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又是一樁當年元末混戰和開國時期的異聞秘史。大約在三十年前,天下局勢最為紛亂的時候,以匡扶天下危難為指導思想的慈航齋也在這個時候派出了自己新一代的弟子遊曆江湖,而且也肩負著尋找救世明主加以輔佐的重任。
當時天下雖極為紛亂,北有元廷麾下各路軍閥,南邊更是陳友諒、方國珍、朱元璋、張士誠、明玉珍等各路軍閥割據一方、混戰不休。然而真要站在客觀的立場上做出選擇,其實也並不難,首先元廷可以完全不用考慮,張士誠、方國珍、明玉珍這幾個搞搞割據還可以,但在大方向上迷茫不清,且有些軟弱;陳友諒倒是真狠,不過卻也太狠了,直接搞死原來的老大取而代之,以至於勢力雖大,卻難得人心。
算下來,既有能力,也有魄力結束紛爭,為天下帶來真正安寧的人,怕就隻有朱元璋一個看起來還像些樣子的了。更理想的是,當時朱元璋為發展自身勢力,已經開始和明教、樊雲等江湖人士展開合作,因此雙方很快就接上了頭。
慈航齋雖然不像明教一樣在百姓中根深蒂固,兼有強大的半專業特種部隊;也不像樊雲那樣,有著極其出色的的民間組織運營能力,又能有針對性地壓製、牽製張士誠。可其千百年來的赫赫威名也不是蓋的,至少為朱元璋進一步樹立賢名,招攬更多的人才奠定了基礎。
這些慕名而來的人,雖不如徐達、常遇春等久經戰陣的將帥一般用兵如神,也不像明教、樊雲的成體係班底,可在特殊的領域獨當一麵。卻極大地加強了朱元璋麾下軍隊的中下層實力,又不成明顯的派係,可被朱元璋全麵吸收,最終完全轉化為大明的開國精銳虎狼之師,成了日後斬將奪旗的中下層軍官勇將核心力量。
但是,往往秘聞之所以成為秘聞,多半是因為當中充滿了離奇變數。慈航齋之所以成為京師的一個禁忌話題,主要是因為後來的事情導致了皇帝陛下丟了一個大臉。
本來慈航齋與世無爭,自身實力也不至於想些有的沒的,又有功於社稷,在開國之後,冊封一個虛名尊號,倒也是題中之意。
然而事情壞就壞在朱元璋也是個普通男人,雖不是好色如命的荒淫君主,可從他那一大堆的子女身上也可以看出,他也顯然不是什麽老實人。
偏偏慈航齋的弟子都是些年輕貌美的女子,尤其不知是什麽緣故,曆任首席也都是萬中無一的絕世美女。根據樊雲的說法,大概是她們那秘方,可能對外貌也有一定的影響,自然上一任也算得上是大美女。又兼之她們乃是代發修行的居士,自然有一種異樣的清新魅力,頓時讓剛剛成為天下至尊的朱大老板起了別的心思。
可這慈航齋也是混了千百年的老油條了,任憑數次改朝換代的大亂世而不衰,必然也有不可小覷的手段。個中細節外人自然不得而知,可結果無非就是朱大老板算盤落空,慈航齋繼續保持了其一貫的清譽,現在那位當年的首席弟子,也已經成為如今的慈航齋齋主。
由於此事涉及皇帝陛下的臉麵,所以在京師之中,自然無人敢主動提及。本就不關你的事,誰知道皇帝陛下心裏究竟是怎麽想的?萬一因為一句多嘴,被皇帝陛下記恨了,說不得哪天他老人家手一抖,被滅了門可劃不來。
徐欽聽聞之後,既覺得有些匪夷所思,不過在細想之下,卻也能大致理解。
朱元璋在起家的過程中,利用過明教等江湖勢力,這是很確鑿的事情,而且也算是一招妙棋。在這個年代,武林高手們雖在動輒幾萬幾十萬人的正麵戰場上也很難取得多大的作用,可幾乎天然就是一群刺探暗殺的特種部隊。更能以部分剛猛高手,增強軍隊的整體素質和衝擊力,還能將他們背後的勢力整合起來為己所用,簡直一石數鳥。
當然,作為一個性取向正常,而且在感情生活中比較鋼直霸道的男人,試圖采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占有優質女性資源,這也算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甚至不排除,朱元璋還另有更現實的算計,隻不過並沒有取得成功而已。
樊雲對他說這些的本意,自然是從側麵警告這位頗有些少年得誌的小公爺:千萬別對這些代發修行的姑子有什麽其他的想法!霸道如朱元璋都是吃過癟的!
而本就毫無此意的徐欽雖明白他的潛台詞,卻也懶得解釋,反而是思考起了其他的問題。比如究竟是什麽原因,導致朱元璋連個女人都擺不平?雖然現在大家嘴上對此禁言,可從那個女人之前透露的消息來看,她們肯定還和朝中的某些大人物有非常緊密的聯係!那她們究竟能發揮出多大的力量?
甚至於,從之前那種明顯反對進一步北伐的態度上來看,徐欽判斷,她們的取向其實是和極端文官派觀點有些類似的,會不會成為自己未來計劃中的絆腳石?
看來有必要在之後給北平的密信中,問一問朱棣的意思了。
自從和朱棣達成了暗中鋼鐵同盟之後,徐欽自然不會就任由朱棣這位未來的大老板放在一邊不聞不問。畢竟這可是未來的超級大腿,很多事還要靠著這位未來的皇帝才能真正落實下去。更別說現在自己可謂是深陷爭儲泥潭,一身的麻煩事,說不得稍一大意,就在這陰溝裏翻了船了。
為了保持與朱棣的合作,進一步深化雙方的關係,當然也是為了現實地交換對一些事,一些安排的意見。徐欽和朱棣商議了一種簡單卻有效的密碼通訊方式,通過特殊渠道,基本和身在北平的燕王殿下保持了五到十天一次的通信頻率,溝通一些相對比較重要的問題。
了解清楚了這件事,徐欽便對其他的事情興趣缺缺,樊雲自然也看出來了,加之他也解決了他之前最擔憂的事情,因此兩人又簡單地聊了兩句便散了。
至於樊大俠之前承諾的,給他送十個八個各種風格的絕色美人,徐大少當然是義正言辭地拒絕了。
再怎麽說他徐大少也是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好青年,做一做心理建設,接受妻妾成群的社會現實問題不大,可真把女性當成工具,甚至是玩物這種事,他還是有極大的心理障礙的。
樊雲雖對此表示了極大的疑惑和擔憂,可人家不要,他也不可能強求,隻得悻悻地進一步加強了徐欽駐蹕之地的防衛,也不知是真擔心徐大少的安全,還是怕他管不住身上的某些零件。
然而徐大少確實在精舍呆得有些過於無聊了。
在二十一世紀,他雖然也算得上是個宅男,不過發達的網絡帶來的海量信息,以及花樣百出的網絡娛樂可是吞噬時間的怪獸。然而在這個年代,要想自己在家裏玩,而且還是跟一群男人待在一起,這就稍微有點兒詭異的感覺了。
武林大會那邊還有好幾天的籌備期,樊雲等人倒是忙得不可開交,不過徐大少這邊卻依然暫時處於無所事事的狀態。
轉念想了想,徐欽還是決定出去走走。
一來是這個年代的出門旅遊可不是那麽好組織的,況且日後隨著自己的計劃不斷推進,想要有這種閑暇也不太可能了。所以趁這個機會出去逛一逛,至少是看看不同於應天城的風采,也是個難得的機會。
二來是自己畢竟是官方身份,而且還是非常敏感的官方身份。照常理,其實也確實該去正式拜會一下這鎮江府的文武兩個地方衙門。雖說可能目前這帝國任何一個衙門打心眼裏都不怎麽歡迎錦衣衛的人來喝茶,但若是自己真不去,反而可能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
於是這徐欽來到鎮江的第三天,他便以私人身份主動拜會了鎮江府衙門和鎮江衛指揮使司衙門。
對於徐欽的拜訪,兩個地方衙門自然都是受寵若驚,不過也大致在預料之中。尤其是鎮江衛指揮使司,由於有徐膺緒這個他的親叔叔所在,所以徐欽既然來了,於情於理都該以私人身份拜會一番的。隻是現在徐膺緒的老婆孩子都已經留在了應天,所以倒也是不用去他家裏。
而作為文職衙門的鎮江府,對於這位小公爺的拜會,倒是真有些驚了。畢竟他可是凶名赫赫的錦衣衛大頭目,像王有倫這種文官,對其這一重身份自然是會有排斥和恐懼的。不過好在這王有倫也算比較油滑,不是那種嫉惡如仇、頭堅似鐵的頑固份子,在徐欽表達了親切和友好之後,王知府也很快放鬆下來。
總而言之,對地方官府的拜會還算是成功的。當中的關鍵倒不是指望自己王霸之氣一放,就將這個就在應天府隔壁的府收入囊中。而是展現出自己的親和態度,畢竟這地方也不遠,自己在這裏的所作所為,要傳回京師也不是什麽太費力的事。同時用這種態度和這裏的地方文武官員建立一個初步的友好關係,反正也不吃虧。
再說了,錦衣衛的密探勢力要進一步向外滲透,而且要在鎮江建立一個情報支部的事情,雖然暫時還用不著他們參與。不過未來日後可能有的合作,也為了避免產生不必要的誤會,事先也該和他們打個招呼,隻是具體的細節安排,不用告知他們就是了。
做完這些官場公關活動,徐大少算是徹底清閑下來了。雖然他其實也不是沒事,比如說他其實心裏還是很想找那兩個靜齋的高手姑娘聊一聊人生,但樊雲的警告也不能完全無視,萬一這要是被她們也誤會了,那可真就丟大臉了。
所以徐欽幹脆就在這幾天讓樊雲的兩位徒弟領著,在這鎮江內外遊覽了起來。
當時天下雖極為紛亂,北有元廷麾下各路軍閥,南邊更是陳友諒、方國珍、朱元璋、張士誠、明玉珍等各路軍閥割據一方、混戰不休。然而真要站在客觀的立場上做出選擇,其實也並不難,首先元廷可以完全不用考慮,張士誠、方國珍、明玉珍這幾個搞搞割據還可以,但在大方向上迷茫不清,且有些軟弱;陳友諒倒是真狠,不過卻也太狠了,直接搞死原來的老大取而代之,以至於勢力雖大,卻難得人心。
算下來,既有能力,也有魄力結束紛爭,為天下帶來真正安寧的人,怕就隻有朱元璋一個看起來還像些樣子的了。更理想的是,當時朱元璋為發展自身勢力,已經開始和明教、樊雲等江湖人士展開合作,因此雙方很快就接上了頭。
慈航齋雖然不像明教一樣在百姓中根深蒂固,兼有強大的半專業特種部隊;也不像樊雲那樣,有著極其出色的的民間組織運營能力,又能有針對性地壓製、牽製張士誠。可其千百年來的赫赫威名也不是蓋的,至少為朱元璋進一步樹立賢名,招攬更多的人才奠定了基礎。
這些慕名而來的人,雖不如徐達、常遇春等久經戰陣的將帥一般用兵如神,也不像明教、樊雲的成體係班底,可在特殊的領域獨當一麵。卻極大地加強了朱元璋麾下軍隊的中下層實力,又不成明顯的派係,可被朱元璋全麵吸收,最終完全轉化為大明的開國精銳虎狼之師,成了日後斬將奪旗的中下層軍官勇將核心力量。
但是,往往秘聞之所以成為秘聞,多半是因為當中充滿了離奇變數。慈航齋之所以成為京師的一個禁忌話題,主要是因為後來的事情導致了皇帝陛下丟了一個大臉。
本來慈航齋與世無爭,自身實力也不至於想些有的沒的,又有功於社稷,在開國之後,冊封一個虛名尊號,倒也是題中之意。
然而事情壞就壞在朱元璋也是個普通男人,雖不是好色如命的荒淫君主,可從他那一大堆的子女身上也可以看出,他也顯然不是什麽老實人。
偏偏慈航齋的弟子都是些年輕貌美的女子,尤其不知是什麽緣故,曆任首席也都是萬中無一的絕世美女。根據樊雲的說法,大概是她們那秘方,可能對外貌也有一定的影響,自然上一任也算得上是大美女。又兼之她們乃是代發修行的居士,自然有一種異樣的清新魅力,頓時讓剛剛成為天下至尊的朱大老板起了別的心思。
可這慈航齋也是混了千百年的老油條了,任憑數次改朝換代的大亂世而不衰,必然也有不可小覷的手段。個中細節外人自然不得而知,可結果無非就是朱大老板算盤落空,慈航齋繼續保持了其一貫的清譽,現在那位當年的首席弟子,也已經成為如今的慈航齋齋主。
由於此事涉及皇帝陛下的臉麵,所以在京師之中,自然無人敢主動提及。本就不關你的事,誰知道皇帝陛下心裏究竟是怎麽想的?萬一因為一句多嘴,被皇帝陛下記恨了,說不得哪天他老人家手一抖,被滅了門可劃不來。
徐欽聽聞之後,既覺得有些匪夷所思,不過在細想之下,卻也能大致理解。
朱元璋在起家的過程中,利用過明教等江湖勢力,這是很確鑿的事情,而且也算是一招妙棋。在這個年代,武林高手們雖在動輒幾萬幾十萬人的正麵戰場上也很難取得多大的作用,可幾乎天然就是一群刺探暗殺的特種部隊。更能以部分剛猛高手,增強軍隊的整體素質和衝擊力,還能將他們背後的勢力整合起來為己所用,簡直一石數鳥。
當然,作為一個性取向正常,而且在感情生活中比較鋼直霸道的男人,試圖采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占有優質女性資源,這也算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甚至不排除,朱元璋還另有更現實的算計,隻不過並沒有取得成功而已。
樊雲對他說這些的本意,自然是從側麵警告這位頗有些少年得誌的小公爺:千萬別對這些代發修行的姑子有什麽其他的想法!霸道如朱元璋都是吃過癟的!
而本就毫無此意的徐欽雖明白他的潛台詞,卻也懶得解釋,反而是思考起了其他的問題。比如究竟是什麽原因,導致朱元璋連個女人都擺不平?雖然現在大家嘴上對此禁言,可從那個女人之前透露的消息來看,她們肯定還和朝中的某些大人物有非常緊密的聯係!那她們究竟能發揮出多大的力量?
甚至於,從之前那種明顯反對進一步北伐的態度上來看,徐欽判斷,她們的取向其實是和極端文官派觀點有些類似的,會不會成為自己未來計劃中的絆腳石?
看來有必要在之後給北平的密信中,問一問朱棣的意思了。
自從和朱棣達成了暗中鋼鐵同盟之後,徐欽自然不會就任由朱棣這位未來的大老板放在一邊不聞不問。畢竟這可是未來的超級大腿,很多事還要靠著這位未來的皇帝才能真正落實下去。更別說現在自己可謂是深陷爭儲泥潭,一身的麻煩事,說不得稍一大意,就在這陰溝裏翻了船了。
為了保持與朱棣的合作,進一步深化雙方的關係,當然也是為了現實地交換對一些事,一些安排的意見。徐欽和朱棣商議了一種簡單卻有效的密碼通訊方式,通過特殊渠道,基本和身在北平的燕王殿下保持了五到十天一次的通信頻率,溝通一些相對比較重要的問題。
了解清楚了這件事,徐欽便對其他的事情興趣缺缺,樊雲自然也看出來了,加之他也解決了他之前最擔憂的事情,因此兩人又簡單地聊了兩句便散了。
至於樊大俠之前承諾的,給他送十個八個各種風格的絕色美人,徐大少當然是義正言辭地拒絕了。
再怎麽說他徐大少也是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好青年,做一做心理建設,接受妻妾成群的社會現實問題不大,可真把女性當成工具,甚至是玩物這種事,他還是有極大的心理障礙的。
樊雲雖對此表示了極大的疑惑和擔憂,可人家不要,他也不可能強求,隻得悻悻地進一步加強了徐欽駐蹕之地的防衛,也不知是真擔心徐大少的安全,還是怕他管不住身上的某些零件。
然而徐大少確實在精舍呆得有些過於無聊了。
在二十一世紀,他雖然也算得上是個宅男,不過發達的網絡帶來的海量信息,以及花樣百出的網絡娛樂可是吞噬時間的怪獸。然而在這個年代,要想自己在家裏玩,而且還是跟一群男人待在一起,這就稍微有點兒詭異的感覺了。
武林大會那邊還有好幾天的籌備期,樊雲等人倒是忙得不可開交,不過徐大少這邊卻依然暫時處於無所事事的狀態。
轉念想了想,徐欽還是決定出去走走。
一來是這個年代的出門旅遊可不是那麽好組織的,況且日後隨著自己的計劃不斷推進,想要有這種閑暇也不太可能了。所以趁這個機會出去逛一逛,至少是看看不同於應天城的風采,也是個難得的機會。
二來是自己畢竟是官方身份,而且還是非常敏感的官方身份。照常理,其實也確實該去正式拜會一下這鎮江府的文武兩個地方衙門。雖說可能目前這帝國任何一個衙門打心眼裏都不怎麽歡迎錦衣衛的人來喝茶,但若是自己真不去,反而可能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
於是這徐欽來到鎮江的第三天,他便以私人身份主動拜會了鎮江府衙門和鎮江衛指揮使司衙門。
對於徐欽的拜訪,兩個地方衙門自然都是受寵若驚,不過也大致在預料之中。尤其是鎮江衛指揮使司,由於有徐膺緒這個他的親叔叔所在,所以徐欽既然來了,於情於理都該以私人身份拜會一番的。隻是現在徐膺緒的老婆孩子都已經留在了應天,所以倒也是不用去他家裏。
而作為文職衙門的鎮江府,對於這位小公爺的拜會,倒是真有些驚了。畢竟他可是凶名赫赫的錦衣衛大頭目,像王有倫這種文官,對其這一重身份自然是會有排斥和恐懼的。不過好在這王有倫也算比較油滑,不是那種嫉惡如仇、頭堅似鐵的頑固份子,在徐欽表達了親切和友好之後,王知府也很快放鬆下來。
總而言之,對地方官府的拜會還算是成功的。當中的關鍵倒不是指望自己王霸之氣一放,就將這個就在應天府隔壁的府收入囊中。而是展現出自己的親和態度,畢竟這地方也不遠,自己在這裏的所作所為,要傳回京師也不是什麽太費力的事。同時用這種態度和這裏的地方文武官員建立一個初步的友好關係,反正也不吃虧。
再說了,錦衣衛的密探勢力要進一步向外滲透,而且要在鎮江建立一個情報支部的事情,雖然暫時還用不著他們參與。不過未來日後可能有的合作,也為了避免產生不必要的誤會,事先也該和他們打個招呼,隻是具體的細節安排,不用告知他們就是了。
做完這些官場公關活動,徐大少算是徹底清閑下來了。雖然他其實也不是沒事,比如說他其實心裏還是很想找那兩個靜齋的高手姑娘聊一聊人生,但樊雲的警告也不能完全無視,萬一這要是被她們也誤會了,那可真就丟大臉了。
所以徐欽幹脆就在這幾天讓樊雲的兩位徒弟領著,在這鎮江內外遊覽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