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兄,遼水對岸的援軍已經被弘農王派出的漢軍擊破,遼隊已是一座孤城。”遼隊城中,被漢軍俘虜的太史慈出現在陽儀府上,對後者陳述著如今的形勢。


    遼隊城西、南兩側臨近遼東屬國,劉和麾下司馬齊周聯絡的烏桓已經在趕來的路上,東臨遼水,而遼水對岸的援軍已經被漢軍擊潰,北有劉辯、劉和率領的漢軍大部隊,公孫瓚在得知大破公孫康後,也已經率大軍趕來,隻留一小部分軍士提防公孫度趁機渡河。


    屆時,陽儀即使不降,憑著城中的這些兵力,恐怕根本就守不了多少時候。


    太史慈被劉辯封為橫野校尉,受劉辯之命前來勸降陽儀,劉辯雖然知道遼隊城朝夕可破,但他還是想節省一些時間,早些渡河去支援趙雲、徐寧、韓康等人。


    否則,待公孫度大軍趕到,趙雲等人必將迎來一場惡戰,剛剛占領的營壘也很可能被再一次攻下,一來劉辯擔心三人安危,二來他也不想再尋一處渡河地點。


    無論如何,劉辯都想以最快的速度解決遼隊城之事。


    太史慈知道此行的重要性,詳盡地將如今形勢分析給陽儀聽。


    陽儀玩笑道:“子義,汝今日言語,可比往日合起來還要多。”


    太史慈見陽儀打趣自己,知道今日之事有了眉目,立即言道:“若大兄舉城降漢,王上依舊以大兄為遼隊令,鎮守於此。往大兄為麾下將士及城中百姓著想,以大局為重。”


    早在遼水對岸的營壘燃氣大火,冒起青煙時,陽儀還在盼望著公孫康能夠取得勝利,然後趁勝渡過遼水,支援遼隊城。


    可後來火勢越來越大,遼東軍旌旗盡皆傾覆,陽儀便知道遼隊城已經守不住了。


    隻是降與不降,他思考了良久。


    公孫度待他不薄,他若直接獻城投降,則顯得有些忘恩負義,若不降,公孫康已經被擊退,遼隊城已經沒有了援軍,等公孫瓚一來,必定城破,而他也極有可能會死在城上。


    如此雖有身後名,卻要丟了性命,陽儀還多少有一些不舍。


    太史慈這為麾下軍士與城中百姓之言,著實是為陽儀提供了一個不錯的借口。


    但是,陽儀並未立即答應,而是有些慍怒地斥道:“將軍待某不薄,某如何能降於弘農王?豈不成了天下人的笑柄?”


    太史慈見陽儀這般模樣,聽語氣陽儀有些慍怒,但看表情卻著實有一些演戲的痕跡。


    於是,太史慈笑著拱手道:“兄長為百姓免於遭難,為軍士保全性命,何故執著一時之名也?”


    太史慈的這一句話,著實說到了陽儀的心坎裏,後者低頭不住歎氣,半晌將頭抬起,看向太史慈,語重心長地言道:“望弘農王不要為難城中百姓與某麾下軍士,某願獻城投降。”


    “兄長為大局著想,真乃仁義之人。”太史慈見陽儀同意投降,向陽儀拱拱手,言語中滿是讚賞。


    而後,陽儀命人打開城門,親自迎劉辯入城,劉辯率眾將入城,親口向陽儀保證,後者依舊是大漢的遼隊令,隻是軍中有些人擔心陽儀會出爾反爾,在眾人渡河後改變立場。


    陽儀又怎麽聽不明白劉辯話中之意,如今既然已經邁出了投降這一步,那便身不由己。陽儀從軍中抽調了近兩千軍士,交與劉和統率,自己隻留了一千軍士守衛遼隊城。


    劉辯對於陽儀的表現非常滿意,如此一來,他也放心將遼隊城交與陽儀。


    換一句話說,即使陽儀在眾人走後想要搞什麽小動作,剩下這些兵力也翻不起太大的風浪。


    這也是劉辯之所以放心的原因。


    劉辯在遼隊城隻待了大概半個時辰,便差麾下軍士將此處的情況告知趕來的公孫瓚,然後他率軍趕往渡口,往遼水東岸而去。


    臨走前,劉辯原本想將受傷的太史慈留在遼隊城,令其在此好好養傷,但太史慈卻堅持與劉辯同行,言這點傷不礙事,一定要立些功勳。


    於是,劉辯在太史慈的堅持下,便帶後者同行。


    另一邊,公孫康被趙雲等人擊敗後,便向北投到父親公孫度的營中,這一邊公孫度看到公孫瓚大軍往南而去,立即察覺到後者的用意,也隻留了一小部分人在原地,然後率大軍往南,直奔趙雲、徐寧、韓康三人駐紮的地點,也就是公孫康原先的營壘。


    公孫度陸地上行軍,要比劉辯先收遼隊城再渡河要快上一些。雖然劉辯已經差一部分人先行渡遼水支援趙雲,但前隊尚未趕到,公孫度大軍便已經抵達了趙雲等人麵前。


    幸好昨日新收的一些俘虜並未反叛,讓漢軍的家底稍微厚實了一些,趙雲等人堅守在原地,公孫度竟然一時不能將其擊破。


    遼水東岸,戰局慘烈,劉辯等人也隻能暫時在船上作壁上觀,一時無法支援。


    “將士們,守住你們的位置,待王上率大軍上岸,我等便將這些敵軍再一次趕出去。”趙雲一邊指揮著將士戰鬥,一邊看著渡河而來的船隻,用眼前尚未到達的大軍鼓舞著眾人。


    此處戰事著實有些激烈,趙雲、徐寧、韓康三人左右支援,生怕一時不注意,陣線會出現缺口,這樣不僅眾人會葬身於此,渡河而來的漢軍也無處靠岸。


    在三人的努力下,陣線雖然屢出危險,卻還是守住了遼東軍的數次進攻。


    劉辯也率領大部隊登岸,指揮左右加入戰場,支援趙雲、徐寧、韓康三人。


    隨著數千漢軍登岸,公孫度發覺戰事愈發向著對漢軍有利的方向發展,遼東軍從進攻一方,慢慢變成了防守一方,尤其是剛才被壓著打的趙雲、徐寧、韓康三人,此時在遼東軍陣中表現得異常活躍,數名將校死於其手,公孫度派去的兩名心腹將領,都已經被三人掀翻。


    公孫度見狀不妙,率軍向後撤退,準備先到北麵與留守在原處的公孫康會和。


    然而公孫度拜托劉辯追擊,又行了數裏後,迎麵一隊人馬趕來,正是公孫康一軍,顯得頗為狼狽。


    “父親,公孫伯珪向南行軍隻是一個幌子,您走後,公孫瓚親率大軍渡河,孩兒不能敵擋,隻能舍了營寨,投奔父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興漢從一杯毒酒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納蘭幽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納蘭幽月並收藏興漢從一杯毒酒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