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為什麽有些人可以隨意的製造出新的生命,誰給了他們自由發揮、任意而為的勇氣?生孩子這件事難道不應該事先打算、充分溝通、合理安排的嗎?難道不需要給父母上課、完成培訓、結業考試再批準他們生的嗎?


    我不懂我是怎麽來了,也不懂我為什麽要來到這個家庭,更不懂我為什麽是現在的我,我沒有辦法回答自己,也沒有辦法回答我的孩子,所以我選擇不生。


    其實,我超級喜歡孩子,小時候姨媽生了弟弟,出月子後每天都要出去玩,我放暑假在家沒事,就主動承擔起照顧弟弟的責任。其他兄弟姐妹喜歡出去瘋跑,隻有我喜歡看著小孩,什麽都不用做,隻是看著他熟睡,就覺得很安心,很放心。當他躺在我的懷裏,趴在我的肩上,我就覺得我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我要對他好,我要對他負責,我想把最好的都給他。


    後來有一天晚上,我帶著他到馬路邊,要走一段特別黑的路,他怕黑,一下子把我拽的很緊,


    “你害怕嗎?”


    “怕!”


    我把他抱起來,讓他趴在我的肩膀上,他的小手一下子把我圍了起來,這一下仿佛被施了魔法,我就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


    我那時候不過就七八歲吧,屁大點的小孩,哪裏來的母愛,哪裏懂得的保護,怎麽就被一個擁抱感動到了呢?到底是我溫暖了他,還是他溫暖了我呢?好像,我比他更需要這個擁抱,我喜歡這種被人需要的感覺。


    沒有天生完美的孩子,也沒有天生完美的父母,但是孩子始終處於劣勢,因為孩子沒有選擇到誰肚子裏的權力,可以父母有選擇生與不生的義務,有選擇怎麽養與如何教的責任。


    現代父母生不生孩子,考慮的更多的是:


    “到了年紀一定要傳宗接代”,


    “要不是生一個,以後誰給我養老”,


    “現在不生,過幾年老了生不出來了怎麽辦”,


    “現在工作不是很忙,先生一個養著,以後說不定就沒有時間了呢”,


    “我家老大太獨單了,給他生個弟弟妹妹,以後好作伴”,


    “先生一個唄,反正我不用養,我婆婆讓我生的,所以生了也是她養著,我不管”,


    這些想法真的好自私呀!


    孩子承擔了太多不屬於他們的責任和使命,他們生下來就沒有辦法做自己。


    很多人會曲解一個概念:我養了你,你就必須聽我的。其實,每個人都有自主權,他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沒有自主生活的能力,所以需要暫時依靠父母的照顧,但是父母也應該尊重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的自由和空間。


    父母賦予孩子的是生活方麵的照顧與陪伴,孩子給予父母的是精神方麵的成長與撫慰,其實也是相互的。孩子需要長大,父母需要獨立。每個人在這場成長中付出的不一樣,得到的也不樣。所以不能因為父母撫養了子女,就可以對子女進行道德綁架。同樣,子女也不能因為父母生了自己,就要對自己負責一輩子,人生的路還是要自己走。


    爸爸,我這樣想偏激嗎?或許有人會認為我不孝順、沒良心吧,至少現階段,我就是這樣想的,誰都沒有辦法改變我。


    我每天上班、下班,回到家要不看會手機,要不讀會書,現在還增加了一項愛好,可以寫小說;周末可以在家睡懶覺,或者出去逛街,跟朋友吃飯,或者打掃衛生收拾屋子;節假日可以出去旅行,或者看話劇、音樂節,總之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非常精彩,完全沒有時間擠出來給一個家庭或者一個孩子。


    我還沒有享受人生,我不想被生活所累。


    我不是沒想過有孩子的好,但是看看身邊的例子,實在沒有為我增加任何勇氣。


    就拿我來說吧,我不想養一個我這樣的孩子,童年不快樂,長大後才想起叛逆。我做不到讓他開心、自由。


    我的同學,生了孩子之後要買房、還房貸,要給孩子買奶粉、衣服,之後還有籌劃學費、生活費,所有都以孩子為中心,完全失去了自我,沒有時間和空間留給自己的成長。時不時還要跟父母爭論孩子到底應該怎麽養。


    我的親戚,沒有一個過的幸福。孩子是吵架的導火索,是婚姻維係的救命稻草,是雙方唯一可以溝通的橋梁。


    所有的這些,都不該孩子承擔,最起碼我認為,不應該。


    我不是完美的父母,也不是完美的孩子,但是我想做完美的自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30歲單身的我37歲就走的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夕夜之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夕夜之聲並收藏30歲單身的我37歲就走的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