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在當年那個風雲激蕩的年代,群雄並起逐鹿中原,本就極具野心的中土明教自然也加入到了反元起義這場饕餮盛宴之中。然而他們雖站對了隊,卻打錯了主意。朱元璋豈能是被一群半邪教半江湖人士所能控製和推翻的?
洪武初年,剛好大局已定,皇帝陛下趁著北征大軍回師的機會,精心布局,設下連環毒計,一舉將那個曾經給予過他極大支持的中土明教幾乎連根拔起!
上萬最忠誠的教徒在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大軍突然發起的圍剿之下飛灰湮滅,而當中的核心人士,冥頑不靈者身死道消,唯有識時務者方能既往不咎。在這場規模浩大卻又極為短暫的鎮壓行動中,原本有望位列公侯,受封國師的那位超級天才也在層層設計之下,以最悲慘的結局收場。
隨後,據說已經傳承千年不滅的聖火化為冰冷的灰燼,一切拒不公開叛教,並手刃至少一個頑固分子的教眾,要麽成為別人的投名狀,要麽成為全國通緝的反賊。
至於當時的真相,究竟隻是朱元璋感到了威脅,還是某些人確有不臣之心,其實已經不重要了。現實不相信眼淚,隻看成敗,甚至在大多數人的腦海中,那個曾經如雷貫耳的名字早已煙消雲散,曆史也總是在勝利者的掌控中,堅定地向前。
隻是這其中的問題是,現在本來最該死的人卻再次出現,而且此人還擁有如此超脫的力量,必然會導致皇帝陛下寢食難安。而作為禦前侍衛頭領,皇帝的首席耳目,根本不用想,這事兒他就算是想甩鍋也甩不掉。
這是不得不未雨綢繆啊!徐大少不由得有些無奈地捏了捏自己的鼻梁。
好在有了之前的安排,各江湖門派或為利益,或為形勢所迫,都答應全力協助圍剿逆賊和武林大魔頭。
根據劃分,各大派按照大致的勢力劃分區域,與各地的小門派一道,布下天羅地網,偵查他的動向。一旦有任何風吹草動,首先是本區域的高手們集中圍剿過去,能戰則戰,不能敵便盡量拖著。
與此同時,各大派則各自留下少量高手,組成戰略機動部隊,與徐欽一道進京,一方麵防止其狗急跳牆直接在京師要地鬧事,一方麵隨時準備在各地確認圍住了張允之後,進一步趕赴圍剿。
在最後將剩下的債券份額全部預售完畢後,徐欽便準備動身回京了。
對於大反賊現身的事,鎮江本地的官員也全部知曉了,對於這種大事,衛指揮和知府自然是擔心吃罪不起。這要嚴格說起來,轄區境內出現了反賊,還讓人給跑了,而且是毫無建樹地讓人悠哉悠哉地跑掉了的,地方官難免一個失職之罪,要是再有人添油加醋,就是被說成是有意縱容、暗中勾結都是有可能的。
故而眾官員在最後這兩天可謂是傾盡全力,甚至是痛哭流涕地求徐大少幫忙在京中斡旋。
徐欽受不了他們這等完全不要麵皮的死纏爛打攻勢,於公於私,他都不能無視這些鎮江的地方官員。隻好在百忙之中抽出半天,專程參加了他們組織的送別宴。並在宴會上大致說了說對這個反賊事件的分析,並認定此人是當年殘毒,本不是鎮江本地亂賊,加之情況又極其特殊,實在非普通地方官府和鎮守能應對的。相關情況,自當如實向皇帝陛下稟報。
得了他這個隱隱的承諾,鎮江文武官員這才放下心來,又集體奉上了一份厚重的儀程。作為地方官,即使是嚴於律己,絲毫不貪腐壓榨百姓,也會有很多灰色收入,日子相比京中的同級官員也要好得多。更重要的是,中國人一直以來都講一個禮尚往來,必須手下這份禮,才能讓鎮江文武真正放心。所以徐欽即使是完全不需要拿人錢財,可這禮也必須要收。
另外,又稍稍查看和指點了一番巨蛟幫的股份製改革事宜之後,便和自己的護衛,以及集結起來的武林戰略機動部隊一同回京。
和來時不同,在風向橫吹的情況下,順流而下即使是大船,從應天至鎮江也不過是大半天時間,可要是逆流而上,非得兩天兩夜不可。若是沒有什麽要緊的事倒是無妨,可現在有這麽大一件事,總是要做出一副著急的樣子才好。
於是徐欽從鎮江府縣和衛所之中征集了數百匹官馬,從陸路疾馳回京。百餘裏的路程,又是最上等的官道,即使加上中途休息的時間,也不過耗時大半天的時間,隻是這舒適度嘛,不提也罷。
在最後一次休息的時候,看著一直以如玉君子形象示人,甚至在張允突然殺出,將武林大會攪得一團亂的時候都依然不動如山的徐大少,毫無形象,四仰八叉地躺在草地上,一行人均是麵色詭異。
錦衣衛和徐家家將還好,他們大多已經算是非常了解這位小公爺的作風了。雖是武將世家,但其實更像是滿腦子陰謀詭計的文官,不,簡直比那些文官厲害多了!簡直救可以說是標準的奸臣,當然,這種評價在心裏想想就好,說出來可是要倒大黴的。至於武藝嘛,用稀鬆平常來形容都算是侮辱了這個詞,若真是錦衣衛內部搞個全麵比武,估計這位小爺得直接倒數。當然了,這種話他們肯定也是不敢說出口的,就算此時心中腹誹,但也仍是竭力忍住了。
不過這些江湖人士就沒那麽好的素養了。這些人本就是慣於好勇鬥狠的,武藝高低在他們心裏無疑是評價一個人的第一要素,尤其是這批戰略機動部隊,組成的人員大多是各派的年輕高手,對現實社會總是欠缺了一些深刻的認識。
於是他們看向徐大少的的眼神裏麵自然是充滿了鄙夷,就連清幽如雪蓮的秦夢芸,也仿佛微微皺著眉頭。
徐欽也懶得管這些家夥,反正他也沒打算真的散發出王霸之氣,虎軀一抖就把這些年輕高手全部招至麾下為他賣命。在他看來,隨著自己加速推進科技革命,這些所謂的武林高手便成為了即將被曆史所淘汰的落後分子。
當然不是說武功一無是處,隻是毫無疑問是一種低效的選擇。就算是現階段的這種新式火槍,有個二三十支,再配上相應的訓練有素的槍手,就算是張允、樊雲這等絕世高手,如果真的剛正麵也不可能討得了好。甚至說不得,一個娃娃,拿著一隻短槍,也有極大的可能對這些絕世高手造成極大的威脅。
然而絕世高手是那麽好出現的麽?非但是要萬中選一,甚至更苛刻無數倍的先天條件,還得加上幾十年的勤學苦練,說不得還得來點兒奇遇之類的,但火槍兵幾乎是要多少有多少!你武功再厲害,能挨得起幾百槍?更別說是未來火器的能力將會越來越強,機槍大炮之下,眾生平等,哪還有誰會去花幾十年的青春,練什麽勞什子的武功?
其逐漸被淘汰,或者說至少是淪為二流、三流的因素,也就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了。
況且現在他是真的很痛苦,在炎炎烈日之下,騎馬長途疾馳,渾身的骨頭都快被顛散了,兩邊大腿內側也有些火辣辣的疼。至於說汗流浹背之類的,反倒是小問題了。
不過樣子還是要做足的,隻是稍事休息了片刻,待大腿上的灼燒感微微退去,徐欽再度下令啟程。
又是一陣疾馳,不多時便看到了應天城的外廓。在徐欽的命令下,眾人由外城東側的仙鶴門入城,切過鍾山南腳,直奔通濟門,由通濟門入城之後,一邊派了家將領著這十幾個武林高手回中山王府安頓,一邊自己直接率領一眾錦衣衛回衙門。
回到衙門,也來不及和陸同知等人做交接,隻是打了個招呼,便換了一身武官常服,進宮麵聖。
雖然早在前幾日事情發生之時,徐欽便派了人加急回京密報,但自己作為主管,又是親身經曆之人,必然是要盡快親自稟報才好。
鑒於徐大少的特殊身份,雖是倉促之間回京,但麵聖還是暢通無阻的。
“回來啦?哼,輕佻浮躁!都已經是從三品的朝廷大員了,何以如此慌張!”朱元璋本來見他回京,還是很高興的,可誰知突然話鋒一轉,便開始板著臉訓斥起來。
“臣離京日久,心念聖訓,又身為親軍統領,時刻慮於聖駕,故而失儀,望陛下降罪!”徐欽知道,他這是看著自己慌慌張張,又有些汗流浹背,故而半是訓誡,另一半也算得上是格外的關懷了。
“巧舌如簧!讒言媚上!”聽到這一番馬屁,朱元璋不由得笑了起來,言語雖是嗬斥,但語氣怎麽聽都不像是真的罵人。
“陛下,臣真的是一片赤誠!陛下要降罪於臣,臣絕無半點怨言,隻是還請容臣,先行將此行諸事匯報完成,以了卻臣之憂思!”
“說吧!起來慢慢說!來人呐,給徐同知搬個錦墩來,順道再上杯涼茶!”終歸朱元璋還是關心正事,也可憐他這一路急奔,看得出來他雙腿是真的微微有些打顫。
洪武初年,剛好大局已定,皇帝陛下趁著北征大軍回師的機會,精心布局,設下連環毒計,一舉將那個曾經給予過他極大支持的中土明教幾乎連根拔起!
上萬最忠誠的教徒在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大軍突然發起的圍剿之下飛灰湮滅,而當中的核心人士,冥頑不靈者身死道消,唯有識時務者方能既往不咎。在這場規模浩大卻又極為短暫的鎮壓行動中,原本有望位列公侯,受封國師的那位超級天才也在層層設計之下,以最悲慘的結局收場。
隨後,據說已經傳承千年不滅的聖火化為冰冷的灰燼,一切拒不公開叛教,並手刃至少一個頑固分子的教眾,要麽成為別人的投名狀,要麽成為全國通緝的反賊。
至於當時的真相,究竟隻是朱元璋感到了威脅,還是某些人確有不臣之心,其實已經不重要了。現實不相信眼淚,隻看成敗,甚至在大多數人的腦海中,那個曾經如雷貫耳的名字早已煙消雲散,曆史也總是在勝利者的掌控中,堅定地向前。
隻是這其中的問題是,現在本來最該死的人卻再次出現,而且此人還擁有如此超脫的力量,必然會導致皇帝陛下寢食難安。而作為禦前侍衛頭領,皇帝的首席耳目,根本不用想,這事兒他就算是想甩鍋也甩不掉。
這是不得不未雨綢繆啊!徐大少不由得有些無奈地捏了捏自己的鼻梁。
好在有了之前的安排,各江湖門派或為利益,或為形勢所迫,都答應全力協助圍剿逆賊和武林大魔頭。
根據劃分,各大派按照大致的勢力劃分區域,與各地的小門派一道,布下天羅地網,偵查他的動向。一旦有任何風吹草動,首先是本區域的高手們集中圍剿過去,能戰則戰,不能敵便盡量拖著。
與此同時,各大派則各自留下少量高手,組成戰略機動部隊,與徐欽一道進京,一方麵防止其狗急跳牆直接在京師要地鬧事,一方麵隨時準備在各地確認圍住了張允之後,進一步趕赴圍剿。
在最後將剩下的債券份額全部預售完畢後,徐欽便準備動身回京了。
對於大反賊現身的事,鎮江本地的官員也全部知曉了,對於這種大事,衛指揮和知府自然是擔心吃罪不起。這要嚴格說起來,轄區境內出現了反賊,還讓人給跑了,而且是毫無建樹地讓人悠哉悠哉地跑掉了的,地方官難免一個失職之罪,要是再有人添油加醋,就是被說成是有意縱容、暗中勾結都是有可能的。
故而眾官員在最後這兩天可謂是傾盡全力,甚至是痛哭流涕地求徐大少幫忙在京中斡旋。
徐欽受不了他們這等完全不要麵皮的死纏爛打攻勢,於公於私,他都不能無視這些鎮江的地方官員。隻好在百忙之中抽出半天,專程參加了他們組織的送別宴。並在宴會上大致說了說對這個反賊事件的分析,並認定此人是當年殘毒,本不是鎮江本地亂賊,加之情況又極其特殊,實在非普通地方官府和鎮守能應對的。相關情況,自當如實向皇帝陛下稟報。
得了他這個隱隱的承諾,鎮江文武官員這才放下心來,又集體奉上了一份厚重的儀程。作為地方官,即使是嚴於律己,絲毫不貪腐壓榨百姓,也會有很多灰色收入,日子相比京中的同級官員也要好得多。更重要的是,中國人一直以來都講一個禮尚往來,必須手下這份禮,才能讓鎮江文武真正放心。所以徐欽即使是完全不需要拿人錢財,可這禮也必須要收。
另外,又稍稍查看和指點了一番巨蛟幫的股份製改革事宜之後,便和自己的護衛,以及集結起來的武林戰略機動部隊一同回京。
和來時不同,在風向橫吹的情況下,順流而下即使是大船,從應天至鎮江也不過是大半天時間,可要是逆流而上,非得兩天兩夜不可。若是沒有什麽要緊的事倒是無妨,可現在有這麽大一件事,總是要做出一副著急的樣子才好。
於是徐欽從鎮江府縣和衛所之中征集了數百匹官馬,從陸路疾馳回京。百餘裏的路程,又是最上等的官道,即使加上中途休息的時間,也不過耗時大半天的時間,隻是這舒適度嘛,不提也罷。
在最後一次休息的時候,看著一直以如玉君子形象示人,甚至在張允突然殺出,將武林大會攪得一團亂的時候都依然不動如山的徐大少,毫無形象,四仰八叉地躺在草地上,一行人均是麵色詭異。
錦衣衛和徐家家將還好,他們大多已經算是非常了解這位小公爺的作風了。雖是武將世家,但其實更像是滿腦子陰謀詭計的文官,不,簡直比那些文官厲害多了!簡直救可以說是標準的奸臣,當然,這種評價在心裏想想就好,說出來可是要倒大黴的。至於武藝嘛,用稀鬆平常來形容都算是侮辱了這個詞,若真是錦衣衛內部搞個全麵比武,估計這位小爺得直接倒數。當然了,這種話他們肯定也是不敢說出口的,就算此時心中腹誹,但也仍是竭力忍住了。
不過這些江湖人士就沒那麽好的素養了。這些人本就是慣於好勇鬥狠的,武藝高低在他們心裏無疑是評價一個人的第一要素,尤其是這批戰略機動部隊,組成的人員大多是各派的年輕高手,對現實社會總是欠缺了一些深刻的認識。
於是他們看向徐大少的的眼神裏麵自然是充滿了鄙夷,就連清幽如雪蓮的秦夢芸,也仿佛微微皺著眉頭。
徐欽也懶得管這些家夥,反正他也沒打算真的散發出王霸之氣,虎軀一抖就把這些年輕高手全部招至麾下為他賣命。在他看來,隨著自己加速推進科技革命,這些所謂的武林高手便成為了即將被曆史所淘汰的落後分子。
當然不是說武功一無是處,隻是毫無疑問是一種低效的選擇。就算是現階段的這種新式火槍,有個二三十支,再配上相應的訓練有素的槍手,就算是張允、樊雲這等絕世高手,如果真的剛正麵也不可能討得了好。甚至說不得,一個娃娃,拿著一隻短槍,也有極大的可能對這些絕世高手造成極大的威脅。
然而絕世高手是那麽好出現的麽?非但是要萬中選一,甚至更苛刻無數倍的先天條件,還得加上幾十年的勤學苦練,說不得還得來點兒奇遇之類的,但火槍兵幾乎是要多少有多少!你武功再厲害,能挨得起幾百槍?更別說是未來火器的能力將會越來越強,機槍大炮之下,眾生平等,哪還有誰會去花幾十年的青春,練什麽勞什子的武功?
其逐漸被淘汰,或者說至少是淪為二流、三流的因素,也就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了。
況且現在他是真的很痛苦,在炎炎烈日之下,騎馬長途疾馳,渾身的骨頭都快被顛散了,兩邊大腿內側也有些火辣辣的疼。至於說汗流浹背之類的,反倒是小問題了。
不過樣子還是要做足的,隻是稍事休息了片刻,待大腿上的灼燒感微微退去,徐欽再度下令啟程。
又是一陣疾馳,不多時便看到了應天城的外廓。在徐欽的命令下,眾人由外城東側的仙鶴門入城,切過鍾山南腳,直奔通濟門,由通濟門入城之後,一邊派了家將領著這十幾個武林高手回中山王府安頓,一邊自己直接率領一眾錦衣衛回衙門。
回到衙門,也來不及和陸同知等人做交接,隻是打了個招呼,便換了一身武官常服,進宮麵聖。
雖然早在前幾日事情發生之時,徐欽便派了人加急回京密報,但自己作為主管,又是親身經曆之人,必然是要盡快親自稟報才好。
鑒於徐大少的特殊身份,雖是倉促之間回京,但麵聖還是暢通無阻的。
“回來啦?哼,輕佻浮躁!都已經是從三品的朝廷大員了,何以如此慌張!”朱元璋本來見他回京,還是很高興的,可誰知突然話鋒一轉,便開始板著臉訓斥起來。
“臣離京日久,心念聖訓,又身為親軍統領,時刻慮於聖駕,故而失儀,望陛下降罪!”徐欽知道,他這是看著自己慌慌張張,又有些汗流浹背,故而半是訓誡,另一半也算得上是格外的關懷了。
“巧舌如簧!讒言媚上!”聽到這一番馬屁,朱元璋不由得笑了起來,言語雖是嗬斥,但語氣怎麽聽都不像是真的罵人。
“陛下,臣真的是一片赤誠!陛下要降罪於臣,臣絕無半點怨言,隻是還請容臣,先行將此行諸事匯報完成,以了卻臣之憂思!”
“說吧!起來慢慢說!來人呐,給徐同知搬個錦墩來,順道再上杯涼茶!”終歸朱元璋還是關心正事,也可憐他這一路急奔,看得出來他雙腿是真的微微有些打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