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此時,洛林才算明白王允今晚的一切都是為了這件事在做鋪墊,先是派其他人去討伐董卓餘黨,讓弘農軍駐紮於此顯得多餘,再提馬超、韓遂之事,讓馬超、韓遂兩人領一些小便宜退走,給弘農軍退走作為參考。
王允的意思很明顯,弘農軍已經沒用了,領了一些賞賜走吧。
倒也真是直接。
殿中大部分人都聽出了王允言語中得弦外之音,有人自顧自地坐在一旁事不關己,有人佩服他的老謀深算,有人暗怪王允無端生事,還有人將目光看向劉協,看看劉協究竟想要怎麽辦?
到底是站在劉辯,還是王允的那一邊?
其實,一切都隻是劉協一道旨意的事,下旨告知長安百姓,弘農軍留在長安是為了應對河東的威脅,一切便迎刃而解。
“王司徒,寡人亦聽人提起此流言,隻是百姓不知弘農軍為何留在長安。而王司徒既然知曉,明豔又言此,寡人實不知其中深意,望王司徒明言。”劉協此話一出,已經是在向著劉辯說話了,也是告訴王允,他知道王允的目的,但念在王允素來忠心,便未拆穿。
王允正要辯解,劉協卻沒有給他機會,繼續言道:“然王司徒所言亦有一定道理,長安城此時不能再現亂局。”
他說道這裏,看了一眼劉辯,劉辯心中會意,對他點了點頭,示意他但說無妨。
事情已經發展到現在,劉辯與董卓鬥智鬥勇,死裏逃生,已經非常疲憊了。劉辯心中也已經不想再在長安待下去了,哪裏還能有弘農舒服呢?
況且唐姬已經懷有身孕,劉辯也想多回去陪一陪唐姬。
“撤走就撤走吧,反正等孫堅到了,李傕等人決不是對手。”劉辯心道。
至於王允,劉辯實在提不起興趣與他爭辯,正所謂“寧與明白人打一頓架,不與糊塗人說一句話”,更何況,王允在某種程度上還是他的老丈人。
劉辯也就納悶了,世間竟還有這種跟女婿過意不去的人。
當然,這也能看出王允對於漢室是覺得的忠心,不會徇私。
劉協征詢了劉辯的同意後,繼續言道:“兄長此次離開弘農數月,家眷又早一步回了弘農,不如早些回弘農。”
劉協自然是從劉辯處知道了唐姬懷有身孕這件事,雖然他非常舍不得兄長,但還是知道劉辯也有歸家之意。
若不是董卓餘黨仍有威脅,或許劉辯早已請辭了。
劉辯聞言,笑著對劉協回道:“臣謹遵聖諭。”
劉協也對劉辯笑起來,這絕非那種逢場作戲的做作之舉,而是發自內心為彼此高興,為彼此祝福,旁人不懂矣。
一直並未言語的太傅馬日磾卻是在此時站起,猶豫了片刻,對劉協進言道:“陛下,老臣以為讓弘農軍此時撤走,著實早了一些,不如等戰事明了,再做決定不遲。”然後馬日磾又看向王允,語氣有些不善地言道:“且這朝堂,不能隻是一家之言。”
馬日磾不知劉協為何讓劉辯回弘農,先是見王允為難劉辯,又見劉協讓劉辯回弘農,以為兩兄弟間出了嫌隙,故而也是鼓足了勇氣,拚了這條老命,為劉辯仗義執言。
對於馬日磾的仗義執言,劉辯心中感懷,眼睛不禁有些酸楚,伏在老頭子耳邊耳語了一陣,隻見馬日磾臉色由怒轉喜,激動的有些結巴,言道:“原來是王妃有喜了,老朽這裏恭喜了。”
劉辯扶著眼前有些顫顫巍巍的馬日磾,笑著對馬日磾點頭致意,嘴角滿是掩不住喜悅。
一旁的王允此時也像是觸電了一般,機械地轉過身,問道:“王妃有喜了,是唐妃?還是蟬兒?”
王允此時完全忘記了他方才還步步為營要用計讓弘農軍離開長安,完全像是一個老父親,或者像是一個老外公一般。
劉辯看著王允得這般模樣,總算相信了貂蟬的話,王允早先也是一番溫柔的模樣,劉辯雖然不想讓他失望,但還是據言道:“是唐妃。”
王允臉上露出了一些失望的神色,向後退了一步,向劉辯拱手道:“如此,老臣恭喜王上了。”
劉辯亦回禮道:“承司徒大人吉言。其實,司徒大人不必如此,寡人亦會離開長安。”
王允似乎若有所思,又似乎悵然若失,歎了一口氣,言道:“倒是老臣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劉辯複而言道:“司徒大人為國甘願屈身事賊,乃是大丈夫,若司徒大人為小人,天下豈不無君子乎?隻是……”
“王上之言,老朽已經知曉,老朽此身已七分入土,又豈會作那權臣夢?”王允知道劉辯要說什麽,阻止了劉辯的話,繼而言道。
似乎他已經意識到他此時的症結所在。
而劉辯也沒有想到,隻是馬日磾的一句話,竟然讓他與王允之間有了一種嫌隙消散的境況。
“希望這不是錯覺。”劉辯心道。
隨後,眾人紛紛向劉辯表示祝賀,隻是沒人注意到一旁的呂布有些落寞的神色,一介無人可當的高傲的飛將軍,竟也會露出這般神色。
隻不過,他並不是因為王允口中的貂蟬,而是早已不知生死的發妻,那個他做夢也會夢到的女人。
而後,劉協卻是突然打斷了眾人的道賀,言道:“兄長此次入京,護衛皇宮,除賊一戰勞苦功高,寡人已經想好了封賞。兄長收複了河南尹,那河南尹便作為封地賜予兄長,望兄長能夠善待河南百姓。”
劉協此言一出,方才還顯得有些熱絡的大殿頓時變得十分冷清,可見劉協的這個封賞大大超出眾人的意料。
河南尹有什麽?
有洛陽,本朝舊都。
劉辯曾經是什麽?
皇帝,洛陽的皇帝。
敏感之人,敏感之地,此二者聯合起來,讓眾人不禁生出許多遐想。
縱然劉辯勞苦功高,然而此舉卻是萬萬不可,還沒等劉辯自己出言拒絕,王允已然再次站出來,對劉協言道:“陛下,萬萬不可。”
果然一切都是錯覺。
王允的意思很明顯,弘農軍已經沒用了,領了一些賞賜走吧。
倒也真是直接。
殿中大部分人都聽出了王允言語中得弦外之音,有人自顧自地坐在一旁事不關己,有人佩服他的老謀深算,有人暗怪王允無端生事,還有人將目光看向劉協,看看劉協究竟想要怎麽辦?
到底是站在劉辯,還是王允的那一邊?
其實,一切都隻是劉協一道旨意的事,下旨告知長安百姓,弘農軍留在長安是為了應對河東的威脅,一切便迎刃而解。
“王司徒,寡人亦聽人提起此流言,隻是百姓不知弘農軍為何留在長安。而王司徒既然知曉,明豔又言此,寡人實不知其中深意,望王司徒明言。”劉協此話一出,已經是在向著劉辯說話了,也是告訴王允,他知道王允的目的,但念在王允素來忠心,便未拆穿。
王允正要辯解,劉協卻沒有給他機會,繼續言道:“然王司徒所言亦有一定道理,長安城此時不能再現亂局。”
他說道這裏,看了一眼劉辯,劉辯心中會意,對他點了點頭,示意他但說無妨。
事情已經發展到現在,劉辯與董卓鬥智鬥勇,死裏逃生,已經非常疲憊了。劉辯心中也已經不想再在長安待下去了,哪裏還能有弘農舒服呢?
況且唐姬已經懷有身孕,劉辯也想多回去陪一陪唐姬。
“撤走就撤走吧,反正等孫堅到了,李傕等人決不是對手。”劉辯心道。
至於王允,劉辯實在提不起興趣與他爭辯,正所謂“寧與明白人打一頓架,不與糊塗人說一句話”,更何況,王允在某種程度上還是他的老丈人。
劉辯也就納悶了,世間竟還有這種跟女婿過意不去的人。
當然,這也能看出王允對於漢室是覺得的忠心,不會徇私。
劉協征詢了劉辯的同意後,繼續言道:“兄長此次離開弘農數月,家眷又早一步回了弘農,不如早些回弘農。”
劉協自然是從劉辯處知道了唐姬懷有身孕這件事,雖然他非常舍不得兄長,但還是知道劉辯也有歸家之意。
若不是董卓餘黨仍有威脅,或許劉辯早已請辭了。
劉辯聞言,笑著對劉協回道:“臣謹遵聖諭。”
劉協也對劉辯笑起來,這絕非那種逢場作戲的做作之舉,而是發自內心為彼此高興,為彼此祝福,旁人不懂矣。
一直並未言語的太傅馬日磾卻是在此時站起,猶豫了片刻,對劉協進言道:“陛下,老臣以為讓弘農軍此時撤走,著實早了一些,不如等戰事明了,再做決定不遲。”然後馬日磾又看向王允,語氣有些不善地言道:“且這朝堂,不能隻是一家之言。”
馬日磾不知劉協為何讓劉辯回弘農,先是見王允為難劉辯,又見劉協讓劉辯回弘農,以為兩兄弟間出了嫌隙,故而也是鼓足了勇氣,拚了這條老命,為劉辯仗義執言。
對於馬日磾的仗義執言,劉辯心中感懷,眼睛不禁有些酸楚,伏在老頭子耳邊耳語了一陣,隻見馬日磾臉色由怒轉喜,激動的有些結巴,言道:“原來是王妃有喜了,老朽這裏恭喜了。”
劉辯扶著眼前有些顫顫巍巍的馬日磾,笑著對馬日磾點頭致意,嘴角滿是掩不住喜悅。
一旁的王允此時也像是觸電了一般,機械地轉過身,問道:“王妃有喜了,是唐妃?還是蟬兒?”
王允此時完全忘記了他方才還步步為營要用計讓弘農軍離開長安,完全像是一個老父親,或者像是一個老外公一般。
劉辯看著王允得這般模樣,總算相信了貂蟬的話,王允早先也是一番溫柔的模樣,劉辯雖然不想讓他失望,但還是據言道:“是唐妃。”
王允臉上露出了一些失望的神色,向後退了一步,向劉辯拱手道:“如此,老臣恭喜王上了。”
劉辯亦回禮道:“承司徒大人吉言。其實,司徒大人不必如此,寡人亦會離開長安。”
王允似乎若有所思,又似乎悵然若失,歎了一口氣,言道:“倒是老臣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劉辯複而言道:“司徒大人為國甘願屈身事賊,乃是大丈夫,若司徒大人為小人,天下豈不無君子乎?隻是……”
“王上之言,老朽已經知曉,老朽此身已七分入土,又豈會作那權臣夢?”王允知道劉辯要說什麽,阻止了劉辯的話,繼而言道。
似乎他已經意識到他此時的症結所在。
而劉辯也沒有想到,隻是馬日磾的一句話,竟然讓他與王允之間有了一種嫌隙消散的境況。
“希望這不是錯覺。”劉辯心道。
隨後,眾人紛紛向劉辯表示祝賀,隻是沒人注意到一旁的呂布有些落寞的神色,一介無人可當的高傲的飛將軍,竟也會露出這般神色。
隻不過,他並不是因為王允口中的貂蟬,而是早已不知生死的發妻,那個他做夢也會夢到的女人。
而後,劉協卻是突然打斷了眾人的道賀,言道:“兄長此次入京,護衛皇宮,除賊一戰勞苦功高,寡人已經想好了封賞。兄長收複了河南尹,那河南尹便作為封地賜予兄長,望兄長能夠善待河南百姓。”
劉協此言一出,方才還顯得有些熱絡的大殿頓時變得十分冷清,可見劉協的這個封賞大大超出眾人的意料。
河南尹有什麽?
有洛陽,本朝舊都。
劉辯曾經是什麽?
皇帝,洛陽的皇帝。
敏感之人,敏感之地,此二者聯合起來,讓眾人不禁生出許多遐想。
縱然劉辯勞苦功高,然而此舉卻是萬萬不可,還沒等劉辯自己出言拒絕,王允已然再次站出來,對劉協言道:“陛下,萬萬不可。”
果然一切都是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