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華門外告禦狀的大鼓已經幾十年沒有被敲響,然而這幾十年的沉寂顯然並沒有消磨這麵鼓的力量。
鼓聲如雷,如疾馳的戰馬,帶著破山劈海般的力度,帶著洶湧澎湃的怒意。
一聲比一聲急切,一聲比一聲高昂。
鼓響了,天亮了,人醒了。
慶元帝從鼓聲中被吵醒,滿臉不悅。
京城的百姓也被鼓聲吵醒,議論紛紛。
天光照亮了人間,萬丈金芒渡在玉華門前擂鼓的那道身影上。
深秋的清晨中,江晗光裸著上半身,咬緊了腮幫子,蓄滿了力道的雙臂不知疲倦的朝那麵大鼓砸去。
他要為漠城的五萬百姓,為那些冤死在戰場上的那些將士們鳴冤,他要讓大齊的君王慶元帝聽到!
這響聲,怎麽能夠?
激越的鼓聲中,京郊西側的德昭廟中也響起了肅穆低沉的鍾聲。
高低相和中,竟像是為那些冤死不屈的亡魂的一首挽歌。
江晗喘了口氣,汗珠滾滾而落,這鼓聲能傳到德昭廟,想必整個京城都知道了。
他最後一擊重擊,扔了鼓槌,脫力般的躺在玉華門前。
除了見到皇上,其餘該做的,他已經都做了。
宮中的錦麟衛來的很快,瞧見癱在地上光膀子的江晗怒道,“是你敲的鼓?”
江晗抬起眼,看著天上。
南飛的燕雀準備去過冬,而他也回來了。
喘息片刻,他從地上坐起,瞧著這一隊肅穆威嚴的錦麟衛,“我是江晗。”
錦麟衛多是從禁軍中選拔,幾乎都是江伯玉的下屬,對於江晗並不陌生,並且也都知道江晗已經在年前的西北之戰中失蹤,可既然失蹤,眼前這個自稱江晗的人是誰?
錦麟衛對這個名字吃驚,然而就著陽光仔細看,眼前這人這五官和模樣,分明就是江晗!
江晗,江家世子居然回來了!
郎朗白日,藝高膽大的錦麟衛也不禁覺得後背冒出絲絲寒意,直到看到光線下的影子,才錯愕開口,“你真是?”
江晗起身,攤開了兩手神色淡然,“我就是。若是你們要把我帶走的話,那就走吧。”
錦麟衛不是沒逮過人,可從沒見過這麽配合的人,愈發麵麵相覷,“你真是江世子?可你為什麽要來這裏敲鼓?這可是告禦狀的鼓啊!”
幾十年沒響過了!
江晗背著手正色,“若不來敲鼓,又怎麽能讓皇上聽到這聲音?知幾位兄弟也是奉命行事,我不給你們添麻煩,咱們這就走吧。”
他身份不凡本就不方便用強,如今又格外配合,讓錦麟衛不由發問,“江世子可是遇到了什麽麻煩,何至於敲鼓?”
若這位江世子是真的,那他爹可是譽滿京城的神策將軍,妹妹是女神醫江慕喬,妹婿則是安王。這種人能遇上什麽大麻煩,竟能逼得過來告禦狀?
江晗抬眸看了眼澄澈的天空,麻煩麽,他是給自己找了個大麻煩。
不過他是江家人,不畏生死,隻求正道。
“走吧。”江晗又道,“我隨你們等著。”
他昨晚回去,除了見了見香秀,後半夜都在和爹商談。
告禦狀這事兒不簡單,西北之戰大捷已經是板上釘釘,再翻舊賬並不容易,所以父子二人誰都不能確定皇上在聽了崔文揚火燒漠城後能有什麽反應。
究竟是粉飾太平,還是嚴懲崔文揚?全看這位帝王的一念之間。
兩人想了半夜的對策,天麻麻亮時候江晗來到玉華門外敲鼓,而爹則進宮,確保他一定能見到皇上。
江晗淡定的跟著錦麟衛離開。
等待的這段時間,江慕喬在安王府則有些心焦,她沒想到西北大捷背後的血腥,也沒想到兄長會這麽決絕,甚至不給眾人猶豫的時間,這麽快便敲響了告禦狀的大鼓。
她麵帶焦色,早膳時分明顯分了神。
心不在焉的情況讓楚雲錚暗暗皺眉,親手替她盛了一碗粥,“先用膳,用完我讓平安想辦法打探紫宸殿上的消息。”
江慕喬眼底猛的一亮,“好!”
今日的紫宸殿格外熱鬧。
大清早玉華門外的鼓聲幾乎震碎了京城人的清夢,可還不等朝臣們進言查出擂鼓之人,才剛剛在剿滅天鷹堂中立下大功的江伯玉便上前一步,“皇上,末將有本奏!”
幾乎同時,太子也上前一步,“父皇,兒臣有奏!”
兩人的聲音不分前後,太子顯然沒料到有人跟他爭,餘光掃過江伯玉,唇角耷拉下兩分,不悅問道,“神策將軍,孤有急事要奏,不知你是何事?”
江伯玉麵帶焦色,“回皇上,回太子,末將也有急事。”
太子心中冷哼,有急事那正好,他偏要攔著!
他越過江伯玉幾分,幹脆開口,“父皇,兒臣想要為崔將軍求個情。”
江伯玉沒想到堂堂太子居然會如此霸道,想到玉華門外敲鼓的江晗,他越發著急,“皇上?”
太子神色頓時冷了下來,當著皇上的麵直接道,“大將軍竟然連一刻都等不得了?你的事情著急,孤的事情就不重要了?”
江伯玉連忙道,“末將不敢。”
太子方才點頭,“那就好。”
斜靠在禦座上的慶元帝心中不悅,太子是他欽定的儲君,身為儲君卻無容人之雅量,甚至手段還有些市井無賴的潑皮氣。隻是即便如此,慶元帝也未開口,太子可以私下教,百官之前還是要給麵子。
暗自記下了這一筆,慶元帝微微頷首,示意太子繼續。
太子爭搶成功,聲音也比剛在多了一絲愉悅,“父皇,兒臣要為崔將軍求情,原因有三。其一,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神策將軍能那麽快的速度剿滅天鷹堂,未嚐沒有崔將軍的奠基之功。其二,天鷹堂的那群匪徒窮凶極惡,能做出什麽事情都不奇怪,所以有故意向崔將軍身上潑髒水之嫌疑,所以傳言不可信。其三,崔將軍雖然此次失利,然而西北大捷卻也擊退韃子,大大的揚了大齊的國威。此乃忠臣良將,盼請父皇開恩啊!”
太子說完,竟然引來不少附和之聲。
而百官之中,江伯玉一言不發,臉色隱見鐵青。
鼓聲如雷,如疾馳的戰馬,帶著破山劈海般的力度,帶著洶湧澎湃的怒意。
一聲比一聲急切,一聲比一聲高昂。
鼓響了,天亮了,人醒了。
慶元帝從鼓聲中被吵醒,滿臉不悅。
京城的百姓也被鼓聲吵醒,議論紛紛。
天光照亮了人間,萬丈金芒渡在玉華門前擂鼓的那道身影上。
深秋的清晨中,江晗光裸著上半身,咬緊了腮幫子,蓄滿了力道的雙臂不知疲倦的朝那麵大鼓砸去。
他要為漠城的五萬百姓,為那些冤死在戰場上的那些將士們鳴冤,他要讓大齊的君王慶元帝聽到!
這響聲,怎麽能夠?
激越的鼓聲中,京郊西側的德昭廟中也響起了肅穆低沉的鍾聲。
高低相和中,竟像是為那些冤死不屈的亡魂的一首挽歌。
江晗喘了口氣,汗珠滾滾而落,這鼓聲能傳到德昭廟,想必整個京城都知道了。
他最後一擊重擊,扔了鼓槌,脫力般的躺在玉華門前。
除了見到皇上,其餘該做的,他已經都做了。
宮中的錦麟衛來的很快,瞧見癱在地上光膀子的江晗怒道,“是你敲的鼓?”
江晗抬起眼,看著天上。
南飛的燕雀準備去過冬,而他也回來了。
喘息片刻,他從地上坐起,瞧著這一隊肅穆威嚴的錦麟衛,“我是江晗。”
錦麟衛多是從禁軍中選拔,幾乎都是江伯玉的下屬,對於江晗並不陌生,並且也都知道江晗已經在年前的西北之戰中失蹤,可既然失蹤,眼前這個自稱江晗的人是誰?
錦麟衛對這個名字吃驚,然而就著陽光仔細看,眼前這人這五官和模樣,分明就是江晗!
江晗,江家世子居然回來了!
郎朗白日,藝高膽大的錦麟衛也不禁覺得後背冒出絲絲寒意,直到看到光線下的影子,才錯愕開口,“你真是?”
江晗起身,攤開了兩手神色淡然,“我就是。若是你們要把我帶走的話,那就走吧。”
錦麟衛不是沒逮過人,可從沒見過這麽配合的人,愈發麵麵相覷,“你真是江世子?可你為什麽要來這裏敲鼓?這可是告禦狀的鼓啊!”
幾十年沒響過了!
江晗背著手正色,“若不來敲鼓,又怎麽能讓皇上聽到這聲音?知幾位兄弟也是奉命行事,我不給你們添麻煩,咱們這就走吧。”
他身份不凡本就不方便用強,如今又格外配合,讓錦麟衛不由發問,“江世子可是遇到了什麽麻煩,何至於敲鼓?”
若這位江世子是真的,那他爹可是譽滿京城的神策將軍,妹妹是女神醫江慕喬,妹婿則是安王。這種人能遇上什麽大麻煩,竟能逼得過來告禦狀?
江晗抬眸看了眼澄澈的天空,麻煩麽,他是給自己找了個大麻煩。
不過他是江家人,不畏生死,隻求正道。
“走吧。”江晗又道,“我隨你們等著。”
他昨晚回去,除了見了見香秀,後半夜都在和爹商談。
告禦狀這事兒不簡單,西北之戰大捷已經是板上釘釘,再翻舊賬並不容易,所以父子二人誰都不能確定皇上在聽了崔文揚火燒漠城後能有什麽反應。
究竟是粉飾太平,還是嚴懲崔文揚?全看這位帝王的一念之間。
兩人想了半夜的對策,天麻麻亮時候江晗來到玉華門外敲鼓,而爹則進宮,確保他一定能見到皇上。
江晗淡定的跟著錦麟衛離開。
等待的這段時間,江慕喬在安王府則有些心焦,她沒想到西北大捷背後的血腥,也沒想到兄長會這麽決絕,甚至不給眾人猶豫的時間,這麽快便敲響了告禦狀的大鼓。
她麵帶焦色,早膳時分明顯分了神。
心不在焉的情況讓楚雲錚暗暗皺眉,親手替她盛了一碗粥,“先用膳,用完我讓平安想辦法打探紫宸殿上的消息。”
江慕喬眼底猛的一亮,“好!”
今日的紫宸殿格外熱鬧。
大清早玉華門外的鼓聲幾乎震碎了京城人的清夢,可還不等朝臣們進言查出擂鼓之人,才剛剛在剿滅天鷹堂中立下大功的江伯玉便上前一步,“皇上,末將有本奏!”
幾乎同時,太子也上前一步,“父皇,兒臣有奏!”
兩人的聲音不分前後,太子顯然沒料到有人跟他爭,餘光掃過江伯玉,唇角耷拉下兩分,不悅問道,“神策將軍,孤有急事要奏,不知你是何事?”
江伯玉麵帶焦色,“回皇上,回太子,末將也有急事。”
太子心中冷哼,有急事那正好,他偏要攔著!
他越過江伯玉幾分,幹脆開口,“父皇,兒臣想要為崔將軍求個情。”
江伯玉沒想到堂堂太子居然會如此霸道,想到玉華門外敲鼓的江晗,他越發著急,“皇上?”
太子神色頓時冷了下來,當著皇上的麵直接道,“大將軍竟然連一刻都等不得了?你的事情著急,孤的事情就不重要了?”
江伯玉連忙道,“末將不敢。”
太子方才點頭,“那就好。”
斜靠在禦座上的慶元帝心中不悅,太子是他欽定的儲君,身為儲君卻無容人之雅量,甚至手段還有些市井無賴的潑皮氣。隻是即便如此,慶元帝也未開口,太子可以私下教,百官之前還是要給麵子。
暗自記下了這一筆,慶元帝微微頷首,示意太子繼續。
太子爭搶成功,聲音也比剛在多了一絲愉悅,“父皇,兒臣要為崔將軍求情,原因有三。其一,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神策將軍能那麽快的速度剿滅天鷹堂,未嚐沒有崔將軍的奠基之功。其二,天鷹堂的那群匪徒窮凶極惡,能做出什麽事情都不奇怪,所以有故意向崔將軍身上潑髒水之嫌疑,所以傳言不可信。其三,崔將軍雖然此次失利,然而西北大捷卻也擊退韃子,大大的揚了大齊的國威。此乃忠臣良將,盼請父皇開恩啊!”
太子說完,竟然引來不少附和之聲。
而百官之中,江伯玉一言不發,臉色隱見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