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咱們趕緊回大隊。”


    兩人這就出發,先搭乘班車,到了雲台公社,正好大隊的人等著,自行車準備好,兩人坐上後座便往大隊趕。


    路上,嚴東明就跟林曉光說了情況。


    他們到了大隊,果然看見有公社的人在,過了不久,公社的洪山書記,帶著公社的一大幫領導,走在最前麵的,便是縣裏的領導,林曉光定睛一看,頓時就樂了,原來其中就有李季成。


    “東明哥,別緊張,情況不會差到哪裏去,李主任和我爺爺挺熟。”他偷偷對嚴東明說道。


    嚴東明頓時便放心了。


    有人就奇怪了,為什麽大隊豐收了,嚴東明還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因為風陽縣小崗村包產到戶的事,給泄露出去了,頓時引起軒然大波。


    其實不是七月份秋收季節才泄露出去的,春天的時候就被人知道了,是相鄰的生產隊。


    小崗村是後來的名字,現在不叫這名,包產到戶的,也隻是大隊下麵的一個生產隊,隻有十八戶人家。


    大隊部,也就是後世的村委會,知道這事以後,就開始找組織者的麻煩。


    沒幾天,消息傳到公社,也就是鄉鎮,公社的書記主任等人,也深感問題嚴重,把組織者組織起來,也不是拘禁,就是讓他們坦白,說出實話。


    之後,了解具體情況的書記,直接跑到縣裏,跟縣裏的書記匯報情況。


    陳書記知道後,專門來小崗村考察,發現確實包產到戶了,便歎一口氣,最後作出指示,讓小崗村幹到秋天,撐到秋收,如果結果不好,那就收回來。


    還沒撐到秋天,小崗村包產到戶的事被泄露到上麵,陳書記頂不住壓力了,就給小崗村電話指示,讓他們把分出去的地並起來。


    然後,地委的嚴書記來到小崗村。


    地委的書記來了又走,之後,省裏的萬書記也來了,來了又走。


    到現在,終於撐到秋收,小崗村的糧食總產量,由去年的3.6萬斤,猛增到今年的18萬斤,翻了近6倍,而人均收入,由去年的22元,躍升到今年的400元。


    去年的全會公報上,也隻是說,人民公社要堅決實行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製度,穩定不變。


    所以說不管包產到戶,還是包產到組,都是違反規定的。


    小崗村作為包產到戶的代表,遭受的衝擊無疑是巨大的,還有同屬江淮省的廬州西鄉縣山南區,也實行了包產到戶。


    包產到戶的都是江淮人,江淮人膽子大是有傳統的,朱元璋一介布衣都敢造反。


    前有包產到戶,也有包溝到戶,而且就在天子腳下,北平的淮柔縣,一個山區的公社下麵的大隊,沒有平坦的土地,就隻有找山溝溝了。


    他們打壩階、修梯田,每戶人可耕地由原來的六七畝擴大到30畝,不算應季的瓜果蔬菜,光糧食產量一項就由原來1964年的700斤,增加到1979年的16000斤,增長了21倍多,在去年,一家所包的一條溝,還生產各種幹鮮果品18000斤,自家還賣了三頭肥豬。


    今年的收獲比往年更大。


    北平東帽灣大隊的包溝到戶,是戶,不是組,同樣大膽的農村改革,也受到方方麵麵的衝擊。


    雲台公社南窯大隊的情況算好的,他們實現的包產到組,是西川省光漢縣玩剩下的。


    人家最早,從1976年就開始,西高公社5大隊2隊就開始搞了,77年的時候,金魚公社涼水大隊9隊也跟著搞了,到78年的時候,整個金魚公社都開始搞。


    去年冬天,金魚公社實行生產責任製,在《人民日報》見報。


    前有小崗村包產到戶擋在前麵,中間有東帽灣大隊包溝到戶,後麵有整個金魚公社包產到組,注意力都集中到前麵去了,南窯大隊受到的衝擊,無疑是最小的。


    但最小,也隻是在全國層麵,整個西陝省,南窯大隊包產到組卻是獨一份。


    這也是為什麽秋收後,雲台公社和常安縣裏領導立刻過來的原因。


    九十六戶,四百七十口人,原來的四個生產隊,分為十二個生產組,每一組差不多四十個人,包到不到一百畝土地,秋收下來收到六萬斤小麥。


    整個大隊十二個生產組,收獲五六十多萬斤。


    小麥,曬幹的小麥,不是有水分的。


    眼下,林伯軍正組織著青壯,蓋糧倉,這麽多糧食,借用大隊的庫房和普通的農房,都不夠裝得下。


    此刻,縣書記兼縣革委會主任韋達,正聽大隊長林伯原做匯報。


    “今年,一個生產隊收獲十五萬斤小麥,按照每個人六百六十斤口糧算,就是七萬七千多斤,交夠國家的一千八百斤糧,留夠集體的,還剩下不少。”


    一個個聽的人,眼神極其複雜,氣氛微微有些異樣。


    韋達書記軍人出身,很有一股子暴脾氣,看著糧倉內滿滿的,都有老鼠洞了,不聲不響蹲下一看,漫不經心說道:“你們包產到組,還真豐收了啊?”


    “書記,我們是分組作業,定產定工,超產獎勵。”嚴東明忍不住上前辯解。


    “嗬嗬!小把戲,你覺得能騙過誰?”韋書記冷笑一聲。


    嚴東明並不服氣,道:“書記,我們大隊搞了集體企業,一個磚瓦廠,一個養豬場,磚瓦廠是大隊的,弄了四口窯,一個生產隊一個,半年出來燒了一百三十多萬塊磚,賣了四萬塊,養豬場裏麵的豬仔分給生產組,一個生產組兩個,到現在都有一百多斤了,您要不去看看?”


    “哈?”眾人一聽,便計算開了。


    四萬塊,平均分給全大隊四百七十號人,一個人85塊,看起來蠻少,可這是從三月份開始的吧,到現在不過四個月。


    這樣下來,一年就是十二萬,每個人都有255塊,一個月21塊了。


    一個月21,這比起成裏的工人略少,但相差卻不多了,不像以前,一個農民一年下來幾十塊,一個月幾塊錢,連工人的零頭都比不上。


    要不然怎麽都說工人好呢。


    公社的書記洪山卻道:“書記,不提養的豬,加上今年收的糧食,都能剩下不少,一年少一點一兩百塊都有,還是一個人,這樣算下來,一個月又能多出一二十塊,加起來至少四十塊了。”


    聞言,周圍的人頓時倒吸一口涼氣。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時代1977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寧中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寧中南並收藏大時代1977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