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日後,春平君府。


    “怎麽回事,為什麽又打起來了?”第三次見到這樣的場景,春平君已經不再驚慌,甚至有些習以為常。


    小廝應道:“公子方才說要持劍與亥公子再戰一場,亥公子二話不說便動了手……”


    “罷了罷了,刀劍無眼,我們站遠些便是。”春平君有些無奈,又吩咐道,“你去知會府中醫師,讓他準備好救治。”


    小廝訕訕點頭:“是……”


    嬴政手持太阿,以勢不可擋的氣勢衝向趙亥,趙亥靈敏地躲過,以長劍相抵,兵器相碰,清脆有力,劍刃之間泛起火花,驚心動魄。


    春平君站在原地,讚許地點點頭,自言自語地說:“我兒雖不受世人待見,但能與秦王一較高下,屬實不錯。”


    “春平君說得有理。”


    突如其來的聲音驚得春平君猛地回頭,原是鄭芙。她手中端著一盤蔬果,麵容帶笑:“吃些蔬果吧。”


    春平君拿過一個桃子,而後道:“秦王今日要走,公女呢?”


    “我?”鄭芙先是疑問,而後回答道,“我再留下監督春平君幾日。”


    “咳咳咳……”春平君聞言,險些被剛吞下的桃肉噎住,幹咳了兩聲。


    “不過與春平君玩笑罷了。”鄭芙拍了拍他的背,“大王信你,我自然也信你。”


    這邊已打鬥許久的二人終於收手,均是大汗淋漓,同時收劍,向他們走來。鄭芙端起蔬果:“解解渴吧。”


    趙亥禮貌性地點了點頭,拿起一塊甜梨,嬴政問道:“阿毅來了?”


    鄭芙答:“嗯,正在屋內候著呢。”


    嬴政回頭看向趙亥:“走吧,去聽好消息。”


    “是。”趙亥作揖,跟上嬴政的腳步。


    春平君有些疑惑地看著二人。趙亥這幾日老往府中跑,對嬴政的態度也一改從前,現在好像畢恭畢敬的。不管那麽多了,隻要趙亥不開罪嬴政,一切都好說。


    幾人進入屋內,蒙毅起身行禮。


    坐定,蒙毅便道:“恭喜公子。”


    鄭芙與嬴政相視一笑。


    今日,城門口張貼了一則告示。


    趙王廢後,太子被黜,姬氏權貴滿門抄斬。


    據坊間傳言,王族圍獵,權貴帳內觀舞之時,趙王及七公子趙遷遇刺,趙王大怒,下令嚴查幕後黑手。


    兩日後,大夫郭開在朝諫言,刺客能混入圍獵舞姬之列,必有王宮之人授意通融,建議趙王搜宮尋找證據。趙王當即下令命宮衛逐一搜宮,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


    最後在王後宮中搜出一道與秦國私通的密令,與此同時,姬氏權臣的一個親信跪於邯鄲宮門前,手持證據,揭發一直以來姬氏與秦國勾結的罪行。太子趙嘉幾欲辯駁,奈何在密簡之中發現其隨身玉佩的印章,罪責已成定局,在劫難逃。


    聽聞密簡中的內容已經觸及到殘害手足、勾結外臣以及密謀弑君。姬氏力求脫罪,可數日以來秦國使臣與姬王後交往密切,甚至通過贈送禮品的方式傳遞密令相互勾結。


    盡管姬氏權勢滔天,可叛國之罪眾人唾棄,一時之間趙國上下憤怨聲起,朝野人人自危,不敢為其求情,更有甚者提議將涉罪之人處以車裂之刑。


    趙王怒不可遏,下令將王後廢黜打入冷宮,趙嘉為廢太子,發配邊地,姬氏大臣一律處斬,其名下所有田產充公。


    大廈傾頹,不過一瞬。


    與此同時,郭開因協助趙王鏟除奸佞有功,趙王賞識非常,下旨封其為趙之相國,以取代姬氏的相權。


    “再過不久,趙王就該封倡姬為後,公子遷為太子了。”蒙毅緩緩道來,將事情做結。


    “我們的手段本不算高明。”嬴政道。


    若要完全依靠秦國的力量,以外國勢力的身份,想推翻趙國姬氏政權勢必困難重重,甚至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可嬴政一向喜歡化繁為簡。以最少的籌碼得到最大的利益,是他一貫行事的標準。能事半功倍的事,絕不事倍功半。


    裁衣需量體,下藥需對症。謀的是趙國的權,便從趙國自身出發。


    趙孝成王子嗣眾多,作為當今趙王的趙偃,二十多年前隻是個名不經傳的普通公子,遠遠遜色於不少其他王族兄弟。那時候威望最高的是生母出身最為高貴的春平君趙恭。


    趙偃處處被打壓,敏感脆弱,以酒消愁。盡管身世飄零,可趙偃的隨侍郭開始終對他不離不棄,為其謀劃前程,設計讓趙偃順利迎娶姬氏嫡女為妻。


    有了姬氏的支持,趙偃沒過多久便順利當上太子,對郭開愈發寵信,幾乎是言聽計從。幾年前趙偃繼位之時,遭遇重重困難,姬氏與郭開聯手才將作為太子的他推上王位。由此,春平君落敗入秦為質。


    姬氏這些年越發放肆,欺壓百姓,蔑視王權,他們雖是趙偃的恩人,可身為一國之君,豈能容得下愈發囂張跋扈的權臣操縱朝堂,一手遮天。可他無力與之抗衡,隻好縱容姬氏放肆,縱容姬王後的驕橫,以及假意寵愛趙嘉。


    在這樣的節骨眼上,隻要有人能給趙王一個借口,他便會借題發揮,小題亦能大做。


    事情太過巧合,並非沒有疑點,可趙王就是死死握住證據,名正言順,順應民心地鏟除了所謂的奸佞之臣。


    一麵是仗勢欺人的權貴之後,一麵是聽話貼心的寵妃幼子,不管是真是假,無論是非對錯,趙王都一定會選擇後者。因為他從出生起便隻能活在別人的陰影之下,成年後又受製於姬氏活了二十多年,不這麽做,他心中的氣,咽不下。


    正是剖析了這一切,嬴政才能加以利用,這是趙國內政的鬥爭,不必十分周密地策劃,不用一環環掩蓋痕跡,亦不需要太多人手,隻要為趙王提供一個借口,嬴政便能坐收漁利。他想看到的無能幼子當政的局麵,很快就會開始。


    他甚至都不需要親自出手,隻要在亭台樓閣之中一坐,姬氏的罪行都會被坐實。


    於趙王來說如此,但於趙國便不是這樣了。為了一己私心,趙王葬送了忠良的太子,除去一股極強的勢力。趙國的未來會是怎樣,無人得知。


    自古以來不乏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成王敗寇的結局更是數不勝數。亂世之中,能始終立於不敗之地的,必然是踩著累累屍骨一路走來的人。殺與被殺,往往就在一念之間。


    天下棋局,由天下人落子。主動出擊,方為上策。


    他身陷其中,等著棋逢對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有荷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小魚是姐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小魚是姐姐並收藏秦有荷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