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朝會之上,眾多大臣都盯著跪著皇帝麵前的吏部侍郎吳宗達。當吳宗達開始宣讀那份奏折隻是,所有的人一個個都在凝神細聽。眾人都想知道到底是多麽重要事情,能讓這個人突破早朝的規矩當麵上本。
吳宗達端端正正的跪在地上,雙手穩穩的捧著那份折本,聲音洪亮沉穩:“臣,吏部右侍郎吳宗達啟奏陛下。。。。。。”隨著吳宗達陰陽頓挫的聲音,朝會中的大臣們這才知道,吳宗達竟然是想讓皇帝重開經筵。
經筵,自漢唐時便已經出現,到宋代時,確立了專屬的名稱。大明立鼎以來經筵雖然受到皇帝的重視,不過在最初的時候,並沒有確立正式的製度。直到明英宗繼位之後,因為皇帝登基時歲數尚小,所以輔政的楊士奇、楊榮、楊溥這有名的三“楊”,便上書請求給小皇帝開設經筵,這個主意得到了當時的太皇太後的大力支持,自此經筵便成為一種製度正式的設立起來。雖然,在後來經筵慢慢的不再被皇帝重視,但卻一直延續了下來。
在大明官員的眼中,經筵不僅是一種可以讓皇帝學習儒家經典,學習為君之道的重要方法。而且,它也是一條通天的捷徑。要知道,隻要皇帝開了經筵,就會給一部分人一個可以近距離接觸皇帝的機會。隻要能在經筵中讓皇帝知道了自己的能力,那升遷之日自然也就不遠了。
所以,當眾人聽清吳宗達所奏的是這件事時,一雙雙的眼睛不禁都泛起了精光。這其中當然也有為大明為皇帝考慮的,但絕大多數的目光中都夾帶著對於自身前途的渴望。
吳宗達的折本洋洋灑灑幾千言,從漢唐到本朝,從開設經筵的好處到不開的壞處,等等等等,從各個角度說了個清清楚楚。
崇禎坐在禦座之上聽著吳宗達的奏報,看著底下蠢蠢欲動的眾多大臣,不由得暗暗的咧了咧嘴。心中暗想,這次恐怕是躲不過去了。要知道自己在後世最頭疼的就是這些子曰聖人言,自己要是願意學這些,又何必去當體育老師?
片刻之後,吳宗達終於將手中的本章誦讀完,他輕輕的出了一口氣。將本章合起高舉過頭。
徐應元連忙轉頭看向崇禎,就見麵無表情的皇帝動了動嘴角,然後微微點了點頭。徐應元這才上前幾步,從吳宗達的手中接過了那個折本,快步的送到了崇禎麵前的書案之上。
崇禎看了看麵前的折本,又看了看跪在那一動不動吳宗達,暗暗歎了口氣。猶豫了一會,崇禎有些不死心的開口說道:“這個。。。。。。近來國事政事較多,朕一時之間,還抽不出太多的時間。這個。。。。。。吳侍郎你的提醒很好,很好。過段時間,過段時間再說,你看可好。。。。。。”
崇禎的話還未說完,吳宗達便在地上重重的扣了一個頭說道:“陛下,經筵之事並不是小事。自我朝太祖高皇帝時便已有,穆宗莊皇帝隆慶年間更將原本隻有晨講的經筵,增為晨講與午講兩次。由此可見大明的列祖列宗對經筵的重視。”
吳宗達的話音剛落,在站在眾臣前麵的內閣中,東閣大學士次輔李標也出班跪倒說道:“臣東閣大學士李標有本啟奏。”
“啊,你說吧。”
“是。陛下,經筵之事不僅有養君德,正君心的作用。同時還能顯示陛下對讀書人的看重。所以,臣以為吳侍郎所奏經筵一事極為重要,望陛下準奏。”
李標剛剛說完,吏部尚書孟紹虞也出班跪倒說道:“臣,附議。”而後,無數大臣出班跪倒高聲附議。連黃立極,袁可立以及周應秋,楊維垣等也都跪倒在地,最後連站在一旁的勳貴們也紛紛跪倒。畢竟在大明經筵製度中,經筵官是要由勳貴大臣兼任的。
崇禎看著跪了一地的大臣們心中暗想:“這。。。。。。怎麽會這樣?說好的黨爭那?不是說明末黨爭厲害嗎?不是說這時候的黨爭已經不管對錯,隻要敵人同意的我們就反對,敵人反對的我們就同意嗎?怎麽到了這件事上,不管是東林黨,還是原來的閹黨現在的北海黨都團結一致了。”
就在崇禎胡思亂想的時候,底下的那些大臣們似乎商量好了似的同時說道:“臣等,請陛下準奏。”一時間,合在一起的聲音震的乾清宮嗡嗡作響。
崇禎微微皺起了眉頭,他依然在考慮事情為什麽會變成這樣?忽然他想清楚了,這些大臣之所以能合在一起,是因為經筵這件事情牽扯到了君權與臣權的鬥爭。當涉及所有大臣利益的時候,沒有那個大臣會背叛自己的階級,即使是所謂的黨爭,也是可以放開的。想到這裏,崇禎心中忽然一驚,在自己的計劃之中,為了挽救大明,也挽救自己的小命,自己有不少的想法都是要觸及到官員的利益,而且不是隻影響到一兩個,而是會觸及到幾乎官員利益,到那時,如果所有的大臣都合在一起,那。。。。。。那自己要怎麽辦?此時,崇禎深深的感到孤家寡人的味道。
崇禎下意識的吞了口口水,怨不得明朝的皇帝都願意使用太監。對於擁有內閣的大明臣權來說,單單皇帝一個人還真的會處處受製。
伏在地上的眾臣,一直沒有等到皇上的回答,所有人再次高呼一聲:“臣等,請陛下準奏。”
看著麵前的大臣們,崇禎心中幾乎是下意識的想著:“這個時候一定不能輕易同意,否者剛剛樹立起來的皇權威嚴就會嚴重受損。而且,要是讓這些人嚐到了甜頭,恐怕自己以後就什麽都不用做了。”想到這裏,崇禎隨手抄起了放在書案的那塊‘龍膽’重重的砸到桌上。
“啪!”的一聲巨響,震得所有的心都是一顫。跪伏在地上的大臣們都下意識的將頭向下低了低。
吳宗達端端正正的跪在地上,雙手穩穩的捧著那份折本,聲音洪亮沉穩:“臣,吏部右侍郎吳宗達啟奏陛下。。。。。。”隨著吳宗達陰陽頓挫的聲音,朝會中的大臣們這才知道,吳宗達竟然是想讓皇帝重開經筵。
經筵,自漢唐時便已經出現,到宋代時,確立了專屬的名稱。大明立鼎以來經筵雖然受到皇帝的重視,不過在最初的時候,並沒有確立正式的製度。直到明英宗繼位之後,因為皇帝登基時歲數尚小,所以輔政的楊士奇、楊榮、楊溥這有名的三“楊”,便上書請求給小皇帝開設經筵,這個主意得到了當時的太皇太後的大力支持,自此經筵便成為一種製度正式的設立起來。雖然,在後來經筵慢慢的不再被皇帝重視,但卻一直延續了下來。
在大明官員的眼中,經筵不僅是一種可以讓皇帝學習儒家經典,學習為君之道的重要方法。而且,它也是一條通天的捷徑。要知道,隻要皇帝開了經筵,就會給一部分人一個可以近距離接觸皇帝的機會。隻要能在經筵中讓皇帝知道了自己的能力,那升遷之日自然也就不遠了。
所以,當眾人聽清吳宗達所奏的是這件事時,一雙雙的眼睛不禁都泛起了精光。這其中當然也有為大明為皇帝考慮的,但絕大多數的目光中都夾帶著對於自身前途的渴望。
吳宗達的折本洋洋灑灑幾千言,從漢唐到本朝,從開設經筵的好處到不開的壞處,等等等等,從各個角度說了個清清楚楚。
崇禎坐在禦座之上聽著吳宗達的奏報,看著底下蠢蠢欲動的眾多大臣,不由得暗暗的咧了咧嘴。心中暗想,這次恐怕是躲不過去了。要知道自己在後世最頭疼的就是這些子曰聖人言,自己要是願意學這些,又何必去當體育老師?
片刻之後,吳宗達終於將手中的本章誦讀完,他輕輕的出了一口氣。將本章合起高舉過頭。
徐應元連忙轉頭看向崇禎,就見麵無表情的皇帝動了動嘴角,然後微微點了點頭。徐應元這才上前幾步,從吳宗達的手中接過了那個折本,快步的送到了崇禎麵前的書案之上。
崇禎看了看麵前的折本,又看了看跪在那一動不動吳宗達,暗暗歎了口氣。猶豫了一會,崇禎有些不死心的開口說道:“這個。。。。。。近來國事政事較多,朕一時之間,還抽不出太多的時間。這個。。。。。。吳侍郎你的提醒很好,很好。過段時間,過段時間再說,你看可好。。。。。。”
崇禎的話還未說完,吳宗達便在地上重重的扣了一個頭說道:“陛下,經筵之事並不是小事。自我朝太祖高皇帝時便已有,穆宗莊皇帝隆慶年間更將原本隻有晨講的經筵,增為晨講與午講兩次。由此可見大明的列祖列宗對經筵的重視。”
吳宗達的話音剛落,在站在眾臣前麵的內閣中,東閣大學士次輔李標也出班跪倒說道:“臣東閣大學士李標有本啟奏。”
“啊,你說吧。”
“是。陛下,經筵之事不僅有養君德,正君心的作用。同時還能顯示陛下對讀書人的看重。所以,臣以為吳侍郎所奏經筵一事極為重要,望陛下準奏。”
李標剛剛說完,吏部尚書孟紹虞也出班跪倒說道:“臣,附議。”而後,無數大臣出班跪倒高聲附議。連黃立極,袁可立以及周應秋,楊維垣等也都跪倒在地,最後連站在一旁的勳貴們也紛紛跪倒。畢竟在大明經筵製度中,經筵官是要由勳貴大臣兼任的。
崇禎看著跪了一地的大臣們心中暗想:“這。。。。。。怎麽會這樣?說好的黨爭那?不是說明末黨爭厲害嗎?不是說這時候的黨爭已經不管對錯,隻要敵人同意的我們就反對,敵人反對的我們就同意嗎?怎麽到了這件事上,不管是東林黨,還是原來的閹黨現在的北海黨都團結一致了。”
就在崇禎胡思亂想的時候,底下的那些大臣們似乎商量好了似的同時說道:“臣等,請陛下準奏。”一時間,合在一起的聲音震的乾清宮嗡嗡作響。
崇禎微微皺起了眉頭,他依然在考慮事情為什麽會變成這樣?忽然他想清楚了,這些大臣之所以能合在一起,是因為經筵這件事情牽扯到了君權與臣權的鬥爭。當涉及所有大臣利益的時候,沒有那個大臣會背叛自己的階級,即使是所謂的黨爭,也是可以放開的。想到這裏,崇禎心中忽然一驚,在自己的計劃之中,為了挽救大明,也挽救自己的小命,自己有不少的想法都是要觸及到官員的利益,而且不是隻影響到一兩個,而是會觸及到幾乎官員利益,到那時,如果所有的大臣都合在一起,那。。。。。。那自己要怎麽辦?此時,崇禎深深的感到孤家寡人的味道。
崇禎下意識的吞了口口水,怨不得明朝的皇帝都願意使用太監。對於擁有內閣的大明臣權來說,單單皇帝一個人還真的會處處受製。
伏在地上的眾臣,一直沒有等到皇上的回答,所有人再次高呼一聲:“臣等,請陛下準奏。”
看著麵前的大臣們,崇禎心中幾乎是下意識的想著:“這個時候一定不能輕易同意,否者剛剛樹立起來的皇權威嚴就會嚴重受損。而且,要是讓這些人嚐到了甜頭,恐怕自己以後就什麽都不用做了。”想到這裏,崇禎隨手抄起了放在書案的那塊‘龍膽’重重的砸到桌上。
“啪!”的一聲巨響,震得所有的心都是一顫。跪伏在地上的大臣們都下意識的將頭向下低了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