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徐欽還是無奈地正式進宮繳旨。
見他如此怠惰,朱元璋的臉色自然是不好看,不過興許也是覺得他年紀尚小,便要為國事出奇策,並親自驅馳,加之其婚期將近,也並未多說什麽,隻是揮了揮衣袖,便像是趕蒼蠅般將其趕了出宮。
而正當其頂著比城牆更厚的臉皮,愉快地出宮,並計劃著下一步該怎麽劃水的時候。突然一個年輕中官那種獨有的,略帶陰柔的聲音響起。
“小公爺!徐小公爺請留步!”
徐欽最開始自然以為又是朱允炆要搞什麽幺蛾子,心中自然是十分不耐。好在他的心性修養足夠,才沒有當場發作,隻是臉色如常地停下了腳步,準備看看他們又想搞什麽而已。
可等他扭頭一看,卻發現是一群陌生麵孔的內官侍衛,護著一個穿烏紗翼善冠、大紅四團龍圓領親王常服的圓球,正有些滑稽地向自己追過來。看這架勢,也不知是剛剛自己出來的時候根本沒注意到錯過了,還是他們也正要出宮,看見自己後追了上來。
雖是穿著王袍,可這人卻並非是在京的未就藩的藩王。畢竟朱元璋現在也就隻有自十八皇子岷王朱楩及以下的八位皇子還在京師未曾就藩,而且這九個皇子徐欽都是見過的。加之單憑一身王爵常服,也不好確定其真實身份。
其實明代宗室的服裝等級也算是鮮明,若是冕服或朝服,一眼就能看出對方的等級。可對於較為日常的常服而言,區別就不是很明顯了,皇帝和太子、親王、世子、郡王全都是一模一樣的同款四團龍袍翼善冠,隻是在國初的時候,皇帝一般用明黃色,而其他人則是大多用大紅色。
徐欽見那圓球實在跑得辛苦,於是也轉身迎上了幾步,可縱是如此,那圓球也已經是汗流浹背、氣喘籲籲,也不知究竟追了多遠。
“臣,徐欽,參見殿下。”就算不知具體身份,叫一聲殿下總是沒錯的。
“哎呀!表哥,你不認得我啦?我是高熾啊!”圓球反應倒還是挺快的,見他要行禮,連忙伸手拉住了他。
表弟、高熾,這個兩個詞,便足以讓徐欽完全明白這是誰了。這可是未來的大人物!
明仁宗、洪熙帝朱高熾,朱棣的接班人,明王朝由武轉文的真正旗手,曆史上明朝“仁宣之治”的開創者。當然,因為他老媽就正是自己的大姑姑,未來的永樂帝的徐皇後,因此也正是自己的嫡親表弟。
不過這意外的會麵,顯然是把徐欽雷得不輕,究其原因,最重要的就是自己這位表弟實在是,太胖了!
其身高倒是不矮,幾乎與自己平齊,可這體重,初步估計大約至少是自己的兩倍,起碼一百公斤開外!以至於徐欽最開始,在心裏完全是用“球”來形容他的。
看來曆史上有傳言其得了肥胖症,甚至因為這個原因,朱棣不喜歡他,想把皇位傳給他的弟弟漢王朱高煦的事情,並非空穴來風。就算要徐欽來選,他也肯定不想選這個胖得已經有些出奇的家夥。何況他這樣的肥胖,怕是真的身體機能出了什麽問題。
說來這個麵相,若是仔細觀察,很多地方倒還真是有點像朱棣和徐輝祖。都說外甥像舅舅,也算是基因理論和現實生活結合得比較緊密的地方了。隻是不知道他這肥胖症的基因是從哪兒繼承來的。
“呃,臣參見世子殿下。”
“表哥,你再這樣不顧念咱們之間的兄弟之情,那我可要把你當年往舅舅硯台裏麵撒尿的事情說出去了!”
徐欽登時心裏臥了個草!這簡直夠狠的,而且這樣當著一眾中官和侍衛的麵大聲宣揚,不是踏馬的已經說出去了麽?!徐欽現在是沒當年的記憶了,也不知是真是假,連個辯駁的餘地都沒有,更不敢辯駁,天知道自己當年還幹過,或者他還能編出什麽更驚天地泣鬼神的糗事來?
不過同時配合著他的親昵舉動,倒是讓徐欽心裏生不出惡感,反而是有一種極為親近的,類似於後世高中大學男生死黨損友之間的感覺來。
這或許就是他的本事,借著自己胖乎乎,看起來人畜無害的模樣撒潑打諢,雖說是少了些威嚴,卻也能讓人不由自主地降低防備,甚至生出一種自然而然地親近感。
“呃,你這家夥,這麽多年不見,是越來越喜歡胡說八道了!”徐欽也隻好順著他的話頭來。好在他雖記不起當年小時候一起生活的日子了,但基本的情況也還是有些了解,知道朱高熾小時候曾在京裏待過幾年,想必那時候年歲隻差月份的兩人肯定是經常一起廝混的。
而且待人千麵,臨場反應極快,也正是徐欽的長處,見他這副模樣,自然是很快就調整了自己的說話方式。
“嗬嗬,先前父王說表哥如今深受皇祖父器重,現在看來果然是器宇軒昂、聰慧絕頂!”朱高熾這也是在開玩笑的同時話裏有話,算是變著法的拍了他一個馬屁。
“哦,對了,你這麽快就回京了?陛下聖旨不是說讓你們冬至之前回來麽?”徐欽不願接他這個話頭,於是連忙轉移話題。
“我這不是聽說你要成親了,刻意提前趕回來給你賀喜的麽?不然誰來給你做讚者呀!”朱高熾說到這裏,頗有些嘚瑟的意思。
徐欽聽著隻是好笑,這婚禮做讚,可不是一件輕鬆的差事,他可不想自己的婚禮上,因為這個胖子累得暈厥過去而變成丟臉的鬧劇。隻是顧念著他是未來未來的老板,直接戳破好像也不太好的樣子。
“好了好了,來,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我年初娶的媳婦,張氏。快過來!叫表哥。”
被他這樣一說,徐欽才注意到,原來跟在他後麵的,還有一個身著真紅大袖霞帔紅羅褙子宗室女裝常服的恬靜女子。
要說這女孩子,好吧,至少是年齡上應該還隻是個女孩子。她的形象相比於滑稽多過莊嚴的朱高熾就要正常得多了,由於也不過才十六七歲,後世還在讀高中的年紀,臉龐上明顯有些青澀,甚至隱隱還有些未脫稚氣的嬰兒肥。可即使是寬大華麗的宗室常服,也掩不住其高挑的身段,麵龐清秀而端莊,加上文靜中帶著一絲高雅賢淑的氣質,怪不得傳說這位未來的張皇後深受朱棣夫婦喜愛。這種乖乖女類型的女孩子,若是性格再好一些,要獲得長輩的認可實在是太過順理成章的事了。
“表哥,妾身有禮了。”待朱高熾介紹完,她也馬上向徐欽行了個福禮。
“世子妃有禮了。”徐欽也不敢去扶她,隻得由她行了禮,再行回禮。
不過從這一點上來看,這女子也確實是賢淑的,若是稍微心高氣傲一些的,做了親王世子妃,哪能隨意向臣子行禮?可她卻很幹脆地,甚至朱高熾並未直接命令她,她便主動先行禮,顯然也是個不驕不躁、不作不秀的明白人。
“哎呀,又搞得俗套得很!這不還沒冊封呢麽?現在你就隻是表兄,我們呢就隻是表弟和弟媳婦。你若真是想拜,待正式冊封之後,再拜個夠好了!”朱高熾有些“不耐煩”地說到,不知不覺地就將場上那微微有些尷尬和嚴肅的氣氛拉回了之前的輕鬆狀態。
徐欽也隻得輕聲笑罵了一句,心裏對這位曆史上可憐的胖子和十月天子的評價卻是有了一個很高的基礎分。
不管朱棣對他說了多少,但他能做到如此不著痕跡地迅速拉近彼此之間的關係,既沒有顯得非常突兀和過分殷勤,也很好地達到了目的。在徐欽看來,人際關係的處理和靈活性上,他和朱允炆這對堂兄弟差距不小。
二人接下來有簡單地敘了幾句,原來朱高熾一行是乘坐官船,從德州經大運河,再轉道長江,然後直接由金川門進的城。由於他的車馬儀仗本就隨著大船一塊運來了,所以也就沒提前通知錦衣衛接駕,馬不停蹄地就往宮裏來了。
徐欽一看,果然一行人在細節上確實有些風塵仆仆的感覺,可總覺得哪裏不太對勁。想了好半天才反應過來,他們從德州開始就是一路坐的官船走的大運河、長江,輕鬆愜意得很,哪來的風塵?
真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至少在這個演員的修養上,確實是有很大的基因天賦因素。想必剛剛那一套對自己的說辭,到了朱元璋麵前,必然也能獲得不少的印象加分。
當然,徐欽也無意計較這些,人與人之間,本就是偽裝居多,甚至很多時候根本分不清真心和虛情。隻要能從頭裝到尾,那又何嚐不是真正的孝子賢孫呢?
兄弟二人在宮門前草草敘了個舊,便再度分道揚鑣,徐欽要回衙門辦事,而朱高熾則還要進宮麵聖。
隻是這件事也提醒了徐欽,這幾個小太歲即將回京,怕是又會在京師掀起新一番的風雨。尤其是以朱允炆的心胸,怕是有熱鬧可看了。
徐大少首先派了人回王府稟告。雖然現在朱高熾才剛到,可按照常規,明初的藩王在京師並無王府,成年的皇子皇孫更沒有留居宮中的道理,如果不是安排在十王府,那多半是會讓各家有親戚關係的勳貴府上接待。尤其是這次朱高熾還帶了世子妃回京,安排在徐家的可能性很大,需要早做準備才行。
而他本人則是依舊直接回了錦衣衛衙門,畢竟他離開了一個多月,衙門裏雖有三位堂官處理日常事務,但有些事,肯定還是必須要他這位代理指揮使親自來辦才行的。尤其是錦衣衛的機密情報網,當中的一些重要事務,除了徐欽,其他人就算接觸到了,也不好擅自處理。
這一忙就是大半天,正當他在自己的簽押房裏辛勤工作的時候,孫百戶突然進來稟報,燕王世子在衙門外求見。
他這才看了看時辰,不知不覺竟已快到申末,下班打卡的時候了。
見他如此怠惰,朱元璋的臉色自然是不好看,不過興許也是覺得他年紀尚小,便要為國事出奇策,並親自驅馳,加之其婚期將近,也並未多說什麽,隻是揮了揮衣袖,便像是趕蒼蠅般將其趕了出宮。
而正當其頂著比城牆更厚的臉皮,愉快地出宮,並計劃著下一步該怎麽劃水的時候。突然一個年輕中官那種獨有的,略帶陰柔的聲音響起。
“小公爺!徐小公爺請留步!”
徐欽最開始自然以為又是朱允炆要搞什麽幺蛾子,心中自然是十分不耐。好在他的心性修養足夠,才沒有當場發作,隻是臉色如常地停下了腳步,準備看看他們又想搞什麽而已。
可等他扭頭一看,卻發現是一群陌生麵孔的內官侍衛,護著一個穿烏紗翼善冠、大紅四團龍圓領親王常服的圓球,正有些滑稽地向自己追過來。看這架勢,也不知是剛剛自己出來的時候根本沒注意到錯過了,還是他們也正要出宮,看見自己後追了上來。
雖是穿著王袍,可這人卻並非是在京的未就藩的藩王。畢竟朱元璋現在也就隻有自十八皇子岷王朱楩及以下的八位皇子還在京師未曾就藩,而且這九個皇子徐欽都是見過的。加之單憑一身王爵常服,也不好確定其真實身份。
其實明代宗室的服裝等級也算是鮮明,若是冕服或朝服,一眼就能看出對方的等級。可對於較為日常的常服而言,區別就不是很明顯了,皇帝和太子、親王、世子、郡王全都是一模一樣的同款四團龍袍翼善冠,隻是在國初的時候,皇帝一般用明黃色,而其他人則是大多用大紅色。
徐欽見那圓球實在跑得辛苦,於是也轉身迎上了幾步,可縱是如此,那圓球也已經是汗流浹背、氣喘籲籲,也不知究竟追了多遠。
“臣,徐欽,參見殿下。”就算不知具體身份,叫一聲殿下總是沒錯的。
“哎呀!表哥,你不認得我啦?我是高熾啊!”圓球反應倒還是挺快的,見他要行禮,連忙伸手拉住了他。
表弟、高熾,這個兩個詞,便足以讓徐欽完全明白這是誰了。這可是未來的大人物!
明仁宗、洪熙帝朱高熾,朱棣的接班人,明王朝由武轉文的真正旗手,曆史上明朝“仁宣之治”的開創者。當然,因為他老媽就正是自己的大姑姑,未來的永樂帝的徐皇後,因此也正是自己的嫡親表弟。
不過這意外的會麵,顯然是把徐欽雷得不輕,究其原因,最重要的就是自己這位表弟實在是,太胖了!
其身高倒是不矮,幾乎與自己平齊,可這體重,初步估計大約至少是自己的兩倍,起碼一百公斤開外!以至於徐欽最開始,在心裏完全是用“球”來形容他的。
看來曆史上有傳言其得了肥胖症,甚至因為這個原因,朱棣不喜歡他,想把皇位傳給他的弟弟漢王朱高煦的事情,並非空穴來風。就算要徐欽來選,他也肯定不想選這個胖得已經有些出奇的家夥。何況他這樣的肥胖,怕是真的身體機能出了什麽問題。
說來這個麵相,若是仔細觀察,很多地方倒還真是有點像朱棣和徐輝祖。都說外甥像舅舅,也算是基因理論和現實生活結合得比較緊密的地方了。隻是不知道他這肥胖症的基因是從哪兒繼承來的。
“呃,臣參見世子殿下。”
“表哥,你再這樣不顧念咱們之間的兄弟之情,那我可要把你當年往舅舅硯台裏麵撒尿的事情說出去了!”
徐欽登時心裏臥了個草!這簡直夠狠的,而且這樣當著一眾中官和侍衛的麵大聲宣揚,不是踏馬的已經說出去了麽?!徐欽現在是沒當年的記憶了,也不知是真是假,連個辯駁的餘地都沒有,更不敢辯駁,天知道自己當年還幹過,或者他還能編出什麽更驚天地泣鬼神的糗事來?
不過同時配合著他的親昵舉動,倒是讓徐欽心裏生不出惡感,反而是有一種極為親近的,類似於後世高中大學男生死黨損友之間的感覺來。
這或許就是他的本事,借著自己胖乎乎,看起來人畜無害的模樣撒潑打諢,雖說是少了些威嚴,卻也能讓人不由自主地降低防備,甚至生出一種自然而然地親近感。
“呃,你這家夥,這麽多年不見,是越來越喜歡胡說八道了!”徐欽也隻好順著他的話頭來。好在他雖記不起當年小時候一起生活的日子了,但基本的情況也還是有些了解,知道朱高熾小時候曾在京裏待過幾年,想必那時候年歲隻差月份的兩人肯定是經常一起廝混的。
而且待人千麵,臨場反應極快,也正是徐欽的長處,見他這副模樣,自然是很快就調整了自己的說話方式。
“嗬嗬,先前父王說表哥如今深受皇祖父器重,現在看來果然是器宇軒昂、聰慧絕頂!”朱高熾這也是在開玩笑的同時話裏有話,算是變著法的拍了他一個馬屁。
“哦,對了,你這麽快就回京了?陛下聖旨不是說讓你們冬至之前回來麽?”徐欽不願接他這個話頭,於是連忙轉移話題。
“我這不是聽說你要成親了,刻意提前趕回來給你賀喜的麽?不然誰來給你做讚者呀!”朱高熾說到這裏,頗有些嘚瑟的意思。
徐欽聽著隻是好笑,這婚禮做讚,可不是一件輕鬆的差事,他可不想自己的婚禮上,因為這個胖子累得暈厥過去而變成丟臉的鬧劇。隻是顧念著他是未來未來的老板,直接戳破好像也不太好的樣子。
“好了好了,來,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我年初娶的媳婦,張氏。快過來!叫表哥。”
被他這樣一說,徐欽才注意到,原來跟在他後麵的,還有一個身著真紅大袖霞帔紅羅褙子宗室女裝常服的恬靜女子。
要說這女孩子,好吧,至少是年齡上應該還隻是個女孩子。她的形象相比於滑稽多過莊嚴的朱高熾就要正常得多了,由於也不過才十六七歲,後世還在讀高中的年紀,臉龐上明顯有些青澀,甚至隱隱還有些未脫稚氣的嬰兒肥。可即使是寬大華麗的宗室常服,也掩不住其高挑的身段,麵龐清秀而端莊,加上文靜中帶著一絲高雅賢淑的氣質,怪不得傳說這位未來的張皇後深受朱棣夫婦喜愛。這種乖乖女類型的女孩子,若是性格再好一些,要獲得長輩的認可實在是太過順理成章的事了。
“表哥,妾身有禮了。”待朱高熾介紹完,她也馬上向徐欽行了個福禮。
“世子妃有禮了。”徐欽也不敢去扶她,隻得由她行了禮,再行回禮。
不過從這一點上來看,這女子也確實是賢淑的,若是稍微心高氣傲一些的,做了親王世子妃,哪能隨意向臣子行禮?可她卻很幹脆地,甚至朱高熾並未直接命令她,她便主動先行禮,顯然也是個不驕不躁、不作不秀的明白人。
“哎呀,又搞得俗套得很!這不還沒冊封呢麽?現在你就隻是表兄,我們呢就隻是表弟和弟媳婦。你若真是想拜,待正式冊封之後,再拜個夠好了!”朱高熾有些“不耐煩”地說到,不知不覺地就將場上那微微有些尷尬和嚴肅的氣氛拉回了之前的輕鬆狀態。
徐欽也隻得輕聲笑罵了一句,心裏對這位曆史上可憐的胖子和十月天子的評價卻是有了一個很高的基礎分。
不管朱棣對他說了多少,但他能做到如此不著痕跡地迅速拉近彼此之間的關係,既沒有顯得非常突兀和過分殷勤,也很好地達到了目的。在徐欽看來,人際關係的處理和靈活性上,他和朱允炆這對堂兄弟差距不小。
二人接下來有簡單地敘了幾句,原來朱高熾一行是乘坐官船,從德州經大運河,再轉道長江,然後直接由金川門進的城。由於他的車馬儀仗本就隨著大船一塊運來了,所以也就沒提前通知錦衣衛接駕,馬不停蹄地就往宮裏來了。
徐欽一看,果然一行人在細節上確實有些風塵仆仆的感覺,可總覺得哪裏不太對勁。想了好半天才反應過來,他們從德州開始就是一路坐的官船走的大運河、長江,輕鬆愜意得很,哪來的風塵?
真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至少在這個演員的修養上,確實是有很大的基因天賦因素。想必剛剛那一套對自己的說辭,到了朱元璋麵前,必然也能獲得不少的印象加分。
當然,徐欽也無意計較這些,人與人之間,本就是偽裝居多,甚至很多時候根本分不清真心和虛情。隻要能從頭裝到尾,那又何嚐不是真正的孝子賢孫呢?
兄弟二人在宮門前草草敘了個舊,便再度分道揚鑣,徐欽要回衙門辦事,而朱高熾則還要進宮麵聖。
隻是這件事也提醒了徐欽,這幾個小太歲即將回京,怕是又會在京師掀起新一番的風雨。尤其是以朱允炆的心胸,怕是有熱鬧可看了。
徐大少首先派了人回王府稟告。雖然現在朱高熾才剛到,可按照常規,明初的藩王在京師並無王府,成年的皇子皇孫更沒有留居宮中的道理,如果不是安排在十王府,那多半是會讓各家有親戚關係的勳貴府上接待。尤其是這次朱高熾還帶了世子妃回京,安排在徐家的可能性很大,需要早做準備才行。
而他本人則是依舊直接回了錦衣衛衙門,畢竟他離開了一個多月,衙門裏雖有三位堂官處理日常事務,但有些事,肯定還是必須要他這位代理指揮使親自來辦才行的。尤其是錦衣衛的機密情報網,當中的一些重要事務,除了徐欽,其他人就算接觸到了,也不好擅自處理。
這一忙就是大半天,正當他在自己的簽押房裏辛勤工作的時候,孫百戶突然進來稟報,燕王世子在衙門外求見。
他這才看了看時辰,不知不覺竟已快到申末,下班打卡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