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聚和趙蔥一上任,王翦即刻命羌瘣和楊端和兵分兩路,一人由西,一人由東,加上他所率領的中路秦軍,再次形成三軍合圍之勢。
沒了李牧,趙軍辛苦建立起來的營壘頃刻瓦解,情勢危及,趙蔥顏聚隻得帶領全部趙軍拚死相抗。不過數日,王翦的大軍便占領了太行山的東陽一帶的數座城池,接下來又繼續東進,一舉擊殺趙蔥及七成趙軍,顏聚潰敗而逃。
一月後,王翦大軍攻至邯鄲城前,趙嘉率領城內餘下士兵和宗族以死相拚。
“公子,快逃吧,邯鄲城門已開,趙王降了!”
趙嘉回頭,邯鄲城門大開,白旗高高飛揚。
既然趙遷已經放棄抵抗,他這般拚死為邯鄲戰鬥,又有什麽意義?
信念,終是頃刻瓦解。
趙嘉高呼:“諸位隨我撤離!”
於是趙嘉率領著宗族和賓客百人往趙國最北方自己的封邑代地逃去。
趙遷手捧趙王玉璽,身後跟著趙國諸位大臣,將秦國的鐵騎迎入邯鄲。
成蛟遠遠地站在城門外,看著秦國終於攻下這座百年城池,心中不免湧起激越之感。
“喂,長安君。”
成蛟循聲看去,竟是穿著白衣戰甲的青年,於是展開笑顏:“許久不見了,阿賁。”
“不得無禮。”王翦下馬,回頭瞅他一眼,進而對成蛟躬身示禮,“長安君。”王賁無所謂地聳聳肩。
成蛟同樣朝王翦作揖說道:“王將軍。”
“我們可是十多年沒見了,沒想到啊沒想到,這次攻下趙國,竟是你在暗中操縱。實乃立下大功。”王賁想了想,讓士卒取來一個錦盒遞給成蛟。
成蛟打開一看,竟然是嶄新的邯鄲郡的郡守官印,不由大驚:“大王是要我做邯鄲郡守?”
“你說是就是吧,大王讓我把這東西給你,說是你看到自然能懂,還撥調了許多人過來讓你任命他們到各城池去駐守。”
雖然秦國已經廢除分封之製,但隻要嬴政願意,仍能找個借口賜給成蛟一塊封地,不過為了讓成蛟能夠名正言順且不至於屈才,嬴政直接將占據趙國三分之一土地的邯鄲郡撥給他管理,即便不是真正名義上的封地,但成蛟在這裏可以做的事亦與封地無甚差異,左不過是收下的賦稅要上交國家而不能私吞。但這於成蛟來說沒有太大的不同。
成蛟疑惑道:“現下才攻破邯鄲,消息絕不可能在片刻之內就傳到鹹陽,大王怎會未卜先知提前做好這些準備?”
兩人交談的時候,其他將軍已經帶領秦軍入了城,王賁言道:“我爹說,此戰的成敗就在李牧一人,趙國若是沒了他,必敗無疑。所以先前李牧的死訊傳到秦國之時,大王便已經在策劃接手趙國一事了。”
“原來如此,事先做足準備,要占領剩餘城池亦會方便些。”
眼見著兩萬秦軍即將入城完畢,王賁看向城外等候的十幾萬兵馬,抬手向成蛟行禮說道:“邯鄲已下,其他城池亦不遠了,我還要帶兵繼續進軍。阿蛟,就此別過!”
成蛟同是作揖:“願大秦早日天下一統。”
王賁翻身上馬:“時日不遠矣!”話罷,策馬而去。
接下來的一個月內,秦軍以勢不可擋的姿態橫掃整個趙國,除了最北邊的代地之外,趙國之地已經被盡數納入秦國版圖。
趙嘉帶領宗室逃到代地之後,建立起代國,自稱代王。
王翦本要率軍乘勢追擊將其一舉殲滅,大軍即將啟程時收到鹹陽傳來的一封密簡。
代國一月之內征召到的士兵連萬數都不到,趙嘉本以為覆滅在所難免,豈料這個時候秦國的二十萬大軍突然全部撤退,再無進攻的勢頭,頗讓人感覺迷惑。
不過好在給了他們喘息的機會,如此一來,仍有複國的希望。
對比起戰場的喧囂,鹹陽宮內便顯得寧靜幾分。
宮苑裏偶有孩子玩耍嬉戲的聲音,整齊劃一的宮廷守衛執長矛在宮門口巡邏,沒過多久,麒麟殿內的朝臣群湧而出,個個臉上多少都掛著些喜色。
與此同時,一輛囚車停在宮門之外,因為被黑布所當,百姓們看不到裏麵關著什麽人,有些好奇地看著,有些則用手指指點點。
囚車之後的馬車簾被掀開,走出一個人,正是當年在秦為質的春平君,也是趙亥的生父。
趙亥身著朝服,剛從鹹陽宮內走出來,便看見站在不遠處的春平君,宛若麵癱的臉上突然有了幾分暖意,走上前來,雙膝而跪:“父親。”
春平君急忙將他扶起,眼睛濕潤,“快起來,亥兒。這些年你過得如何?”
“大王很看重我,如今整個鹹陽城的兵馬,皆由我掌控。”趙亥麵無表情地說著。
“好,好……如此我便放心了。”春平君說道。
趙亥的視線轉移到他身後的囚車,眼神稍微閃爍,說道:“這裏麵的是趙王?”
“正是。”
“大王早已下旨,將他發配到邊境,父親怎麽直接將他帶來了鹹陽?”
“秦趙之間的恩怨,本不該由遷兒來承受,若當真被發配邊境,他如何能受得了?”春平君長歎一聲,“遷兒隻是個孩子,決計沒有造反的心思。我想入宮再向秦王求情,好歹將他像韓王安一樣留在鹹陽。”
之前秦國滅韓的時候,韓國王族一應全被押送到了鹹陽,不過嬴政沒讓他們住在鹹陽宮裏,而是安置在城郊許久無人居住的行宮之中,並派重兵看守。不殺他們,是為了安撫韓國舊民。
但對於趙國,嬴政就不會這麽輕易一筆帶過了。
先前韓非勸諫嬴政先攻趙國,嬴政之所以聽取他的建議,一方麵是認為他說的話的確有道理,另一方麵,則是來源於他對趙國的憎惡。
身為秦人,他出生便是在趙國的土地上,加上他從不服軟,天性桀驁,從小到大受盡趙人的冷眼與欺辱,雖然他自己不會過多在意,但每每看到珍視的人被欺負,他大多時候都無能為力。他極其討厭這樣無法掌控命運的感覺。
即便現在已經拿下趙國,當年那些記憶仍令他心中不悅,所以在對於趙國宗室的處置一事上,便顯得有些不公平。
沒了李牧,趙軍辛苦建立起來的營壘頃刻瓦解,情勢危及,趙蔥顏聚隻得帶領全部趙軍拚死相抗。不過數日,王翦的大軍便占領了太行山的東陽一帶的數座城池,接下來又繼續東進,一舉擊殺趙蔥及七成趙軍,顏聚潰敗而逃。
一月後,王翦大軍攻至邯鄲城前,趙嘉率領城內餘下士兵和宗族以死相拚。
“公子,快逃吧,邯鄲城門已開,趙王降了!”
趙嘉回頭,邯鄲城門大開,白旗高高飛揚。
既然趙遷已經放棄抵抗,他這般拚死為邯鄲戰鬥,又有什麽意義?
信念,終是頃刻瓦解。
趙嘉高呼:“諸位隨我撤離!”
於是趙嘉率領著宗族和賓客百人往趙國最北方自己的封邑代地逃去。
趙遷手捧趙王玉璽,身後跟著趙國諸位大臣,將秦國的鐵騎迎入邯鄲。
成蛟遠遠地站在城門外,看著秦國終於攻下這座百年城池,心中不免湧起激越之感。
“喂,長安君。”
成蛟循聲看去,竟是穿著白衣戰甲的青年,於是展開笑顏:“許久不見了,阿賁。”
“不得無禮。”王翦下馬,回頭瞅他一眼,進而對成蛟躬身示禮,“長安君。”王賁無所謂地聳聳肩。
成蛟同樣朝王翦作揖說道:“王將軍。”
“我們可是十多年沒見了,沒想到啊沒想到,這次攻下趙國,竟是你在暗中操縱。實乃立下大功。”王賁想了想,讓士卒取來一個錦盒遞給成蛟。
成蛟打開一看,竟然是嶄新的邯鄲郡的郡守官印,不由大驚:“大王是要我做邯鄲郡守?”
“你說是就是吧,大王讓我把這東西給你,說是你看到自然能懂,還撥調了許多人過來讓你任命他們到各城池去駐守。”
雖然秦國已經廢除分封之製,但隻要嬴政願意,仍能找個借口賜給成蛟一塊封地,不過為了讓成蛟能夠名正言順且不至於屈才,嬴政直接將占據趙國三分之一土地的邯鄲郡撥給他管理,即便不是真正名義上的封地,但成蛟在這裏可以做的事亦與封地無甚差異,左不過是收下的賦稅要上交國家而不能私吞。但這於成蛟來說沒有太大的不同。
成蛟疑惑道:“現下才攻破邯鄲,消息絕不可能在片刻之內就傳到鹹陽,大王怎會未卜先知提前做好這些準備?”
兩人交談的時候,其他將軍已經帶領秦軍入了城,王賁言道:“我爹說,此戰的成敗就在李牧一人,趙國若是沒了他,必敗無疑。所以先前李牧的死訊傳到秦國之時,大王便已經在策劃接手趙國一事了。”
“原來如此,事先做足準備,要占領剩餘城池亦會方便些。”
眼見著兩萬秦軍即將入城完畢,王賁看向城外等候的十幾萬兵馬,抬手向成蛟行禮說道:“邯鄲已下,其他城池亦不遠了,我還要帶兵繼續進軍。阿蛟,就此別過!”
成蛟同是作揖:“願大秦早日天下一統。”
王賁翻身上馬:“時日不遠矣!”話罷,策馬而去。
接下來的一個月內,秦軍以勢不可擋的姿態橫掃整個趙國,除了最北邊的代地之外,趙國之地已經被盡數納入秦國版圖。
趙嘉帶領宗室逃到代地之後,建立起代國,自稱代王。
王翦本要率軍乘勢追擊將其一舉殲滅,大軍即將啟程時收到鹹陽傳來的一封密簡。
代國一月之內征召到的士兵連萬數都不到,趙嘉本以為覆滅在所難免,豈料這個時候秦國的二十萬大軍突然全部撤退,再無進攻的勢頭,頗讓人感覺迷惑。
不過好在給了他們喘息的機會,如此一來,仍有複國的希望。
對比起戰場的喧囂,鹹陽宮內便顯得寧靜幾分。
宮苑裏偶有孩子玩耍嬉戲的聲音,整齊劃一的宮廷守衛執長矛在宮門口巡邏,沒過多久,麒麟殿內的朝臣群湧而出,個個臉上多少都掛著些喜色。
與此同時,一輛囚車停在宮門之外,因為被黑布所當,百姓們看不到裏麵關著什麽人,有些好奇地看著,有些則用手指指點點。
囚車之後的馬車簾被掀開,走出一個人,正是當年在秦為質的春平君,也是趙亥的生父。
趙亥身著朝服,剛從鹹陽宮內走出來,便看見站在不遠處的春平君,宛若麵癱的臉上突然有了幾分暖意,走上前來,雙膝而跪:“父親。”
春平君急忙將他扶起,眼睛濕潤,“快起來,亥兒。這些年你過得如何?”
“大王很看重我,如今整個鹹陽城的兵馬,皆由我掌控。”趙亥麵無表情地說著。
“好,好……如此我便放心了。”春平君說道。
趙亥的視線轉移到他身後的囚車,眼神稍微閃爍,說道:“這裏麵的是趙王?”
“正是。”
“大王早已下旨,將他發配到邊境,父親怎麽直接將他帶來了鹹陽?”
“秦趙之間的恩怨,本不該由遷兒來承受,若當真被發配邊境,他如何能受得了?”春平君長歎一聲,“遷兒隻是個孩子,決計沒有造反的心思。我想入宮再向秦王求情,好歹將他像韓王安一樣留在鹹陽。”
之前秦國滅韓的時候,韓國王族一應全被押送到了鹹陽,不過嬴政沒讓他們住在鹹陽宮裏,而是安置在城郊許久無人居住的行宮之中,並派重兵看守。不殺他們,是為了安撫韓國舊民。
但對於趙國,嬴政就不會這麽輕易一筆帶過了。
先前韓非勸諫嬴政先攻趙國,嬴政之所以聽取他的建議,一方麵是認為他說的話的確有道理,另一方麵,則是來源於他對趙國的憎惡。
身為秦人,他出生便是在趙國的土地上,加上他從不服軟,天性桀驁,從小到大受盡趙人的冷眼與欺辱,雖然他自己不會過多在意,但每每看到珍視的人被欺負,他大多時候都無能為力。他極其討厭這樣無法掌控命運的感覺。
即便現在已經拿下趙國,當年那些記憶仍令他心中不悅,所以在對於趙國宗室的處置一事上,便顯得有些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