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躺在你懷裏的那一刻,是我想要的溫暖
30歲單身的我37歲就走的你 作者:夕夜之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說巧不巧,剛想寫你回來看我的那個夢,今天中午就夢到媽媽說你要回來了,我在夢中火速判斷出我在做夢,所以算是做了一個夢中夢。
我連做夢都騙不了自己。你不會回來的,對吧。
大概是三四年前吧,你回來過一次。
當時應該是下午,我正在家裏睡午覺,隱隱約約能看見門縫透過來的光。咱們家住的是平房,門對著前麵院子人家的窗戶,窗戶對著後麵院子人家的大門,前後不到一米的夾縫是我們行走的空間。算起來也是有走廊、有小院的人家呢。
隻是可惜,從我們家的窗戶或者大門,根本看不到太陽。天氣好的時候,太陽光能從高層鄰居家反射進來一點,雖然耀眼,而且還是一閃一閃的,但是卻會被帶來好心情,感覺自己離太陽近了一點。天氣不好的時候,隻能勉強分辨出白天還是黑夜,就不要想陽光的事情了。所以咱們家的褥子、被子總是很潮,我的皮膚也不好,一到夏天就渾身起疙瘩,一撓就形成了手工型蕁麻疹。手工型蕁麻疹就是忍著癢不碰它,它就沒事,如果忍不住一撓就是一道長長的印,皮膚瞬間就會隆起大大的包,幾個小時之後就會下去。但是如果還是忍不住撓癢,包就會持續的時間更久。
最可氣的是,不知道褥子下麵養了什麽樣的小蟲子,這些小蟲子專咬我,不咬媽媽。我一直都懷疑,那些蟲子是媽媽花錢雇來的。所以我一到夏天就得備著各種小藥膏,提防著大疙瘩、小疙瘩。
你回來的時候太陽不大,光並不刺眼。我朦朦朧朧的睜開眼睛,正好看見你提著行李回來,小心翼翼的開鎖,不想驚動我,但是我還是醒了。
“爹,你回來了。”
“嗯,你睡吧。”
“爹,你抱抱我。”
“過來。”
“爹,還走嗎?”
“你希望我走嗎?”
“不希望!”
“那我就不走了。”
“好。”
我挪動著躺到你的懷裏,用最輕微的動作、最慢的速度,生怕驚動了誰,誰一不高興就會把你奪走。我更怕你馬上又要出差,任我怎麽撒嬌、耍賴你都堅持要走。
我靜靜的躺在你的懷裏,平靜的感受你的溫度。你抱著我又抱緊了一點。這份平靜是我從來都沒有感受過的。
鈴鈴鈴鈴……
“爹……”
你不是回來了嗎?
你不是不走了嗎?
難道剛才隻是夢嗎?
可是你的溫度還在呀?
你剛才答應我不走了呀?
行李呢,行李應該還在呀!我一定能找到你存在過的證據。
我不相信剛才隻是一個夢,因為實在是太真實了,那種寧靜和放鬆,是我從來都沒有感受過的,我不想承認它隻是一個夢。
我閉上眼睛,自己抱著自己,我想重溫那種溫暖,這樣應該可以回到那個夢境中吧,我想回去記住每一個細節,記住那種感覺。
平時我連幻想都沒有幻想過你會回來,也沒有想過你會抱著我。我們最後一個告別擁抱那麽敷衍,我根本不記得那是什麽感覺。
可是現實就是現實,不論你想不想麵對,都必須麵對。鬧鍾響了,夢醒了,生活還要繼續。生活不管你懊悔還是自責,都不給你重新開始的機會。
這是二十多年以來,唯一夢到你的一次。你有沒有夢到過我呢?你在新的地方新的開始還順利嗎?你出差的那個地方還美麗嗎?如果你不能回來看我,就照顧好自己吧。
今天夢到你回來的那個夢更莫名其妙。還是在睡午覺,然後突然聽到媽媽瘋瘋癲癲的喊,“你爹要回來了,他要回來了。”
我急忙跑出去,“怎麽可能,他不會回來。”
“他就是回來了,我去買菜,他回來了。”
“別傻了,他不會回來。”
“哈哈,你不知道了吧,他一會就回來了。”
不可能!爸爸怎麽可能回來,媽媽也不對勁,怎麽瘋瘋癲癲了,是喝酒了吧,這是喝了多少。
我一下子驚醒了,哦,原來是一個夢。
這個夢好清楚呀,畫麵也很清晰,怎麽突然夢到爸爸要回來了,之前一點征兆也沒有。不過看著夢裏媽媽雀躍的心情差點就相信了,不過始終是一個夢。
鈴鈴鈴鈴……
我猛的睜開眼睛,剛才夢到了什麽?爸爸要回來了?可是那個是夢呀,我在夢裏已經判斷過了。難道是,我夢到自己做了一個夢,在夢裏醒來後發現自己在做夢,所以正在努力讓自己忘記那個夢。
夢到你要回來已經是很難得,又夢到媽媽說你要回來,更是難得。媽媽在我麵前從不主動提起你,隻有我問她問的急了,她才擠牙膏式的每次隻說一點點。她能很興奮的說著你要回來了,也隻可能發生在她喝醉了吧。
其實,我還夢見過幾次媽媽不回來了,那種痛比失去你的時候痛多了。在夢裏哭到斷氣,好不容易掙紮著醒來,也是久久無法平靜,痛苦曆曆在目。實在是太深刻了,這大概就是日有所思也有所夢吧。
媽媽有一個要好的同事,他們經常一起出去吃飯、聊天,這個伯伯也會偶爾給我買些零食或者水果帶回來,對我和媽媽的生活都很照顧。他們同事之間也經常聚餐,有時候我剛好放學就叫著我一起去吃飯,我隻負責吃飯,然後就回家做作業,他們會再喝點酒,吃到很晚。
有一年這個伯伯竟然要給我們家買空調。當時空調還不是家家戶戶都有的,我們家夏天用的風扇,冬天用的燒煤的爐子。學校夏天用的是吊扇,冬天用的是暖氣。所以對於空調這樣一個新鮮的事物,有點好奇又有點排斥。空調不知道要耗費多少電呢;開著空調噪音特別大,轟隆隆的一直響;別人家都沒有用,我們自己用了是不是不好,太招搖了。我不同意買空調,媽媽也拗不過我,所以最後就沒有買。
後來一天放學,我回到家伯伯也在,媽媽說有個驚喜給我,讓我猜是什麽。我猜不到,心裏想著筆記本電腦,又害怕真的說出來,我們根本買不起,看著媽媽失望的表情,我也會更加失望。所以,我還是說猜不到。
“是微波爐,以後你熱飯就方便了。”
“哦,我吃方便麵,不需要微波爐。”
“以後我可以給你做飯,你在微波爐熱一下就行了。”
“好。”
“你伯伯買的,謝謝伯伯。”
“謝謝伯伯。我做作業了。”
“好,去吧。”
看著這個驚喜,我一點都高興不起來,我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麽。
普通的朋友和同事關係,為什麽要送這麽貴重的東西?當時微波爐應該算是輕奢的家用電器吧,一般人家也就隻配冰箱和洗衣機、煤氣灶等,微波爐還很少見到。為什麽要這麽舍得給我們家花錢?難道我要失去媽媽了嗎?難道這位伯伯沒有妻子,所以看上了媽媽嗎?之前的請吃飯、請吃零食都隻是鋪墊嗎?
電視中演的父母再婚的橋段,也就是這樣了吧。他真正的目的……
我害怕,但是我也不敢問,我不知道該怎麽問,問什麽。我希望是我多想了。
可是,一個一個的痛到骨子裏的夢告訴我,如果真的發生的時候,我是真的無奈,真的沒有選擇。
我從來不反對媽媽再婚,甚至鼓勵她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也打趣她,讓她先結婚給我做個表率,所以如果能看到她幸福,我也會更幸福一點。可是媽媽每次都逃避這個問題,被我問的煩了,才說出內心真實的答案。
“我現在結婚,就是給別人當保姆,伺候他們一家老小。我自己過慣了,想幹啥幹啥,我誰都不想找,自己過著舒坦。”
是啊,媽媽好像沒有理由非要再找一個,她這把年紀重新磨合、建立家庭不比我更簡單。
回想當時的自己真的很小,很無助,很害怕被拋棄,自己沒有生存的能力,就對別人更依賴一些。在這種依賴之下,不免有無奈、有不舍、有恐懼。
現在,我極力擺脫對別人的依賴,凡事盡量依靠自己,就是因為不想再被依賴所累吧。
自己會欺騙自己,但是卻不會讓自己措手不及。
其實我也不奢望你能回來,或者我們能從二十三年前重啟,我隻是希望有個好好的告別。那個時候我隻有七歲,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麽,可是你知道,其他人知道,大家都知道會發生什麽,所以這對我來說是不公平的,我想要一個公平,我不喜歡被欺騙,更不喜歡被蒙在鼓裏,我想知道發生了什麽。
如果我知道的話,我一定會跟你好好告別,我會鼓勵你好好治療,我會讓你相信我能照顧好自己,我會告訴你我愛你。
這份愛,再也沒有機會說出口了。這才是最痛的,你明白嗎?
如果以後我要走了,我一定不會不辭而別,我會跟這個世界告別,我會跟愛我的人告別,希望我有這個機會。
告別的方式有很多,寫下這些文字也是一種告別,把自己的感受和所思所想寫下來,向過去告別,向過去的自己告別。趁我還沒有寫煩、寫累,就更多的寫、更好的寫,給自己更多的表達機會,讓更多的人看到這份感動我的感動。
或者我會錄一段視頻,把我想說的、不敢說的、說不出口的話統統說出來,留給曾經愛過我的人。
我理想中的婚禮,應該是跟新郎新娘有關的人,大家坐在一起回憶他們的趣事,彼此表達對新郎新娘的祝福,沒有禮金的糾結,沒有油煙的汙染,純淨、美好。結束之後大家帶著喜悅和滿足離開,每個人的心靈都得到了洗禮。
理想中的葬禮也應該差不多,沒有痛苦,沒有悲傷,大家坐在一起分享死者生前的故事,大家或者一起感動,或者一起惋惜,或者一起祝福。離開時也可以不再帶走悲傷,煥然一新,重新出發。
爸爸,我已經重新出發了。
希望你也是。
我連做夢都騙不了自己。你不會回來的,對吧。
大概是三四年前吧,你回來過一次。
當時應該是下午,我正在家裏睡午覺,隱隱約約能看見門縫透過來的光。咱們家住的是平房,門對著前麵院子人家的窗戶,窗戶對著後麵院子人家的大門,前後不到一米的夾縫是我們行走的空間。算起來也是有走廊、有小院的人家呢。
隻是可惜,從我們家的窗戶或者大門,根本看不到太陽。天氣好的時候,太陽光能從高層鄰居家反射進來一點,雖然耀眼,而且還是一閃一閃的,但是卻會被帶來好心情,感覺自己離太陽近了一點。天氣不好的時候,隻能勉強分辨出白天還是黑夜,就不要想陽光的事情了。所以咱們家的褥子、被子總是很潮,我的皮膚也不好,一到夏天就渾身起疙瘩,一撓就形成了手工型蕁麻疹。手工型蕁麻疹就是忍著癢不碰它,它就沒事,如果忍不住一撓就是一道長長的印,皮膚瞬間就會隆起大大的包,幾個小時之後就會下去。但是如果還是忍不住撓癢,包就會持續的時間更久。
最可氣的是,不知道褥子下麵養了什麽樣的小蟲子,這些小蟲子專咬我,不咬媽媽。我一直都懷疑,那些蟲子是媽媽花錢雇來的。所以我一到夏天就得備著各種小藥膏,提防著大疙瘩、小疙瘩。
你回來的時候太陽不大,光並不刺眼。我朦朦朧朧的睜開眼睛,正好看見你提著行李回來,小心翼翼的開鎖,不想驚動我,但是我還是醒了。
“爹,你回來了。”
“嗯,你睡吧。”
“爹,你抱抱我。”
“過來。”
“爹,還走嗎?”
“你希望我走嗎?”
“不希望!”
“那我就不走了。”
“好。”
我挪動著躺到你的懷裏,用最輕微的動作、最慢的速度,生怕驚動了誰,誰一不高興就會把你奪走。我更怕你馬上又要出差,任我怎麽撒嬌、耍賴你都堅持要走。
我靜靜的躺在你的懷裏,平靜的感受你的溫度。你抱著我又抱緊了一點。這份平靜是我從來都沒有感受過的。
鈴鈴鈴鈴……
“爹……”
你不是回來了嗎?
你不是不走了嗎?
難道剛才隻是夢嗎?
可是你的溫度還在呀?
你剛才答應我不走了呀?
行李呢,行李應該還在呀!我一定能找到你存在過的證據。
我不相信剛才隻是一個夢,因為實在是太真實了,那種寧靜和放鬆,是我從來都沒有感受過的,我不想承認它隻是一個夢。
我閉上眼睛,自己抱著自己,我想重溫那種溫暖,這樣應該可以回到那個夢境中吧,我想回去記住每一個細節,記住那種感覺。
平時我連幻想都沒有幻想過你會回來,也沒有想過你會抱著我。我們最後一個告別擁抱那麽敷衍,我根本不記得那是什麽感覺。
可是現實就是現實,不論你想不想麵對,都必須麵對。鬧鍾響了,夢醒了,生活還要繼續。生活不管你懊悔還是自責,都不給你重新開始的機會。
這是二十多年以來,唯一夢到你的一次。你有沒有夢到過我呢?你在新的地方新的開始還順利嗎?你出差的那個地方還美麗嗎?如果你不能回來看我,就照顧好自己吧。
今天夢到你回來的那個夢更莫名其妙。還是在睡午覺,然後突然聽到媽媽瘋瘋癲癲的喊,“你爹要回來了,他要回來了。”
我急忙跑出去,“怎麽可能,他不會回來。”
“他就是回來了,我去買菜,他回來了。”
“別傻了,他不會回來。”
“哈哈,你不知道了吧,他一會就回來了。”
不可能!爸爸怎麽可能回來,媽媽也不對勁,怎麽瘋瘋癲癲了,是喝酒了吧,這是喝了多少。
我一下子驚醒了,哦,原來是一個夢。
這個夢好清楚呀,畫麵也很清晰,怎麽突然夢到爸爸要回來了,之前一點征兆也沒有。不過看著夢裏媽媽雀躍的心情差點就相信了,不過始終是一個夢。
鈴鈴鈴鈴……
我猛的睜開眼睛,剛才夢到了什麽?爸爸要回來了?可是那個是夢呀,我在夢裏已經判斷過了。難道是,我夢到自己做了一個夢,在夢裏醒來後發現自己在做夢,所以正在努力讓自己忘記那個夢。
夢到你要回來已經是很難得,又夢到媽媽說你要回來,更是難得。媽媽在我麵前從不主動提起你,隻有我問她問的急了,她才擠牙膏式的每次隻說一點點。她能很興奮的說著你要回來了,也隻可能發生在她喝醉了吧。
其實,我還夢見過幾次媽媽不回來了,那種痛比失去你的時候痛多了。在夢裏哭到斷氣,好不容易掙紮著醒來,也是久久無法平靜,痛苦曆曆在目。實在是太深刻了,這大概就是日有所思也有所夢吧。
媽媽有一個要好的同事,他們經常一起出去吃飯、聊天,這個伯伯也會偶爾給我買些零食或者水果帶回來,對我和媽媽的生活都很照顧。他們同事之間也經常聚餐,有時候我剛好放學就叫著我一起去吃飯,我隻負責吃飯,然後就回家做作業,他們會再喝點酒,吃到很晚。
有一年這個伯伯竟然要給我們家買空調。當時空調還不是家家戶戶都有的,我們家夏天用的風扇,冬天用的燒煤的爐子。學校夏天用的是吊扇,冬天用的是暖氣。所以對於空調這樣一個新鮮的事物,有點好奇又有點排斥。空調不知道要耗費多少電呢;開著空調噪音特別大,轟隆隆的一直響;別人家都沒有用,我們自己用了是不是不好,太招搖了。我不同意買空調,媽媽也拗不過我,所以最後就沒有買。
後來一天放學,我回到家伯伯也在,媽媽說有個驚喜給我,讓我猜是什麽。我猜不到,心裏想著筆記本電腦,又害怕真的說出來,我們根本買不起,看著媽媽失望的表情,我也會更加失望。所以,我還是說猜不到。
“是微波爐,以後你熱飯就方便了。”
“哦,我吃方便麵,不需要微波爐。”
“以後我可以給你做飯,你在微波爐熱一下就行了。”
“好。”
“你伯伯買的,謝謝伯伯。”
“謝謝伯伯。我做作業了。”
“好,去吧。”
看著這個驚喜,我一點都高興不起來,我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麽。
普通的朋友和同事關係,為什麽要送這麽貴重的東西?當時微波爐應該算是輕奢的家用電器吧,一般人家也就隻配冰箱和洗衣機、煤氣灶等,微波爐還很少見到。為什麽要這麽舍得給我們家花錢?難道我要失去媽媽了嗎?難道這位伯伯沒有妻子,所以看上了媽媽嗎?之前的請吃飯、請吃零食都隻是鋪墊嗎?
電視中演的父母再婚的橋段,也就是這樣了吧。他真正的目的……
我害怕,但是我也不敢問,我不知道該怎麽問,問什麽。我希望是我多想了。
可是,一個一個的痛到骨子裏的夢告訴我,如果真的發生的時候,我是真的無奈,真的沒有選擇。
我從來不反對媽媽再婚,甚至鼓勵她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也打趣她,讓她先結婚給我做個表率,所以如果能看到她幸福,我也會更幸福一點。可是媽媽每次都逃避這個問題,被我問的煩了,才說出內心真實的答案。
“我現在結婚,就是給別人當保姆,伺候他們一家老小。我自己過慣了,想幹啥幹啥,我誰都不想找,自己過著舒坦。”
是啊,媽媽好像沒有理由非要再找一個,她這把年紀重新磨合、建立家庭不比我更簡單。
回想當時的自己真的很小,很無助,很害怕被拋棄,自己沒有生存的能力,就對別人更依賴一些。在這種依賴之下,不免有無奈、有不舍、有恐懼。
現在,我極力擺脫對別人的依賴,凡事盡量依靠自己,就是因為不想再被依賴所累吧。
自己會欺騙自己,但是卻不會讓自己措手不及。
其實我也不奢望你能回來,或者我們能從二十三年前重啟,我隻是希望有個好好的告別。那個時候我隻有七歲,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麽,可是你知道,其他人知道,大家都知道會發生什麽,所以這對我來說是不公平的,我想要一個公平,我不喜歡被欺騙,更不喜歡被蒙在鼓裏,我想知道發生了什麽。
如果我知道的話,我一定會跟你好好告別,我會鼓勵你好好治療,我會讓你相信我能照顧好自己,我會告訴你我愛你。
這份愛,再也沒有機會說出口了。這才是最痛的,你明白嗎?
如果以後我要走了,我一定不會不辭而別,我會跟這個世界告別,我會跟愛我的人告別,希望我有這個機會。
告別的方式有很多,寫下這些文字也是一種告別,把自己的感受和所思所想寫下來,向過去告別,向過去的自己告別。趁我還沒有寫煩、寫累,就更多的寫、更好的寫,給自己更多的表達機會,讓更多的人看到這份感動我的感動。
或者我會錄一段視頻,把我想說的、不敢說的、說不出口的話統統說出來,留給曾經愛過我的人。
我理想中的婚禮,應該是跟新郎新娘有關的人,大家坐在一起回憶他們的趣事,彼此表達對新郎新娘的祝福,沒有禮金的糾結,沒有油煙的汙染,純淨、美好。結束之後大家帶著喜悅和滿足離開,每個人的心靈都得到了洗禮。
理想中的葬禮也應該差不多,沒有痛苦,沒有悲傷,大家坐在一起分享死者生前的故事,大家或者一起感動,或者一起惋惜,或者一起祝福。離開時也可以不再帶走悲傷,煥然一新,重新出發。
爸爸,我已經重新出發了。
希望你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