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的心中十分的清楚,科舉的變革會將影響到幾乎大明的所有文職官員,牽扯到大明的幾乎所有的政治勢力。如果一個處理不好,即使是皇帝也未必扛得住。說不定都不用等李自成進京,自己就會被那些大臣們幹掉。可是崇禎同樣清楚,如果不對科舉製度進行改變,大明的朝堂官場就永遠是一潭散發著臭氣的死水。哪怕崇禎能根據後世的記憶,提拔幾個,十幾個有能力的官員,可在大明絕大多數的官員都沒有任何變化的情況下。隻靠這十幾名官員,就能平息那場席卷了半個中國的農民起義?就能抵禦已經發展壯大的滿清異族?崇禎真的沒有多少信心。再者說,即便是能解決這兩個問題,從而讓崇禎躲開了煤山上的那顆歪脖樹。但在這之後呢。。。。。。所以,吏治必須改,科舉製度必須改。
可是,要不要在自己剛剛當政之初就做這個變革?又要如何改變大明科舉製度?這些問題讓崇禎猶豫了很久。
要從什麽時候開始?
在崇禎後世的記憶之中,從明年也就是崇禎二年開始,滿清便頻頻入侵。同樣是從崇禎二年開始,大明西部的農民起義也會變得聲勢浩大。緊接著從崇禎四年開始,各種大的天災也將頻繁降落在大明的大部分地方。烽火滿目,災荒不斷,民不聊生,到那個時候謀求朝局的穩定將成為壓倒一切的選擇。除了在軍事上,經濟上可以做一些變革之外,政治上便不能再做大的動作了。所以,現在借著查辦魏忠賢逆案樹立起的威信,借著崇禎元年至二年,這一年多不到兩年的難得的穩定期,是進行科舉變革的最好時期。
要如何改?
要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大明的官員體係有所變動,又不能讓官員們產生太大的抵觸情緒?
崇禎想了很久,當他多少也有了一些想法時,去發現自己竟然不能判定自己的這些想法,是不是可用。因為,崇禎雖然吸收了朱由檢大部分的記憶,可朱由檢那個隻有十幾歲,又一直生長在內宮的倒黴孩子,並沒給他留下什麽太有用的東西。他現在主要的知識和思維方式還是來源於後世。如果不考慮實際的情況,盲目的按自己想的去做,很可能事倍功半甚至以失敗告終。
就在崇禎愁眉不展之時,他忽然想起了那個正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的王體乾。那個不僅老奸巨猾,而且熟悉大明的官場人情。並且又同大明文官體係毫無瓜葛的老太監。當然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通過收拾魏忠賢這件事能夠看得出,那個老太監還算忠心。所以,崇禎才會在前幾天,親自去了一趟那處從未聽說過得‘彈子房’。
將王體乾從‘彈子房’挖出來之後,崇禎並沒讓王體乾休息多久,還快就將自己想要變革科舉的想法同王體乾詳細了說了一遍。王體乾聽了之後大吃一驚,甚至都有些後悔從‘彈子房’後院出來。
王體乾雖然隻是一名太監,但他對大明官員和那些讀書人的行為與心態十分的了解。不僅如此,從一小就進宮的王體乾自認為對這些朱姓皇帝的德行也知之甚詳。所以,當他聽到麵前的這個年輕的小皇上,同自己說想要改科舉製度時,他就覺得眼前一黑,全身的汗毛都炸了起來。他不僅知道這件事的困難程度,他也明白這件事會牽扯到多少人。如果這件事要是出了什麽紕漏,外庭的那些個文臣絕對不會讓皇帝舒服了。按自己在宮中這些年看到的聽到的,這些朱家皇帝的秉性,他們絕不會自己扛著這件事,絕對會推出一個‘蒙蔽’了聖上的奸佞,承擔全部責任。而自己。。。。。。恐怕就是那個最合適的人選。
可是,小皇帝既然和自己說了,而且為了這件事還專門去了‘彈子房’那處陰山背後的地方將自己赦了出來,那麽這件事自己就不可能躲得開了。如果自己此時哼哼唧唧的耍滑頭,恐怕很快自己就要重新回到那個陰冷的院子去玩泥球了,而且很有可能會一直玩到死。
想明白了自己的處境,王體乾便將調動了自己所有的心智,去完善皇帝的想法,沒過幾天原本花白的頭發變得雪白。絞盡腦汁,苦思冥想之後,王體乾給崇禎出了幾個主意。
首先不能取消通過八股文這種方式考出的進士。不僅不能取消還要加恩將這些進士的地位提的高高的。但是可以將名額盡量的減少。這樣做的好處,一則滿足的那些文人求虛名的願望,也堵住了說皇帝不尊重讀書人的嘴。二則減少名額,增加了難度,將大批的人員驅趕出進士科。
其次,開明法明算兩科給那些考不進進士科的人新的出路。王體乾告訴崇禎,隻要可以做官,能改變身份,那些個考生們就會趨之若鶩。慢慢的除了某些對儒家經典和八股文極有信心的人外,大部分的考生都會將注意力放在新開的那兩科上。而隨著考這兩科的人的增加,研究法律和算學的人就會變多。相對應的讀死書背八股的人就會變少。用不了幾年,廢除八股就能成為水到渠成的事情。
至於為什麽王體乾在崇禎提出眾多考試科目中,選擇明法明算這兩科,給的解釋是:首先,這兩科在唐朝時就有算是回複古製,受到的抵觸會少很多。其次,大多數的讀書人對這兩項都有所涉及,不會出現,因為會的人太少而引發大部分人的不滿。再者,根據大明的現狀,通曉律法的官員對於穩定社會平息民怨都會有好處,而知曉算學對財稅收支民生管理也有所益處。
。。。。。。
養心殿中,崇禎看似穩穩的坐在書案之後等待著幾名大臣的回答,但其實此時的他,心中正在不停的打著鼓。
這次畢竟是崇禎登基以來做出的第一次重大變革。王體乾也一再提醒崇禎,在推行之前一定要取得到重臣們的支持。否者,不僅推行的聖旨很有可能會變成一紙空文,甚至就連剛剛建立起來的威信都會受到傷害。崇禎也明白這件事情的重要性,所以,崇禎和王體乾兩個人費盡心力的編排了很久,才確定下來這一套的表演和說辭。此時,能做的也就是,等著大臣們的反應了。
可是,要不要在自己剛剛當政之初就做這個變革?又要如何改變大明科舉製度?這些問題讓崇禎猶豫了很久。
要從什麽時候開始?
在崇禎後世的記憶之中,從明年也就是崇禎二年開始,滿清便頻頻入侵。同樣是從崇禎二年開始,大明西部的農民起義也會變得聲勢浩大。緊接著從崇禎四年開始,各種大的天災也將頻繁降落在大明的大部分地方。烽火滿目,災荒不斷,民不聊生,到那個時候謀求朝局的穩定將成為壓倒一切的選擇。除了在軍事上,經濟上可以做一些變革之外,政治上便不能再做大的動作了。所以,現在借著查辦魏忠賢逆案樹立起的威信,借著崇禎元年至二年,這一年多不到兩年的難得的穩定期,是進行科舉變革的最好時期。
要如何改?
要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大明的官員體係有所變動,又不能讓官員們產生太大的抵觸情緒?
崇禎想了很久,當他多少也有了一些想法時,去發現自己竟然不能判定自己的這些想法,是不是可用。因為,崇禎雖然吸收了朱由檢大部分的記憶,可朱由檢那個隻有十幾歲,又一直生長在內宮的倒黴孩子,並沒給他留下什麽太有用的東西。他現在主要的知識和思維方式還是來源於後世。如果不考慮實際的情況,盲目的按自己想的去做,很可能事倍功半甚至以失敗告終。
就在崇禎愁眉不展之時,他忽然想起了那個正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的王體乾。那個不僅老奸巨猾,而且熟悉大明的官場人情。並且又同大明文官體係毫無瓜葛的老太監。當然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通過收拾魏忠賢這件事能夠看得出,那個老太監還算忠心。所以,崇禎才會在前幾天,親自去了一趟那處從未聽說過得‘彈子房’。
將王體乾從‘彈子房’挖出來之後,崇禎並沒讓王體乾休息多久,還快就將自己想要變革科舉的想法同王體乾詳細了說了一遍。王體乾聽了之後大吃一驚,甚至都有些後悔從‘彈子房’後院出來。
王體乾雖然隻是一名太監,但他對大明官員和那些讀書人的行為與心態十分的了解。不僅如此,從一小就進宮的王體乾自認為對這些朱姓皇帝的德行也知之甚詳。所以,當他聽到麵前的這個年輕的小皇上,同自己說想要改科舉製度時,他就覺得眼前一黑,全身的汗毛都炸了起來。他不僅知道這件事的困難程度,他也明白這件事會牽扯到多少人。如果這件事要是出了什麽紕漏,外庭的那些個文臣絕對不會讓皇帝舒服了。按自己在宮中這些年看到的聽到的,這些朱家皇帝的秉性,他們絕不會自己扛著這件事,絕對會推出一個‘蒙蔽’了聖上的奸佞,承擔全部責任。而自己。。。。。。恐怕就是那個最合適的人選。
可是,小皇帝既然和自己說了,而且為了這件事還專門去了‘彈子房’那處陰山背後的地方將自己赦了出來,那麽這件事自己就不可能躲得開了。如果自己此時哼哼唧唧的耍滑頭,恐怕很快自己就要重新回到那個陰冷的院子去玩泥球了,而且很有可能會一直玩到死。
想明白了自己的處境,王體乾便將調動了自己所有的心智,去完善皇帝的想法,沒過幾天原本花白的頭發變得雪白。絞盡腦汁,苦思冥想之後,王體乾給崇禎出了幾個主意。
首先不能取消通過八股文這種方式考出的進士。不僅不能取消還要加恩將這些進士的地位提的高高的。但是可以將名額盡量的減少。這樣做的好處,一則滿足的那些文人求虛名的願望,也堵住了說皇帝不尊重讀書人的嘴。二則減少名額,增加了難度,將大批的人員驅趕出進士科。
其次,開明法明算兩科給那些考不進進士科的人新的出路。王體乾告訴崇禎,隻要可以做官,能改變身份,那些個考生們就會趨之若鶩。慢慢的除了某些對儒家經典和八股文極有信心的人外,大部分的考生都會將注意力放在新開的那兩科上。而隨著考這兩科的人的增加,研究法律和算學的人就會變多。相對應的讀死書背八股的人就會變少。用不了幾年,廢除八股就能成為水到渠成的事情。
至於為什麽王體乾在崇禎提出眾多考試科目中,選擇明法明算這兩科,給的解釋是:首先,這兩科在唐朝時就有算是回複古製,受到的抵觸會少很多。其次,大多數的讀書人對這兩項都有所涉及,不會出現,因為會的人太少而引發大部分人的不滿。再者,根據大明的現狀,通曉律法的官員對於穩定社會平息民怨都會有好處,而知曉算學對財稅收支民生管理也有所益處。
。。。。。。
養心殿中,崇禎看似穩穩的坐在書案之後等待著幾名大臣的回答,但其實此時的他,心中正在不停的打著鼓。
這次畢竟是崇禎登基以來做出的第一次重大變革。王體乾也一再提醒崇禎,在推行之前一定要取得到重臣們的支持。否者,不僅推行的聖旨很有可能會變成一紙空文,甚至就連剛剛建立起來的威信都會受到傷害。崇禎也明白這件事情的重要性,所以,崇禎和王體乾兩個人費盡心力的編排了很久,才確定下來這一套的表演和說辭。此時,能做的也就是,等著大臣們的反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