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媽媽氣的發抖,可是我已經盡了全力
30歲單身的我37歲就走的你 作者:夕夜之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初二開始,直到中考的結果出來前,我一直都是班級第一或者第二,最差也是第三,可是我在年級裏也就是一百多名,最好一次也是137。
當時初中入學分班的考試我考的並不好,所以被分到了年級1班,跟7、8、9、10班的“實驗班”不一樣,美其名曰“普通班”,其實也就是“差班”。媽媽聽說我被分到了一班,還以為我是年級前60名,按照成績被分到了一班了呢。媽媽也是後知後覺,當我第一次月考成績出來之後才發現並不是這回事。看著媽媽高興的樣子,我也不忍拆穿。我小學的成績很不好,基本就是被老師放棄的行列,怎麽可能初中一下子就成為了年級前列呢。
上了初中之後,媽媽對我的管教更加嚴格了,她從來不輔導我的學習,就連小學的作業她也沒有管過,都是我自己做的。她隻負責一件事情,就是囑咐我好好學習,我要靠自己。
初中第一次月考之後,我看到自己的成績,一下子有點慌,這次考的確實不好,偏科還是挺嚴重的,理科類的分數都很低的,文科類的也是一般般,但是聽說題目比較難,大家普遍考的不好,我也就稍微安心了一點。媽媽到學校開家長會後看到我的成績,回家倒也沒有說我,還是在我的卷子上簽了字,我一下子舒了一口氣,這件事情可算過去了,我下次一定考好一點。
可是第二天到學校去之後,同桌告訴我說,媽媽昨天看到我的成績單後被氣的渾身哆嗦,站在操場久久不能動彈,直到半個多小時之後才平複了情緒離開了。
“不可能呀,我媽昨天回去沒說我呀。”
“真的,我跟老師都看見了。”
“我看她回去情緒挺平靜的呀。”
“真的,你媽可能忍著呢,在學校真的生氣了,你回去好好安慰安慰阿姨。”
“你看錯了吧,我學習成績一直都那樣,我媽不會對我抱太大希望。”
“你別不信,阿姨真的生氣了。”
“好吧,我回去問問我媽。”
她絕對看錯了,媽媽不會這麽在意我的成績的,她之前從來沒管過我,怎麽可能要求我一定要考多少分,同桌是看錯了吧。
“媽,你昨天生氣了?”
“沒有啊,以後好好學都行了,這一次不重要,以後考試還那麽多。”
“好,我下次一定努力。”
“嗯,以後我不上班的時候都去接你放學吧,我先做好飯再去接你,不影響吃飯。”
“不用了,咱家離學校這麽近,五分鍾就到學校了,你還怕我丟了。”
“不行,我還是去接你吧,別人人家學壞了。”
哪裏來的人家讓我學壞?我有什麽好學壞的?還說不在意我的學習成績,這不是在意是什麽。不批評我,直接改成了監督加監視。
媽媽也不知道從哪裏聽說,小學學習成績如何不重要,最關鍵的就是初中,初中一定要好好把握,要把成績追趕上來,才能考一個好高中、好大學,如果初中荒廢了,考大學也就沒有指望了。所以媽媽自從我上初中之後,就開始對我嚴加管教,對於我要出人頭地的寄望更加深厚,可是我自己幾斤幾兩,我自己最清楚,小學的本來底子很薄弱,上了初中不可能一下子追趕上來,隻能慢慢來。
咱們家距離我的小學三分鍾路程,初中五分鍾路程,高中十五分鍾的路程,媽媽小學不接送我,反而初中高中開始接送我了。
我本來就因為放學回家的路太近了,沒有機會跟同學一起吃零食、一起買文具、一起玩耍,所以幾乎沒有朋友。媽媽一開始接送我放學,我就更沒有朋友了,出了學校大門就看見媽媽在觀望著我,跟同學連話都不敢多說一句,哪裏還能指望有朋友。別人放學回家都是同學結伴,一路有說有笑,我隻能跟媽媽走在一起,青春期的我覺得丟人呀。
可是這些話,我根本不敢跟媽媽說,怕她傷心。本來考試考的不好就算了,還敢讓媽媽傷心?什麽都別想了,好好學習吧。
後來,我一直在努力,希望把自己的各科成績提上來。但是理科的東西實在學不會,隻好是半放棄的狀態,這樣才能騰出時間把文科的知識好好補一補。慢慢的我的成績在班級裏麵顯現了出來,雖然很少是單科第一名,但是我的綜合成績好,所以總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媽媽看到我的班級成績也算欣慰了不少,可是我沒告訴她我的年級成績。
我在班級裏麵總是前幾,但是由於是普通班,沒有什麽可比性。實驗班的同學基礎更好、學習強度更大、人更努力、老師更看重,所以成績總是比普通班的同學好太多,年級前一百多名都是實驗班的同學。我最好的一次成績,也是唯一一次所有普通班的同學擠到前150名的一次,也不過是年級的137名。這一次被老師狠狠的表揚了一下,同學也對我投來了讚許的目光,我真給普通班爭臉,可是走在實驗班的走廊,看到實驗班同學的學習成績和自信與驕傲,我還是自卑不已。
其實,我學習看似很努力,每天晚上學習到深夜,媽媽催促幾次都不肯關燈睡覺,多少回都是趴在桌子上睡著,總是被媽媽批評著才肯上床睡覺,但其實我還沒有做到百分之百的投入。因為我總在她還沒回家之前偷偷看電視,這恐怕是我學生時代做的最出格的事情了吧。
當時所有鄰居家的門已經改了朝向,麵對後麵院子的過道,這樣走路還可以寬敞一點。但是媽媽不想改,所以隻有咱們家的門保持不變,也就獨享了一個不到一米寬的走廊,穿越走廊到盡頭就是咱們家了。媽媽為了安全起見,在走廊的入口處加了一道門,這樣所有進來咱們家的人都需要先進大門,才能走到房門。有了這道大門,我偷偷看電視就方便多了。
大門的鎖十分厚重,每次開門都需要使勁上下晃動,落鎖的一下也很清脆,而我就從這聲清脆的落鎖聲來判斷媽媽是否回來了,再從落鎖的時間判斷媽媽已經走到了哪裏。
每次放學回家,隻要媽媽不在家,我的標準動作就是:打開電視機,把電視的聲音開到最小,保持幾乎聽不見的狀態,遙控器在調好頻道之後放到原位;台燈保持打開的狀態,然後再把作業翻開到我要做的那一頁。等待一切就位之後,就坐到離電視最近的地方,眼睛盯著屏幕的字幕,耳朵卻分神去聽有沒有落鎖的聲音。一旦察覺到有開鎖的聲音,就迅速拿起遙控器,把聲音調整到打開時的音量,然後關機、拔掉電源,坐到椅子上裝作看書的樣子。
有時候也不會這麽順利,因為太投入看電視之後就會忽略媽媽開鎖的聲音,導致直接聽到了高跟鞋的聲音。如果隻聽見高跟鞋的聲音,沒有聽見開鎖的聲音,就說明媽媽已經走了至少一半的路程了,距離房門隻有不到十米,這個時候就十分危急了。這種時候完全顧不上把聲音調整到開機時的音量,也來不及摁下關機鍵,就隻能直接拔掉電源了。
有時候運氣不好,剛剛拔掉電源媽媽就進來了,根本來不及坐到座位上看書,撞見媽媽進來,也隻好借口要上廁所,趕緊從房間溜走。出去房門還不算完,還要從媽媽的動靜來判斷她有沒有發現電視機的異樣。如果她正常的走到床邊、脫鞋、脫衣服,就算比較正常,如果她沒有脫鞋,而是在房間多走了幾步,就很有可能是發現了。這個時候,我就要想好說辭,不能否認,而必須大膽的承認,否則媽媽會對我看管的更嚴。
“剛看電視了?”
“嗯,看了一會,今天作業不多,在學校已經提前寫完作業了,你看吧,我開始複習了。”
“哦,不想看書就不看了,早點睡吧。”
“我不睡,這會不困,我再複習一會。”
“好,別太晚了。”
“好。”
好險過關啦,媽媽也沒有過多的責問,其實我也打定了主意,她要繼續追問,我就裝作生氣不理會就好了,媽媽為了哄著我好好學習,其他的都能遷就。
我到現在還有一項絕技,估計就是這個時候練就的。
我可以在地鐵或共交上睡覺而不誤站,到了該下車的站一定會立刻驚醒,順利下車。隻要我在睡著之前默念要下車的前一站的名字,睡著的時候,就能分一部分精神留神聽著報站,一聽到我默念過的站名,立馬就會喚醒自己,及時下車,從不誤站。我睡著的時候可以做到半夢半醒,既能聽到報站,又能放鬆意識,達到休息放鬆的效果。我仔細想了想,這應該就是初中偷偷看電視練出來的本事。
我不是一個聰明、一學就會、一教就懂的人,我的腦子要繞好幾道彎才能追上那些聰明的同學。我那一點點學習成績,完全是下死工夫得來的。
數學方麵我死學還有可能學會,簡單一點的題目我多寫幾遍就能掌握,難一點的題目,我就需要反複演算,從不同的思路推演才能稍稍明白,下次碰到類似的題目還有可能不會,所以學習一遍不算完,還有長時間不斷鞏固。
物理化學生物方麵,我沒學幾天就開始半放棄狀態,不占用自己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因為我實在是學不會。隻能記住幾個符號或者公式,至於公式是怎麽用的完全不知道,考試時隻能在默寫、記憶型的題目得點分數,其他的根本不要想。
語文政治曆史方麵,我就可以死記硬背了,這才是我能下功夫的地方。我每天早上六點準時起床朗讀、背誦、默寫,希望能爭取到一些分數彌補理科類的不足。但是發散類的題目我還是不行,想象力、創造力幾乎為零。
英語方麵我也可以死記硬背,不會的單詞就多默寫幾遍,雖然一點語感也沒有,音標也不認識,但是可以靠強行記憶,用語法規則去驗證。題目多做幾遍,考試時總能碰到自己做過的。說起來語感好像是高中才有的,那個時候已經不再死記硬背了,隻是單純的覺得什麽單詞後麵應該跟什麽,有時候能蒙對,有時候全蒙錯。
所以總結下來,我真的沒有什麽強項,學什麽都很吃力,不能以聰明取勝,就隻能以時間取勝了。其他同學逛街、看小說、看雜誌、吃小吃、拍大頭貼、打籃球、談戀愛的時間,我全部都用來學習了。初中和高中一次都沒有拍過大頭貼,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遺憾。雖然現在的孩子們都不知道大頭貼是什麽,但是在我們那個年代,相機都是稀有物品,智能手機更是沒有發明,拍大頭貼就成為了一件有點新奇、有點時髦、有點花錢的娛樂。而且我是在高中畢業之後才開始看的語文考試要求之外的小說,在上大學之後才開始看的言情小說。這樣的生活真的很無奈,也真的很無聊。
能在初中一直拿班級前幾,隻能說是靠其他同學不認真學習了。其實從中考的成績可以看出來,同學們隻在大考認真,平時玩玩而已,我是平時認真,大考的時候就蔫兒掉了。
媽媽對我學習成績的關注讓我倍感壓力,但是也是因為媽媽的督促與陪伴,才讓我有了上大學的機會。現在想想,小時候偷看電視,媽媽說不定一直都知道,隻是沒有說出來罷了。
學生時代的我努力了,即使我把偷看電視的時間省出來,付出百分之百的時間和精力,我也不相信自己可以考上名校,我的腦袋就是不夠用。反而如果可以的話,我還想分配更多的時間去交朋友,學會生活。
當時初中入學分班的考試我考的並不好,所以被分到了年級1班,跟7、8、9、10班的“實驗班”不一樣,美其名曰“普通班”,其實也就是“差班”。媽媽聽說我被分到了一班,還以為我是年級前60名,按照成績被分到了一班了呢。媽媽也是後知後覺,當我第一次月考成績出來之後才發現並不是這回事。看著媽媽高興的樣子,我也不忍拆穿。我小學的成績很不好,基本就是被老師放棄的行列,怎麽可能初中一下子就成為了年級前列呢。
上了初中之後,媽媽對我的管教更加嚴格了,她從來不輔導我的學習,就連小學的作業她也沒有管過,都是我自己做的。她隻負責一件事情,就是囑咐我好好學習,我要靠自己。
初中第一次月考之後,我看到自己的成績,一下子有點慌,這次考的確實不好,偏科還是挺嚴重的,理科類的分數都很低的,文科類的也是一般般,但是聽說題目比較難,大家普遍考的不好,我也就稍微安心了一點。媽媽到學校開家長會後看到我的成績,回家倒也沒有說我,還是在我的卷子上簽了字,我一下子舒了一口氣,這件事情可算過去了,我下次一定考好一點。
可是第二天到學校去之後,同桌告訴我說,媽媽昨天看到我的成績單後被氣的渾身哆嗦,站在操場久久不能動彈,直到半個多小時之後才平複了情緒離開了。
“不可能呀,我媽昨天回去沒說我呀。”
“真的,我跟老師都看見了。”
“我看她回去情緒挺平靜的呀。”
“真的,你媽可能忍著呢,在學校真的生氣了,你回去好好安慰安慰阿姨。”
“你看錯了吧,我學習成績一直都那樣,我媽不會對我抱太大希望。”
“你別不信,阿姨真的生氣了。”
“好吧,我回去問問我媽。”
她絕對看錯了,媽媽不會這麽在意我的成績的,她之前從來沒管過我,怎麽可能要求我一定要考多少分,同桌是看錯了吧。
“媽,你昨天生氣了?”
“沒有啊,以後好好學都行了,這一次不重要,以後考試還那麽多。”
“好,我下次一定努力。”
“嗯,以後我不上班的時候都去接你放學吧,我先做好飯再去接你,不影響吃飯。”
“不用了,咱家離學校這麽近,五分鍾就到學校了,你還怕我丟了。”
“不行,我還是去接你吧,別人人家學壞了。”
哪裏來的人家讓我學壞?我有什麽好學壞的?還說不在意我的學習成績,這不是在意是什麽。不批評我,直接改成了監督加監視。
媽媽也不知道從哪裏聽說,小學學習成績如何不重要,最關鍵的就是初中,初中一定要好好把握,要把成績追趕上來,才能考一個好高中、好大學,如果初中荒廢了,考大學也就沒有指望了。所以媽媽自從我上初中之後,就開始對我嚴加管教,對於我要出人頭地的寄望更加深厚,可是我自己幾斤幾兩,我自己最清楚,小學的本來底子很薄弱,上了初中不可能一下子追趕上來,隻能慢慢來。
咱們家距離我的小學三分鍾路程,初中五分鍾路程,高中十五分鍾的路程,媽媽小學不接送我,反而初中高中開始接送我了。
我本來就因為放學回家的路太近了,沒有機會跟同學一起吃零食、一起買文具、一起玩耍,所以幾乎沒有朋友。媽媽一開始接送我放學,我就更沒有朋友了,出了學校大門就看見媽媽在觀望著我,跟同學連話都不敢多說一句,哪裏還能指望有朋友。別人放學回家都是同學結伴,一路有說有笑,我隻能跟媽媽走在一起,青春期的我覺得丟人呀。
可是這些話,我根本不敢跟媽媽說,怕她傷心。本來考試考的不好就算了,還敢讓媽媽傷心?什麽都別想了,好好學習吧。
後來,我一直在努力,希望把自己的各科成績提上來。但是理科的東西實在學不會,隻好是半放棄的狀態,這樣才能騰出時間把文科的知識好好補一補。慢慢的我的成績在班級裏麵顯現了出來,雖然很少是單科第一名,但是我的綜合成績好,所以總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媽媽看到我的班級成績也算欣慰了不少,可是我沒告訴她我的年級成績。
我在班級裏麵總是前幾,但是由於是普通班,沒有什麽可比性。實驗班的同學基礎更好、學習強度更大、人更努力、老師更看重,所以成績總是比普通班的同學好太多,年級前一百多名都是實驗班的同學。我最好的一次成績,也是唯一一次所有普通班的同學擠到前150名的一次,也不過是年級的137名。這一次被老師狠狠的表揚了一下,同學也對我投來了讚許的目光,我真給普通班爭臉,可是走在實驗班的走廊,看到實驗班同學的學習成績和自信與驕傲,我還是自卑不已。
其實,我學習看似很努力,每天晚上學習到深夜,媽媽催促幾次都不肯關燈睡覺,多少回都是趴在桌子上睡著,總是被媽媽批評著才肯上床睡覺,但其實我還沒有做到百分之百的投入。因為我總在她還沒回家之前偷偷看電視,這恐怕是我學生時代做的最出格的事情了吧。
當時所有鄰居家的門已經改了朝向,麵對後麵院子的過道,這樣走路還可以寬敞一點。但是媽媽不想改,所以隻有咱們家的門保持不變,也就獨享了一個不到一米寬的走廊,穿越走廊到盡頭就是咱們家了。媽媽為了安全起見,在走廊的入口處加了一道門,這樣所有進來咱們家的人都需要先進大門,才能走到房門。有了這道大門,我偷偷看電視就方便多了。
大門的鎖十分厚重,每次開門都需要使勁上下晃動,落鎖的一下也很清脆,而我就從這聲清脆的落鎖聲來判斷媽媽是否回來了,再從落鎖的時間判斷媽媽已經走到了哪裏。
每次放學回家,隻要媽媽不在家,我的標準動作就是:打開電視機,把電視的聲音開到最小,保持幾乎聽不見的狀態,遙控器在調好頻道之後放到原位;台燈保持打開的狀態,然後再把作業翻開到我要做的那一頁。等待一切就位之後,就坐到離電視最近的地方,眼睛盯著屏幕的字幕,耳朵卻分神去聽有沒有落鎖的聲音。一旦察覺到有開鎖的聲音,就迅速拿起遙控器,把聲音調整到打開時的音量,然後關機、拔掉電源,坐到椅子上裝作看書的樣子。
有時候也不會這麽順利,因為太投入看電視之後就會忽略媽媽開鎖的聲音,導致直接聽到了高跟鞋的聲音。如果隻聽見高跟鞋的聲音,沒有聽見開鎖的聲音,就說明媽媽已經走了至少一半的路程了,距離房門隻有不到十米,這個時候就十分危急了。這種時候完全顧不上把聲音調整到開機時的音量,也來不及摁下關機鍵,就隻能直接拔掉電源了。
有時候運氣不好,剛剛拔掉電源媽媽就進來了,根本來不及坐到座位上看書,撞見媽媽進來,也隻好借口要上廁所,趕緊從房間溜走。出去房門還不算完,還要從媽媽的動靜來判斷她有沒有發現電視機的異樣。如果她正常的走到床邊、脫鞋、脫衣服,就算比較正常,如果她沒有脫鞋,而是在房間多走了幾步,就很有可能是發現了。這個時候,我就要想好說辭,不能否認,而必須大膽的承認,否則媽媽會對我看管的更嚴。
“剛看電視了?”
“嗯,看了一會,今天作業不多,在學校已經提前寫完作業了,你看吧,我開始複習了。”
“哦,不想看書就不看了,早點睡吧。”
“我不睡,這會不困,我再複習一會。”
“好,別太晚了。”
“好。”
好險過關啦,媽媽也沒有過多的責問,其實我也打定了主意,她要繼續追問,我就裝作生氣不理會就好了,媽媽為了哄著我好好學習,其他的都能遷就。
我到現在還有一項絕技,估計就是這個時候練就的。
我可以在地鐵或共交上睡覺而不誤站,到了該下車的站一定會立刻驚醒,順利下車。隻要我在睡著之前默念要下車的前一站的名字,睡著的時候,就能分一部分精神留神聽著報站,一聽到我默念過的站名,立馬就會喚醒自己,及時下車,從不誤站。我睡著的時候可以做到半夢半醒,既能聽到報站,又能放鬆意識,達到休息放鬆的效果。我仔細想了想,這應該就是初中偷偷看電視練出來的本事。
我不是一個聰明、一學就會、一教就懂的人,我的腦子要繞好幾道彎才能追上那些聰明的同學。我那一點點學習成績,完全是下死工夫得來的。
數學方麵我死學還有可能學會,簡單一點的題目我多寫幾遍就能掌握,難一點的題目,我就需要反複演算,從不同的思路推演才能稍稍明白,下次碰到類似的題目還有可能不會,所以學習一遍不算完,還有長時間不斷鞏固。
物理化學生物方麵,我沒學幾天就開始半放棄狀態,不占用自己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因為我實在是學不會。隻能記住幾個符號或者公式,至於公式是怎麽用的完全不知道,考試時隻能在默寫、記憶型的題目得點分數,其他的根本不要想。
語文政治曆史方麵,我就可以死記硬背了,這才是我能下功夫的地方。我每天早上六點準時起床朗讀、背誦、默寫,希望能爭取到一些分數彌補理科類的不足。但是發散類的題目我還是不行,想象力、創造力幾乎為零。
英語方麵我也可以死記硬背,不會的單詞就多默寫幾遍,雖然一點語感也沒有,音標也不認識,但是可以靠強行記憶,用語法規則去驗證。題目多做幾遍,考試時總能碰到自己做過的。說起來語感好像是高中才有的,那個時候已經不再死記硬背了,隻是單純的覺得什麽單詞後麵應該跟什麽,有時候能蒙對,有時候全蒙錯。
所以總結下來,我真的沒有什麽強項,學什麽都很吃力,不能以聰明取勝,就隻能以時間取勝了。其他同學逛街、看小說、看雜誌、吃小吃、拍大頭貼、打籃球、談戀愛的時間,我全部都用來學習了。初中和高中一次都沒有拍過大頭貼,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遺憾。雖然現在的孩子們都不知道大頭貼是什麽,但是在我們那個年代,相機都是稀有物品,智能手機更是沒有發明,拍大頭貼就成為了一件有點新奇、有點時髦、有點花錢的娛樂。而且我是在高中畢業之後才開始看的語文考試要求之外的小說,在上大學之後才開始看的言情小說。這樣的生活真的很無奈,也真的很無聊。
能在初中一直拿班級前幾,隻能說是靠其他同學不認真學習了。其實從中考的成績可以看出來,同學們隻在大考認真,平時玩玩而已,我是平時認真,大考的時候就蔫兒掉了。
媽媽對我學習成績的關注讓我倍感壓力,但是也是因為媽媽的督促與陪伴,才讓我有了上大學的機會。現在想想,小時候偷看電視,媽媽說不定一直都知道,隻是沒有說出來罷了。
學生時代的我努力了,即使我把偷看電視的時間省出來,付出百分之百的時間和精力,我也不相信自己可以考上名校,我的腦袋就是不夠用。反而如果可以的話,我還想分配更多的時間去交朋友,學會生活。