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半城“消失的那一層”,卷堆又多次下水探究。雖然他沒法理解蘇桂的判斷方式,可是結合很多事實加之自己在水下呆那麽久又查閱許多書籍,最終得出的結論竟和蘇桂是差不多的。
這個幻術裏麵應該是綜合了許多單一幻術,所以變得複雜,甚至其中有很多幻術是屬於入門級別的,但凡會一點幻術的人都能用,就單一一個來講甚至是很容易識破也很容易解。
可問題也就在於這裏,整個幻術看起來如同一團纏繞在一塊的線,拉著哪一根都以為能找到源頭,可拉哪一根卻又都會形成新的死結。所以事實上卷堆下水多次的嚐試是加固了這個幻術的,因為他的破解其實是變相的添加。
卷堆在水下研究得都快瘋魔了,有時癡迷到連著幾天都不回去的。他甚至都懷疑最初使用這個幻術的人他現在還解得開嗎,因為這麽多年過去了指不定有多少人來嚐試過。這意味著不知有多少人把自己的幻術又施加在這上麵。
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當初施那個幻術的目的就是把某些東西……呃,直截了當的說吧就是半城的最基層,把半城最基層的“形”移走,而之後持續加固這個幻術都隻為一個目的——就是隱藏它。根據這個再繼續推,就不難猜測“消失的一層”到底被移去哪裏,當然是蘇桂說的:那個巨大的漩渦群!
既然這邊無從下手,而寸言他們那邊又需要他去看那些僅有他懂的文字,那麽就隻能再危險也得去。
“有一個問題哈……”為了讓自己在水下能盡量睜眼去看那些文字,也為讓大家好過些,卷堆改良了之前用過的泡泡。
他說他最初想到這個也是來源於魚,但研究時間短尚且還處於不斷根據實際運用而無盡改良之中。
泡泡也是要有源頭的,雖然他還是借的水中的泡泡,但要保證它在大浪中不破,就要在借用之後能保證泡泡之所以能成為泡泡的必須供給。
所以卷堆的泡泡從人的鼻子出發,緊緊罩住包括兩個鼻孔在內的嘴唇以上位置,這樣的用途很容易就能想到。
之所以不把嘴也裝進泡泡裏,卷堆說是以防萬一身體感到不適的時候打噴嚏把泡泡吹破。
蘇桂笑話他說:外麵的大風浪和漩渦都抵禦得了,還忌諱一個小噴嚏?
卷堆的觀點是,泡泡的外在具有韌性,並不懼怕以弱小正麵迎接強者。可是真正具有毀滅性的攻擊在內部,哪怕是一個小小噴嚏。
可是嘴放在外麵就容易管不住想說話啊!這不,臨下水前卷堆突然想起了什麽,環顧同伴們說道:“半城的衛隊既然叫衛隊,那麽他們保衛什麽呢?保護主人的話,也沒見他們寸步不離跟著葉輕飄啊,從前跟現在沒啥區別嘛,依然在洞中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卷堆邊說著邊攤手,剛說完後背就被人踹了一腳,隻能手腳並用狗刨著紮向深水。
踹完他,更雲拍拍手,朝盯著自己豎大拇指的寸言和葉輕飄扭動著肩膀和屁股也紮了下去。
卷堆的泡泡果然是很有韌性,下水之後任它多大的漩渦也沒被甩脫,任憑它多大的浪湧也沒把它擠碎拍碎。
可問題在於它太有韌性了,跟著渦流和浪湧上下左右、東南西北搖擺伸縮,裏麵的腦袋不被拍壞也被搖暈了。
卷堆倒似乎用得很是順遂,尤其是這泡泡還愛管閑事,總是跟水裏原有的那些泡泡過不去。那些密集的泡泡一來,它就仗著自身的韌性瘋狂驅趕,卷堆覺得它真的是個寶。
其他幾個人是取也取不下來,漩渦群集體小憩的時間又很短,隻能苦撐著。
葉輕飄和更雲負責在速度和方向上協助卷堆,盡量保證他能最大程度的隻要盯住一塊巨石就能一直研究到換下一塊為止。
寸言繼續研究這些巨石與魚之間的秘密,說實話暫且不說魚,就光是這上千塊的巨石就讓大家覺得甚是奇妙的了,因為這些巨石沒有一塊是空白的,幾乎都鑿上了字。
那麽問題來了,每一塊巨石都是活動的,這些石頭是一直就在水裏的,還是鑿好字才被弄下水?
在水下鑿字,半城的人真的就可以做得到了嗎?如果是鑿好字才放下水,那麽怎樣才可以做到不被人發現?話說光是運那些巨大的石頭恐怕就是不容易的吧!
這些事情不管哪一樣都不是輕易就可以弄清楚的,更不是一天兩天就夠了。在這期間也有別的人下來過,盡管都是一些不認識的人,且不斷有人消失在漩渦之中,但不得不承認他們中間不乏厲害的。
卷堆每一天能夠帶上來的信息很有限,那上千塊巨石要看完可就真的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了。
但積少成多後就總能判斷出一些事情,況且卷堆是個聰明人,很快就根據得到的信息判斷出那些巨石可不是在水中胡亂飄蕩的,它們的位置在時間上有先後之分。
將卷堆每天帶上來的信息累積起來推測:每一塊巨石記錄的是半城每一任城主任職期間所發生的大事。但不要誤會,你可以說這些是石碑但不能說它們是豐碑,因為沒有哪一塊石碑上在歌功頌德,都是些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大事紀。
這些石碑也不是半城一建立就有的,它是從某一代城主才開始。那個城主興起此事後,從他開始,每一代城主一塊石碑,而也是從他開始延續了好幾代城主他們完成了之前的那些先輩們的大事紀刻錄,且先輩們的就沒有限定必須隻在一塊石碑上全部刻錄完。
石碑上也記載,每個城主在其任職期間每發生一件大事就必須及時刻錄一件,且必須隻能自己一個人親自完成,終身不得向下一任城主之外的任何一個人透露這件事。
石碑上說曆屆城主的終極使命就是尋找下一任最有利於半城的城主,並且把這件事情一代代延續下去。
在卷堆終於把這些信息拚接完整的那一刻,幾個年輕人麵麵相覷,有些事情大家心照不宣:半城毀了之後,難怪擇餘要給下一任城主設定這樣的題目,原來他不僅是想用解救重建半城來選拔城主,同時也在解謎中做城主與城主之間的交接。
在接下來的碎片化信息拚湊中透露的可就真的是半城最大的秘密了。
卷堆很有把握,盡管每天都有不同的人下到那片漩渦中,可除他之外尚且沒有人知道這個秘密,因為克服水下的艱難隻是其中之一,此外還必須得懂半城最古老的那些文字。
在確定這點之後,幾個人的任務就多了一項:不能再讓別人靠近這些石碑了,保不齊哪一天就有完全具備這些能力的人下到水裏。所以更雲和葉輕飄兩個人在輪流協助卷堆的同時,其實也是在輪流阻止其他人的侵入。
卷堆拚接出的那個半城最大的秘密就是:為什麽近些年每任城主都需要遠行?
這個幻術裏麵應該是綜合了許多單一幻術,所以變得複雜,甚至其中有很多幻術是屬於入門級別的,但凡會一點幻術的人都能用,就單一一個來講甚至是很容易識破也很容易解。
可問題也就在於這裏,整個幻術看起來如同一團纏繞在一塊的線,拉著哪一根都以為能找到源頭,可拉哪一根卻又都會形成新的死結。所以事實上卷堆下水多次的嚐試是加固了這個幻術的,因為他的破解其實是變相的添加。
卷堆在水下研究得都快瘋魔了,有時癡迷到連著幾天都不回去的。他甚至都懷疑最初使用這個幻術的人他現在還解得開嗎,因為這麽多年過去了指不定有多少人來嚐試過。這意味著不知有多少人把自己的幻術又施加在這上麵。
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當初施那個幻術的目的就是把某些東西……呃,直截了當的說吧就是半城的最基層,把半城最基層的“形”移走,而之後持續加固這個幻術都隻為一個目的——就是隱藏它。根據這個再繼續推,就不難猜測“消失的一層”到底被移去哪裏,當然是蘇桂說的:那個巨大的漩渦群!
既然這邊無從下手,而寸言他們那邊又需要他去看那些僅有他懂的文字,那麽就隻能再危險也得去。
“有一個問題哈……”為了讓自己在水下能盡量睜眼去看那些文字,也為讓大家好過些,卷堆改良了之前用過的泡泡。
他說他最初想到這個也是來源於魚,但研究時間短尚且還處於不斷根據實際運用而無盡改良之中。
泡泡也是要有源頭的,雖然他還是借的水中的泡泡,但要保證它在大浪中不破,就要在借用之後能保證泡泡之所以能成為泡泡的必須供給。
所以卷堆的泡泡從人的鼻子出發,緊緊罩住包括兩個鼻孔在內的嘴唇以上位置,這樣的用途很容易就能想到。
之所以不把嘴也裝進泡泡裏,卷堆說是以防萬一身體感到不適的時候打噴嚏把泡泡吹破。
蘇桂笑話他說:外麵的大風浪和漩渦都抵禦得了,還忌諱一個小噴嚏?
卷堆的觀點是,泡泡的外在具有韌性,並不懼怕以弱小正麵迎接強者。可是真正具有毀滅性的攻擊在內部,哪怕是一個小小噴嚏。
可是嘴放在外麵就容易管不住想說話啊!這不,臨下水前卷堆突然想起了什麽,環顧同伴們說道:“半城的衛隊既然叫衛隊,那麽他們保衛什麽呢?保護主人的話,也沒見他們寸步不離跟著葉輕飄啊,從前跟現在沒啥區別嘛,依然在洞中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卷堆邊說著邊攤手,剛說完後背就被人踹了一腳,隻能手腳並用狗刨著紮向深水。
踹完他,更雲拍拍手,朝盯著自己豎大拇指的寸言和葉輕飄扭動著肩膀和屁股也紮了下去。
卷堆的泡泡果然是很有韌性,下水之後任它多大的漩渦也沒被甩脫,任憑它多大的浪湧也沒把它擠碎拍碎。
可問題在於它太有韌性了,跟著渦流和浪湧上下左右、東南西北搖擺伸縮,裏麵的腦袋不被拍壞也被搖暈了。
卷堆倒似乎用得很是順遂,尤其是這泡泡還愛管閑事,總是跟水裏原有的那些泡泡過不去。那些密集的泡泡一來,它就仗著自身的韌性瘋狂驅趕,卷堆覺得它真的是個寶。
其他幾個人是取也取不下來,漩渦群集體小憩的時間又很短,隻能苦撐著。
葉輕飄和更雲負責在速度和方向上協助卷堆,盡量保證他能最大程度的隻要盯住一塊巨石就能一直研究到換下一塊為止。
寸言繼續研究這些巨石與魚之間的秘密,說實話暫且不說魚,就光是這上千塊的巨石就讓大家覺得甚是奇妙的了,因為這些巨石沒有一塊是空白的,幾乎都鑿上了字。
那麽問題來了,每一塊巨石都是活動的,這些石頭是一直就在水裏的,還是鑿好字才被弄下水?
在水下鑿字,半城的人真的就可以做得到了嗎?如果是鑿好字才放下水,那麽怎樣才可以做到不被人發現?話說光是運那些巨大的石頭恐怕就是不容易的吧!
這些事情不管哪一樣都不是輕易就可以弄清楚的,更不是一天兩天就夠了。在這期間也有別的人下來過,盡管都是一些不認識的人,且不斷有人消失在漩渦之中,但不得不承認他們中間不乏厲害的。
卷堆每一天能夠帶上來的信息很有限,那上千塊巨石要看完可就真的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了。
但積少成多後就總能判斷出一些事情,況且卷堆是個聰明人,很快就根據得到的信息判斷出那些巨石可不是在水中胡亂飄蕩的,它們的位置在時間上有先後之分。
將卷堆每天帶上來的信息累積起來推測:每一塊巨石記錄的是半城每一任城主任職期間所發生的大事。但不要誤會,你可以說這些是石碑但不能說它們是豐碑,因為沒有哪一塊石碑上在歌功頌德,都是些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大事紀。
這些石碑也不是半城一建立就有的,它是從某一代城主才開始。那個城主興起此事後,從他開始,每一代城主一塊石碑,而也是從他開始延續了好幾代城主他們完成了之前的那些先輩們的大事紀刻錄,且先輩們的就沒有限定必須隻在一塊石碑上全部刻錄完。
石碑上也記載,每個城主在其任職期間每發生一件大事就必須及時刻錄一件,且必須隻能自己一個人親自完成,終身不得向下一任城主之外的任何一個人透露這件事。
石碑上說曆屆城主的終極使命就是尋找下一任最有利於半城的城主,並且把這件事情一代代延續下去。
在卷堆終於把這些信息拚接完整的那一刻,幾個年輕人麵麵相覷,有些事情大家心照不宣:半城毀了之後,難怪擇餘要給下一任城主設定這樣的題目,原來他不僅是想用解救重建半城來選拔城主,同時也在解謎中做城主與城主之間的交接。
在接下來的碎片化信息拚湊中透露的可就真的是半城最大的秘密了。
卷堆很有把握,盡管每天都有不同的人下到那片漩渦中,可除他之外尚且沒有人知道這個秘密,因為克服水下的艱難隻是其中之一,此外還必須得懂半城最古老的那些文字。
在確定這點之後,幾個人的任務就多了一項:不能再讓別人靠近這些石碑了,保不齊哪一天就有完全具備這些能力的人下到水裏。所以更雲和葉輕飄兩個人在輪流協助卷堆的同時,其實也是在輪流阻止其他人的侵入。
卷堆拚接出的那個半城最大的秘密就是:為什麽近些年每任城主都需要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