子,為了戴公免遭賊人暗算,一路親自護持,風雨無阻。哪裏可能是那種說大話之人。”趙默心裏想著自家妻兒,對王璞身份也不欲多管。
想來這王少俠幫自己寫信,也不會要銀錢,算是省了一筆。
“老師對小子有教導之恩,些許勞累也算不得什麽。”王璞吸了一口,認真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這是老師曾教導過我的道理,我既然答應了老大人,就會做好這件職責。”
老驛丞心裏躊躇,暗自想道:“這公子既然能送戴尚書從秦中到玉京,肯定是個不怕吃苦的性子。左右就是這五六天,倒時文吏就會回到驛站,雇了他,也用不著工錢,何樂而不為?”
他想到這裏,一拍手讚道:“既然王公子有此好心腸,我也不能不成人之美,這數日的信件,就勞煩王公子了。”
老驛丞說最後幾句話時,語氣很是鄭重。
在文吏手中普普通通的信件,卻是代表一個遠方遊子對家裏的思念,也有可能是老母對孺子的殷切思念,更有可能是一家人的生計。
事雖小,責卻重若泰山。
說罷,老驛丞佝僂著身子引著幾人到了驛站前院的一個小房間。
房間用銅鎖鎖住,但透過窗欞可以看到桌案、地麵上,一遝遝的信件、公文,裏麵有的還未封上印泥,有的已經封好,放到一堆,被紅色細繩綁的整整齊齊。
老驛丞從腰間掏出一把鑰匙,開了銅鎖。
“王公子休看這隻是抄寫的活計,但也不是一般人能完成的。紙張珍貴,兩三句話要壓縮成一句,而且意思還不能變,還必須通俗易懂,不然那信是寫給鬼聽的。”
老驛丞咧嘴笑道。
“還是先試一試,你先給這兩位兄弟寫家書,寫不了就算了,本官也不會怪你,隻是今後休要放大話。”
王璞點頭應諾,走進房間便聞到一股紙張生出的黴味,他先打開窗戶散了會氣,然後拉開椅子坐了上去。
他在筆架上取了一支粗細適中的毛筆,沾了沾水,將筆尖泡鬆,這才沾了濃墨,作勢欲寫。
他坐得極為端正,一絲不苟。
“不錯,看來王少俠家學也是不淺。”老驛丞眼睛毒辣,僅憑剛才王璞的表現,就能管中窺豹,知道王璞的才學。不過這寫信件不同其它,架子端得再好也不頂用。
趙默在旁躊躇了一會,在老驛丞的眼神逼迫下,才然後臉色發紅道:“娘前年睡覺不小心糟了風寒,下雨天老是腰痛,你記得將炕燒熱些。虎子已經五歲了,到了上私塾的年紀,我這裏還有些錢財,夠虎子上學了,你先找隔壁的王伯借隻雞,再找老宋借些錢,買好的臘肉條,一定要讓李先生教導好虎子......
對了,在玉京我會給你買件好首飾,你要好好的,不要不舍得吃。”
王璞眉頭一皺,筆鋒停頓片刻,就下筆寫道:“娘有舊疾,懼風雨,望妻多顧之。子到幼齡,可借王家雞、宋家財,上以私塾。為夫尚有餘財,切勿顧忌......”
最後他在加上一句:夫不日即歸,無須掛念。
接下來王璞詢問了趙默的籍貫,將信件收入信封,在信封上麵將籍貫填了上去。
“多謝王少俠,多謝......多謝......”趙默八尺的漢子在拿到信件時,眼睛紅了,滾滾熱淚掉到地麵,說完後小心翼翼再將信封放到桌案上,視若珍寶。
“不錯,不錯。”老驛丞一直在王璞身後觀看,從王璞寫信到結束他都未出聲打斷。
“他娘患有風濕,做媳婦的肯定知道,但他又提及,這是贅餘,你能將其縮寫為一句,可見你的聰明之處,信件僅用了一張紙,卻將百餘言盡皆裝了下去,擔任文吏是綽綽有餘了。”
老驛丞捋著花白胡須,感慨道。
“要是他妻子是個不孝順的,我自然不會省略上麵的話,可看趙兄在後麵又說讓妻子不要顧不得吃,就知道其妻是個孝順兒媳,那麽有這句話,沒這句話又有何妨?可要是省去也是不妙,老人家就想著身在遠方的親子說句貼己話,所以不能省去。”王璞麵色如常,搖頭道。
“你能明白這點就好,抄寫信件最難的就是以己度人,做好這點哪怕你文筆差些也是無妨。”
老驛丞笑了笑,然後指著房間裏的公文、信件,說明了這些的用途。
看似這些公文很多,實際很多都是無用的,有的甚至是幾十年前還未從出去的公文。
“你看這一堆,是秦中的公文。秦中自從二十年前天災鬧饑荒開始,就滋生無數叛軍,州縣廢治,前年朝廷本來想讓一批進士任職,可一個人也不肯去,去那裏就是送死,不過有洪帥在秦中,現在才算安寧了一些。”
王璞瞥了一眼那一大疊的公文,暗自點頭。
朝廷財政緊缺,無力賑災,不得以作出了放任整個秦中叛軍的做法。等到叛軍將整個秦中謔謔之後,就派遣洪興祚去收拾亂局,重立秩序。
估計要到數年,甚至十幾年後,這些公文才會從故紙堆裏翻出來,重新發揮它的作用。
“這堆,是薊北十三州的公文,自從鎮北侯驅趕走狄人後,薊北十三州再也送不進朝廷的公文了,去年朝廷曾經試探鎮北侯的態度,讓丁維擔任幽州刺史,可惜還未上任,就被鎮北侯這個賊子梟首送到了玉京。”
老驛丞有些恨然道。
對於土生土長的玉京人,老驛丞自然有一種別樣的驕傲。看待鎮北侯逆反行為,和其他地方官員不同,十分痛恨。
“鎮北侯?薊北十三州?”
王璞訝然看向那一堆有若高山的公文。
景仁坊的官驛隻是玉京官驛中的一員而已,就有如此之多的公文。可想而知,鎮北侯猖狂到了什麽地步?
“老大人不必擔心,王少俠是戴公弟子,為了戴公免遭賊人暗算,一路親自護持,風雨無阻。哪裏可能是那種說大話之人。”趙默心裏想著自家妻兒,對王璞身份也不欲多管。
想來這王少俠幫自己寫信,也不會要銀錢,算是省了一筆。
“老師對小子有教導之恩,些許勞累也算不得什麽。”王璞吸了一口,認真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這是老師曾教導過我的道理,我既然答應了老大人,就會做好這件職責。”
老驛丞心裏躊躇,暗自想道:“這公子既然能送戴尚書從秦中到玉京,肯定是個不怕吃苦的性子。左右就是這五六天,倒時文吏就會回到驛站,雇了他,也用不著工錢,何樂而不為?”
他想到這裏,一拍手讚道:“既然王公子有此好心腸,我也不能不成人之美,這數日的信件,就勞煩王公子了。”
老驛丞說最後幾句話時,語氣很是鄭重。
在文吏手中普普通通的信件,卻是代表一個遠方遊子對家裏的思念,也有可能是老母對孺子的殷切思念,更有可能是一家人的生計。
事雖小,責卻重若泰山。
說罷,老驛丞佝僂著身子引著幾人到了驛站前院的一個小房間。
房間用銅鎖鎖住,但透過窗欞可以看到桌案、地麵上,一遝遝的信件、公文,裏麵有的還未封上印泥,有的已經封好,放到一堆,被紅色細繩綁的整整齊齊。
老驛丞從腰間掏出一把鑰匙,開了銅鎖。
“王公子休看這隻是抄寫的活計,但也不是一般人能完成的。紙張珍貴,兩三句話要壓縮成一句,而且意思還不能變,還必須通俗易懂,不然那信是寫給鬼聽的。”
老驛丞咧嘴笑道。
“還是先試一試,你先給這兩位兄弟寫家書,寫不了就算了,本官也不會怪你,隻是今後休要放大話。”
王璞點頭應諾,走進房間便聞到一股紙張生出的黴味,他先打開窗戶散了會氣,然後拉開椅子坐了上去。
他在筆架上取了一支粗細適中的毛筆,沾了沾水,將筆尖泡鬆,這才沾了濃墨,作勢欲寫。
他坐得極為端正,一絲不苟。
“不錯,看來王少俠家學也是不淺。”老驛丞眼睛毒辣,僅憑剛才王璞的表現,就能管中窺豹,知道王璞的才學。不過這寫信件不同其它,架子端得再好也不頂用。
趙默在旁躊躇了一會,在老驛丞的眼神逼迫下,才然後臉色發紅道:“娘前年睡覺不小心糟了風寒,下雨天老是腰痛,你記得將炕燒熱些。虎子已經五歲了,到了上私塾的年紀,我這裏還有些錢財,夠虎子上學了,你先找隔壁的王伯借隻雞,再找老宋借些錢,買好的臘肉條,一定要讓李先生教導好虎子......
對了,在玉京我會給你買件好首飾,你要好好的,不要不舍得吃。”
王璞眉頭一皺,筆鋒停頓片刻,就下筆寫道:“娘有舊疾,懼風雨,望妻多顧之。子到幼齡,可借王家雞、宋家財,上以私塾。為夫尚有餘財,切勿顧忌......”
最後他在加上一句:夫不日即歸,無須掛念。
接下來王璞詢問了趙默的籍貫,將信件收入信封,在信封上麵將籍貫填了上去。
“多謝王少俠,多謝......多謝......”趙默八尺的漢子在拿到信件時,眼睛紅了,滾滾熱淚掉到地麵,說完後小心翼翼再將信封放到桌案上,視若珍寶。
“不錯,不錯。”老驛丞一直在王璞身後觀看,從王璞寫信到結束他都未出聲打斷。
“他娘患有風濕,做媳婦的肯定知道,但他又提及,這是贅餘,你能將其縮寫為一句,可見你的聰明之處,信件僅用了一張紙,卻將百餘言盡皆裝了下去,擔任文吏是綽綽有餘了。”
老驛丞捋著花白胡須,感慨道。
“要是他妻子是個不孝順的,我自然不會省略上麵的話,可看趙兄在後麵又說讓妻子不要顧不得吃,就知道其妻是個孝順兒媳,那麽有這句話,沒這句話又有何妨?可要是省去也是不妙,老人家就想著身在遠方的親子說句貼己話,所以不能省去。”王璞麵色如常,搖頭道。
“你能明白這點就好,抄寫信件最難的就是以己度人,做好這點哪怕你文筆差些也是無妨。”
老驛丞笑了笑,然後指著房間裏的公文、信件,說明了這些的用途。
看似這些公文很多,實際很多都是無用的,有的甚至是幾十年前還未從出去的公文。
“你看這一堆,是秦中的公文。秦中自從二十年前天災鬧饑荒開始,就滋生無數叛軍,州縣廢治,前年朝廷本來想讓一批進士任職,可一個人也不肯去,去那裏就是送死,不過有洪帥在秦中,現在才算安寧了一些。”
王璞瞥了一眼那一大疊的公文,暗自點頭。
朝廷財政緊缺,無力賑災,不得以作出了放任整個秦中叛軍的做法。等到叛軍將整個秦中謔謔之後,就派遣洪興祚去收拾亂局,重立秩序。
估計要到數年,甚至十幾年後,這些公文才會從故紙堆裏翻出來,重新發揮它的作用。
“這堆,是薊北十三州的公文,自從鎮北侯驅趕走狄人後,薊北十三州再也送不進朝廷的公文了,去年朝廷曾經試探鎮北侯的態度,讓丁維擔任幽州刺史,可惜還未上任,就被鎮北侯這個賊子梟首送到了玉京。”
老驛丞有些恨然道。
對於土生土長的玉京人,老驛丞自然有一種別樣的驕傲。看待鎮北侯逆反行為,和其他地方官員不同,十分痛恨。
“鎮北侯?薊北十三州?”
王璞訝然看向那一堆有若高山的公文。
景仁坊的官驛隻是玉京官驛中的一員而已,就有如此之多的公文。可想而知,鎮北侯猖狂到了什麽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