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西涼軍再一次進入長安、呂布敗走,長安城內此時隻有為數不多的部隊還在堅持與西涼軍作戰,杜陵令張陽一支,還有宮中的楊瓚和董承,兩人收到消息後,效仿之前與劉辯一同守衛皇宮的方式,再一次將李傕的隊伍阻隔在外。
然而這隻能保證宮中一時,而對於宮外就顯得無能為力了。董卓方去,禁軍根本還沒來得及擴充人馬,依然隻是必楊瓚早先的本部人馬多一點,此時還沒有能力出宮平叛。
此時的長安城中,郭汜、李肅縱容麾下兵馬劫掠,百姓慘遭屠戮者眾多,四處冒起了黑煙。
劉協隔著宮牆斥責李肅,言道:“爾等奸賊,何故為禍長安百姓?”
李傕笑了笑,、不屑地言道:“陛下,臣非奸賊,奸賊乃陛下身邊王子師也。臣等本受太師驅使,所為皆出於無奈,太師死,臣等願降。然奸賊王子師與呂奉先謀害太師在先,蒙蔽聖聽在後,使我等無路可退。今臣入長安,無所求,隻為殺王子師,為太師報仇,為陛下誅奸賊,奉陛下以正天下。”
李傕所言言之鑿鑿,宛若一個絕世大忠臣。
王允聽著李傕將謀反也能說的如此清新脫俗,苦笑不言,半晌才對宮外的李傕言道:“若某身死,汝可退兵乎?”
“必將退於城中,為陛下守衛長安矣。”李傕聞言,笑著回道。
李傕都已經率軍攻進了長安,又怎麽會輕易退卻。他也想享受一番董卓之前的待遇,享受一番無上權力的快感。
宮中劉協、王允聞言相視苦笑,知道李傕並不打算退去,看來呂布已經敗退了,隻是不知道劉辯入河東,是否也因為李肅的反叛已經被西涼軍擊敗?
若未被擊敗,是否在來長安的路上?
劉協想問,但想必李傕也不會據實相告。
王允此時有些後悔,後悔將劉辯太早趕走,沒有讓弘農軍去討伐李傕等人,因此而貽誤了戰機,讓西涼軍有喘息之機,更讓李肅這個狼子野心的家夥去討伐西涼軍,或許他不應該用帶有成見的目光去看劉辯。
總之一切都有些晚了。
不一會兒,郭汜、李肅兩人趕到,對李傕言道:“王子師並未在家,不過其親眷已盡被斬殺。”
“當。”
伴隨著一聲清脆的倒地聲,宮內的王允眼前一黑,頹然倒地,兩行清淚在眼角浮現,他張著嘴,渾身顫抖,似乎在慟哭,卻毫無聲音。
無聲,反而是更加悲痛。
劉協瞧著王允這般模樣,心中有些痛楚,向宮外的西涼軍怒斥道:“爾等狼子野心,天良喪盡,寡人定不饒爾等。”
宮外的李肅卻道:“陛下,王司徒進言殺郿縣太師全家三族時,陛下可是讚同得很,緣何今日這般生氣?”
“李子穆……”劉協被李肅嗆言,憤怒異常,一字一句地說著李肅的名字,咬牙切齒。
李肅聞言,卻道:“臣在,還望陛下讓軍士們閃開,臣好進宮,聽陛下教誨。”
恁誰有再好的教養,聽到李肅的這番話,也要炸鍋,劉協抽出楊瓚腰間佩劍,欲親率將士與李傕等人死戰,他好不容易從董卓的壓迫下走出來,如今心中的血性被壓抑太久,卻是爆發出來。
王允趕緊抱住劉協言道:“陛下,臣家人已沒,孑然一身,死不足惜,奸賊索命者唯臣一人而已。陛下萬金之軀,切不可以身冒險,當暫時隱忍,待弘農王勤王之師前來,陛下定然無虞。臣願以一死為陛下爭些時日。”
言罷,王允起身就要向外走,將自己送給李傕、郭汜等人。
這一次,換做劉協將王允抱住,劉協言道:“王公,自寡人繼位以來,公卿大臣死者、逃亡者甚眾。如今公乃群臣榜樣,寡人不能沒有公。”
劉協言此懇切,更讓王允老淚縱橫。
一旁的楊瓚亦道:“司徒大人稍安,今長安城雖已失,宮中卻仍在我等手中。董旻、呂布尚不能攻入皇宮,李傕、李肅之流又如何攻得。一切尚有轉機。”
王允聞言,歎了一口氣,言道:“如此,便辛苦楊將軍。”
楊瓚聞言,心中新奇地想道:“這還是王司徒第一次喚某將軍,難道是轉了心性。”
隨後楊瓚不再理會王允,率軍巡視宮中守衛,上一次能守住皇宮,完全是因為有劉辯率領的弘農軍的緣故,這一次弘農軍不在,楊瓚心中還是有些擔心,畢竟光是劉辯身邊的那三個護衛,拉出來一個都要比他強上一些。
他能做的就是親自查看每一個細節,以保無虞。
另一邊,城中一些大臣此時才反應過來長安城中出了什麽事情,前來勸阻李傕、李肅等人,其中司空種拂被李肅講為誅殺董卓的同黨之一,被郭汜派人殺害,隨後郭汜又要殺太尉趙謙,被趕來的賈詡製止,言道:“我等今日入長安隻為活命,不要與百官關係鬧僵,否則引起眾怒,無法立足。”
郭汜聞言,認為賈詡說的有道理,遂將剩餘的官員暫時放了,並言道:“不如汝等勸解王司徒授首矣。”
趙謙、黃琬等人不言,各自退走,李傕等人望之大笑不已。
突然,一騎探馬出現在眾人身前,言弘農軍已經抵達長安城十裏外。
眾人心中大驚,不再無所事事,郭汜前去協助張家叔侄拿下所有城牆,守住長安城,李傕、李肅則分兩路進攻皇宮,趕緊掌控劉協。
隻要抓住了劉協,劉辯就不是威脅。
“將士們,如今朝廷不給我等活路,我等殺進城去,尋回公道。”
隨後,李傕便親自率領麾下將士向皇宮發起了第一次進攻,西涼將士皆被李傕等人灌輸了如此思想,自然死戰不殆。
劉協聞言,在宮內喊道:“西涼軍將士,今日之事,皆李傕、郭汜、李肅、張濟四人所為,若汝等退去,寡人既往不咎。”
然而,時間已晚,西涼軍將士並不相信,以為劉協隻是為了擾亂軍心而隨口所說,反而進攻得更加猛烈。
然而這隻能保證宮中一時,而對於宮外就顯得無能為力了。董卓方去,禁軍根本還沒來得及擴充人馬,依然隻是必楊瓚早先的本部人馬多一點,此時還沒有能力出宮平叛。
此時的長安城中,郭汜、李肅縱容麾下兵馬劫掠,百姓慘遭屠戮者眾多,四處冒起了黑煙。
劉協隔著宮牆斥責李肅,言道:“爾等奸賊,何故為禍長安百姓?”
李傕笑了笑,、不屑地言道:“陛下,臣非奸賊,奸賊乃陛下身邊王子師也。臣等本受太師驅使,所為皆出於無奈,太師死,臣等願降。然奸賊王子師與呂奉先謀害太師在先,蒙蔽聖聽在後,使我等無路可退。今臣入長安,無所求,隻為殺王子師,為太師報仇,為陛下誅奸賊,奉陛下以正天下。”
李傕所言言之鑿鑿,宛若一個絕世大忠臣。
王允聽著李傕將謀反也能說的如此清新脫俗,苦笑不言,半晌才對宮外的李傕言道:“若某身死,汝可退兵乎?”
“必將退於城中,為陛下守衛長安矣。”李傕聞言,笑著回道。
李傕都已經率軍攻進了長安,又怎麽會輕易退卻。他也想享受一番董卓之前的待遇,享受一番無上權力的快感。
宮中劉協、王允聞言相視苦笑,知道李傕並不打算退去,看來呂布已經敗退了,隻是不知道劉辯入河東,是否也因為李肅的反叛已經被西涼軍擊敗?
若未被擊敗,是否在來長安的路上?
劉協想問,但想必李傕也不會據實相告。
王允此時有些後悔,後悔將劉辯太早趕走,沒有讓弘農軍去討伐李傕等人,因此而貽誤了戰機,讓西涼軍有喘息之機,更讓李肅這個狼子野心的家夥去討伐西涼軍,或許他不應該用帶有成見的目光去看劉辯。
總之一切都有些晚了。
不一會兒,郭汜、李肅兩人趕到,對李傕言道:“王子師並未在家,不過其親眷已盡被斬殺。”
“當。”
伴隨著一聲清脆的倒地聲,宮內的王允眼前一黑,頹然倒地,兩行清淚在眼角浮現,他張著嘴,渾身顫抖,似乎在慟哭,卻毫無聲音。
無聲,反而是更加悲痛。
劉協瞧著王允這般模樣,心中有些痛楚,向宮外的西涼軍怒斥道:“爾等狼子野心,天良喪盡,寡人定不饒爾等。”
宮外的李肅卻道:“陛下,王司徒進言殺郿縣太師全家三族時,陛下可是讚同得很,緣何今日這般生氣?”
“李子穆……”劉協被李肅嗆言,憤怒異常,一字一句地說著李肅的名字,咬牙切齒。
李肅聞言,卻道:“臣在,還望陛下讓軍士們閃開,臣好進宮,聽陛下教誨。”
恁誰有再好的教養,聽到李肅的這番話,也要炸鍋,劉協抽出楊瓚腰間佩劍,欲親率將士與李傕等人死戰,他好不容易從董卓的壓迫下走出來,如今心中的血性被壓抑太久,卻是爆發出來。
王允趕緊抱住劉協言道:“陛下,臣家人已沒,孑然一身,死不足惜,奸賊索命者唯臣一人而已。陛下萬金之軀,切不可以身冒險,當暫時隱忍,待弘農王勤王之師前來,陛下定然無虞。臣願以一死為陛下爭些時日。”
言罷,王允起身就要向外走,將自己送給李傕、郭汜等人。
這一次,換做劉協將王允抱住,劉協言道:“王公,自寡人繼位以來,公卿大臣死者、逃亡者甚眾。如今公乃群臣榜樣,寡人不能沒有公。”
劉協言此懇切,更讓王允老淚縱橫。
一旁的楊瓚亦道:“司徒大人稍安,今長安城雖已失,宮中卻仍在我等手中。董旻、呂布尚不能攻入皇宮,李傕、李肅之流又如何攻得。一切尚有轉機。”
王允聞言,歎了一口氣,言道:“如此,便辛苦楊將軍。”
楊瓚聞言,心中新奇地想道:“這還是王司徒第一次喚某將軍,難道是轉了心性。”
隨後楊瓚不再理會王允,率軍巡視宮中守衛,上一次能守住皇宮,完全是因為有劉辯率領的弘農軍的緣故,這一次弘農軍不在,楊瓚心中還是有些擔心,畢竟光是劉辯身邊的那三個護衛,拉出來一個都要比他強上一些。
他能做的就是親自查看每一個細節,以保無虞。
另一邊,城中一些大臣此時才反應過來長安城中出了什麽事情,前來勸阻李傕、李肅等人,其中司空種拂被李肅講為誅殺董卓的同黨之一,被郭汜派人殺害,隨後郭汜又要殺太尉趙謙,被趕來的賈詡製止,言道:“我等今日入長安隻為活命,不要與百官關係鬧僵,否則引起眾怒,無法立足。”
郭汜聞言,認為賈詡說的有道理,遂將剩餘的官員暫時放了,並言道:“不如汝等勸解王司徒授首矣。”
趙謙、黃琬等人不言,各自退走,李傕等人望之大笑不已。
突然,一騎探馬出現在眾人身前,言弘農軍已經抵達長安城十裏外。
眾人心中大驚,不再無所事事,郭汜前去協助張家叔侄拿下所有城牆,守住長安城,李傕、李肅則分兩路進攻皇宮,趕緊掌控劉協。
隻要抓住了劉協,劉辯就不是威脅。
“將士們,如今朝廷不給我等活路,我等殺進城去,尋回公道。”
隨後,李傕便親自率領麾下將士向皇宮發起了第一次進攻,西涼將士皆被李傕等人灌輸了如此思想,自然死戰不殆。
劉協聞言,在宮內喊道:“西涼軍將士,今日之事,皆李傕、郭汜、李肅、張濟四人所為,若汝等退去,寡人既往不咎。”
然而,時間已晚,西涼軍將士並不相信,以為劉協隻是為了擾亂軍心而隨口所說,反而進攻得更加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