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馬禮兩人談話完畢,正好見到高順離營,曹性也聞聲從帳中鑽出來,便被荀攸派去替換伍孚巡夜,讓後者稍微歇息一會兒。
曹性正好睡不著,將麾下將士喚起,到營外將伍孚等人換下,開始巡夜。
伍孚命麾下將士回營休息,他自己則沒有任何睡意,繼續與曹性一道巡夜。
兩人騎馬在前,伍孚關心起劉辯這幾日的境遇,問道“修明,這幾日,王上可曾受呂布、李肅等人刁難?”
李肅曾以劉協要挾劉辯,在伍孚心中埋下了一顆不安的種子,劉辯隻帶了一小隊人馬,安全受到威脅,伍孚一顆不能見到劉辯,便一刻不能心安。
“這倒沒有,隻是聽崇武和文遠講,李肅時不時會不懷好意地盯著王上,無故發笑。”曹性見伍孚相問,如實答道。
李肅之心,眾人皆知,就差沒有直接講出口了。
幾十裏外,劉辯率軍離了霸陵城,一路沿著霸水往北,行到一處山坳,令張遼率隊駐紮在穀口,原地整頓休憩。
他並未刻意隱藏行軍的蹤跡,方便西涼軍探馬追蹤。西涼軍的注意力都在他這,曹性以及弘農方向的援軍的壓力便會小一分,他也可以早一日逃離京兆,回到弘農國,一個屬於他的地盤。
其實,劉辯不是沒有想過投到幽州劉虞、益州劉焉、荊州劉表、兗州劉岱等獨掌一州大權的漢室宗親等處。
然而,他以何種身份前去?眾人又是否會真心幫助他?他是否會像曆史上的劉協一般被人挾持,當做弄權的工具一般?
總得來說,他來自未來,並不是這個世界原本的劉辯。他對這些所謂的漢室宗親、士族缺乏足夠的信任,沒有什麽比將一切掌握在自己手中來的可靠。
所以,他兵行險著,向西來到弘農。
幸得蒼天眷顧,他在這裏有了一番作為,又趕上義軍討董的節骨眼,董卓北有白波軍、河內義軍為敵,東有酸棗義軍毗鄰,南有魯陽義軍接壤,西便是他這個董卓一直想置死地而不成的弘農軍。
董卓似乎暫時並無太多餘力來關照他。
他這一次不顧安危,四百裏護送劉協與百姓,也算是為本來的劉辯完成心願。
劉辯正沉浸在思緒中,董橫突然進帳,言道:“王上,文遠差人來報,言西涼軍已經追來,約有萬人,已至五裏之外。”
劉辯聞言打開地圖,仔細查看起來,並令董橫將皇甫嵩、皇甫元父子請來,共同商議禦敵之策。
皇甫嵩能征善戰,作戰經驗豐富,可以是一個白撿來的優秀老師。他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近距離觀察作戰策略,學習指揮經驗。
不一會兒,他聽到帳外有人說話,聽聲音正是皇甫嵩、皇甫元父子。董橫去營中找兩人之時,兩人也正好向大帳趕來,董橫便將張遼探得的情況講與兩人。
兩人見軍情緊急,快步來到劉辯大帳,未敢耽擱。
劉辯見兩人進帳,邀請兩人在案邊坐下,準備向皇甫嵩請教禦敵之策。他尚未言語,皇甫嵩見劉辯早已將地圖撲在案上,好奇地問道:“王上可是已有良策?”
說真的,自從皇甫嵩來到弘農國,劉辯一再刷新皇甫嵩對於他的認識,聞雞起舞、仁德賢明、禮賢下士、芳林洛舍、舍身赴死,要是再多一個“料敵先機、多謀善斷”,皇甫嵩也不會覺得有多麽奇怪。
但看劉辯此時的表情,皇甫嵩顯然是想多了。
劉辯本來想向皇甫嵩請教如何禦敵,被皇甫嵩這麽一說,知道皇甫嵩以為被他喚來是要安排任務,明顯是誤會了。
他笑道:“老將軍,行軍打仗,寡人可是要向老將軍好好學習一番,適才寡人聽到稟報,覺得此地地勢低窪,若西涼軍行到兩邊山脊,占據高處,情勢危矣。至於禦敵之策,寡人還要向老將軍請教。”
麵對老師,便要敢於將自己的想法講出來,令師者指正,才能得到進步。
所以,劉辯將他方才心中所想講與皇甫嵩,想聽一聽後者的意見。
皇甫嵩聽完劉辯之言,撫須笑道:“王上所言極是,其實禦敵之策亦可由此引出,我等可撤至兩邊山脊,留空營於此。
西涼軍見我軍營帳立於此地,倘其上兩邊山脊,則需下馬不行,其威立減五分,我等揮軍掩殺,出其不意。
倘其直衝空營,我等亦可占據高處,借地利與其周旋,甚至派一軍截住山口,將西涼軍堵截於此。”
皇甫嵩言畢,劉辯豁然開朗,心道原來還可以這樣借鑒地利的優勢,虛虛實實,令人防不勝防。
此時,皇甫元突然起身,拱手道:“王上,某願率一軍堵截西涼軍。”
皇甫元之勇,令劉辯十分佩服,皇甫元如今與皇甫嵩關係更好,也想在父親麵前證明自己,在皇甫元眼中,此戰便是一個好機會。
皇甫嵩見兒子主動請命,想張口說些什麽,卻又將話憋了回去。
劉辯見皇甫嵩這般模樣,示意皇甫元稍安勿躁,言道:“堅壽,西涼軍有近萬人,而我軍隻有兩千餘人,應將將士集中於兩側山脊。
另外,倘若西涼軍並未全數衝進山口,負責堵截的將士將腹背受敵,陷入絕境。”
劉辯的話其實是替皇甫嵩講的,皇甫元聽畢,知道自己有些冒失,急功近利了些,跪在地上,言道:“王上,末將冒失,願領責罰。”
劉辯則起身將皇甫元扶起,和善地言道:“寡人有將軍這般敢於主動擔當重任的將領,歡喜還來不及,何談責罰?”
言畢,劉辯命其下去準備,稍後帶兵趕至西側山脊隱蔽,又命董橫前往山口知會張遼,令其撤向左側山脊,在樹林中隱蔽。
然後,劉辯與皇甫嵩一起,並一些衛士先行上山了。
待皇甫元走遠,皇甫嵩對劉辯躬身行禮,言道:“方才帳中,多謝王上。”
劉辯自然知道皇甫嵩所為何事,在後者身邊讚許了皇甫元一陣,言自己隻是不想讓將士白白犧牲罷了。
然後,他又向皇甫嵩請教了一些兵法謀略。
這樣一個老師在身邊,他可不想白白浪費。
曹性正好睡不著,將麾下將士喚起,到營外將伍孚等人換下,開始巡夜。
伍孚命麾下將士回營休息,他自己則沒有任何睡意,繼續與曹性一道巡夜。
兩人騎馬在前,伍孚關心起劉辯這幾日的境遇,問道“修明,這幾日,王上可曾受呂布、李肅等人刁難?”
李肅曾以劉協要挾劉辯,在伍孚心中埋下了一顆不安的種子,劉辯隻帶了一小隊人馬,安全受到威脅,伍孚一顆不能見到劉辯,便一刻不能心安。
“這倒沒有,隻是聽崇武和文遠講,李肅時不時會不懷好意地盯著王上,無故發笑。”曹性見伍孚相問,如實答道。
李肅之心,眾人皆知,就差沒有直接講出口了。
幾十裏外,劉辯率軍離了霸陵城,一路沿著霸水往北,行到一處山坳,令張遼率隊駐紮在穀口,原地整頓休憩。
他並未刻意隱藏行軍的蹤跡,方便西涼軍探馬追蹤。西涼軍的注意力都在他這,曹性以及弘農方向的援軍的壓力便會小一分,他也可以早一日逃離京兆,回到弘農國,一個屬於他的地盤。
其實,劉辯不是沒有想過投到幽州劉虞、益州劉焉、荊州劉表、兗州劉岱等獨掌一州大權的漢室宗親等處。
然而,他以何種身份前去?眾人又是否會真心幫助他?他是否會像曆史上的劉協一般被人挾持,當做弄權的工具一般?
總得來說,他來自未來,並不是這個世界原本的劉辯。他對這些所謂的漢室宗親、士族缺乏足夠的信任,沒有什麽比將一切掌握在自己手中來的可靠。
所以,他兵行險著,向西來到弘農。
幸得蒼天眷顧,他在這裏有了一番作為,又趕上義軍討董的節骨眼,董卓北有白波軍、河內義軍為敵,東有酸棗義軍毗鄰,南有魯陽義軍接壤,西便是他這個董卓一直想置死地而不成的弘農軍。
董卓似乎暫時並無太多餘力來關照他。
他這一次不顧安危,四百裏護送劉協與百姓,也算是為本來的劉辯完成心願。
劉辯正沉浸在思緒中,董橫突然進帳,言道:“王上,文遠差人來報,言西涼軍已經追來,約有萬人,已至五裏之外。”
劉辯聞言打開地圖,仔細查看起來,並令董橫將皇甫嵩、皇甫元父子請來,共同商議禦敵之策。
皇甫嵩能征善戰,作戰經驗豐富,可以是一個白撿來的優秀老師。他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近距離觀察作戰策略,學習指揮經驗。
不一會兒,他聽到帳外有人說話,聽聲音正是皇甫嵩、皇甫元父子。董橫去營中找兩人之時,兩人也正好向大帳趕來,董橫便將張遼探得的情況講與兩人。
兩人見軍情緊急,快步來到劉辯大帳,未敢耽擱。
劉辯見兩人進帳,邀請兩人在案邊坐下,準備向皇甫嵩請教禦敵之策。他尚未言語,皇甫嵩見劉辯早已將地圖撲在案上,好奇地問道:“王上可是已有良策?”
說真的,自從皇甫嵩來到弘農國,劉辯一再刷新皇甫嵩對於他的認識,聞雞起舞、仁德賢明、禮賢下士、芳林洛舍、舍身赴死,要是再多一個“料敵先機、多謀善斷”,皇甫嵩也不會覺得有多麽奇怪。
但看劉辯此時的表情,皇甫嵩顯然是想多了。
劉辯本來想向皇甫嵩請教如何禦敵,被皇甫嵩這麽一說,知道皇甫嵩以為被他喚來是要安排任務,明顯是誤會了。
他笑道:“老將軍,行軍打仗,寡人可是要向老將軍好好學習一番,適才寡人聽到稟報,覺得此地地勢低窪,若西涼軍行到兩邊山脊,占據高處,情勢危矣。至於禦敵之策,寡人還要向老將軍請教。”
麵對老師,便要敢於將自己的想法講出來,令師者指正,才能得到進步。
所以,劉辯將他方才心中所想講與皇甫嵩,想聽一聽後者的意見。
皇甫嵩聽完劉辯之言,撫須笑道:“王上所言極是,其實禦敵之策亦可由此引出,我等可撤至兩邊山脊,留空營於此。
西涼軍見我軍營帳立於此地,倘其上兩邊山脊,則需下馬不行,其威立減五分,我等揮軍掩殺,出其不意。
倘其直衝空營,我等亦可占據高處,借地利與其周旋,甚至派一軍截住山口,將西涼軍堵截於此。”
皇甫嵩言畢,劉辯豁然開朗,心道原來還可以這樣借鑒地利的優勢,虛虛實實,令人防不勝防。
此時,皇甫元突然起身,拱手道:“王上,某願率一軍堵截西涼軍。”
皇甫元之勇,令劉辯十分佩服,皇甫元如今與皇甫嵩關係更好,也想在父親麵前證明自己,在皇甫元眼中,此戰便是一個好機會。
皇甫嵩見兒子主動請命,想張口說些什麽,卻又將話憋了回去。
劉辯見皇甫嵩這般模樣,示意皇甫元稍安勿躁,言道:“堅壽,西涼軍有近萬人,而我軍隻有兩千餘人,應將將士集中於兩側山脊。
另外,倘若西涼軍並未全數衝進山口,負責堵截的將士將腹背受敵,陷入絕境。”
劉辯的話其實是替皇甫嵩講的,皇甫元聽畢,知道自己有些冒失,急功近利了些,跪在地上,言道:“王上,末將冒失,願領責罰。”
劉辯則起身將皇甫元扶起,和善地言道:“寡人有將軍這般敢於主動擔當重任的將領,歡喜還來不及,何談責罰?”
言畢,劉辯命其下去準備,稍後帶兵趕至西側山脊隱蔽,又命董橫前往山口知會張遼,令其撤向左側山脊,在樹林中隱蔽。
然後,劉辯與皇甫嵩一起,並一些衛士先行上山了。
待皇甫元走遠,皇甫嵩對劉辯躬身行禮,言道:“方才帳中,多謝王上。”
劉辯自然知道皇甫嵩所為何事,在後者身邊讚許了皇甫元一陣,言自己隻是不想讓將士白白犧牲罷了。
然後,他又向皇甫嵩請教了一些兵法謀略。
這樣一個老師在身邊,他可不想白白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