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崇禎的話,張友華笑了笑說道:“龍公子說的對。嗬嗬。沒錯,在我大明如果想要當官的話,的確不止科舉這一途。但我等都是寒門之後且身無餘財,除科舉之外又以什麽為進身之資?況且,不中科舉便隻能以舉人的身份做官。那樣不僅隻能做得微末小吏且極難升遷,到那時又何談治國安邦青史留名?實不如悠遊山林,采菊東籬安然愜意。”


    張友華說到這看了一眼身邊的閻應元,輕輕的歎了一口氣說到:“如我這般已知天命之人,憂一時,感傷一刻,便也就甘於田園了。可那身在壯年又素懷大誌之人,又怎能不鬱鬱寡歡。”


    崇禎聽著張友華的話,想了想慢慢說道:“一生蹉跎,有的人是因為能力欠缺,有人是因為命運不濟,而更多的人卻是因為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道。”他說著,側著頭看著神情落寞的閻應元微微一笑。“就我看,麗亨是就因為沒有找到自己道路,才會如此。”


    聽到崇禎如此說,閻應元不由得微微皺了皺眉。一旁的張友華卻抿了一口酒,一邊用袖子抹著嘴角的酒漬,一邊看著崇禎說道:“哦。沒想到龍公子還有如此的能力?單單見過一麵便能堪破別人的運勢道途。嗬嗬,真乃高人也。”他說著輕輕的打了一個酒嗝,繼續說道:“古人雲:遇高人不可失之交臂,還望龍公子能不吝賜教,說說我們這些人的道都是什麽?嗬嗬,不過,我可是事先說一句,我們幾個人中或許有官宦之後,或許是富豪之家,但是卻沒有簪纓之後,也沒有承爵之幸。”


    崇禎慢慢的側過頭,看著放浪形骸的張友華。停了片刻,忽的撲哧一笑說道:“你還別說,朕。。。。。。正巧,龍某還真的會看一些。”崇禎說著慢慢轉頭在桌邊眾人的臉上掃了一圈,最終停在了程益的臉上,稍稍看了看說道:“中正平和,潤澤以溫。可為良臣。”


    程益微笑著拱了拱手說道:“多謝吉言。”


    崇禎轉頭看著他身邊的傅恒說道:“不撓而折,銳廉而不忮。可為諍吏。”


    傅恒微微皺了皺眉,最終還是拱了拱手。


    崇禎微微一笑,看向一旁的周璉:“鰓理自外可以知中,聲舒揚專以遠聞。雖未雕琢卻已含大氣,九卿之屬。”


    “嗬嗬。”周璉站起身笑著拱手說道:“多謝龍兄如此看重。小弟愧不敢當啊。”


    崇禎又轉過頭看著呂桂軒黃曦旭,想了想說道:“飛黃騰達或不可期,富貴平安卻是無虞。”


    呂桂軒和黃曦旭相互看了看,神情中即有無奈也有失落。不過兩人還是對著崇禎拱手致意。


    崇禎這才轉過頭看著張友華,停了一會微微笑了笑說道:“你的道路,就不用龍某再說了吧?嗬嗬,你既然已經想好采菊東籬,獨對南山了。那這便是你的道路了。”


    張友華神色微微一變,縮在袖中的手攥了攥,隨即他嗬嗬一笑,端起麵前的酒杯一飲而盡,大聲說道:“好酒!”


    崇禎不再理會張友華,將視線轉到身邊的閻應元身上:“大鵬展翅,翱翔九天,束其雙翼,非犬之敵。就龍某看來,麗亨之道不在科舉之上。”


    閻應元慢慢抬起頭,看著崇禎疑惑的問道:“閻某十年寒窗,不應科舉,又當如何?”


    “麗亨可知,就在不久之後,便是武舉之時。”


    “武舉?”聽到崇禎的話,不僅閻應元猛地一愣,就是屋中的其他人,都驚異的非常。


    要知道此時在大明朝堂之中,武將的地位極低。平時就連總兵、副將等高品武將給兵部、兵科的官員上手本時,都要自稱“門下小的”。要是有那臉皮厚一點,甚至於還有自稱“門下走狗”的。至於更低一些的守備、把總以下的武官,在給兵部書辦—隻是無品書辦--送禮時,在禮帖中都要用小字寫上“沐恩晚生”。否則,那些書辦就會覺得這些武將猖狂不尊重自己,而不給他們辦事。甚至那些位至大帥的武將,在拜訪和他品級相差很多文臣時,也必須身穿戎服,“帕首袴靴,趨入庭拜”。如果文臣品級比他高,則也需要自稱“走狗”。而地方衛所指揮若要去拜訪知府,更是必須要稱呼知府“恩堂”。


    就僅僅從這些稱呼和見麵的禮節上,就能反映出大明的武臣位置有多低下。閻應元雖然三科未中,但身上畢竟有著舉人的功名。雖小但畢竟是文官,怎麽能參加武舉,去做那個讓世人看不上武將丘八?


    屋中的眾人都皺起了眉頭,所有人都沉默不語的看著這個年輕的龍公子。如果不是因為覺出這個人身份不凡,幾人心中都已經有了破口大罵的意思。


    崇禎慢慢的掃看了一圈眾人的神色,心中不禁暗暗的歎了口氣:“此時的大明文武之間的差距如此之大。這些平時在文臣的眼中地位低下的就如同牛馬的武臣,到了戰場之上又怎麽可能會有舍我其誰的霸氣,又怎能有誓死一搏的勇氣?記得在後世,不少的網友都管明末的軍隊叫作,叫花子軍或乞丐軍。現在看來能得到這個稱號,恐怕不僅僅是因為士卒的軍糧軍餉被克扣,衣衫襤褸食不果腹,更主要的是就連那些軍將士卒們的精神,膽魄也被人克扣了。這樣的將,這樣的兵,怎麽可能保境安民?這樣的國怎麽可能不亡國?”


    崇禎心裏歎息著,視線慢慢落到了麵前低著頭沉吟著的閻應元身上。從後世的曆史中崇禎知道,多年之後,作為江陰典吏的閻應元,帶領者江陰的人民麵對二十四萬清軍鐵騎,兩百餘門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軍連折三王十八將,死七萬五千人。能取得這些成就,不能不說閻應元在軍事上的天賦極高。可是,如果能在那之前,讓他修習更多的軍事知識,擁有更多的實踐經驗,那他在軍事的成就恐怕會更加傲人,說不定會取得比俞戚更大的成就。


    崇禎在後世時就一直有這個想法,所以在穿越過來後,將閻應元放在了那個名單的第一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鴻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解劍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解劍玄並收藏大明鴻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