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晌午的太陽,是最惹人喜歡的,比起夏季時候的它,無疑是可愛了許多。
最起碼劉季是這樣認為,
“公子可以了吧,”劉季慢悠悠掃著門口,還有院子裏的雪,掃了一上午終於打掃完了。
昨夜燕國天氣陡降,溫度更低了些,
夜晚火爐燒得旺盛,倒沒感覺冷,今天一早出門,就感到外麵寒風刺骨,
剛踏出步,魏無羨啪的一聲,立刻把房門緊關,
縮回溫暖的屋裏頭,武功也頂不住天氣寒暑,自言自語嘀咕道:“是得琢磨一個保暖的方法,要是去了更北的地方,豈不是得冷死,”
就這樣,魏無羨一呆就在屋裏呆了一上午,沒有再出過門,外頭的劉季也不知究竟,
這不,他剛一打掃完,就迫不及待地來敲門。
“公子!公子!”砰砰砰的敲門聲,
沒有任何反應,
屏住呼吸,把耳朵往門上一貼,隱約間好像聽到,
——鼾聲,
劉季:“……”
突然一記轟隆一聲,如晴天霹靂般。
一道巨大的黑影從天而降,
嚇得劉季猛然跳起,
那巨大的黑影,劃過屋簷砸在府邸隔壁的街道,
轟!!!
地麵石板被撞的陷進地裏拳頭深,
劉季呆若木雞,站在原地半響不動。
頭重腳輕,好像被什麽重重砸過,
腳邊上有一把綁有繩子的鐮刀,似乎似曾相識,
但劉季已經顧不上這麽多了,
怒從心起,抽起嚇掉在地上的掃把,怒氣衝衝地出去找麻煩,嘴裏還不停咒罵道:“嚇死乃公了,就差那麽一點,乃公就得重新做人,差點公子也在夢中駕鶴西去,今天不好好收拾你們這些鼠輩,我劉季就枉稱大梁第一。”
一直衝出門,隻見到街道上十幾人東倒西歪在碎木堆裏,還覆蓋著一層不深不厚的雪,
很明顯剛才就是這群人,連人帶木頭一起砸在雪裏。
劉季找到正主了,咧嘴一笑露出牙齒,然後緊咬,直衝過去管他三七二十一,嘴裏叫囂:“嚐嚐乃公今早琢磨的三路掃法,吃我第一招……先掃大門,再掃庭院!”
一記掃把直撲被撞的迷迷糊糊眼裏冒金星,穿著平淡樸素的魏國名士除餘的臉上糊,
除餘發冠早已被撞歪,披頭散發不停的晃頭晃腦,嘔吐難忍,恰恰又離劉季最近,毫無戰鬥力,一下子被劉季的掃把抽了個正著,
整個人憑空旋轉了二圈,最後雙手趴在地上,“嘔……”
吐完之後,一臉生無可戀抬頭望著,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以後打死我,我陳餘也不坐公輸仇的木鳥了。如違此誓,就讓陳氏祭祀斷絕,再無後代。”
陳餘仰天流淚,賭下毒咒。
“二,二哥!?”劉季手中哐啷一聲,掃把掉在雪裏。
宛如還在夢遊尚未醒過來,癡愣愣:“我居然把魏國名士給打了。”
不不不,沒有沒有,
不是我,劉季才剛出來,剛才發生什麽事,一概不知道,
隻知道陳餘受了委屈,
劉季也跪在地上,攙扶著陳餘起來,嘴裏關心道:“陳二哥,你怎麽了?為何騎鳥從天而降,咦還有三娘,還有其他眾位兄弟,怎麽都來了。”
劉季望著雪裏一個個熟悉的身影,眼皮直打哆嗦,我的乖乖,怎麽這些人都來了?
等等,那一把從天而降的鐮刀,就是三娘的武器,難怪這麽眼熟。
劉季口中的二哥陳餘,是信陵君門下除朱亥之外,資曆最老的兩人之一,
兩人就是張耳、陳餘,
被其他門客尊稱為:張耳張大哥,陳餘陳二哥。
這兩人可是有響當當的名頭,在其他時空的長河裏,一個做了趙王、另一個則做了代王,
現今兩人智勇雙全,是魏無羨手下不可多得的人才。
陳平為心腹,張耳陳餘為耳目,典慶為堅壁,亥叔為後盾,幾人構成門客遊俠的核心部分。
陳餘扶好頭冠:“別裝了,餘早就知道對我臉狠狠來那麽一下,就是你打的,我雖在頭暈,但我的心很明亮。孔子曰:以德報怨,何以報直?”
陳餘將頭冠係好,往雪地摸索一陣,抽出劍在劍刃彈了下,輕脆動聽。
劍晃動一指,道:“餘向來快意恩仇,劉季你可準備好?”
油渣無奈挪開踩在掃把上的腳,還是被發現了。
————
“你們是怎麽找上這裏的?”望著熟悉的麵孔皆鼻青臉腫,還有一旁渾身包裹著紗布的老頭,
魏無羨一時間竟不知說什麽好,
隻得問他們是如何精準定位的,
“中途碰到典師兄,是他告訴我們的,要不是他塊頭大顯眼,我們在天上還真會被忽略掉。”梅三娘解釋道。
梅三娘她性格剛烈頑強,性情火爆。為人正直忠義,重情重義,喜歡直來直去,不喜拐彎抹角。
公輸仇一身紗布纏身,就是在路上被她打的。
尤其是那一拳,差點沒把老頭的隔夜飯給打出來。
導致老頭現在看到她,都不由避開。
“三娘、陳二哥你們來的正是時候,沒多久就是百家齊集,太子丹府上屆時熱鬧非凡。正好你們也來了,就與我一同去赴宴。”魏無羨微微一笑,
“邀請諸子百家?這太子丹打的是什麽鬼主意?還有他邀請的是公子,還是看中公子在道家的身份?”陳餘皺眉,對魏無羨身邊的陳平問道。
陳平輕笑:“來者不善,善者不來。燕丹對公子早已心懷敵意,此次邀請絕無好事。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公子北上築城欲圖大事,也是時候探探諸子百家的口風了,順便也向天下人昭告一番。”
陳餘聞言默然點頭,
“有陳平你在公子身邊提醒,我就放心了。”
時間,如手裏的細沙轉瞬流逝,
夕陽西下時分,落日最後的餘暉,照著天邊的晚霞,泛著紅色,像極了女子的妝容。
魏無羨府邸的門口,
一人一步步走來,晚霞灑在他的身上,
一道背影一把琴,對著門口剛從大梁趕來的侍衛,拱手道,
“燕國樂師,高漸離來投。”
最起碼劉季是這樣認為,
“公子可以了吧,”劉季慢悠悠掃著門口,還有院子裏的雪,掃了一上午終於打掃完了。
昨夜燕國天氣陡降,溫度更低了些,
夜晚火爐燒得旺盛,倒沒感覺冷,今天一早出門,就感到外麵寒風刺骨,
剛踏出步,魏無羨啪的一聲,立刻把房門緊關,
縮回溫暖的屋裏頭,武功也頂不住天氣寒暑,自言自語嘀咕道:“是得琢磨一個保暖的方法,要是去了更北的地方,豈不是得冷死,”
就這樣,魏無羨一呆就在屋裏呆了一上午,沒有再出過門,外頭的劉季也不知究竟,
這不,他剛一打掃完,就迫不及待地來敲門。
“公子!公子!”砰砰砰的敲門聲,
沒有任何反應,
屏住呼吸,把耳朵往門上一貼,隱約間好像聽到,
——鼾聲,
劉季:“……”
突然一記轟隆一聲,如晴天霹靂般。
一道巨大的黑影從天而降,
嚇得劉季猛然跳起,
那巨大的黑影,劃過屋簷砸在府邸隔壁的街道,
轟!!!
地麵石板被撞的陷進地裏拳頭深,
劉季呆若木雞,站在原地半響不動。
頭重腳輕,好像被什麽重重砸過,
腳邊上有一把綁有繩子的鐮刀,似乎似曾相識,
但劉季已經顧不上這麽多了,
怒從心起,抽起嚇掉在地上的掃把,怒氣衝衝地出去找麻煩,嘴裏還不停咒罵道:“嚇死乃公了,就差那麽一點,乃公就得重新做人,差點公子也在夢中駕鶴西去,今天不好好收拾你們這些鼠輩,我劉季就枉稱大梁第一。”
一直衝出門,隻見到街道上十幾人東倒西歪在碎木堆裏,還覆蓋著一層不深不厚的雪,
很明顯剛才就是這群人,連人帶木頭一起砸在雪裏。
劉季找到正主了,咧嘴一笑露出牙齒,然後緊咬,直衝過去管他三七二十一,嘴裏叫囂:“嚐嚐乃公今早琢磨的三路掃法,吃我第一招……先掃大門,再掃庭院!”
一記掃把直撲被撞的迷迷糊糊眼裏冒金星,穿著平淡樸素的魏國名士除餘的臉上糊,
除餘發冠早已被撞歪,披頭散發不停的晃頭晃腦,嘔吐難忍,恰恰又離劉季最近,毫無戰鬥力,一下子被劉季的掃把抽了個正著,
整個人憑空旋轉了二圈,最後雙手趴在地上,“嘔……”
吐完之後,一臉生無可戀抬頭望著,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以後打死我,我陳餘也不坐公輸仇的木鳥了。如違此誓,就讓陳氏祭祀斷絕,再無後代。”
陳餘仰天流淚,賭下毒咒。
“二,二哥!?”劉季手中哐啷一聲,掃把掉在雪裏。
宛如還在夢遊尚未醒過來,癡愣愣:“我居然把魏國名士給打了。”
不不不,沒有沒有,
不是我,劉季才剛出來,剛才發生什麽事,一概不知道,
隻知道陳餘受了委屈,
劉季也跪在地上,攙扶著陳餘起來,嘴裏關心道:“陳二哥,你怎麽了?為何騎鳥從天而降,咦還有三娘,還有其他眾位兄弟,怎麽都來了。”
劉季望著雪裏一個個熟悉的身影,眼皮直打哆嗦,我的乖乖,怎麽這些人都來了?
等等,那一把從天而降的鐮刀,就是三娘的武器,難怪這麽眼熟。
劉季口中的二哥陳餘,是信陵君門下除朱亥之外,資曆最老的兩人之一,
兩人就是張耳、陳餘,
被其他門客尊稱為:張耳張大哥,陳餘陳二哥。
這兩人可是有響當當的名頭,在其他時空的長河裏,一個做了趙王、另一個則做了代王,
現今兩人智勇雙全,是魏無羨手下不可多得的人才。
陳平為心腹,張耳陳餘為耳目,典慶為堅壁,亥叔為後盾,幾人構成門客遊俠的核心部分。
陳餘扶好頭冠:“別裝了,餘早就知道對我臉狠狠來那麽一下,就是你打的,我雖在頭暈,但我的心很明亮。孔子曰:以德報怨,何以報直?”
陳餘將頭冠係好,往雪地摸索一陣,抽出劍在劍刃彈了下,輕脆動聽。
劍晃動一指,道:“餘向來快意恩仇,劉季你可準備好?”
油渣無奈挪開踩在掃把上的腳,還是被發現了。
————
“你們是怎麽找上這裏的?”望著熟悉的麵孔皆鼻青臉腫,還有一旁渾身包裹著紗布的老頭,
魏無羨一時間竟不知說什麽好,
隻得問他們是如何精準定位的,
“中途碰到典師兄,是他告訴我們的,要不是他塊頭大顯眼,我們在天上還真會被忽略掉。”梅三娘解釋道。
梅三娘她性格剛烈頑強,性情火爆。為人正直忠義,重情重義,喜歡直來直去,不喜拐彎抹角。
公輸仇一身紗布纏身,就是在路上被她打的。
尤其是那一拳,差點沒把老頭的隔夜飯給打出來。
導致老頭現在看到她,都不由避開。
“三娘、陳二哥你們來的正是時候,沒多久就是百家齊集,太子丹府上屆時熱鬧非凡。正好你們也來了,就與我一同去赴宴。”魏無羨微微一笑,
“邀請諸子百家?這太子丹打的是什麽鬼主意?還有他邀請的是公子,還是看中公子在道家的身份?”陳餘皺眉,對魏無羨身邊的陳平問道。
陳平輕笑:“來者不善,善者不來。燕丹對公子早已心懷敵意,此次邀請絕無好事。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公子北上築城欲圖大事,也是時候探探諸子百家的口風了,順便也向天下人昭告一番。”
陳餘聞言默然點頭,
“有陳平你在公子身邊提醒,我就放心了。”
時間,如手裏的細沙轉瞬流逝,
夕陽西下時分,落日最後的餘暉,照著天邊的晚霞,泛著紅色,像極了女子的妝容。
魏無羨府邸的門口,
一人一步步走來,晚霞灑在他的身上,
一道背影一把琴,對著門口剛從大梁趕來的侍衛,拱手道,
“燕國樂師,高漸離來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