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5日星期日雨夾雪
雨是4號晚上下的,我以為隻有雨,第二天早上起來才發現下雪了,出了宿舍門,我看到臨近的辦公二樓上站了幾個人,且理解為觀雪吧。南方是少雪的,想必一年到頭也難見到,不知道他們見到雪的感受如何,是否有種想去雪地裏滾一圈的感覺呢。不止他們驚訝興奮,都某人自個兒也是有種見到雪的激動。還專門拐回宿舍拿了一把白色透明雨傘。寒冷倒是有,隻一點因為是雨夾雪,落到地上的雪就變成了水,沒有形成厚厚的積雪。
我就想著翻看下朋友圈,想必朋友圈的雪會下的更多更大,結果出乎我的意料,翻了兩分鍾才發現隻有50%的人有在曬雪,還有個別的朋友發表了交通車輛45°應急禮讓急救車輛的,感覺這個辦法很好,很有實用性,但是需要開車者配合起來。說道交通忽然想起都某人拿過駕照之後的三年都不曾碰過車再次碰車的趣事。
因為有三年不碰車,所以即使是拿過駕駛證的我說白了我已經忘記怎麽開車了,後來老哥去外省工作,車留在家,十一的時候我歇了七天,開始了七天學車魔鬼訓練。
記得那天回到家裏已經過了中午,匆匆吃過飯就午休了,將近四點鍾的時候我看見停在院子裏的車還是忍不住想試試,於是管老爸要來鑰匙,剛開始的時候就是調整座椅,結果我發現我無法調整車椅的前後,找不到開關,好氣人喲,要是老爸會開這種車就好了,也可以指導下。於是就很丟人的給同事發了信息問如何調整,結果小半天都沒有回,於是我就開始搜百度,結果也沒有搜出來,最後還是無意中發現調整方法,於是就開始熟悉檔位和燈光等一些問題。
第二天時候老爸不在家,我手癢跟老媽說我想開車試試,老爸怕我有危險就讓我在小院裏來來回回進行簡單的前進和後退。也是無聊的緊,下午練了會兒就央求老媽想把車開出去,老媽說可以開去大堤上,那裏車少路也是剛修好沒多長時間。於是就把車開出來到路上溜了一圈。
第三天繼續開車,帶上老爸老媽,沒敢跑太遠,順著大堤跑到了另一個鄉裏繞路回家;
第四天帶上老爸老媽跑到我們縣裏麵,大概就是六十裏地的樣子;
第五天帶上老爸老媽跑到我們x市裏麵找姐姐,大概就是六十公裏地的樣子;
第六天帶上老爸老媽去到z市很近的一個縣裏,大概就是六十公裏地的樣子;
這幾天去縣裏或是市裏麵我們三人都是早上吃過飯出發,晚上七八點才回家,期間遇上有集市的擁堵路段,老爸就開始鼓勵我說:開車不能怕人多,無非就是速度慢點,合理錯車,總是要學的。停車的時候老爸老媽就全體動員下車給我看著側方停車,這一看就是新手的樣子(嗚嗚嗚,遮臉)。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找停車位,每到要停車的時候就開始心慌慌,市裏麵規則較多,不敢亂停亂放,又不好找停車位。
第七天天上下起中雨,這天就要上班下午自己一個人開車出發,從下午二點半開到六點半,熟練的人兩個多鍾頭可能就到了,我硬生生的用了四個鍾頭,一個可能是不認路,走一段路我就要搜索下,一個可能是在加油站辦理etc卡耽擱了時間,在高速收費站和市裏麵有堵車的現象,本來是不想走高速的,因為我不敢開太快的車,也沒有上過高速,可是在知道有一條畢竟之路因為下雨集水過多我又找不到路的情況下隻好選擇了地圖推薦的高速路線。終於安全抵達項目,長鬆一口氣。後來我依然不敢開太快的車。
剛開始老哥把車開走的時候還真是有點不習慣,去哪裏都覺得不大方便,後來漸漸也就習慣了。想起之前的老媽,沒有自行車的時候交通全靠兩條腿和我家那頭倔騾子,後來有了自行車老爸就開始指引老媽苦練自行車,聽說當時老媽當時學自行車的時候費了不少勁兒,摔了不少的跤,怪說不得當時帶著年幼的我去地都能把我摔溝裏,老媽很緊張的問我摔到哪裏了,我其實沒有摔到哪裏,但還是哇哇大哭,因為老媽流鼻血了;可想而知我是很害怕坐老媽的車,搖搖晃晃的太危險了。後來有兩輪的電車,自行車就被老媽摒棄了,在後來有了三輪電車老媽經常會開車三輪電車出去。這時候我就想起了不會騎腳騎三輪車的老媽,怎麽都學不會,有事都是讓我騎來著,姥姥還在的時候去接姥姥要麽喊上我,要麽拉著一架子車過去,很是辛苦。
時間會讓人忘卻一些事情,也會讓人學會很多技能,這些技能不止是為了別人,更是為了自己。
雨是4號晚上下的,我以為隻有雨,第二天早上起來才發現下雪了,出了宿舍門,我看到臨近的辦公二樓上站了幾個人,且理解為觀雪吧。南方是少雪的,想必一年到頭也難見到,不知道他們見到雪的感受如何,是否有種想去雪地裏滾一圈的感覺呢。不止他們驚訝興奮,都某人自個兒也是有種見到雪的激動。還專門拐回宿舍拿了一把白色透明雨傘。寒冷倒是有,隻一點因為是雨夾雪,落到地上的雪就變成了水,沒有形成厚厚的積雪。
我就想著翻看下朋友圈,想必朋友圈的雪會下的更多更大,結果出乎我的意料,翻了兩分鍾才發現隻有50%的人有在曬雪,還有個別的朋友發表了交通車輛45°應急禮讓急救車輛的,感覺這個辦法很好,很有實用性,但是需要開車者配合起來。說道交通忽然想起都某人拿過駕照之後的三年都不曾碰過車再次碰車的趣事。
因為有三年不碰車,所以即使是拿過駕駛證的我說白了我已經忘記怎麽開車了,後來老哥去外省工作,車留在家,十一的時候我歇了七天,開始了七天學車魔鬼訓練。
記得那天回到家裏已經過了中午,匆匆吃過飯就午休了,將近四點鍾的時候我看見停在院子裏的車還是忍不住想試試,於是管老爸要來鑰匙,剛開始的時候就是調整座椅,結果我發現我無法調整車椅的前後,找不到開關,好氣人喲,要是老爸會開這種車就好了,也可以指導下。於是就很丟人的給同事發了信息問如何調整,結果小半天都沒有回,於是我就開始搜百度,結果也沒有搜出來,最後還是無意中發現調整方法,於是就開始熟悉檔位和燈光等一些問題。
第二天時候老爸不在家,我手癢跟老媽說我想開車試試,老爸怕我有危險就讓我在小院裏來來回回進行簡單的前進和後退。也是無聊的緊,下午練了會兒就央求老媽想把車開出去,老媽說可以開去大堤上,那裏車少路也是剛修好沒多長時間。於是就把車開出來到路上溜了一圈。
第三天繼續開車,帶上老爸老媽,沒敢跑太遠,順著大堤跑到了另一個鄉裏繞路回家;
第四天帶上老爸老媽跑到我們縣裏麵,大概就是六十裏地的樣子;
第五天帶上老爸老媽跑到我們x市裏麵找姐姐,大概就是六十公裏地的樣子;
第六天帶上老爸老媽去到z市很近的一個縣裏,大概就是六十公裏地的樣子;
這幾天去縣裏或是市裏麵我們三人都是早上吃過飯出發,晚上七八點才回家,期間遇上有集市的擁堵路段,老爸就開始鼓勵我說:開車不能怕人多,無非就是速度慢點,合理錯車,總是要學的。停車的時候老爸老媽就全體動員下車給我看著側方停車,這一看就是新手的樣子(嗚嗚嗚,遮臉)。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找停車位,每到要停車的時候就開始心慌慌,市裏麵規則較多,不敢亂停亂放,又不好找停車位。
第七天天上下起中雨,這天就要上班下午自己一個人開車出發,從下午二點半開到六點半,熟練的人兩個多鍾頭可能就到了,我硬生生的用了四個鍾頭,一個可能是不認路,走一段路我就要搜索下,一個可能是在加油站辦理etc卡耽擱了時間,在高速收費站和市裏麵有堵車的現象,本來是不想走高速的,因為我不敢開太快的車,也沒有上過高速,可是在知道有一條畢竟之路因為下雨集水過多我又找不到路的情況下隻好選擇了地圖推薦的高速路線。終於安全抵達項目,長鬆一口氣。後來我依然不敢開太快的車。
剛開始老哥把車開走的時候還真是有點不習慣,去哪裏都覺得不大方便,後來漸漸也就習慣了。想起之前的老媽,沒有自行車的時候交通全靠兩條腿和我家那頭倔騾子,後來有了自行車老爸就開始指引老媽苦練自行車,聽說當時老媽當時學自行車的時候費了不少勁兒,摔了不少的跤,怪說不得當時帶著年幼的我去地都能把我摔溝裏,老媽很緊張的問我摔到哪裏了,我其實沒有摔到哪裏,但還是哇哇大哭,因為老媽流鼻血了;可想而知我是很害怕坐老媽的車,搖搖晃晃的太危險了。後來有兩輪的電車,自行車就被老媽摒棄了,在後來有了三輪電車老媽經常會開車三輪電車出去。這時候我就想起了不會騎腳騎三輪車的老媽,怎麽都學不會,有事都是讓我騎來著,姥姥還在的時候去接姥姥要麽喊上我,要麽拉著一架子車過去,很是辛苦。
時間會讓人忘卻一些事情,也會讓人學會很多技能,這些技能不止是為了別人,更是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