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後,燕國朝堂,趁著燕王還沒到來,諸位公卿大臣都在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議論的對象赫然就是魏國公子無羨,


    自從那日他悶悶不樂回驛館之後,燕國大臣們已有十餘日沒有見到這位頭腦發熱的公子。


    還比較想念的,畢竟燕國冷冷清清難得搞一個大新聞,


    讓他們念叨念叨,記得上回燕國這麽熱鬧的時候,還是太子殿下從秦國跑回來的時候,


    那著實讓諸位大臣大吃一驚。


    簡直就是賽孟嚐,


    就算孟嚐君在世,沒有門客幫忙也跑不出秦國,太子殿下居然能一個人隔著這麽遠的大山跑路回來,真令人刮目相看。


    這麽一說來,諸位大臣就更加熱情高漲,連帶著太子丹殿下,也膝蓋上中箭。


    而燕丹巋然不動,竟然閉目養神,充耳不聞。


    看來回來這一段時間,他已經習慣被人喁喁私語,與孟嚐君對比。


    “嗬,我燕丹可是做大事之人,豈會在意這些可笑的想法。”太子丹嘴角微抖動,自我安撫道。


    “行了,議論紛紛成何體統,莫要讓無羨公子笑話我燕國朝堂,就像菜市口一樣,還不通通住嘴。”雁春君與魏無羨同時到後,一進大殿就聽見有人在議論他的金主,表情驟然一變,喝斥道。


    你們可以嘲笑燕丹,但不能嘲笑他的財神爺。


    諸位公卿大臣攝雁春君昔日的餘威,紛紛閉嘴,唯恐慢了一步就被收拾。


    連大將軍晏懿,也是如此。


    唯獨太子燕丹疑惑地睜開了眼睛,第一次詳細打量雁春君與魏無羨兩人,心裏不舒服道:“果然這兩人走到了一塊,第一次見這位魏無羨,就覺得有辱信陵君威名,堂堂王孫公子,不思報效國家振興魏國,卻做起大梁遊俠頭目,望之不似人君,盡失先輩之名。”


    “與雁春君蛇鼠一窩,狼狽為奸,又想來禍亂我燕國,有我燕丹在爾等休想得逞。”


    望見燕丹那不善瞥過的眼神,魏無羨先是一陣納悶,後突然想起,“焱妃來燕國不就是來找太子丹麽,我還沒找你麻煩,你倒先瞄起我來了。”


    眼神不客氣地盯回去,


    “大王到——”一道尖銳的聲音回蕩在大殿內,兩個宦官在前,六名宮女在後,領著燕王從偏殿直徑登上高台。


    群臣揖禮,齊聲說道:“拜見王上!”


    “眾卿無需多禮。”燕王抬手,意示禮畢,


    燕王坐立高台上,目光掃視諸多大臣,最後停留在魏無羨跟前,眉角漾動臉帶溫和說:“公子來我薊州也有十日,不知雁春君有無盡賓主之宜,帶公子領略燕地北國風光?”


    “回大王,自然有,雁春君異常好客,無羨常常推辭不得,這些日子看了不少,走了不少,也吃了不少,更加欣賞到在中原,永遠都無法看到的美景,隻有在這北國才能一眼望去天茫茫一片,無邊無際的壯闊。”


    魏無羨談笑間,把燕國誇獎了一遍,


    引得燕王笑意更濃,麵色更加和善。


    “公子盡興就好,難得來一趟,不如再多遊覽幾日,再回國也不遲。”


    魏無羨微微一怔,隨即搖搖頭說:“大王誤會了,無羨此來並非告辭,而是有意請求,還望大王同意。心願未了,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倘若小小嚐試都不曾有,便回中原心有遺憾。”


    “公子壯誌,著實令寡人佩服,但無奈寡人心有餘而力不逮。”燕王有點不悅,怎麽老扯著這事不放,也未免太不懂事。


    “並非如此,大王且聽我道來。”


    魏無羨腰板挺的筆直,聲音清越道:“無羨這幾日心緒不定,也知事情太過為難,但心中誌向所在,孟子曰:雖千萬人吾往矣!大丈夫生於天地間,豈能碌碌無為空度光陰,縱然前路危險,吾往之有顛覆之危難,然無羨乃要決心所向,身亡無改。”


    “願一人北上,無需一兵一卒,一車一馬,隻在招攬良家子弟千人,築城於蠻夷之間,擾其後,再圖發展滅其後患。”


    燕王眉頭皺起,心有疑惑:“你要選何地築城?”


    “遼東往北,燕國往東,人煙稀少苦寒之地,濊貉蠻夷部落間。”魏無羨神色認真。


    “那公子可知,築城非數十日,數月能完成的了,屆時胡人來攻,汝將如何應對?燕國不會出一兵一卒,也無錢糧援助,況且天寒地凍,燕國已是寒冷,入冬以來多有百姓凍傷凍死,何況更偏北地。公子還是三思較妥。”燕王勸說道,他也不忍心看著這滿腔熱血的公子,沒有任何價值的死在北地,著實可惜。


    所以把醜話說在前頭,希望他知難而退吧。


    可惜這番勸誡,注定徒勞無返。


    因為魏無羨早已有備而來,不會這麽容易打退堂鼓。


    也知道從零開始發展太難,但非去不可。


    “多謝大王牽掛無羨,然誌向早已定下,絕無退縮更改之意。不過現在的確天氣寒冷,還需暫停幾月,等來年開春,再東出北行。”


    “咳咳——”突然一陣咳嗽聲,引得眾人關注,


    “王兄,公子誌向值得令人欽佩,我們燕國該搭把手的時候,還是得搭把手幫一把,不然豈不是寒了來投奔我燕國之心?昔有昭王禮遇郭隗,一時間天下傳為佳話,為何此時不效仿一番,使我燕國名頭在列國之間,如錐子處囊中脫穎而出,吸引人才來投,豈不是美事?王兄切莫拒絕呀。”雁春君適當時走出人群,讓燕王吃下定心丸,頻頻使眼色。


    我們該幫的還得幫,這件事與我們有百利而無一害,此事一看便知難以成功,隻要保住無羨公子的性命,帶來的利益,完全是收獲頗豐。


    何必無動於衷拒絕,


    燕國諸位大臣,也不禁一陣驚異,今天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雁春君怎麽好像換了一個人似的,這樣一番有見解的話。


    不太像是從橫行霸道的草包嘴裏說出來。


    大臣們不由在心中嘀咕道。


    唯有燕太子丹皺了皺眉頭,剛想開口諫言,


    燕王已答應,“好,就如王弟所言,燕國就助公子一臂之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生活在秦時的日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世間一點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世間一點鹹並收藏生活在秦時的日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