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崇禎看到閻應元的名字之時,不禁回想起,在後世所看到過的關於閻應元的記載:閻應元,字麗亨,北直隸通州人,明末抗清名將,民族英雄,江陰抗清三公之一。1645年,即明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任江陰典史期間,率十萬義民,麵對二十四萬清軍鐵騎,兩百餘門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軍連折三王十八將,死七萬五千人,史稱江陰八十一日。城破之日,義民無一降者,幸存者僅老幼五十三口。閻應元被俘後堅決不向清廷貝勒下跪,被刺穿脛骨,“血湧沸而仆”,最終英勇就義。
記得在後世,當看到這些記載之時,就曾被閻應元那不屈的精神與氣節所深深感動。為此,後來還專門上網,尋找過有關閻應元更多的記載。
而當將那些能找到的資料看完之後,赫然發現閻應元除了令人敬佩的精神之外,竟然還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帥才。
從曆史記載之中可以看出,閻應元不僅有著極強的人格魅力,同時也有著超凡的組織動員能力。在他的領導之下,短短數日之間便能將江陰城化作一座堡壘,讓城中十萬各種階層的人民凝聚成一個整體。
不僅如此,在與滿清激戰的過程當中還能看出,閻應元此人不僅堅貞忠義而且還機謀百出,在堅守江陰的那數十天中,各種守城殺敵的手段層出不窮,既秒且狠。
在後世之時,崇禎就不由得感歎,如此的英雄如果能早被發現早被重用,必定能在曆史上留下更加輝煌的印記。所以崇禎穿越後,在決定將後世記憶中的重要的人物事件都羅列下來之時,閻應元的名字便排在這個名單的第一位。
此時,看著名單中閻應元的名字,各種念頭不停的在崇禎腦海中翻滾著。忽然,他眉頭輕輕一挑。記得閻應元在死之前,也不過隻是一名未入流的典吏。由此可以看出,閻應元這個人在朝中應該沒有一點根基,不屬於朝中任何的一個政治體係。
想到這裏,崇禎嘴角帶出一絲難以察覺的笑意。他將那份名單輕輕的放在書案之上,提起一旁的筆,在朱砂硯中沾了沾。而後用力的將閻應元的名字從名單中劃去。
崇禎將奏折拿起來吹了吹,合起後將他交給高時明說道:“告訴內閣,就按這個名單發吧。那個被朕劃掉的名額,由落選之人遞補。去吧。”
“是,奴婢遵旨。”高時明躬著身雙手接過那份折子,小心的退了出去。
崇禎坐在椅子上稍稍想了想,點手叫過一旁的一名小太監,“你去,把都知監王體乾叫來。”
“是。”那個小太監跪在地上應了一聲。
。。。。。。
不久之後,當王體乾接到皇帝的旨意,急匆匆的來到乾清宮時。就見皇帝身邊最親近的大太監徐應元正垂頭喪氣的跪在宮門之外。
王體乾不易察覺的挑了挑眉毛,叫住身前領路的那個小太監輕聲問道:“徐公公這是怎麽了?”
小太監眨了眨眼睛向四處看了看,這才在王體乾耳邊輕聲的將不久之前發生的那些事說了一遍。
聽完小太監的話,王體乾皺著眉頭想了想。隨即微微一笑,從袖子中摸出一小枚金葉子,塞進那個小太監的手中。而後微微低垂著頭,走進了乾清宮的殿門。
。。。。。。。
“老奴,王體乾參見皇爺。”進入暖閣後的王體乾跪伏在地恭聲說道。
崇禎看著越發顯得幹枯瘦小的王體乾,微微點了點頭說道:“嗯,起來吧。”
“是。”王體乾縮著身子從地上慢慢的爬了起來。
“王體乾,皇城局的事情做的還算不錯。不過,遞上來的報告還是太過瑣碎了。”崇禎說著手指輕點在麵前的桌案。
王體乾盡量將自己的身子向下躬了躬,戰戰兢兢的說道:“是,老奴請皇爺恕罪。”
看著麵前這個老奸巨猾的太監,崇禎有些無奈的搖搖頭說道:“行了,別裝那個慫樣子了。你為什這麽做,你清楚,朕也清楚。朕要是不相信你也不會將皇城局交給你。好了,從今天開始,在都知監增設皇城局檔案處,以後所有皇城局得來的消息都在檔案處留檔備查。安排幾個人專門做消息分析。以後除了朕交辦的事情外,其他常規消息在分析篩選好之後,按不同重要程度上報。不要再事無巨細的都報上來,朕沒那功夫看那些東西。明白嗎?”
“是,老奴明白。”王體乾弓著身子笑眯眯的應道。
“你呀你。行了,這叫你進來是有件事情讓你去辦。”
“是。請皇爺吩咐。”
“有一個參加這次明法考試的北直隸舉子叫閻應元,安排你的人給朕盯緊了他。”
“是。”
“記住,就是盯著,沒有朕的話,不許動他,明白嗎?”
“老奴明白。”
“行了,去吧。”
“是。”王體乾躬身應著,不過,卻沒有移動腳步。
“怎麽?還有事?”
“回皇爺,今兒上午,從遼東傳過來一個消息。”
聽到是遼東的消息,崇禎不禁微微皺了皺眉,心中暗想:“遼東的消息?難道滿清入侵了?不對啊!記憶中這段時間,滿清那群人正忙收拾草原上的蒙古人,對大明沒有大的動作啊?”
崇禎太起頭看著王體乾沉聲問道:“什麽消息?”
“回皇爺,數日之前有幾隻蒙古部落大約數萬人內附。孫承宗將他們暫時安排在錦州附近。”
“哦?是蒙古部落內附?”崇禎緊皺著眉頭,用力思索著。忽然,“關寧鐵騎”四個字猛地出現在腦海之中。
沒錯,在自己後世記憶之中,明末那隻有名的騎兵部隊就是源自這次蒙古部落的內附。
根據明清史料的記載,崇禎元年三月前後,有約十萬蒙古牧民歸順明廷,後被安置在錦州附近。當時,遼鎮將領即從中招募大批精壯善戰之夷人充做家丁。時為錦州總兵祖大壽直接將部分蒙古人整編為降夷左右營,以蒙古部落首領為將,成為了他直屬指揮的一支精銳軍隊也就是後世聞名的那隻關寧鐵騎。
記得在後世,當看到這些記載之時,就曾被閻應元那不屈的精神與氣節所深深感動。為此,後來還專門上網,尋找過有關閻應元更多的記載。
而當將那些能找到的資料看完之後,赫然發現閻應元除了令人敬佩的精神之外,竟然還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帥才。
從曆史記載之中可以看出,閻應元不僅有著極強的人格魅力,同時也有著超凡的組織動員能力。在他的領導之下,短短數日之間便能將江陰城化作一座堡壘,讓城中十萬各種階層的人民凝聚成一個整體。
不僅如此,在與滿清激戰的過程當中還能看出,閻應元此人不僅堅貞忠義而且還機謀百出,在堅守江陰的那數十天中,各種守城殺敵的手段層出不窮,既秒且狠。
在後世之時,崇禎就不由得感歎,如此的英雄如果能早被發現早被重用,必定能在曆史上留下更加輝煌的印記。所以崇禎穿越後,在決定將後世記憶中的重要的人物事件都羅列下來之時,閻應元的名字便排在這個名單的第一位。
此時,看著名單中閻應元的名字,各種念頭不停的在崇禎腦海中翻滾著。忽然,他眉頭輕輕一挑。記得閻應元在死之前,也不過隻是一名未入流的典吏。由此可以看出,閻應元這個人在朝中應該沒有一點根基,不屬於朝中任何的一個政治體係。
想到這裏,崇禎嘴角帶出一絲難以察覺的笑意。他將那份名單輕輕的放在書案之上,提起一旁的筆,在朱砂硯中沾了沾。而後用力的將閻應元的名字從名單中劃去。
崇禎將奏折拿起來吹了吹,合起後將他交給高時明說道:“告訴內閣,就按這個名單發吧。那個被朕劃掉的名額,由落選之人遞補。去吧。”
“是,奴婢遵旨。”高時明躬著身雙手接過那份折子,小心的退了出去。
崇禎坐在椅子上稍稍想了想,點手叫過一旁的一名小太監,“你去,把都知監王體乾叫來。”
“是。”那個小太監跪在地上應了一聲。
。。。。。。
不久之後,當王體乾接到皇帝的旨意,急匆匆的來到乾清宮時。就見皇帝身邊最親近的大太監徐應元正垂頭喪氣的跪在宮門之外。
王體乾不易察覺的挑了挑眉毛,叫住身前領路的那個小太監輕聲問道:“徐公公這是怎麽了?”
小太監眨了眨眼睛向四處看了看,這才在王體乾耳邊輕聲的將不久之前發生的那些事說了一遍。
聽完小太監的話,王體乾皺著眉頭想了想。隨即微微一笑,從袖子中摸出一小枚金葉子,塞進那個小太監的手中。而後微微低垂著頭,走進了乾清宮的殿門。
。。。。。。。
“老奴,王體乾參見皇爺。”進入暖閣後的王體乾跪伏在地恭聲說道。
崇禎看著越發顯得幹枯瘦小的王體乾,微微點了點頭說道:“嗯,起來吧。”
“是。”王體乾縮著身子從地上慢慢的爬了起來。
“王體乾,皇城局的事情做的還算不錯。不過,遞上來的報告還是太過瑣碎了。”崇禎說著手指輕點在麵前的桌案。
王體乾盡量將自己的身子向下躬了躬,戰戰兢兢的說道:“是,老奴請皇爺恕罪。”
看著麵前這個老奸巨猾的太監,崇禎有些無奈的搖搖頭說道:“行了,別裝那個慫樣子了。你為什這麽做,你清楚,朕也清楚。朕要是不相信你也不會將皇城局交給你。好了,從今天開始,在都知監增設皇城局檔案處,以後所有皇城局得來的消息都在檔案處留檔備查。安排幾個人專門做消息分析。以後除了朕交辦的事情外,其他常規消息在分析篩選好之後,按不同重要程度上報。不要再事無巨細的都報上來,朕沒那功夫看那些東西。明白嗎?”
“是,老奴明白。”王體乾弓著身子笑眯眯的應道。
“你呀你。行了,這叫你進來是有件事情讓你去辦。”
“是。請皇爺吩咐。”
“有一個參加這次明法考試的北直隸舉子叫閻應元,安排你的人給朕盯緊了他。”
“是。”
“記住,就是盯著,沒有朕的話,不許動他,明白嗎?”
“老奴明白。”
“行了,去吧。”
“是。”王體乾躬身應著,不過,卻沒有移動腳步。
“怎麽?還有事?”
“回皇爺,今兒上午,從遼東傳過來一個消息。”
聽到是遼東的消息,崇禎不禁微微皺了皺眉,心中暗想:“遼東的消息?難道滿清入侵了?不對啊!記憶中這段時間,滿清那群人正忙收拾草原上的蒙古人,對大明沒有大的動作啊?”
崇禎太起頭看著王體乾沉聲問道:“什麽消息?”
“回皇爺,數日之前有幾隻蒙古部落大約數萬人內附。孫承宗將他們暫時安排在錦州附近。”
“哦?是蒙古部落內附?”崇禎緊皺著眉頭,用力思索著。忽然,“關寧鐵騎”四個字猛地出現在腦海之中。
沒錯,在自己後世記憶之中,明末那隻有名的騎兵部隊就是源自這次蒙古部落的內附。
根據明清史料的記載,崇禎元年三月前後,有約十萬蒙古牧民歸順明廷,後被安置在錦州附近。當時,遼鎮將領即從中招募大批精壯善戰之夷人充做家丁。時為錦州總兵祖大壽直接將部分蒙古人整編為降夷左右營,以蒙古部落首領為將,成為了他直屬指揮的一支精銳軍隊也就是後世聞名的那隻關寧鐵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