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一行人再一次離開河間國距離眾人到達樂成隻有兩天,其實劉辯也隻是請馬日磾在“醉酒”時勸自己不要忘記陛下的囑托,早些去往幽、並,早些回洛陽,以免陛下怪罪。
馬日磾如此一言,劉陔也不好多留劉辯,後者隻待了三日,便離了樂成,一路往北,往幽州而去。
幽州位於冀州北側,有十郡、一國,十郡在地理位置上仔細向東依次為代、上穀、涿、廣陽、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玄菟、樂浪郡,一國為安置、管理內附的烏桓人而置的遼東屬國,在遼東、遼西兩郡之間。
劉辯一行人這一次去幽州,主要是為了三個人,一人為在廣陽郡薊縣的幽州牧劉虞,二一人為右北平郡土垠縣的右北平太守公孫瓚,另一人則為遼東郡襄平縣的前遼東太守公孫度。
劉虞身為漢室宗親,又在幽州為政寬仁,以懷柔政策對待當地的遊牧民族,深得人心,素有德名。公孫瓚與劉虞正好相反,其自身為身經百戰的驍勇戰將,麾下嚴綱、田楷、單經等將亦久經沙場,他對待遊牧民族則是以極為強硬態度,麾下騎兵皆白馬,號稱“白馬義從”,所向披靡,威震邊疆。
此二人,必然是以安撫嘉獎為主。
而對於公孫度,劉辯則是抱著除掉前者的態度來的。
公孫度,字升濟,遼東郡襄平縣人。早年曾在玄菟郡為小吏,升為尚書郎、冀州刺史,又被免官。後因與徐榮同郡,在董卓亂政時被徐榮舉薦為遼東太守,這裏的徐榮正是如今劉辯麾下長官京兆尹的徐榮。
公孫度到遼東郡後,先是以各種借口誅殺了郡內豪門望族百餘家,如公孫昭、田韶等。軍中豪門被其打壓,使其政令暢通無阻,羽翼豐滿。
待到董卓亂政日久,關東豪傑各自打著小算盤時,公孫度竟將遼東一郡拆分為遼西、遼中兩郡,分設太守,然後公孫度自封為遼東侯、平州牧,居行以天子禮,在遼東稱起了王。
劉辯在路過青州東萊郡時,都可以看到公孫度在渤海另一端的水軍。
這公孫度怕是要渡過渤海,在這青州之地也設立一郡。
如今幽州將要來一個袁紹,若公孫度的問題不解決,幽州以後將要有一陣亂的了。
隻是劉辯此行並未帶太多軍士,不能自己攻伐。不過幽州至少有劉虞、劉和父子是值得托付的,倒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
如此一來,不知何時才能再回洛陽。
劉辯一行人向北行了三日才抵達廣陽郡,在廣陽郡南部的安次縣北部遇上了聞信趕來的劉和,早先安次縣中官員發現天子使者隊伍,便快馬加鞭地向劉虞稟報,由於劉和曾與劉辯在長安一起患難,便被劉虞派來迎接劉辯。
劉虞身為長者,還是要有一定的身段。
並且,劉虞讓劉和接劉辯的目的也是為了提前打探一下劉辯來幽州的目的。
“大將軍,早時離開長安,因道路所阻,某未能及時回到幽州,幽州之兵未能支援長安之戰,某心中有愧。”劉和甫一見劉辯,便立即對早先離開長安後,未能及時率軍支援劉辯與西涼軍的戰鬥而進行了道歉。
劉辯在當初讓劉和離開後,也並未對幽州之兵前來抱太多的希望,畢竟幽州相對於益州來說,到司隸之路途遙遠非常,再加上道路受阻,連封劉虞為大司馬的詔書都不能抵達,劉和能夠安全回到幽州就已經是萬事大吉了。
劉辯也隻是抱著多一個人多一條路的想法。
“無礙,大兄能安然抵達幽州,已是萬幸。寡人今日見到大兄,憶起長安之時,真是驚險萬分,幸有大兄為伴。”劉辯微笑地看著劉和,並無任何怪罪之意。
“是矣。”劉和想起那一陣在長安的生活,的確是非常刺激,劉辯初到長安時,眾人並無任何異常,而後不久,劉誕、劉和兩人便一直偷偷地從後門到劉辯府上相聚,商議如何除掉董卓。
隻是眾人還未有好的方案,機會卻是自己撞了上來,但也是驚險萬分,若是那日眾人被李利、張恭兩人殺死,不僅劉辯、劉和、劉誕三人沒有了然後,遠在幽州、益州的劉虞、劉焉兩人勢必也會受到影響,被董卓加害。
不過,那段日子雖然驚險,卻也痛快。
劉和正回憶間,又想起了父親的話,問道:“大將軍,不知此次來廣陽,能夠待多久?幽州雖為偏僻之地,然某亦可盡一盡地主之誼。”
劉辯似乎從劉和的話中聽出了一些試探之意,卻不以為意,劉虞、劉和兩人還是值得信任的。
劉辯也沒有準備隱瞞,他雙腿青夾馬腹,加快了前進的速度,拉遠了與大部隊的距離,身邊隻有來寧一人護衛,使他與劉和兩人之言不會被其他人聽到。
“寡人路過青州時,公孫升濟的艦隊怕是要打到東萊矣。”劉辯煞有介事地言道,然後又形容了一番當初所見到的情況。
劉和聞言便已經知道劉辯這一次來幽州的最終目的便是遼東的公孫度。
這公孫度的確是幽州的一大隱患,劉虞不是沒有解決這一問題的打算。
隻是,一來公孫度打壓一部分遼東豪族之後,非同心者皆被誅殺,已經完全掌握了遼東之地,二來右北平太守公孫瓚與劉虞政見不合,多有相悖,如今兩人關係著實有些緊張。劉虞麾下無大將,又不能倚仗公孫瓚,故而不能攻伐公孫度。
劉和將這一些講與劉辯,劉辯也能夠體會到劉虞的苦衷,公孫瓚的確不是一般人物,又怎喜被劉虞挾製,若不是董卓伏誅,天下形勢趨於安定,公孫瓚甚至都有誅劉虞獨占幽州的可能。
看來,要解決公孫度,首先要解決劉虞、公孫瓚之間的嫌隙。
不過即使不能解決劉虞與公孫瓚之間的問題,劉辯也不是沒有辦法。他看著身後的董橫、徐寧、來寧、趙雲、韓康幾將,以及馬禮這個謀士,心中甚是自信。
大不了向劉虞借些兵,他親率大軍征伐。
馬日磾如此一言,劉陔也不好多留劉辯,後者隻待了三日,便離了樂成,一路往北,往幽州而去。
幽州位於冀州北側,有十郡、一國,十郡在地理位置上仔細向東依次為代、上穀、涿、廣陽、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玄菟、樂浪郡,一國為安置、管理內附的烏桓人而置的遼東屬國,在遼東、遼西兩郡之間。
劉辯一行人這一次去幽州,主要是為了三個人,一人為在廣陽郡薊縣的幽州牧劉虞,二一人為右北平郡土垠縣的右北平太守公孫瓚,另一人則為遼東郡襄平縣的前遼東太守公孫度。
劉虞身為漢室宗親,又在幽州為政寬仁,以懷柔政策對待當地的遊牧民族,深得人心,素有德名。公孫瓚與劉虞正好相反,其自身為身經百戰的驍勇戰將,麾下嚴綱、田楷、單經等將亦久經沙場,他對待遊牧民族則是以極為強硬態度,麾下騎兵皆白馬,號稱“白馬義從”,所向披靡,威震邊疆。
此二人,必然是以安撫嘉獎為主。
而對於公孫度,劉辯則是抱著除掉前者的態度來的。
公孫度,字升濟,遼東郡襄平縣人。早年曾在玄菟郡為小吏,升為尚書郎、冀州刺史,又被免官。後因與徐榮同郡,在董卓亂政時被徐榮舉薦為遼東太守,這裏的徐榮正是如今劉辯麾下長官京兆尹的徐榮。
公孫度到遼東郡後,先是以各種借口誅殺了郡內豪門望族百餘家,如公孫昭、田韶等。軍中豪門被其打壓,使其政令暢通無阻,羽翼豐滿。
待到董卓亂政日久,關東豪傑各自打著小算盤時,公孫度竟將遼東一郡拆分為遼西、遼中兩郡,分設太守,然後公孫度自封為遼東侯、平州牧,居行以天子禮,在遼東稱起了王。
劉辯在路過青州東萊郡時,都可以看到公孫度在渤海另一端的水軍。
這公孫度怕是要渡過渤海,在這青州之地也設立一郡。
如今幽州將要來一個袁紹,若公孫度的問題不解決,幽州以後將要有一陣亂的了。
隻是劉辯此行並未帶太多軍士,不能自己攻伐。不過幽州至少有劉虞、劉和父子是值得托付的,倒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
如此一來,不知何時才能再回洛陽。
劉辯一行人向北行了三日才抵達廣陽郡,在廣陽郡南部的安次縣北部遇上了聞信趕來的劉和,早先安次縣中官員發現天子使者隊伍,便快馬加鞭地向劉虞稟報,由於劉和曾與劉辯在長安一起患難,便被劉虞派來迎接劉辯。
劉虞身為長者,還是要有一定的身段。
並且,劉虞讓劉和接劉辯的目的也是為了提前打探一下劉辯來幽州的目的。
“大將軍,早時離開長安,因道路所阻,某未能及時回到幽州,幽州之兵未能支援長安之戰,某心中有愧。”劉和甫一見劉辯,便立即對早先離開長安後,未能及時率軍支援劉辯與西涼軍的戰鬥而進行了道歉。
劉辯在當初讓劉和離開後,也並未對幽州之兵前來抱太多的希望,畢竟幽州相對於益州來說,到司隸之路途遙遠非常,再加上道路受阻,連封劉虞為大司馬的詔書都不能抵達,劉和能夠安全回到幽州就已經是萬事大吉了。
劉辯也隻是抱著多一個人多一條路的想法。
“無礙,大兄能安然抵達幽州,已是萬幸。寡人今日見到大兄,憶起長安之時,真是驚險萬分,幸有大兄為伴。”劉辯微笑地看著劉和,並無任何怪罪之意。
“是矣。”劉和想起那一陣在長安的生活,的確是非常刺激,劉辯初到長安時,眾人並無任何異常,而後不久,劉誕、劉和兩人便一直偷偷地從後門到劉辯府上相聚,商議如何除掉董卓。
隻是眾人還未有好的方案,機會卻是自己撞了上來,但也是驚險萬分,若是那日眾人被李利、張恭兩人殺死,不僅劉辯、劉和、劉誕三人沒有了然後,遠在幽州、益州的劉虞、劉焉兩人勢必也會受到影響,被董卓加害。
不過,那段日子雖然驚險,卻也痛快。
劉和正回憶間,又想起了父親的話,問道:“大將軍,不知此次來廣陽,能夠待多久?幽州雖為偏僻之地,然某亦可盡一盡地主之誼。”
劉辯似乎從劉和的話中聽出了一些試探之意,卻不以為意,劉虞、劉和兩人還是值得信任的。
劉辯也沒有準備隱瞞,他雙腿青夾馬腹,加快了前進的速度,拉遠了與大部隊的距離,身邊隻有來寧一人護衛,使他與劉和兩人之言不會被其他人聽到。
“寡人路過青州時,公孫升濟的艦隊怕是要打到東萊矣。”劉辯煞有介事地言道,然後又形容了一番當初所見到的情況。
劉和聞言便已經知道劉辯這一次來幽州的最終目的便是遼東的公孫度。
這公孫度的確是幽州的一大隱患,劉虞不是沒有解決這一問題的打算。
隻是,一來公孫度打壓一部分遼東豪族之後,非同心者皆被誅殺,已經完全掌握了遼東之地,二來右北平太守公孫瓚與劉虞政見不合,多有相悖,如今兩人關係著實有些緊張。劉虞麾下無大將,又不能倚仗公孫瓚,故而不能攻伐公孫度。
劉和將這一些講與劉辯,劉辯也能夠體會到劉虞的苦衷,公孫瓚的確不是一般人物,又怎喜被劉虞挾製,若不是董卓伏誅,天下形勢趨於安定,公孫瓚甚至都有誅劉虞獨占幽州的可能。
看來,要解決公孫度,首先要解決劉虞、公孫瓚之間的嫌隙。
不過即使不能解決劉虞與公孫瓚之間的問題,劉辯也不是沒有辦法。他看著身後的董橫、徐寧、來寧、趙雲、韓康幾將,以及馬禮這個謀士,心中甚是自信。
大不了向劉虞借些兵,他親率大軍征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