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楚王羋悍在壽春宮內接見了秦國使臣,李園亦在其中。
晌午的時候,李園先行來到鄭芙的住處。
彼時鄭芙正在庭院內教習答賴花識字,李園剛過來,答賴花便有些膽怯地後退幾步。
鄭芙回頭,抬手作揖:“見過姑外祖父。”
“不必多禮了。芙兒,你是個女子,怎麽如今還是像個男子一般,沒規沒矩。你不該向老夫作揖,而該欠身行禮才是。”李園囉囉嗦嗦說了一大堆。
鄭芙輕笑:“姑外祖父,您今日怎麽絮絮叨叨的,莫非是給芙兒帶來了什麽好消息?”
她可以看得出來,李園的心情很不錯。
李園眼睛一斜,想來事情也瞞不過她,於是說道:“你的價值,真是超乎老夫的想象。”
鄭芙不解。
“行了,老夫還要入宮一趟,你先見見這個人。”李園看向身後的侍從。
那個侍從心領神會地點了點頭,而後走到院門前低語幾句,沒過一會便走進來一個青年男子,樣貌看上去不過二十三四,身量不算太高,儼然是一個孱弱儒生的形象,可他的麵相上卻有幾分莊嚴之色。
“見過鄭公女。”男子躬身,抬手作揖。
鄭芙露出笑容,問道:“你便是李斯?”
“正是,沒想到公女竟然知曉臣的名諱,真乃臣之榮幸。”李斯說著官腔,也不知是說給誰聽的。
“好了,老夫先走一步。”李園道。
鄭芙剛要抬手作揖,想到李園方才的話,立刻變了姿勢,欠身道:“恭送姑外祖父。”
見她此舉,李園淡笑著搖搖頭,而後轉身離開了。
李斯不經意間看到鄭芙身後的答賴花,露出幾分詫異之色,“公女,這是……”
鄭芙看了看答賴花,說道:“她是我在楚國買下的孩子,日後便跟著我了,應該不打緊吧?”
“那是自然,隻是臣從未見過這般模樣的孩子,故而心中有幾分訝異。是臣孤陋寡聞了。”
鄭芙抬手示意,道:“日頭太大,李大人不妨與我入屋詳談。”
“遵命。”
二人坐定,鄭芙先開口道:“李大人,既然你作為使臣來了楚國,想必知曉大王的用意。”
“不錯,大王已將所有打算悉數告知了臣,臣自當將此事辦妥,不辜負大王與公女的信任。”李斯道。
“方才我見令尹麵有喜色,你是不是與他談了什麽條件?”
聽她這麽說,李斯便知鄭芙是個善於察覺細微表情的女子,故而盡量保持麵色不改,說道:“臣隻是代為轉達大王的命令,許是大王給足了楚國誠意,叫令尹大人十分心動。”
“大王答應給他們什麽?”鄭芙問道。
“兩年前的函穀關之戰,秦國擊潰六國聯軍,並趁勢取得秦楚邊界數座城池,攻到丹陽的同時甚至將當時的楚國國都郢城都洗劫一番。”李斯以為鄭芙不懂這些國家大事,故而將當時秦國的戰果又複述了一遍。
鄭芙知道他帶著輕視的意思,不以為意,淡笑著問:“然後呢?”
“為表誠意,秦國願以當時所攻下的從武關到丹陽的所有城池為聘,迎娶公女入秦為後。”
鄭芙驚愕得說不出話來。
此時此刻,她的腦海中隻有與嬴政臨別之前自己說過的那些話。
“如果麵臨極為凶險的時刻,比如你和我隻有一個人能活下來,亦或是天下與我,你隻能二選其一。那時候要怎麽辦?我不是不信你對我的情意,隻是在這個世道裏,你更為重要,你的天下更為重要。”
“我所能做的,就是想方設法不讓你為難,為你鏟除阻礙。我不想成為你的軟肋,而是——”
“你的利刃。”
而他現在的舉動,又是什麽意思?
他將好不容易得來的這麽多座城池,悉數又還給了楚國,指名道姓要迎娶的人是她,如果李園想更換人選,楚國便得不到這麽多城池。
這無疑是為她安全回秦又提供了一重保障……
這分明是要告訴她,他決計不可能因為城池而放棄她啊!
當時她對他說這一番話的時候,他一言不發,她心中有了答案,她知道他的野心,她不會怪他。所以她才這麽努力,這麽努力地成為他的利劍。她不願有一天會因為抉擇而失去他。
原來,他從來都不是她想的那樣,他嘴上沉默,不代表他的行動亦會沉默。
鄭芙抬手捂住額頭,心中波濤翻湧,感動得五體投地。
“這麽多的城池,說給就給了,大王好生大方!”
李斯未曾想到她敢這麽直接地說嬴政的不是,於是笑著圓話:“自然是因為公女在大王心中的分量很重。雖然現在送出去了,有朝一日,大秦自然會取回來。”
鄭芙道:“話雖如此,可楚國經曆了函穀一戰,勢必會嚴加防範,這樣一來又要花費不少兵馬。”
鄭芙身為一個女子,竟然議論起了兩國交戰的事情,雖然隻是泛泛而談,可她說的的確是事實,楚國想攻打秦國,勢必要付出百倍的代價,可一旦兩者易地而處,仗著天險地勢,秦國想攻楚國亦是十分困難的。
李斯先是錯愕,而後說道:“前些日子大秦剛剛從趙國和燕國得了許多城池,加起來應當比楚國丟失的要多一倍,公女不必如此憐惜。”
別的戰事鄭芙或許不知道,但這一件事已經在七國傳得沸沸揚揚,她當然知曉。於是鄭芙問道:“甘羅當真憑著十二歲的年紀遊走趙國,僅靠一張嘴便要來數十座城池?”
“千真萬確,甘羅剛剛回秦,便被大王封為上卿。我雖未與他謀麵,但看得出來,他的智謀遠高於平常孩童,有著不一般的洞察力。”
李斯知道,其實這件事的難處不在於討要城池,而在於如何讓張唐到燕國任相,甘羅極其敏銳地抓住這個關鍵點,張嘴得城的事情便傳得世人皆知了。
“迎親的隊伍已經在來楚的路上了,這些時日,公女若還有什麽未做完的事,一定要盡快了結。”李斯彎起眉眼,笑道,“大王讓臣轉告公女,日後他不會再允許公女離開秦國半步。”
鄭芙的眉毛揚作一個“八”字,有些窘迫:“我知道了,多謝李大人。”
晌午的時候,李園先行來到鄭芙的住處。
彼時鄭芙正在庭院內教習答賴花識字,李園剛過來,答賴花便有些膽怯地後退幾步。
鄭芙回頭,抬手作揖:“見過姑外祖父。”
“不必多禮了。芙兒,你是個女子,怎麽如今還是像個男子一般,沒規沒矩。你不該向老夫作揖,而該欠身行禮才是。”李園囉囉嗦嗦說了一大堆。
鄭芙輕笑:“姑外祖父,您今日怎麽絮絮叨叨的,莫非是給芙兒帶來了什麽好消息?”
她可以看得出來,李園的心情很不錯。
李園眼睛一斜,想來事情也瞞不過她,於是說道:“你的價值,真是超乎老夫的想象。”
鄭芙不解。
“行了,老夫還要入宮一趟,你先見見這個人。”李園看向身後的侍從。
那個侍從心領神會地點了點頭,而後走到院門前低語幾句,沒過一會便走進來一個青年男子,樣貌看上去不過二十三四,身量不算太高,儼然是一個孱弱儒生的形象,可他的麵相上卻有幾分莊嚴之色。
“見過鄭公女。”男子躬身,抬手作揖。
鄭芙露出笑容,問道:“你便是李斯?”
“正是,沒想到公女竟然知曉臣的名諱,真乃臣之榮幸。”李斯說著官腔,也不知是說給誰聽的。
“好了,老夫先走一步。”李園道。
鄭芙剛要抬手作揖,想到李園方才的話,立刻變了姿勢,欠身道:“恭送姑外祖父。”
見她此舉,李園淡笑著搖搖頭,而後轉身離開了。
李斯不經意間看到鄭芙身後的答賴花,露出幾分詫異之色,“公女,這是……”
鄭芙看了看答賴花,說道:“她是我在楚國買下的孩子,日後便跟著我了,應該不打緊吧?”
“那是自然,隻是臣從未見過這般模樣的孩子,故而心中有幾分訝異。是臣孤陋寡聞了。”
鄭芙抬手示意,道:“日頭太大,李大人不妨與我入屋詳談。”
“遵命。”
二人坐定,鄭芙先開口道:“李大人,既然你作為使臣來了楚國,想必知曉大王的用意。”
“不錯,大王已將所有打算悉數告知了臣,臣自當將此事辦妥,不辜負大王與公女的信任。”李斯道。
“方才我見令尹麵有喜色,你是不是與他談了什麽條件?”
聽她這麽說,李斯便知鄭芙是個善於察覺細微表情的女子,故而盡量保持麵色不改,說道:“臣隻是代為轉達大王的命令,許是大王給足了楚國誠意,叫令尹大人十分心動。”
“大王答應給他們什麽?”鄭芙問道。
“兩年前的函穀關之戰,秦國擊潰六國聯軍,並趁勢取得秦楚邊界數座城池,攻到丹陽的同時甚至將當時的楚國國都郢城都洗劫一番。”李斯以為鄭芙不懂這些國家大事,故而將當時秦國的戰果又複述了一遍。
鄭芙知道他帶著輕視的意思,不以為意,淡笑著問:“然後呢?”
“為表誠意,秦國願以當時所攻下的從武關到丹陽的所有城池為聘,迎娶公女入秦為後。”
鄭芙驚愕得說不出話來。
此時此刻,她的腦海中隻有與嬴政臨別之前自己說過的那些話。
“如果麵臨極為凶險的時刻,比如你和我隻有一個人能活下來,亦或是天下與我,你隻能二選其一。那時候要怎麽辦?我不是不信你對我的情意,隻是在這個世道裏,你更為重要,你的天下更為重要。”
“我所能做的,就是想方設法不讓你為難,為你鏟除阻礙。我不想成為你的軟肋,而是——”
“你的利刃。”
而他現在的舉動,又是什麽意思?
他將好不容易得來的這麽多座城池,悉數又還給了楚國,指名道姓要迎娶的人是她,如果李園想更換人選,楚國便得不到這麽多城池。
這無疑是為她安全回秦又提供了一重保障……
這分明是要告訴她,他決計不可能因為城池而放棄她啊!
當時她對他說這一番話的時候,他一言不發,她心中有了答案,她知道他的野心,她不會怪他。所以她才這麽努力,這麽努力地成為他的利劍。她不願有一天會因為抉擇而失去他。
原來,他從來都不是她想的那樣,他嘴上沉默,不代表他的行動亦會沉默。
鄭芙抬手捂住額頭,心中波濤翻湧,感動得五體投地。
“這麽多的城池,說給就給了,大王好生大方!”
李斯未曾想到她敢這麽直接地說嬴政的不是,於是笑著圓話:“自然是因為公女在大王心中的分量很重。雖然現在送出去了,有朝一日,大秦自然會取回來。”
鄭芙道:“話雖如此,可楚國經曆了函穀一戰,勢必會嚴加防範,這樣一來又要花費不少兵馬。”
鄭芙身為一個女子,竟然議論起了兩國交戰的事情,雖然隻是泛泛而談,可她說的的確是事實,楚國想攻打秦國,勢必要付出百倍的代價,可一旦兩者易地而處,仗著天險地勢,秦國想攻楚國亦是十分困難的。
李斯先是錯愕,而後說道:“前些日子大秦剛剛從趙國和燕國得了許多城池,加起來應當比楚國丟失的要多一倍,公女不必如此憐惜。”
別的戰事鄭芙或許不知道,但這一件事已經在七國傳得沸沸揚揚,她當然知曉。於是鄭芙問道:“甘羅當真憑著十二歲的年紀遊走趙國,僅靠一張嘴便要來數十座城池?”
“千真萬確,甘羅剛剛回秦,便被大王封為上卿。我雖未與他謀麵,但看得出來,他的智謀遠高於平常孩童,有著不一般的洞察力。”
李斯知道,其實這件事的難處不在於討要城池,而在於如何讓張唐到燕國任相,甘羅極其敏銳地抓住這個關鍵點,張嘴得城的事情便傳得世人皆知了。
“迎親的隊伍已經在來楚的路上了,這些時日,公女若還有什麽未做完的事,一定要盡快了結。”李斯彎起眉眼,笑道,“大王讓臣轉告公女,日後他不會再允許公女離開秦國半步。”
鄭芙的眉毛揚作一個“八”字,有些窘迫:“我知道了,多謝李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